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岷先生(1914-2008),名邦濬、字叔岷、號慕廬、以字行,是颱海華人圈廣受推崇的曆史語言學傢、校讎名傢,研究方嚮主要為先秦諸子、校讎學。王叔岷先生1914年齣生於簡陽縣(今成都市東郊洛帶鎮下街),1933年,先生考入由國立成都大學、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大學、公立四川大學閤並的“國立四川大學”中文係,後又考取北大文科研究所就讀碩士,師從傅斯年、湯用彤等,畢業後留在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工作。王叔岷先生因1948年隨史語所遷颱,國共兩黨分治,其在大陸的知名度並不高。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先生先後在新加坡大學、颱灣大學、馬來西亞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等校教書,課餘勤於著述,前後用17年完成巨著《史記斠證》,退休後完成集大成之作《莊子校詮》。
評分書好貴啊,。。。。。。。
評分思考讓我變得充實快樂,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閱讀之上的。閱讀一位作者的人生經曆或者心得,可以讓自己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更快更好的找到解決方案;同時多瞭種享受閱讀帶來的成長的樂趣;當然,還結交瞭更多高質量的朋友!
評分特彆好的一本書,而且物美價廉!
評分慕廬演講稿 小引 說“悠然見南山” 談“池塘生春草” 論“荒塗橫古今” 古書中的校勘訓詁問題 中國文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談“好讀書不求甚解” 培養事實求是的學風 慕廬雜著 尚書敘證 論語敘理 論語“傷人乎不問馬”新解 孟子敘理 老子勝義 書治要節本慎子義證 司馬遷述慎到、申不害之學及韓非之學 論今本列子 劉子集論補錄 慕廬雜稿 論莊子所瞭解之孔子 論司馬遷所瞭解之老子 老子通論 論莊子之齊物觀 《申子·大體篇》義證 論戰國法傢三派兼論三派與儒傢之關係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箋證 陶淵明《感士不遇賦並序》箋證 陶淵明《與子儼等疏》箋證 陶淵明《讀史述九章》箋證 陶淵明《扇上畫贊》箋證 談校書
評分王叔岷先生傢境書香小康,世居於龍泉山西麓的洛帶鎮,父諱增榮(1876-1950),字耀卿,號槐齋,晚清秀纔,四川紳法班法政彆科卒業,曾任四川高等法院書記官長,後任教於成都南薰中學,再與人閤辦並任教於成都私立協和女子師範學校,晚年迴鄉。太夫人張氏,諱厚坤。祖父諱澤銀(1851-1923),字鬆茂,一生慷慨好義,教子女以讀書為貴,清末至1921年被公推為洛帶鎮保正。1914年4月29日,先生誕於洛帶下街。當時川、滇、黔三省軍閥在成都至龍泉山一帶混戰,兵燹四起,每過鄉境,一夕數驚。三四歲時,耀卿公授以唐詩;七歲入私塾;十一歲入鎮上的高級小學(前身為鳳梧書院);十三歲隨父至成都,耀卿公親授《詩經》、《左傳》、《史記》、左太衝、陶淵明、李太白、杜工部諸傢詩;暇時喜讀《莊子》、《史記》、《陶淵明集》,尤好《莊子》,先生學兼四部,蓋植基於此;暇則習七弦古琴,耀卿公重金購得明代連珠式古琴一張,請南北名師教先生彈奏,這也成為先生一生的雅趣。十四歲,先生考入成都華陽中學,在校好讀書,亦好運動,曾入選校籃球、足球隊。十七歲入聯閤中學高中部(石室中學),與同儕結為“梅花五子”,彆號孤鶴,其一生孤傲之性始現端倪。先生十九歲時以第一名考進國立四川大學中文係,受教於硃光潛、劉大傑、林山腴等諸名師。1937年與潼南縣雙江鎮望族楊姓女公子尚淑結為伉儷,川大校長張真如證婚,張校長之子即梅花好友張文達任儐相,硃光潛、林山腴等諸師長撰贈喜聯。
評分愛書的理由,很簡單——閱讀是讓自己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裏默默超越大多數人的有效方式。當大多數人沉浸在娛樂化的社會裏,反復刷著沒有社交的社交網絡,那些將時間用於閱讀、用於思考的人,終將發現自己已經變得跟大多數人的不一樣。這就是書的魅力,偉大且潛移默化的力量。
評分京東活動購入,價格實惠,屯起來慢慢看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