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等 编
图书标签:
  • 给水排水
  • 工程结构
  • 结构设计
  • 规范
  • GB50069-2002
  • 建筑工程
  • 市政工程
  • 混凝土结构
  • 水利工程
  • 工程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1511210681
版次:1
商品编码:1011856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工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3-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根据建设部(92)建标字第16号文的要求,对原规范《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作了修订。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为主编部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共同完成。原规范颁布实施至今已15年,在工程实践中效果良好。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主要符号
3 材料

4 结构上的作用
4.1 作用分类和作用代表值
4.2 永久作用标准值
4.3 可变作用标准值、准永久值系数

5 基本设计规定
5.1 一般规定
5.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5.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6 基本构造要求
6.1 一般规定
6.2 变形缝和施工缝
6.3 钢筋和埋件
6.4 开孔处加固
附录A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处于受弯或大偏心受拉(压)状态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精彩书摘

  4 结构上的作用
  4.1 作用分类和作用代表值
  4.1.1 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三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
  4.1.2 永久作用应包括:结构和永久设备的自重、土的竖向压力和侧向压力、构筑物内部的盛水压力、结构的预加应力、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4.1.3 可变作用应包括:楼面和屋面上的活荷载、吊车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地表或地下水的压力(侧压力、浮托力)、流水压力、融冰压力、结构构件的温、湿度变化作用。
  4.1.4 偶然作用,系指在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但发生时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例如高压容器的爆炸力等,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计人的偶然发生的作用。
  4.1.5 结构设计时,对不同的作用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对永久作用,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作用,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作用的标准值,应为设计采用的基本代表值。
  4.1.6 当结构承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作用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短期效应标准组合设计中,对可变作用应取其标准值和组合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作用组合值,应为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作用组合系数。
  4.1.7 当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长期效应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对可变作用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作用准永久值,应为可变作用的标准值乘以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

