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与新说:我的父亲冯友兰

旧事与新说:我的父亲冯友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宗璞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802258211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0165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9
字数:2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澄清事实,倾诉亲情 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 八十老作家讲述心中永远的父亲: 父亲很艰难,父亲不孤单!

内容简介

  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已渐行渐远,他对中国哲学的非凡建树、谨严的治学精神、执着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却是后代学人常说常新的话题。他的女儿宗璞年逾八十,不辞劳累,蒐集旧作新章,编成此书,以告诉读者一位真实的冯友兰先生。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鍾璞,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一九二八年七月生于北京,一九五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报刊编辑。一九八一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一九八八年退休。一九四○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红豆》、《鲁鲁》、《我是谁》、《三生石》、《四季流光》等,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废墟的召唤》、《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及童话、短诗和译作多种。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冯先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他留下的宝贵学术遗产,永远是我们的财富。
  ——张岱年
  冯先生对中国文化最热爱最熟悉,他反对割断历史的立场也最坚定。他以卞和献璞的精神把学术献给国家,留给后人。
  ——任继愈
  现在经常说西化和传统文化,但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西方文化有透彻的理解,并把这二者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的人,在当代实在很少,冯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
  ——资中筠
  冯先生在那个时代能够为了保护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抽象继承法”。现在看起来是非常勇敢的.而且是很正确的。
  ——余敦康
  冯先生在晚年倡导“和谐哲学”这是他晚年一个最了不起的贡献。
  ——牟钟鉴

目录

出版前言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梦回蒙自
漫记西南联大和冯友兰先生
耳读《朱自清曰记》
三松堂断忆
蜡炬成灰泪始干
散失的墨迹
他的“迹”和“所以迹”
——为冯友兰先生一百一十年冥寿作
《冯友兰集》序
人和器
——第八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旧邦新命:冯友兰与西南联大”书面发言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
安波依十日
道具
九十华诞会
心的嘱托
三松堂岁暮二三事
今日三松堂
一九九三年岁未五日记
书当快意
人老燕园
忆当年
——《新理学》七十岁
对<梁漱溟问答录>中一段记述的订正
向历史诉说
致丁果先生信
给古人少许公平
花朝节的纪念
怎得长相依聚
——蔡仲德三年祭
哭小弟
悼张跃
忆朱伯岜
冯友兰先生著述
祭母文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在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人文博士学位仪式上的答词
附录
文武合一的桥梁
——记军官与教授座谈会
宗璞:我的父亲冯友兰
国学访谈:<新理学>七十年
冯友兰在哲学上的地位钟肇鹏
满纸荒唐言李真
——评何兆武的口述臆想历史
冯友兰郑朝宗
论教育家冯友兰蔡仲德
冯友兰先生传陈来
后记

精彩书摘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藏着一段历史和—段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清华园内工字厅西南,有一片小树林。幼时觉得树高草密。一条小径弯曲通过,很是深幽,是捉迷藏的好地方。树林的西南有三座房屋,当时称为甲、乙、丙三所。甲所是校长住宅。最靠近树林的是乙所。乙所东、北两面都是树林,南面与甲所相邻,西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潺潺,流往工字厅后荷花池。我们曾把折好的纸船涂上蜡,放进小溪,再跑到荷花池等候,但从没有一只船到达。
  先父冯友兰先生作为哲学家、哲学史家已经载人史册。他自撰的茔联“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概括了自己的学术成就。他一生都在学校工作,从未离开教师的岗位,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和清华分不开的,是和清华的成长分不开的。这是历史。
  一九二八年十月,他到清华工作,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先在南院十七号居住,一九三。年四月迁到乙所。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旧事与新说——我的父亲冯友兰》前言

宗璞坐在三松堂的老式旧宅里,缓缓地说着家事。空气中有久远的东西在流动,是受伤的叹息和哀婉。能看出来,她最看重的只有两样:她的创作,和她父亲的声誉。她爱父亲,为之辩护,甚或有“护之过甚”之嫌。但我是理解的。在那个时代,谁的灵魂没被扭曲?尤其是知识分子,冯友兰不过是一个代表。只追究个人责任是不公平的,所以她要为古人讨公平。


用户评价

评分

宗璞先生自己也是一等的散文大家,其亲自撰写的回忆录,应该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rdquo;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ldquo;知识就是力量。&rdquo;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

