基本信息
书名:妈妈请这样跟我说话
定价:25.00元
售价:15.0元,便宜10.0元,折扣60
作者:(日)小紫真由美,蔡福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2290089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教育专家孙云晓强力推荐! 亚洲年度**亲子沟通概念,爸爸妈亲子对话速查手册,韩国教育机构指定教材,引导式对话拓展父母和孩子的话语空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强力推荐。 育儿专家孟迁、摇篮网、育儿网、《母婴世界?未来星》杂志倾情推荐。 引导式对话揭示孩子任性、胡闹、叛逆等行为表象下的心理真相,精美漫画是本书一大亮点。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妈妈,请这样跟我说话
内容提要
爸爸妈妈们,请改变和孩子“随意对话”的习惯吧!
“吃饭怎么总是这么磨磨蹭蹭的?”“男子汉还哭鼻子丢不丢人?”“为什么不想去上学?”……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总是在和孩子进行“随意性对话”。其实,孩子做出的每个举动,说出的每句话背后都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孩子*看重的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尊重
“你吃的这么慢,妈妈都没法收拾了,以后吃得再快一点好吗?”——引导式对话让孩子更容易体会妈妈对他们的爱和尊重。
孩子需要表扬,更需要肯定
“不要不开心了,虽然你不太擅长这个,但你还有很多其他优点啊。比如,书读的很多,还认识恋爸爸都不认得的汉字”——引导式对话让妈妈在不经意间帮孩子树立信心,让他们更加自信。
孩子表面的任性胡闹其实另有隐情
“现在还不想说逃学的原因吗?妈妈理解,等你愿意的时候再告诉妈妈吧”——引导式对话让孩子感受妈妈真心的关怀和支持,主动和妈妈说知心话。
“引导式对话”就是让父母“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以平等的姿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录
作者序 留给孩子的好的礼物—— 引导
前言 如何点燃孩子的热情
章 听的方法
1.怎样引出孩子的真实想法“妈妈,我不想做了”
2.适应孩子的说话步调“为什么在学校学过的东西还不会?”
3.替孩子着想可以激励孩子“我不想当队长”
4.用肢体语言表示你在听“妈妈忙,快点说!”
5.用支持的态度培育孩子的梦想“我会成为有钱人”
6.怎样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行,今天要休息”
7.营造轻松的说话环境“为什么没去补习班?你到底想干什么!”
8.听懂孩子的话外音“今天考得不好,太差劲了!”
引导式对话中听的基本技巧
第2 章 提问的方法
1.引导孩子的积极性“要是没有失误可以得90 分!”
2.引导孩子的自主性“有没有带纸和毛巾?”
3.不要把提问当做责备的工具“你能自己去洗吗?”
4.如何引导出下次的成功“平常不是弹得好好的吗?”
5.提出新观点的建议方法“你试一试吸气,连吸三次”
6.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也努力点吧”
7.用提问的方法拓宽可选择项“这三项当中你喜欢哪个?”
8.如何回答孩子无聊的提问“妈妈,为什么人这么多?”
9.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来解决“屋子乱成这样,还不收拾?”
引导式对话中提问的基本技巧
第3章 肯定的方法
1.肯定孩子的存在“你是哥哥,不能好好说吗?”
2.告诉孩子“你是”“妈妈为什么只喜欢弟弟?”
3.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变化“有什么不一样吗?”
4.肯定孩子的努力结果“要是稍微多注意点就好了”
5.及时肯定孩子“在家也能这样做该多好!”
6.用不同的方式肯定孩子“妈妈都表扬了,你还这样?”
7.依赖孩子,培养责任心“你已经四岁了,该自己走路了!”
8.告诉孩子他很重要“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结婚?”
9.信任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
10.尊重孩子的梦想“妈妈,她是不是很漂亮?”
引导式对话中肯定的基本技巧
第4章 打动孩子的表达方法
1.向孩子表示你的谢意“你怎么没收好晾干的衣服?”
2.责骂孩子的技巧“你这样就没法早点睡,早上也起不来”
3.不发火也能责骂孩子“你对爸爸这是什么口气?”
4.让父母和孩子都幸福的沟通方法“你们安静点好不好!”
5.根据孩子的个性使用不同的表达方法“你不愿意跟爷爷出去呀?”
6.让孩子拥有正面思维“这个是不是不应该买?”
7.让孩子认识社会规范“想要就可以随便拿吗?”
8.告诉孩子承诺的重要性“说好今天不买东西的!”
引导式对话中打动孩子的基本技巧
第5章 不同状况下改变孩子的表达方法
1.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我头疼……今天不想上学”
2.夫妻吵架后怎么对待孩子“这是大人们的事情,跟你们没关系”
3.兄弟姐妹打架怎么办“你们就不能罢休吗?”
