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

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淑舫 著
图书标签:
  • 六朝史
  • 谢氏家族
  • 东山再起
  • 绍兴
  • 家族史
  • 历史研究
  • 谢安
  • 门阀政治
  • 史学
  • 中古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71666
版次:1
商品编码:1008295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浙江望族家族史研究系列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6
字数:3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的结题成果。江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十分深厚,家族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社会始终处于对峙、争战之中,夏商周所开辟的“庠序”之教,两汉所设立的“太学”之育,官学于板荡之际虽时有发展的趋势,但兴废交错,难现成就。“与时舒卷”,入主中枢的世族大姓权柄朝政,视家族利益高于一切。于是乎,与门阀政治相适应的私学焕发出异彩,学术文化不是呈现于殿宇朝堂,而是显现于郡邑世族大姓。

作者简介

  周淑舫 生于1955年12月,吉林长春人。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1997年晋升为教授,曾任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现为湖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主持人,三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名师。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光武帝刘秀传》、《南朝后主陈叔宝传》、《六朝显族一一谢安世冢》、《秦始皇大传》、《龙虎风云论春秋》、《泪也纵横才也纵横一一中国古代弱势女性文学本色论》、《南朝家族文化探微》等9部著作,承担省部级课题6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六朝家族、春秋文化与高校教育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卷首语
第一章 谢衡儒学为官
第二章 谢鲲转儒为玄
家族人物连线:
谢裒
谢广
第三章 谢尚庙堂方镇
第四章 谢安曲水流觞
第五章 谢安东山再起
第六章 谢安决胜淝水
家族人物连线:
谢真石
谢奕
谢据
谢万
谢石
谢铁
第七章 谢玄本志难遂
第八章 谢琰殒命会稽
家族人物连线:
谢寄奴
谢探远
谢泉
谢攸


谢豁
谢康
谢道韫
谢道荣
谢道粲
谢道辉
谢朗
谢允
谢瑶
谢韶
谢汪
谢邈
谢冲
第九章 谢混江左风华第
家族人物连线:
谢琬
谢玛
谢球
谢令芬
谢令和
谢令范
谢令爱
谢玩
谢虔
谢瑍
谢重
谢裕
谢纯
谢甝
谢述
谢该
谢模
谢澹
谢璞
谢肇
谢峻
谢恩
谢喻复
谢明惠
谢方明
第十章 谢晦死非其所
第十一章 谢灵运江左才名独振
家族人物连线:
谢宁
谢道休
谢温
谢奉
谢雅
谢简
谢绚
谢瞻
谢嚼
谢遯
谢恂
谢忱
谢综
谢约
谢纬
谢伯承
谢曜
谢轶
谢惠连
谢惠宣
第十二章 谢庄“兰田玉生”
第十三章 谢朓奇葩独秀
家族人物连线:
谢凤
谢世基
谢世绍
谢世猷
谢世休
谢世平
谢儒子
第十四章 风月景山水“吾家千金”
家族人物连线:
谢超宗
谢谟
第十五章 谢览、谢举“二少名家”
家族人物连线:
谢才卿
谢几卿
谢微
谢谖
谢譓
第十六章 谢贞灵根慧心
第十七章 谢氏家族的亮丽风景——谢氏女性
第十八章 六朝东山谢氏家族显赫所张扬的文化活力
第十九章 山水清音——六朝东山谢氏家族的文学创作
第二十章 考古新论——地下出土实物对六朝东山谢氏家族史研究的价值
附:谢安墓之存疑
附录一 六朝东山谢氏世系表
附录二 六朝东山谢氏公侯表
附录三 六朝东山谢氏文学家表
附录四 六朝东山谢氏大事年表
附录五 谢氏家谱
附录六 历代吟咏东山谢氏诗词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谢衡接过左思手中的《三都赋》,浏览着行行工整隽秀的文字,顿时被其畅丽优美的描写所吸引,禁不住神采飞扬,高声赞道:“好赋,好赋。昔者苟子作《蚕赋》,赋体始兴。汉魏中兴以来,为赋者众多。司马相如《子虚》、《上林》两赋在前,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在后,其作或理胜其辞,或文过其意,炫博耀奇,汪肆宏富。未若君之《三都赋》,分写蜀都、吴都、魏都,拟集数家,文辞达义,典雅精致,博而不空。诗缘情,赋体物。此赋有情有物,堪称佳作,其名不在班、张之下。”谢衡由衷地点评着。
  左思担忧地说:“为写《三都赋》,门庭藩涸,皆放纸笔,偶得一句,随手记录。业精在勤,文成于思。《三都赋》止笔,自思其作不逊色于班、张,只怕时人未重,不解其义。”
  谢衡沉思了一会儿,说:“高密王素重才士,显臣王衍始终居于朝廷高位,以清谈为世所宗,夙有盛名。我们去拜谒,有他们首肯,《三都赋》可以早日公之于世。”
  正要出猎的司马泰听属员“有帝室姻亲携同太学博士前来求谒”的禀报后,遂端坐正厅。谢衡、左思抱拳施礼,就座一侧。“身在蓬蒿之野的左思是君何亲?小小郡国的典农属员可谓名士?”拂袖而起的高密王下令烧掉坐床。
  万分难堪的谢衡、左思在哄笑声中出了王府,去了侍中府。王公盛服相见,命人先设两张坐床。谢衡、左思心里生出一丝希望,执礼恭谨,谈吐清朗。刚刚谈及几句,王公吩咐左右:“离开几尺,中设屏障。”扬起宽袖,挡住鼻孔。
  世族与寒门不能共坐,彼此间品级森严,不可逾越。《文苑英华》引《寒素论》之语日:“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

