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山海经
定价:25.00元
售价:15.0元,便宜10.0元,折扣60
作者:周明初 校注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339438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已知早期的玄幻之作,当代畅销玄幻小说、热播剧集的创作源泉
收录多篇相关文章,精准校注,图文并茂
附加趣味使用指南及相关短文,兼具趣味性和青春气息
内容提要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部融合了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矿产、医药等多学科的著作。若说“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就没有世界观”的话,从此书中,无疑是能够窥见中国古人之世界观的,因为《山海经》从意义上来说,就是古人观世界的记录。这本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如今仙侠、玄幻等电影、小说里虚拟世界的整体架构有着很大的影响。
由一本书可窥见千年前山川湖海,再现上古人神传奇、异兽珍禽,是“中国奇幻思维开山之作”,中国奇幻文学的成长沃土,开启洪荒世界的大门的一本奇书。
目录
山海经南山经
山海经第二西山经
山海经第三北山经
山海经第四东山经
山海经第五中山经
山海经第六海外南经
山海经第七海外西经
山海经第八海外北经
山海经第九海外东经
山海经第十海内南经
山海经第十一海内西经
山海经第十二海内北经
山海经第十三海内东经
山海经第荒东经
山海经第荒南经
山海经第荒西经
山海经第荒北经
山海经第十八海内经
附录
趣味使用指南
作者介绍
校注者简介
周明初,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中国先秦两汉文学、元明清文学的研究。代表著作有:《楚辞集校集释:离骚集校集释》《全明词补编》《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它完美地体现了古代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他们对“万物有灵”的朴素信仰。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描述,实际上都是古人试图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解释浩瀚宇宙的一种努力。它不是一本单纯的地理教科书,它更像是一部充满了人类早期想象力的“博物志”。我尤其钟情于其中对动植物的细致描摹,即便是那些虚构的生物,其特征组合也遵循着某种内在的逻辑,比如关于不同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源头以及其中生存的物种,都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自洽的神话生态系统。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原始生命力,那种在蛮荒与文明交界地带,人类如何试图丈量和定义自己所处世界的勇气和智慧。这种古老的叙事方式,与当代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习惯的线性、直白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有机会暂时抽离出来,回归到一种更具神秘色彩的思维模式中去。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体验,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考古发掘之旅。我不是在“读”故事,而是在“挖掘”信息。它对不同山川的描述,虽然夹杂着神话色彩,但其中隐藏的地理线索和矿物资源分布,对于熟悉中国地理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参考点。我尝试着将书中的记载与现代的地理版图进行比对,虽然很多地名已经变迁,但那种古人对山川走向的把握,其准确度常常令人咋舌。它就像一张绘制在远古智慧之上的地图,需要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解码”。这种挑战性,正是它魅力所在。我甚至会想象,古代的术士或地理学家是如何跋山涉水,记录下这些看似夸张的异象的。这种对古代知识体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这本书持续吸引我的最大动力,它要求读者付出专注和耐心,而回报则是对中华文明源头活水的一次深刻探访。
评分说实话,初次翻开这本古典文献,我的感受是既震撼又有些许的“劝退”。它的语言风格极其古奥凝练,充满了上古汉语的韵味,很多描述简练到近乎谜语,让人不得不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但正是这份古朴和艰涩,赋予了它一种无可替代的庄严感和历史厚重感。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祭祀、巫术和奇异物产的记载,它们如同碎片化的口述历史,勾勒出上古社会的生活侧影。它不像现代小说那样追求流畅的叙事节奏,而是以一种近乎清单或目录的方式呈现信息,这种结构反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重构能力。你必须主动地参与进来,去脑补那些“人面鸟身”、“九尾狐”的形象,去想象那些“流沙”、“丹穴”的地理环境。对于我这种喜欢钻研古典文化脉络的人来说,这本书是解开很多后世文学典故的钥匙,理解了它,很多诗词歌赋中的意象才豁然开朗,这种知识链条被串联起来的满足感,是其他书籍难以比拟的。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领会到这本书的精髓,一开始只觉得像是在看一本古代的“怪谈录”,充斥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描述,读起来缺乏连贯性。但是,一旦接受了它作为一部“早期知识总汇”的定位,你会发现它内在的逻辑是惊人的严谨。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区域划分和文化认同的建构。比如,不同区域的异兽往往与其对应的物产和祭祀方式紧密挂钩,这揭示了古代部落间在生存竞争中对资源和巫术知识的重视程度。我特别喜欢它那种近乎于田野调查报告的冷静笔调,尽管内容是神怪的,但叙述的语气却是写实的,这种反差感极具张力。对我来说,这本书是理解中国地域文化差异的起点,那些山脉河流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不同族群文化图腾和信仰的象征符号,是解开古代文化基因图谱的关键一环。
评分这本关于古代神话和地理的著作,简直就是一本令人目眩神迷的奇幻冒险指南。我完全沉浸在那些光怪陆离的生物描述和遥远地域的描绘之中,仿佛自己也踏上了郭璞笔下的漫漫征途。书中的图文并茂(虽然现在看到的版本多是文字,但想象力可以弥补),将那些传说中的异兽、奇木和鬼神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脑海里。最吸引我的是它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包罗万象,从夸父逐日到精卫填海,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解释。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查阅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和地名,这种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极具乐趣。它不仅仅是一部地理志或神话集,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先秦时期人们朴素而又宏大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那种古拙的浪漫和对未知的勇敢探索精神,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特别是对于那些热衷于神话考古和古典文学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是绕不开的基石,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