4.孩子打人怎么办“妈妈讨厌打人了”
5.孩子过分在意外表怎么办“我想去掉雀斑”
6.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你为什么不学习?”
7.被孩子指出错误该怎么办“我什么时候那样过?”
8.怎么回答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就那么重要吗?”
9.孩子说朋友的坏话该怎么办“你到底是谁的妈妈?”
10.孩子受伤了怎么办“男子汉哭鼻子丢不丢人?”
11.孩子不愿意洗刷怎么办?“今天不想洗”
12.孩子说“我做不好”怎么办“我可能会是倒数名”
13.孩子成绩提高了,该怎么表扬“努力是努力了……”
14.孩子说谎该怎么办“为什么说谎?”
15.孩子行动迟缓怎么办?“怎么天天都这么慢?”
16.孩子想跟朋友一起外出怎么办“为什么不行?”
不同状况下引导式对话的基本技巧
后记 激励你的三个车轮
作者介绍
小紫真由美,日本亲子沟通实战,日本教育界的多栖才女,小紫真由美毕业于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系,毕业后曾担任《放大!早晨》等新闻节目记者和主持,日本电视台分社(株)新泻广播电视台工作5年,她一直都是电视台的台柱。 小紫真由美于2003年获得国际教练联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句温柔的呼唤,瞬间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美好亲子关系的渴望。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在学习,学习如何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如何引导孩子的学习,但似乎很少有人真正教我们如何“说话”。孩子的世界是纯粹而敏感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表达情感,而我们的语言,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也可以筑起一道隔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为我打开这扇门。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普遍存在的亲子沟通误区,以及如何巧妙地规避它们。例如,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说出一些带有评判性的话语,或者用命令式的语气与孩子交流,这些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我渴望学习如何用更具同理心、更有建设性的语言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倾听、更擅长引导的家长。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真是直击心扉,让人一看就想点进去看看。我最近正好在育儿这条路上摸索,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理解,也能让自己不那么焦虑。我一直觉得,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孩子当下的情绪,更塑造着他们未来的性格和与人交往的方式。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很多,但能真正触及到“说话”这个核心问题的,并不多见。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在孩子犯错时,怎样批评才能让他意识到错误而不至于心生怨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怎样鼓励才能让他重新振作而不是依赖;在孩子表达不满时,怎样倾听才能让他感受到被理解而不是被忽视。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一些“艺术”,让我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少一些冲突,多一些温情;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引导。我更希望它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有爱的妈妈,与我的孩子建立起更深厚、更健康的亲子关系。
评分我是一个新手妈妈,整天围着孩子转,累并快乐着。但有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让我感到很困惑,更让我头疼的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比如,有时候他突然会生气,对我大喊大叫,我不知道是应该立刻制止他,还是顺着他?有时候,他会问一些我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最让我焦虑的是,我担心我的某些话语,会无意中伤害到他,或者给他留下不好的心理阴影。我听朋友说过一本书,叫《妈妈请这样跟我说话》,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仿佛能解决我一直以来困扰的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教会我如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如何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妈妈。我更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提升自己的育儿智慧,让我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也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分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人推荐一本关于亲子沟通的书,书名很有意思,叫《妈妈请这样跟我说话》。我平时也关注一些育儿博主,听过很多关于“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之类的理论,但总感觉理论和实践之间总有一道鸿沟。尤其是当我面对孩子哭闹、叛逆的时候,脑袋里那些理论知识好像瞬间蒸发了,只能凭着本能反应,结果常常是越说越糟。这本书的题目就直接点出了问题所在,好像在说,妈妈们,你们的沟通方式可能需要调整了。我对此深感兴趣,因为我一直认为,很多亲子问题,追根溯源,都可能和沟通方式有关。如果能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也许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伤害。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对话范例,让我们能够模仿学习。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时,应该怎么开口?当孩子摔倒哭了,安慰他的时候,什么样的语言最能触动他的内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更恰当、更有效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从而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也让自己在育儿路上走得更顺畅。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与孩子建立一种更平等、更健康的沟通模式。我注意到,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习惯于扮演“发号施令者”的角色,而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感受和需求。这本书的名字——《妈妈请这样跟我说话》,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这个痛点。它暗示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妈妈的说话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种影响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调整来优化的。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比如,当孩子表现出不愿意合作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用一种不引起反感的方式来引导?或者,当孩子分享他们的“小秘密”时,家长应该如何回应,才能让他们愿意继续倾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更温和、更有效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增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在育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更美好的亲子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