前言/序言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 目录 第一章:序言:历史的回响与家族的追溯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方法 1.3 绍兴谢氏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第二章:风起姑苏:谢氏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2.1 谢氏宗族的远溯:西汉的谢缗与姑苏的足迹 2.2 魏晋之风:衣冠南渡前的谢氏社会地位 2.3 门阀士族的崛起:谢氏家族在士族阶层中的定位 第三章:中兴之望:东晋的谢氏辉煌 3.1 谢安:政治、军事与文化巨擘 3.1.1 “淝水之战”的决策与影响 3.1.2 文学艺术的倡导者与贡献 3.1.3 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与继承 3.2 谢玄:将星闪耀的东晋名将 3.2.1 北伐的壮举与失利 3.2.2 军事实践中的战略战术 3.2.3 军事才能与政治抱负的辩证 3.3 谢灵运:山水诗的开创者与隐逸情怀 3.3.1 诗歌艺术的革新与影响 3.3.2 隐逸思想与士族人生的选择 3.3.3 家族背景对谢灵运创作的影响 3.4 其他重要家族成员及其贡献 3.4.1 谢道韫:才女风范与女性视角 3.4.2 谢尚、谢奕等人的政治生涯 第四章:时代的变迁:南北朝时期绍兴谢氏的沉浮 4.1 南朝宋齐时期:门阀制度的瓦解与家族地位的调整 4.1.1 政治风云变幻下的谢氏应对 4.1.2 家族经济基础的维持与变动 4.1.3 家族成员在地方官场的活跃 4.2 南朝梁陈时期:家族的衰落与转型的尝试 4.2.1 战乱对家族根基的影响 4.2.2 家族内部的矛盾与分化 4.2.3 部分成员的隐退与再起 4.3 北朝的辐射与影响(若有) 第五章:绍兴的根基:谢氏家族的地域扎根与发展 5.1 绍兴与谢氏的渊源:迁徙、定居与早期活动 5.1.1 家族迁徙的动因与路线 5.1.2 在绍兴地区的土地拥有与经营 5.1.3 与当地社会经济的融合 5.2 绍兴谢氏的经济活动与产业 5.2.1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涉足 5.2.2 家族的财富积累与管理 5.2.3 家族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5.3 绍兴谢氏的社会地位与人脉网络 5.3.1 与地方官僚、士人阶层的交往 5.3.2 家族联姻与地缘关系 5.3.3 在地方社会治理中的角色 第六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绍兴谢氏的精神家园 6.1 儒学教育与家族人才培养 6.1.1 家族内部的教育传统 6.1.2 延揽名师,聘请学者 6.1.3 培养出各类人才的机制 6.2 文学艺术的熏陶与创作 6.2.1 诗歌、辞赋的创作与鉴赏 6.2.2 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的参与 6.2.3 家族内部的文化交流与传承 6.3 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6.3.1 佛教、道教在家族中的传播与影响 6.3.2 家族成员的哲学思辨与玄学旨趣 6.3.3 宗教与家族价值观的融合 第七章:家族治理与社会责任 7.1 族规家法与内部管理 7.1.1 维护家族秩序的制度 7.1.2 规范成员行为的准则 7.1.3 家族内部纠纷的调解 7.2 慈善事业与公共事务 7.2.1 捐资助学、兴修水利 7.2.2 赈灾济贫、救助流民 7.2.3 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的决策与贡献 第八章: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借鉴 8.1 六朝绍兴谢氏的兴衰密码 8.1.1 时代机遇与家族能力的互动 8.1.2 内部凝聚力与外部适应性 8.1.3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8.2 现代视角下的家族研究价值 8.2.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8.2.2 现代家族企业管理的启示 8.2.3 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与基因 第九章:结语:历史的余韵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具体内容概述: 第一章:序言:历史的回响与家族的追溯 本研究聚焦于六朝时期,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在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文化激情的岁月里,许多士族大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格局。在这些显赫的家族中,谢氏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旨在深入探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源于姑苏、后扎根于绍兴的谢氏家族的兴衰历程,揭示其背后复杂的社会运作机制、独特的家族文化以及在历史洪流中的沉浮变迁。 研究的缘起,在于对中国传统家族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家族作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观察整个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六朝时期,士族门阀制度达到顶峰,家族的势力与影响力直接关联到国家政局的稳定与发展。谢氏家族,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在关键历史时刻的担当,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家族史的绝佳样本。通过梳理绍兴谢氏的起源、发展、鼎盛、衰落乃至转型,我们不仅能理解一个伟大家族的生命周期,更能窥见那个时代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研究范围主要涵盖从西汉时期谢氏宗族的远溯,到东晋的辉煌,再到南北朝时期的沉浮,重点关注其在绍兴地区的扎根与发展。研究方法上,将综合运用文献考据、史料分析、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术手段,力求还原历史真相,并对复杂的人物关系、事件进程进行深入剖析。 绍兴谢氏,特别是东晋时期的谢安、谢玄、谢灵运等名垂青史的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家族力量,构成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璀璨篇章。