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英汉新闻翻译 [English-Chinese news translation]

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英汉新闻翻译 [English-Chinese news transla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其中 著
图书标签:
  • 新闻翻译
  • 英汉翻译
  • 传播学
  • 语言学
  • 教材
  • 翻译理论
  • 新闻传播
  • 外语教学
  • 汉外翻译
  • 应用语言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19695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9958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English-Chinese news transla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6
字数:4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英汉新闻翻译》与同时出版的《汉英新闻编译》是姊妹篇,都属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教材,系统讲授如何把英文新闻翻译成中文新闻,供国内中文媒体使用。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新闻翻译和英文新闻报道的经验总结,其中还汇集了作者在香港树仁学院(现香港树仁大学)讲授新闻翻译和高级英文新闻写作课程的讲义,以及在清华大学讲授英汉新闻翻译的讲稿。它既是新闻院校的专业教科书,也可作为有志于学习英汉新闻翻译的记者、编辑和青年教师的专业进修教材。

作者简介

  刘其中,1938年8月生,山东省潍坊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之后一直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翻译、参谋工作。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新闻写作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之后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攻读新闻写作,获文学硕士学位。归国后转入新华社改事新闻报道。
  在新华社服务期间,先后做过特稿报道、对外报道、国际报道和体育报道,担任过特稿社社长、对外部副主任、联合国分社社长和体育部主任。
  1997年,借调至中国日报社,赴港协助创办《中国日报香港版》,担任该报副总编辑。
  2000年至2004:年,应邀在香港树仁学院(今香港树仁大学)执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讲授课程包括高级英语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翻译和世界新闻史。
  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之邀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为研究生讲授英汉新闻翻译和汉英新闻编译课程。
  自译、合译专著和小说共10多部,其中包括《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 《露茜行动》、《兵不厌诈》和《战后欧美经济》等,并担任《英汉辞海》的翻译和责任编辑。
  主要著作包括《铮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和《新闻翻译教程》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新闻翻译概论
一、翻译、新闻翻译、英汉新闻翻译
二、为什么要学习英汉新闻翻译
三、讲授方法和学习提示
四、新闻翻译的特点
五、新闻翻译的方法
六、新闻翻译的过程
七、新闻翻译的标准
八、新闻翻译练习
九、新闻翻译参考练习

第二章 新闻导语翻译
一、新闻结构与新闻导语
二、中文、英文导语比较
三、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
四、五种类型英文导语的汉译
五、导语翻译练习

第三章 主体部分翻译
一、主体部分的结构特点
二、新闻事实的翻译
三、译文中的过渡、增删、背景及解释
四、涉及政治、外交、意识形态内容的处理
五、褒贬义兼有词汇的翻译
六、注意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差异
七、译文应使用规范汉语
八、新闻翻译参考练习

第四章 引语翻译
一、三种引语
二、直接引语翻译
三、“said”的翻译有学问
四、部分引语、间接引语翻译
五、新闻翻译练习
六、新闻翻译参考练习

第五章 直译与意译
一、理解与表达
二、直译与意译
三、新闻翻译参考练习

第六章 被动语句翻译
一、被动语句
二、西方记者为何频繁使用被动语句
三、英文被动语句的汉译
四、附录
五、被动语句翻译参考练习

第七章 长句、难句翻译
一、英文长句翻译过程
二、英文长句翻译方法
三、英文长句翻译举例
四、几个常见英文新闻短语的翻译
五、难句翻译
六、新闻翻译练习
七、新闻翻译参考练习

第八章 翻译与数字有关的新闻
一、数词
二、数量单位
三、数词的复数形式及其翻译
四、含有数词的短语
五、常用货币单位的表示方法
六、表示数量增加的倍数
七、表示数量减少的幅度
八、表示增加、减少的常用词汇
九、新闻翻译参考练习

