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西班牙語語法精講精練(原版引進)》既可以作為教材在課堂上使用,也可以作為自學材料使用。書中講解清晰,圖片生動、例證豐富,並附有所有練習的答案,以便學生自我修正。
《西班牙語語法精講精練(原版引進)》具有以下特點:
精煉的講解:涵蓋日常交流必需的語言知識,例證豐富,針對語法重點難點。
相關的練習:復習和鞏固語言要點和難點,全麵加深對語法知識點的理解。
科學的方法:語言點反復齣現,語法結構極具代錶性,采用螺鏇式和腳手架式的教學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的在於講解西班牙語基礎知識,特彆是語法規則。內容包括構詞法,即詞匯是如何通過詞尾的變化來錶示復數、陰性、現在時、過去時等。此外,還闡明瞭如何將必要的詞匯組成正確的短語和句子。
本書既可以作為教材在課堂上使用,也可以作為自學材料使用。書中講解清晰,圖片生動、例證豐富,並附有所有練習的答案,以便學生自我修正。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1. 你的ABC
西班牙語字母錶
2. 貓咪坐在墊子上
西班牙語句子
3. 我來學,你來教
西班牙語動詞·現在時
4. 句子的主語
主語人稱代詞
5. 3,2,1……0!
基數詞
6. 啦,啦,啦,啦——
不定冠詞和定冠詞
7. 是男孩還是女孩?
名詞的性
8. 一粒糖還是兩粒糖?
單數和復數
9. LANINABONITA(漂亮女孩)
詞的順序
10. 我學西班牙語
現在時的用法
11. SER還是ESTAR,這是個問題
動詞SER和ESTAK
12. 時光像本課一樣飛快而過
詢問和錶達時間
13. 你是來,還是去?
錶示地點和運動的前置詞
14. 讓我們發齣有趣的聲音
一些單詞和它們的讀音
15. 這個還是那個?
指示限定詞和指示代詞
16. 輪到你還是輪到我?
物主限定詞和物主代詞
17. 我正在學習這一課
副動詞和現在進行時
18. 永遠彆說NUNCAMAS(決不)
否定句和否定詞
19. 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疑問句和感嘆句
20. 小姐,太太,女士,夫人
如何稱呼彆人
21. 重音規則
標明重讀音節
22. 刪繁就簡
補語人稱代詞
23. 再談刪繁就簡
帶前置詞的人稱代詞
24. 對不起,請……,謝謝!
禮貌用語
25. 邦德,詹姆士·邦德
介紹和告彆
26. 危險地學習西班牙語的一年
副詞的類型
27. 站好瞭!
肯定和否定的命令
28. 從前
過去時態
29. 今天是幾號?
錶達時間
30. 先到先得
序數詞
31. 喵喵,嘎嘎,哢哢
二重元音和三重元音
32. 我鄰居的車比我的大
比喻和比較
33. 有人嗎?
不定代詞和限定詞
34. 納西索斯愛上瞭他自己
自復代詞和強調代詞
35. 這尺子有多長?
有用的描述用語
36. QUESERA,SERA?(將來做什麼?做什麼?)
將來時
37. 直到時間結束
更多時間錶述法
38. 皇宮在哪裏?
問路和指路
39. 你得學會這一課
一些有用的動詞
40. 如果我是個有錢人
條件句
41. NOCOMASLASCOMAS(不要吞掉逗號)
標點符號
42. 和,或者,但是
連接詞
43. 我能做,我要做
兩個動詞的連接
44. 你看到瞭我看到過的東西嗎?
復閤動詞形式
45. 老鼠沒有被貓吃掉
被動句和無人稱句
46. 支持鬥牛還是反對鬥牛?
錶達爭議和意見
47. 我愛的女人
形容詞或關係復句
48. 案件發生時你在哪兒?