他们不仅是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本书期望通过对这个家族的细致研究,为理解六朝士族文化、门阀制度的运作,以及中国传统家族的内在逻辑,提供一个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视角。 第二章:风起姑苏:谢氏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谢氏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汉时期。虽然历史的记载不甚详尽,但零散的文献表明,谢氏宗族在当时已逐渐崭露头角,其中“谢缗”等人物的活动轨迹,隐约可见其与姑苏(今苏州)一带的联系。这暗示了谢氏家族的早期根基可能与江南地区有着不解之缘。 进入魏晋时期,中国北方经历了一系列战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形成了“衣冠南渡”的历史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原本在中原地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族,得以在江南的新环境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谢氏家族同样受到这一历史潮流的影响,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在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开始成为士族阶层中的重要一员。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制度日益成熟,家族的声望、财富、政治地位成为衡量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准。谢氏家族凭借其深厚的家族底蕴、广泛的社会关系以及日益增长的政治资本,成功地跻身于当时的顶尖士族之列,为日后家族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中兴之望:东晋的谢氏辉煌 东晋时期,是谢氏家族最为辉煌的时代,涌现出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其中尤以谢安、谢玄、谢灵运最为著名。 3.1 谢安:政治、军事与文化巨擘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民族气节,在东晋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1.1 “淝水之战”的决策与影响: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谢安临危受命,担任前线总指挥。他镇定自若,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部署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此战的胜利,不仅保全了东晋政权,也巩固了中国南北分立的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谢安在战前的指挥调度、战后的政治稳定方面,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3.1.2 文学艺术的倡导者与贡献: 谢安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倡导者。他本人喜好玄学,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在他的影响下,谢氏家族成为当时文人雅士聚集的中心,推动了东晋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玄言诗和山水诗的兴盛。他提倡清谈,讲究风度,塑造了士族独特的文化品位。 3.1.3 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与继承: 谢安在家族内部扮演着核心角色,他善于团结宗亲,并为其后代铺平道路。他的一系列政治安排,确保了谢氏家族在东晋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并培养了谢玄等下一代杰出人才,实现了家族权力的平稳过渡。 3.2 谢玄:将星闪耀的东晋名将 谢玄(340年-388年),字奕。他是谢安的侄子,东晋杰出的军事家。 3.2.1 北伐的壮举与失利: 谢玄以其勇猛善战著称,屡次在北伐中立下战功。他在与前秦的交锋中,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尤其是在淝水之战中,他率领精锐部队“北府兵”,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力量。虽然淝水之战大获全胜,但后续的北伐未能彻底收复失地,这既是时代局限,也反映了军事行动的复杂性。 3.2.2 军事实践中的战略战术: 谢玄在军事实践中,注重战术的运用和军队的训练。他对“北府兵”的打造,使其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他对战场的敏锐洞察力、果断的决策以及士兵的激励,都是其军事才能的重要体现。 3.2.3 军事才能与政治抱负的辩证: 谢玄不仅是一位军事将领,也怀有政治抱负。他渴望北伐成功,收复中原,恢复汉族王朝的统一。然而,他的政治抱负与东晋朝廷的战略方针之间,有时存在一定的张力,这也成为他军事生涯中一些遗憾的根源。 3.3 谢灵运:山水诗的开创者与隐逸情怀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公鬼,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谢安的孙子。 3.3.1 诗歌艺术的革新与影响: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他将游历山川的真实感受,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来,开创了中国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新风格。其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等,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3.3.2 隐逸思想与士族人生的选择: 谢灵运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他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沉醉于山水之间,流露出浓厚的隐逸情怀。这种矛盾的心理,既反映了当时士族人生的普遍困境,也体现了他独特的个人追求。 3.3.3 家族背景对谢灵运创作的影响: 谢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谢灵运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文化环境。