前言/序言

  本规范根据建设部(92)建标字第16号文的要求,对原规范《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作了修订。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为主编部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共同完成。原规范颁布实施至今已15年,在工程实践中效果良好。这次修订主要是由于下列两方面的原因:
  (一)结构设计理论模式和方法有重要改进
  GBJ69—84属于通用设计规范,各类结构(混凝土、砌体等)的截面设计均应遵循本规范的要求。我国于1984年发布《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修订版为《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后,1992年又颁发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在这两本标准中,规定了结构设计均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替代原规范采用的单一安全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据此,有关结构设计的各种标准、规范均作了修订,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等。因此,《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也必须进行修订,以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协调一致。
  (二)原规范GBJ69—84内容过于综合,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原规范GBJ69—84为了适应当时的急需,在内容上力求能概括给水排水工程的各种结构,不仅列入了水池、沉井、水塔等构筑物,还包括各种不同材料的管道结构。这样处理虽然满足了当时的工程应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发展,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南 前言 给水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筑物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给水排水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结构形式日趋复杂,对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自颁布以来,便成为我国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结构设计的重要技术依据。 本书深入剖析GB 50069-2002规范的精髓,旨在为广大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者、研究者、施工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技术指导。本书并非对规范的简单复述,而是通过翔实的解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规范的各项规定、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提升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水平。 第一章 规范概述与核心理念 本章首先对《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的制定背景、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进行梳理。重点阐述规范在保障构筑物承载能力、变形控制、抗震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核心理念。通过对规范的总则、基本规定等内容的解读,引导读者建立对规范的整体认知框架。我们将探讨规范如何体现结构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等现代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简要介绍规范体系与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衔接关系,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构筑物荷载与作用 荷载是结构设计的基础。本章将详尽解读GB 50069-2002规范中关于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各类荷载的取值、组合及计算方法。内容涵盖: 静荷载: 构筑物自重、覆土、水压力(静止水、动水)、设备荷载等。详细讲解各种荷载的确定依据,例如水压力如何根据水深、密度等因素计算,覆土荷载如何考虑其性质和密度。 活荷载: 操作检修人员、车辆等活荷载的取值原则及应用。 动力荷载: 泵、风机等设备产生的振动荷载,以及水锤、风振等动力作用的分析与计算。 特殊荷载: 冰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不均匀沉降等特殊不利荷载的处理方法。 荷载组合: 详细介绍规范中规定的各种荷载组合原则,包括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等,以及不同组合下的荷载效应计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准确地确定构筑物在各种工况下的荷载,为后续的结构分析和设计提供可靠的输入。 第三章 结构材料与构件设计 本章聚焦于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并深入探讨各类常用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 材料性能: 详细阐述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砌体、钢材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耐久性要求。分析不同材料在给水排水环境中的适用性,例如耐腐蚀性、抗冻性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 基础设计: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特别关注地基承载力、沉降控制等问题。 墙体结构设计: 刚性基础、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锚杆挡土墙等的设计要点,以及防水、防渗的要求。 板与壳体结构设计: 矩形板、圆形板、拱形板、圆筒形壳体等在水池、水槽、隧洞等构筑物中的应用,重点讲解弯曲、剪切、挠度等验算。 梁与柱设计: 梁的配筋计算、受力分析;柱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计算,以及连接节点的设计。 砌体结构设计: 砖砌体、块体砌体在构筑物中的应用,以及强度、稳定性、防水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钢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配置原则、锚固、搭接等细节处理。 构件耐久性设计: 结合给水排水工程的腐蚀性环境,重点介绍如何通过材料选择、保护层厚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措施,提高构筑物的耐久性。 第四章 特定构筑物结构设计 本章将针对给水排水工程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构筑物类型,详细解读GB 50069-2002规范中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方法。 水池与水箱: 储水构筑物(蓄水池、清水池、消防水池)、调节构筑物(调节池)等的设计。重点分析水压力、地面荷载、温度应力等作用下的设计,以及防水、防渗、防裂缝的处理。 水井与进水构筑物: 饮用水水源井、取水构筑物(进水塔、进水闸)的设计。关注水流动力作用、流速控制、防淤堵、防破坏等问题。 配水构筑物: 配水井、分水井、水头损失控制构筑物等的设计。研究流体力学与结构设计的结合,确保水流分配均匀、能量损失合理。 泵房与附属构筑物: 泵房、变配电间、管理用房等结构设计,考虑设备安装、运行、检修的空间需求,以及隔音、减震的要求。 管道支架与穿越构筑物: 管道支架(固定支架、滑动支架)、管道穿墙、穿顶构筑物的设计,重点关注管道的位移、热胀冷缩、地震时的变形对构筑物的影响。 沉淀池与过滤池: 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过滤池(快滤池、慢滤池)等结构设计,考虑泥沙淤积、刮泥设备运行、水流均匀性等因素。 构筑物连接与变形缝: 构筑物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计原则和构造要求。 第五章 结构抗震设计 鉴于地震对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本章将重点阐述GB 50069-2002规范中关于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抗震设防要求: 根据构筑物的重要性等级和地理位置,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地震作用计算: 介绍不同构筑物类型(例如刚性构筑物、柔性构筑物)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包括反应谱法、等效侧移法等。 构件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例如箍筋的配置、连接节点的设计等。 构筑物整体抗震性能: 分析构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变形能力,以及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抗震措施: 针对水池、水箱、管道等关键构件,提出具体的抗震加固或构造要求,例如防滑移、防倾覆等。 抗震设计实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抗震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第六章 构筑物防水与防腐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长期处于潮湿、腐蚀性环境,防水和防腐设计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介绍规范中关于这方面的要求。 防水设计: 防水材料选择: 聚合物水泥砂浆、沥青防水卷材、橡胶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在不同部位的应用。 防水构造: 迎水面防水、背水面防水、结构自防水、涂膜防水、卷材防水等多种防水方式的组合应用。 细部构造处理: 变形缝、穿墙管道、阴阳角等细部节点的防水处理是关键,本章将进行深入探讨。 地下构筑物防水: 针对地下水位、土壤侵蚀性等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水设计策略。 防腐设计: 腐蚀性环境分析: 评估给水、排水介质的腐蚀性,以及土壤、大气对构筑物的腐蚀影响。 材料防腐: 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提升,钢筋的防锈措施(例如环氧涂层钢筋、镀锌钢筋)。 涂层防护: 采用耐腐蚀涂料保护混凝土表面,延长构筑物使用寿命。 牺牲阳极保护与阴极保护: 在特定环境下,对钢结构或金属构件的防腐措施。 第七章 结构监测与维护 构筑物的长期安全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监测与维护。本章将介绍规范中关于结构监测和维护的要求。 结构监测: 监测内容: 沉降、位移、裂缝、渗漏、应力应变等关键参数的监测。 监测方法: 沉降观测、位移监测(水准、GPS、全站仪)、裂缝观测、渗漏水观测、应变片监测等。 监测频率与周期: 根据构筑物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结构维护: 日常检查: 定期对构筑物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潜在问题。 定期检测: 对构筑物的结构性能进行定期、系统的检测评估。 病害处理: 针对出现的裂缝、渗漏、腐蚀等病害,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 结构加固: 在构筑物承载能力不足或出现严重损坏时,进行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 健康诊断: 结合监测和检测结果,对构筑物进行健康诊断,预测其使用寿命,并制定相应的维护策略。 第八章 规范应用实践与案例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的关键。本章通过选取实际的给水排水工程项目,详细展示GB 50069-2002规范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一:某城市给水厂清水池结构设计。 从荷载计算、材料选择、构件设计、防水防腐、抗震设防等方面,详细解析设计过程,并与规范条文一一对照。 案例二:某污水处理厂调节池结构设计。 重点分析污水介质的腐蚀性对防腐设计的影响,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措施。 案例三:某抽水站泵房结构设计。 突出设备安装、减震降噪、通风采光等特殊要求在结构设计中的体现。 通过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更直观地理解规范的应用,掌握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九章 发展趋势与展望 最后,本章将对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 智能化设计: BIM技术、参数化设计在构筑物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与可持续设计: 节能降耗、材料循环利用、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 高性能材料与技术: 新型混凝土、复合材料等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化监测与运维: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构筑物健康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应对气候变化的设计: 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对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的影响。 结语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是我国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一部重要技术规范。本书通过对该规范的深入解读与应用指南,旨在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规范内容,提升工程设计水平,确保给水排水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参考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地方性差异的考虑,这本书的体现也相对薄弱。作为国家标准,它自然要求普适性,但在给水排水工程实践中,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乃至地方水文特征的差异,都会对构筑物的结构设计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在冻融循环频繁的北方地区,对特定构筑物接缝的防水和抗冻胀处理要求,与南方地区可能存在巨大差别。我希望规范中能够提供更明确的区域性修正系数或设计建议的“附件”或“附录”,指导工程师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通用规范进行必要的“微调”。书中对这些地方差异的处理方式,往往是通过模糊的“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来带过,这虽然符合国家规范的宏观定位,但对于实际操作人员而言,却留下了过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反而可能导致设计质量的不一致,未能有效起到“统一标准”的最终目的。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我心中充满了期待,毕竟“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这个标题本身就暗示了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然而,真正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理论基础的详尽阐述,而非我所期望的那种直接面向工程实践的“工具书”。例如,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追溯和推导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虽然严谨,但对于急需解决某一具体结构设计难题的工程师来说,可能显得有些冗长和间接。我本希望能够找到关于特定构筑物类型——比如大型沉淀池或提升泵站——在复杂荷载组合下的设计限值和详尽的配筋示例,但书中更多的是对一般性构筑物设计的宏观指导和通用规范的解读。这种偏向理论深度而非应用广度的写作风格,使得初学者可能会感到吃力,而有经验的设计师则可能觉得它未能直接切中要害,缺乏那种“一查即用”的便利性。总体而言,它更像是一本深入探讨结构设计哲学和理论基石的学术著作,而非一本操作手册。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对一些新兴的或者快速发展的给水排水技术与结构安全性的关联探讨得较为有限。在当前的环境保护和城市韧性建设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例如对于模块化构筑物、地下结构快速建造技术(如盾构接收井结构)的结构响应分析,或者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在特殊受力下的长期性能预测,书中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深入的分析。它似乎更多地停留在对传统、成熟的结构形式进行规范化的梳理和总结上,这使得这本书在面对未来工程挑战时,显得有些“保守”。虽然规范的价值在于提供稳定的基础框架,但缺乏对前沿技术趋势的结构安全考量,使得这本书在指导创新性项目设计时,其参考价值有所打折。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将先进的计算模拟结果有效地转化为规范设计参数的探讨,但很遗憾,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几乎是空白的。