地點從句和時間從句
49. 為何?因為
原因從句
50. QUERIDOALUMNO(親愛的同學)
打電話和寫信
附錄
1. 不規則動詞(Verbos irregulares)
2. 練習答案(Soluciones de ejercicios)
前言/序言
歡迎學習西班牙語!你將在享受自我的同時學會用西班牙語有效地交流。至少,這是我們的目的。有興趣嗎?那就請繼續往下讀。
目標、學生特點和語言水平
本書的目的在於講解西班牙語基礎知識,特彆是語法規則。這些語法規則對於全球大部分西班牙語人群都是通用的;除一兩處特彆注明的情況以外,不齣現區域性方言。而且,除非特彆標明,本書所涉及的均為標準西班牙語,即一般情況下的口頭和書麵常用語,既不特彆正式,也不過於口語化。但是,當一些詞匯和詞組的用法具有特彆的含義,或是對某種特定的情況更加閤適時,我們會加以說明。
本書的內容包括構詞法,即詞匯是如何通過詞尾的變化來錶示復數、陰性、現在時、過去時等。此外,還闡明瞭如何將必要的詞匯組成正確的短語和句子。需要注意的是,西班牙語是一種非常規範的語言,這就意味著很多語言現象都可以藉助優美而簡潔有效的法則來掌握。
本書旨在提供學生盡快使用西班牙語基本正確地進行交流所需要的全部語言知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特彆注重詞匯在人類活動各個方麵的均衡運用,並從其最廣泛的用法開始進行介紹的原因。
例如,盡管本書側重於語法,但也包含瞭發音和拼寫的學習單元。這些單元與其他內容十分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對口頭和筆頭錶達都至關重要。本書還含有詞匯單元,以及在特定語境下需要特彆注意的語言的單元。
深入探索世界語言的奧秘:《全球語言學前沿》 一、 本書核心定位與目標讀者群 《全球語言學前沿》並非側重於某一特定語種的細緻語法解析或應試技巧訓練,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個宏大而精密的現代語言學理論框架。本書旨在帶領讀者穿越語言現象的錶層迷霧,直抵其深層結構、演化邏輯與社會文化承載力的核心地帶。 我們相信,語言研究不應局限於詞匯和語法的堆砌,而是一門橫跨認知科學、人類學、社會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交叉學科。因此,本書的目標讀者群體設定為: 1. 高等院校語言學、對外漢語、英語教育及相關人文學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 為他們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銜接課堂教學與前沿研究的鴻溝。 2. 緻力於跨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專業人士: 如外交官、國際商務人員、翻譯與口譯專傢,幫助他們理解語言差異背後的文化動因。 3. 對人類心智與交流機製抱有濃厚興趣的獨立研究者與愛好者: 尋求一套係統化、非工具性的語言學知識體係。 本書的宗旨是提供一套去工具化、重理論、拓視野的語言學概覽,而非替代任何具體的語言學習教材。 二、 結構解析:三大支柱,多維展開 全書內容被精心劃分為三個相互支撐的宏大模塊,確保知識體係的完整性和邏輯的嚴密性。 模塊一:語言的本質與結構(The Essence and Structure of Language) 本模塊聚焦於語言學的經典核心領域,但引入瞭最新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成果,力求對傳統理論進行“現代化重構”。 第一章:語言學導論與研究範式變遷 從描述到生成: 考察結構主義(如索緒爾、布拉格學派)嚮生成主義(喬姆斯基的早期與後期理論)的演進脈絡。重點辨析“能力”(Competence)與“運用”(Performance)的辯證關係,並介紹後生成語法的關鍵發展(如極簡方案的初步探討)。 認知基礎: 討論語言作為人類特有能力的生物學基礎,包括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的最新修正,以及語言與思維(Whorf-Sapir假說的新詮釋)之間復雜互動。 跨學科視角: 簡要介紹計算語言學(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的興起如何挑戰和豐富瞭傳統符號主義的局限。 第二章:語音學與音係學:聲音的物理、知覺與係統 發音生理學詳解: 詳細解析國際音標(IPA)的精確操作,不僅限於傳統的氣流機製描述,更結閤現代醫學影像技術(如超聲波、MRI)對發音器官動態的追蹤研究。 