家族的熏陶、长辈的教导,以及接触到的丰富文化资源,都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4 其他重要家族成员及其贡献: 除了上述三位最为人熟知的家族代表,东晋谢氏还涌现出许多其他重要人物,如谢道韫(谢安的侄女,才女)、谢尚(东晋名将,谢安的叔叔)、谢奕(谢安的哥哥,参与平定王敦之乱)等,他们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共同构成了谢氏家族的显赫图景。 第四章:时代的变迁:南北朝时期绍兴谢氏的沉浮 随着东晋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门阀制度逐渐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制度的萌芽和庶族势力的崛起。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绍兴谢氏家族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迁。 4.1 南朝宋齐时期:门阀制度的瓦解与家族地位的调整 宋齐时期,尽管谢氏家族仍然保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其作为“门阀”的绝对优势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4.1.1 政治风云变幻下的谢氏应对: 此时的朝堂之上,政治斗争激烈,皇权不断加强。谢氏家族需要更加审慎地处理与朝廷的关系,以适应新的政治生态。一些家族成员仍然活跃在官场,但其影响力相较于东晋时期已有所减弱。 4.1.2 家族经济基础的维持与变动: 门阀士族的经济基础主要依赖于土地。在政治动荡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下,谢氏家族的土地产业和财富也面临着维护与发展的挑战。 4.1.3 家族成员在地方官场的活跃: 许多谢氏家族成员开始在地方官场任职,他们利用家族的声望和人脉,在地方上建立势力,维持家族的社会地位。 4.2 南朝梁陈时期:家族的衰落与转型的尝试 梁陈时期,门阀制度进一步瓦解,家族的传统优势越来越难以维系。 4.2.1 战乱对家族根基的影响: 梁陈时期战乱频仍,对家族的根基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家族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也受到严重干扰。 4.2.2 家族内部的矛盾与分化: 面对时代的变迁,家族内部也可能出现不同的选择和分歧。一部分人可能选择继续在官场搏斗,一部分人则可能选择退隐,甚至一些家族成员可能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遭受打击。 4.2.3 部分成员的隐退与再起: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谢氏成员选择隐退,回归田园,将精力投入到文学艺术或学术研究中,形成了新的文化传承方式。另一些则可能在新的政治格局中寻找新的机会,尝试家族的“再起”,尽管这种“再起”可能与东晋时期的辉煌大不相同。 第五章:绍兴的根基:谢氏家族的地域扎根与发展 本书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谢氏家族在绍兴地区的深厚根基及其发展。 5.1 绍兴与谢氏的渊源:迁徙、定居与早期活动 尽管谢氏的起源地可能是姑苏,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大量谢氏族人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江南大地。绍兴,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土地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逐渐成为谢氏家族重要的聚居地和发展中心。 5.1.1 家族迁徙的动因与路线: 家族的迁徙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避祸、经济寻求、家族联姻以及地理环境的吸引等。研究将追溯谢氏家族迁徙至绍兴的具体动因和可能路线。 5.1.2 在绍兴地区的土地拥有与经营: 土地是士族经济的基础。谢氏家族在绍兴地区大规模地购置土地,建立庄园,进行农业生产。对这些土地的拥有、经营方式以及对地方农业经济的影响,将是研究的重点。 5.1.3 与当地社会经济的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绍兴的谢氏家族不再是纯粹的外来者,而是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经济结构之中。他们与当地的豪族、官僚、商贾等阶层发生联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5.2 绍兴谢氏的经济活动与产业 除了农业,绍兴的谢氏家族还可能涉足其他多种经济活动,以维持和壮大家族的财富。 5.2.1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涉足: 除了传统的农业,一些家族成员可能投资于手工业(如纺织、陶瓷)或商业贸易,在当时日益活跃的商品经济中寻求发展机会。 5.2.2 家族的财富积累与管理: 研究将探讨谢氏家族如何进行财富的积累,包括如何经营土地、管理产业、进行投资等。同时,也将关注家族内部的财富分配和管理模式。 5.2.3 家族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谢氏家族作为地方上的大家族,其经济活动无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可能通过雇佣劳动力、提供资金支持、参与市场交易等方式,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5.3 绍兴谢氏的社会地位与人脉网络 在绍兴地区,谢氏家族凭借其显赫的声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5.3.1 与地方官僚、士人阶层的交往: 家族成员与当地的官员、名士保持着密切的交往,通过这种方式维护家族在地方上的声誉和影响力。 5.3.2 家族联姻与地缘关系: 婚姻是士族巩固地位的重要手段。绍兴谢氏与其他大家族、地方豪族的联姻,形成了强大的社会网络,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 5.3.3 在地方社会治理中的角色: 作为地方上的重要力量,谢氏家族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地方社会治理中。