评分

  没错,冯友兰何罪之有,更遑论其嫡亲女儿!如今看来,幸好宗璞老人按捺住了满腔悲愤,否则,时至今日,她也不可能有机会在《旧事与新说&mdash;&mdash;我的父亲冯友兰》一书中为其伟大的父亲正名,说上几句。中国学界,像冯友兰先生这样学富五车、治学严谨之人,往往容易招人妒忌,屡惹非议。放眼人生不过百年,厚不过如一册绵薄的书,真正读懂自己的又有几人?即便是有幸得遇几个知己,在这其中,又怎少得了和自己有着血缘之亲、朝夕相处的女儿?因自己出版过关于某位名人生平的传记,又加之平素喜好研究、点评此类作品,保持一定的时空距离感受他者的人生豪迈。读《旧事与新说&mdash;&mdash;我的父亲冯友兰》,让我不禁想到了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中而创作的主题歌《你是这样的人》。&ldquo;这样&rdquo;二字中该包含着多么深远的意境和饱满的感情,也在含糊其辞间,就把人放置在了某个类型的圈子中。二十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的批判最多的便是冯先生。&rdquo;若不知晓他们之间的关系,看到这样的称呼还以为是冯友兰的某位同僚或旧好对他的评价,绝难料想是出自一个疼爱、尊崇父亲的女儿之心、手。无论在别人眼里,父亲是&ldquo;那样的冯友兰&rdquo;,宗璞并不想过分争执,免得落个偏袒之名。在各篇文章中,习惯于称他&ldquo;冯先生&rdquo;,只是偶在情到深处时,仍然忍不住还是称呼他一声&ldquo;父亲&rdquo;。冯友兰先生这一代学人都是极其卑谦自恭,恪己崇德的,那深受其教化的子女自然也不会过分张扬、跋扈。更何况,宗璞自己也是满身的学人风格,话说到什么程度,自然要忠于事实、忠于历史。父亲在整个学术史中该摆在什么位置,她其实不好妄加评说,好在有一杆秀笔,至少能抒发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殷殷之情。人生的功过是非,终究是无处告解的,旁人能在她朴素的字句间见到一个家常的、一个被&ldquo;人化&rdquo;而不是被&ldquo;神化&rdquo;的冯友兰,也不枉费她在自己已进耄耋之年,动笔写下这些冷静而深情的回忆文章。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的,京东的夜间送货超快超方便。

评分

不错的书,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

宗璞先生自己也是一等的散文大家,其亲自撰写的回忆录,应该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rdquo;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ldquo;知识就是力量。&rdquo;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

评分

冯友兰一生勤勉,著述宏富。毕生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宏扬儒家哲学思想为己任。如果说,冯氏前期(抗战以前)的治学旨趣在于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而直可称其为哲学史家的话,那么,他后期(抗战爆发后,尤其是抗战期间)的为学进路则重在以&ldquo;六经注我&rdquo;的精神,运用西方新实在论哲学重新诠释、阐发儒家思想,以作为复兴中华民族之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写成的《新理学》为核心的&ldquo;贞元六书&rdquo;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新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它既是冯氏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一生治学的最高成就,并因此而奠定了他作为&ldquo;现代新儒家&rdquo;的基础。

评分

1923年,冯友兰在杜威等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在此文中,冯友兰将世界上的哲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损道;第二类是益道;第三类是中道。这三派哲学的分歧导源于对&ldquo;天然&rdquo;与&ldquo;人为&rdquo;的不同看法。他认为,人类所经验之事物、无非两类:一是&ldquo;天然&rdquo;,一是&ldquo;人为&rdquo;。&ldquo;自生自灭,无待于人,是天然的事物。人为的事物,其存在必倚于人,与天然的恰相反对&rdquo;,有的哲学家有见于天然之美好,而力反人为境界,是为损道派,如中国古代主张&ldquo;绝圣弃智&rdquo;、&ldquo;绝仁弃义&rdquo;、&ldquo;绝巧弃利&rdquo;之老庄即是典型;有的哲学家有见于人为境界之美好,而提倡改造天然境界,是为益道派,如主张改造、征服自然的西方哲学和&ldquo;人力胜天行&rdquo;之中国墨家学派即属于此类;而有的哲学家则持调和折中的态度,主张兼收天然和人为的益处,是为中道派,此派当以主张&ldquo;天人合一&rdquo;的儒家哲家为代表。对此三派,冯主张采取宽容的态度,让其各行其道,并行不悖,但对儒家思想的偏爱,又使他明显地偏向于中道派的儒家哲学。冯友兰这种中西哲学之比较观,与梁漱溟的&ldquo;文化三路向&rdquo;说,虽说法有异,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这不能不说是受了梁氏文化理论的影响。所不同的是,梁以印度文化作为人类的最后归宿,冯则以儒家文化为归趋,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冯友兰最终还是超越了这一观点。1923年,冯友兰考察回国。

评分

京东活动收藏,不错的书。

评分

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读读,学习一下名人的一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