超切段特徵的係統分析: 深入探討韻律學(Prosody)在意義構建中的核心作用,包括重音、語調(Intonation)和節奏(Rhythm)如何在不同語族中形成差異化的音係規則。 音係學理論的演進: 從自然參數到最優性理論(Optimality Theory, OT)的深刻轉嚮,分析OT如何通過“約束的層次結構”解釋看似矛盾的音位變體現象。 第三章:詞法學:構詞的邏輯與詞匯的動態 形態學基礎理論: 區分屈摺變化(Inflection)與派生變化(Derivation),引入詞根、詞綴、黏著語素的跨語種分析模型。 構詞法的認知效率: 探討詞匯形成過程中的“經濟性原則”,分析復閤詞(Compounding)和詞形變化係統(Inflectional Morphology)在信息密度上的差異。 詞典學的理論構建: 超越詞條的簡單羅列,探討詞匯條目(Lexical Entries)的深層結構應包含哪些語法、語義和語用信息。 模塊二:句法與語義的深度解析(Syntax and Semantics: Deep Structures) 本模塊是本書理論探討的深度核心,旨在展示句子如何被構建、意義如何被編碼和解析。 第四章:句法結構與原則理論 依存關係與短語結構: 詳細介紹短語結構規則(PS Rules)和句法樹的繪製規範,並引入依存語法(Dependency Grammar)的優勢。 句法變換與運動理論: 重點梳理喬姆斯基體係中“Move-α”操作的曆史作用,並過渡至更精簡的“Move-and-Merge”框架。深入分析疑問句的“Wh-Movement”和被動語態的結構生成過程。 跨語言句法對比: 分析不同語序(SVO, SOV, VSO等)背後的深層句法約束,如“長距離依存”(Long-Distance Dependencies)在不同語係中的錶現差異。 第五章:語義學:意義的量化與界定 真值條件語義學(TT): 從濛太古(Montague Grammar)的邏輯基礎齣發,探討如何用形式化工具精確描述句子意義。重點解析量詞(Quantifiers)、嵌套從句和邏輯連接詞的語義處理。 詞匯語義學: 探討意義的組成部分,如語義角色(Thematic Roles, 如施事者、受事者)的確定,以及意義網絡(如WordNet的理論基礎)的構建原理。 言語行為理論與預設(Presupposition): 引入奧斯汀和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分析“承諾”、“請求”等行為的達成條件,以及預設如何影響句子的可接受性。 模塊三:語用學與社會語言學的動態視野(Pragmatics and Sociolinguistics in Motion) 最後模塊將語言從抽象的符號係統解放齣來,置於真實的人類互動和社會結構中進行考察。 第六章:語用學:語境中的意義生産 會話含義與閤作原則: 深入剖析格萊斯(Grice)的會話含義(Implicature)理論,詳細區分最大約當性(Maxim of Quantity, Quality, Relation, Manner)在日常交流中的應用與故意違背。 篇章結構與指代消解: 探討超越單句的篇章組織邏輯,分析代詞、指示詞等指稱性錶達式如何在上下文中被成功消解。 語用標記與信息流: 分析“不過”、“難道說”、“畢竟”等語用標記在調節對話預期和信息新舊程度方麵的微妙功能。 第七章:社會語言學:語言與社會身份的交織 變異研究(Variation): 探討語言變體(如方言、口音、社會方言)的係統性,介紹拉波夫(Labov)的量化研究方法論,以及“標誌”(Marker)、“動因”(Motivator)等核心概念。 語言接觸與變化: 分析雙語現象、語言混閤(Code-Switching)、語言接觸導緻的藉用和語法的趨同與分化現象。 語言態度與認同: 討論社會群體對特定語言形式的偏好如何塑造社會階層、權力結構,以及語言規劃(Language Planning)在國傢構建中的作用。 三、 學術貢獻與特色 《全球語言學前沿》的獨特價值在於其理論的綜閤性與前瞻性: 1. 整閤性視野: 本書並非孤立介紹某一流派,而是力求在描述生成語法、認知語言學、功能主義和形式語義學之間搭建對話橋梁,展現不同理論範式如何互補地解釋語言的復雜性。 2. 案例的廣博性: 在講解抽象規則時,本書特意選取瞭來自印歐語係、漢藏語係、南島語係乃至孤立語種中的典型例證,以避免將某一特定語種的結構視為普遍真理。 3. 方法論的嚴謹性: 對於每一核心理論的闡述,均詳細追溯其研究曆史、核心論證和主要反駁,培養讀者批判性評估學術觀點的能力。 本書將是一部紮實、富有啓發性的語言學導論,引導讀者真正理解語言作為人類最精妙的認知工具的內在運作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