他们可能在维护地方秩序、调解民事纠纷、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六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绍兴谢氏的精神家园 绍兴谢氏家族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显赫,更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6.1 儒学教育与家族人才培养 6.1.1 家族内部的教育传统: 谢氏家族高度重视子弟的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家族教育传统。他们深知,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有才能的后代,家族才能长盛不衰。 6.1.2 延揽名师,聘请学者: 家族经济的富裕使得他们能够聘请当时著名的学者为子弟授业,甚至在家中设立学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6.1.3 培养出各类人才的机制: 研究将分析谢氏家族培养人才的具体机制,包括教育内容、方法以及选拔和任用人才的策略,这些人才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学术等多个领域。 6.2 文学艺术的熏陶与创作 6.2.1 诗歌、辞赋的创作与鉴赏: 受益于东晋时期玄学盛行和文人政治的影响,谢氏家族对诗歌、辞赋等文学形式有着极高的鉴赏能力和创作热情。谢灵运的出现更是将家族的文学成就推向了顶峰。 6.2.2 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的参与: 除了文学,家族成员也可能对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有所涉猎,并在家族内部形成一种艺术风气。 6.2.3 家族内部的文化交流与传承: 家族成员之间的文学艺术交流,以及对前代优秀作品的学习和继承,是家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 6.3 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6.3.1 佛教、道教在家族中的传播与影响: 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逐渐兴盛,并深刻影响了士族阶层。谢氏家族也受到这些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成员可能皈依佛教,或受道教思想的熏陶。 6.3.2 家族成员的哲学思辨与玄学旨趣: 谢安本人就喜好玄学,对老庄思想有着深入的理解。家族中其他成员也可能在哲学思辨方面有所建树,关注人生意义、宇宙规律等问题。 6.3.3 宗教与家族价值观的融合: 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往往会与家族自身的价值观相融合,影响着家族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人生选择。 第七章:家族治理与社会责任 一个有远见的家族,不仅关注自身的繁荣,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7.1 族规家法与内部管理 7.1.1 维护家族秩序的制度: 为了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维持家族内部的和谐稳定,谢氏家族可能制定了详细的族规家法。 7.1.2 规范成员行为的准则: 这些族规家法不仅涉及财产继承、家庭伦理,也包括对成员品德、学业、行为的规范。 7.1.3 家族内部纠纷的调解: 族长或家族中的长辈,往往承担着调解家族内部矛盾和纠纷的职责,以避免事态的扩大化。 7.2 慈善事业与公共事务 7.2.1 捐资助学、兴修水利: 家族的经济实力使得他们有能力回馈社会,例如捐资兴办学校,支持教育事业;修筑水利工程,改善民生。 7.2.2 赈灾济贫、救助流民: 在灾荒之年,谢氏家族可能会组织力量进行赈灾救济,帮助受灾民众渡过难关。 7.2.3 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的决策与贡献: 作为地方上的重要力量,谢氏家族也会参与到地方公共事务的决策中,为地方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第八章: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借鉴 对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深刻启示。 8.1 六朝绍兴谢氏的兴衰密码 8.1.1 时代机遇与家族能力的互动: 任何家族的兴盛,都离不开时代提供的机遇,但更重要的是家族自身的才能、智慧和韧性。谢氏家族的辉煌,是其优秀人才与历史契机的完美结合。 8.1.2 内部凝聚力与外部适应性: 强大的内部凝聚力是家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有效适应,则是家族得以延续的关键。 8.1.3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家族的兴衰,既有历史的偶然因素,如名臣的出现、战争的胜负,也有其必然的逻辑,如社会制度的变迁、经济基础的演变。 8.2 现代视角下的家族研究价值 8.2.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研究谢氏家族史,有助于挖掘和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家族文化。 8.2.2 现代家族企业管理的启示: 现代家族企业在管理、传承、创新等方面,可以从古代大家族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避免其失败的教训。 8.2.3 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与基因: 每一个成功的家族,都是中华文明基因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谢氏家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明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的文化基因。 第九章:结语:历史的余韵与未来的展望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剖析,展现一个伟大士族家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独特轨迹。虽然那个辉煌的时代已经远去,但谢氏家族留下的精神遗产、文化印记以及其历史经验,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理解家族文化、乃至借鉴古今管理之道,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本书的完成,不仅是对谢氏家族历史的一次深入探索,更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一次重要梳理。