第九章 新闻标题翻译
一、英文新闻标题的特点
二、中文读者对新闻标题的期望
三、英文新闻标题的汉译
四、新闻标题翻译练习
五、课堂标题翻译练习及点评

第十章 特稿翻译
一、什么是特稿
二、特稿翻译,两种情况
三、译好特稿的几点建议

第十一章 新闻编译(上)
一、什么是新闻编译
二、新闻摘译

第十二章 新闻编译(中)
一、新闻稿编译过程
二、新闻稿编译
三、新闻编译原则
四、通常需要编译的新闻题材

第十三章 新闻编译(下)
一、编译练习及点评
二、新闻编译参考练习

第十四章 翻译稿行文体例
一、中文新闻稿行文体例
二、图片说明翻译
三、外国人名、地名翻译
四、缩合语翻译
五、译文中的标点符号
六、新闻翻译常用工具书

附录一 世界主要通讯社
附录二 世界主要英语电视台及电台
附录三 世界主要英文报纸
附录四 世界主要英文杂志
附录五 美国、英国主要政府机构名称
附录六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七 美国各州的别名对照表
附录八 美国城市的别名
附录九 美军、英军军衔
附录十 联合国主要机构名称
附录十一 其他主要国际组织机构名称
附录十二 不用汉语拼音拼写的英文人名的汉译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新闻翻译概论
  一、翻译、新闻翻译、英汉新闻翻译
  1.什么是翻译?
  我国的权威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翻译的界定是: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已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我国的另一部权威工具书《辞海》则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美国大百科全书》的界定与此有些类似,它写道:Translation is“the act of rendering a work of one languageinto another”(翻译是“把用一种语言写成的作品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作品的行为”。)
  台湾有位叫纪华煌的学者,他在《浅说新闻翻译》一书中引述了一位研究生的论文,该论文提出:翻译是“以甲种语文,传达乙种语文所代表的思想。就其过程言,是先以思想理解语文,再以语文表达思想;就其效果言,则前后两种思想愈相似,译品愈真”。”
  我国有位英语教授叫范仲英,他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对翻泽做了如下界定:“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上述定义都有一定道理,但作者以为范仲英教授的界定更加全面、更为科学。它不仅从宏观上(从社会的角度)阐明了翻译的过程和意义,而且还从微观上(从读者的角度)强调了翻译应该达到的目的和应该起到的作用。

前言/序言

  2008年7月底,我带清华学生来到萨尔茨堡全球学院上暑期班。古城堡安静的阅览室里醒目地摆放着一本刚刚面世的2008年夏季号的美国《外交事务》。其封面文章题目赫然写道:《中国奥运噩梦》,并配了一张漫画,显示一把抗议的火炬从西藏点燃,然后通过奥运会这个全球传播平台,烧遍中国。
  《外交事务》所讲噩梦指的是2008年中国的西藏暴乱和西方某些不喜欢中国的人制造的抵制北京奥运的种种抗议活动。这些所谓“噩梦”换一个角度看,更多的是中西方之间在全球传播平台上展开的一场英语新闻战和英语舆论战。
  2008年4月我受中央外宣办委托到西藏进行了调研。回来后写给中央的政策建议中有一条就是,中国人民最终能否赢得涉藏国际舆论斗争,关键在于英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国家要下大力加强西藏对外传播的英文新闻人才的培养。仔细研究一下西方新闻媒体左右涉藏国际舆论的西方写手(包括记者和学者)统共不足10人。如果国家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在未来3年培养出10名立场坚定、具有新闻敏感、英文文笔流畅的涉藏新闻写作高手(像当年的爱泼斯坦一样),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西藏对外传播的被动局面。
  能否做到上述几点,关键是要培养一批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熟悉祖国边疆史、精通英语的新闻工作者。为此我曾建议,由中央外宣办制订一个西藏外宣人才长期培养计划,像30年前中央领导批准创建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新闻采编专业一样,委托清华大学组织一支立场坚定、新闻业务精良、英语娴熟、国际视野开阔、有丰富的国际斗争经验的教学队伍,恢复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科院开设的英语新闻采编专业。
  早在1978年,邓小平与胡耀邦亲自批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创办新闻系。同时,由中国社科院、新华社、中国日报三家联合设置英语新闻采编专业。从1978年到1989年,英语新闻采编专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优秀人才,如本书作者、原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和新华社体育部主任刘其中、新华社副总编刘江和彭树杰、新华社高级记者熊蕾、原新华社驻洛杉矶首席记者、清华大学教授司久岳、《中国日报》副总编刘砥中、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语无伦次地诉说着自己的难处,并恳求他让我搭顺车去矿上。司机并没有说什么,又问我详细的地址。车门打开,一只手伸了过来,接过了我递上去的行李,也把我拉进了车厢,汽车重新发动,驶向了矿区的方向。

评分

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非常好的一本书,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评分

评分

还没来得及看,看推荐买的

评分

发货速度很快,服务态度好

评分

上课要用的,不得不买

评分

坐上了车,我尽量掩盖着自己的紧张与不安,并寻找一切可以让我相信对方的理由安慰着自己。司机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安,轻轻地笑笑。我悄悄侧头看出,竟是一个很洁净英俊的小伙,他专心致志地双手握着方向盘,两眼目不斜视看着前方,沉静的眼眸,唇角略微带着浅浅的微笑,突然之间让我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袭面而来的还有久识至交的温暖气息。

评分

  主要著作包括《铮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和《新闻翻译教程》等。

评分

书是正版,包装业很仔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