用户评价

评分

《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的书名,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历史探险信号。六朝,一个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而绍兴谢氏,更是这个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我尤其被“东山再起”这四个字所吸引,它暗示着一个家族经历过低谷,但又重新站了起来,这中间必然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故事。这本书会不会详细描述谢氏家族在政治上的每一次博弈,如何在权力中心站稳脚跟,又如何在乱世中自保?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呈现谢氏家族成员的个人命运,他们是否都才华横溢,还是也有普通人般的喜怒哀乐?作为江南望族,绍兴的地域特色是否在书中有所体现?它如何影响了谢氏家族的文化、经济以及与其他家族的互动?我期待书中能揭示谢氏家族的经济实力是如何支撑其政治地位的,例如他们的田产、商业活动,甚至是与其他地方豪族的联姻策略。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如何通过细致的史料解读,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立体、生动、有温度的谢氏家族群像,让我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也能理解一个家族在漫长岁月中,是如何在时代浪潮中努力前行,并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印记。

评分

读了《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这本书的书名,我立刻联想到了无数关于门阀士族的想象。六朝时期,是一个士族权力巅峰的时代,而谢氏作为其中的代表,其家族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我尤其关注的是,“东山再起”这四个字可能指向的家族命运转折点。历史上,家族的兴衰往往伴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也与家族内部的人才培养、权力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挖掘谢氏家族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政治挑战,例如南渡后的家族安置、与其他士族的权力斗争、以及如何在新朝廷中谋求发展?我好奇作者是如何通过史料的梳理,勾勒出谢氏家族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结构和人际关系。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亦或是旁支崛起?这些家族内部的权力运作,往往比政治舞台上的大事件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作为一个文化世家,谢氏家族的子弟在文学、艺术、玄学等领域的成就,又是如何影响和塑造家族的声望和地位的?书中是否会穿插一些鲜活的文学作品或艺术鉴赏,来展现谢氏家族的文化底蕴?我对“绍兴”这个地名也充满了好奇,它是否为谢氏家族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土壤和发展契机?这本书能否让我感受到一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沉浮,又如何努力维系和发展自身的影响力,实在是让人迫切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

《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这个书名,光是听着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性。“东山再起”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经历挫折后的重新崛起,这让我非常好奇,在六朝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绍兴谢氏家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发展脉络?例如,东晋时期谢安、谢玄等人的辉煌成就,是如何为家族奠定基础的?到了南朝,面对政局的变动,谢氏家族又是如何调整策略,维系其家族的地位和声望的?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呈现出谢氏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和传承方式,是怎样的机制让这个家族能够延续数百年?书中是否会探讨谢氏家族的成员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比如像谢灵运这样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背后,是否也反映了家族的某种文化追求或生活方式?“绍兴”这个地名,在书中是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否为谢氏家族提供了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资源,甚至是文化基因,影响了家族的整体发展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个显赫的家族,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既有英雄人物的闪耀,也有普通家族成员的默默耕耘,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历史力量。

评分

《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让人心生好奇。绍兴,这个江南水乡,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名门望族聚集之地。而“谢氏”,在中国历史上更是赫赫有名,从东晋的谢安、谢玄,到后来的文坛大家谢灵运,再到南朝的几位谢家名士,似乎总有一抹挥之不去的身影。这本书将目光聚焦在六朝时期,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士族门阀政治是那个时期政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谢氏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梳理这段错综复杂、跨越几百年的家族脉络?历史上的谢氏,常常被描绘成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但光鲜背后,家族的经营、人丁的兴衰、与朝廷的互动、以及与其他家族的角力,这些更为“接地气”的细节,是否也会在书中得到展现?“东山再起”这个词,又蕴含着怎样的家族故事?是家族的衰落与复兴,还是某位重要人物的崛起与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呈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历史书上那些刻板的记载,而是有血有肉,有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抱负、他们的挣扎。六朝时期,佛教的兴盛、玄学的流行,这些文化思潮对谢氏家族的成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艺术追求,是否也与家族的发展息息相关?绍兴这个地域特色,又如何渗透到谢氏家族的文化基因中?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那个时代、了解一个显赫家族的窗户,让我看到历史的厚重,也感受到人性的复杂。

评分

《东山再起:六朝绍兴谢氏家族史研究》这本书的书名,触动了我对历史研究中最具魅力的一个领域——家族史的兴趣。六朝,一个分裂与融合、辉煌与动荡并存的时代,诞生了无数传奇人物和家族。而谢氏,作为其中最耀眼的星辰之一,其家族的发展演变,必然是那个时代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东山再起”这一概念的解读,它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可能承载着谢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重大转折、挑战与复兴。这本书是否会细致地描绘谢氏家族成员在政治舞台上的起伏跌宕?从东晋时期的风光无限,到南朝的地位变化,他们是如何应对政治风暴,如何在权力斗争中站稳脚跟,又如何在王朝更迭中寻求家族的生存与发展?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罗列历史事件,更能深入剖析家族成员的个人选择与家族命运的关联。此外,谢氏家族作为江南的望族,其与地域文化的互动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绍兴”这个地名,是否为谢氏家族的崛起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或文化背景?书中是否会涉及谢氏家族在当地的经济活动、社会交往,以及如何与地方势力保持联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展现一个家族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最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分

帮忙理清了人物关系,不过更像历史资料、故事的罗列

评分

家是中国人的信仰核心,家族的变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评分

江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十分深厚,六朝谢氏家族文化更是独具特色

评分

了解历史,正确阅读。

评分

有历史的底蕴.难得的书.

评分

了解历史,正确阅读。

评分

江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十分深厚,六朝谢氏家族文化更是独具特色

评分

家是中国人的信仰核心,家族的变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评分

但文风还是典型新中国类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