评分

在语言风格和术语的严谨性方面,这本书的某些部分让我感到有些许困惑。虽然大部分内容都采用了工程规范特有的简洁、精确的语言,但在某些关于“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描述中,不同的章节似乎在对同一个概念进行微小的术语变体描述,这在规范的严肃性中制造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噪音”。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关键的力学概念的引用,例如对土压力计算模型的选择和应用边界的界定,缺乏清晰的图示说明其适用范围,导致读者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时,只能依赖于对文字的反复揣摩。这使得在进行关键的结构荷载取值时,总感觉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锚点”,需要依赖于查阅其他辅助文献才能完全确信自己理解的准确性,这对于一本权威的设计规范来说,是不太理想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坦率地说,给我带来了一些阅读上的困扰。在诸如“抗渗结构设计”这般关键章节,我期待看到清晰、分层的流程图或者表格化的参数对比,以帮助快速理解不同设计等级下的具体要求。然而,我发现很多重要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步骤往往隐藏在长篇的文字描述之中,中间穿插着一些比较抽象的示意图,这些图示往往缺乏必要的尺寸标注或荷载标识,使得读者必须反复在不同段落间跳转,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概念。这种信息密度的组织方式,极大地减缓了我的阅读速度,也增加了理解上的负担。特别是当涉及到不同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砌体)在特殊环境(如高地震区或重腐蚀环境)下的性能差异时,如果能有一个清晰的对比矩阵或流程树状图来辅助说明,无疑会更符合现代工程规范的阅读习惯,可惜这本书在这方面略显保守和传统。

评分

书还行,快递有点慢。。。。

评分

质量可以,暂时还没有发现什么错字问题

评分

规范,常用。就是京东品种还不够全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货物到达的速度很快!谢谢咯!给力给力 性价比很高 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废话不多说 同时买了三本推拿的书和这本,比认为这本是最好的!而且是最先收到的!好评必须的,书是替别人买的,货刚收到,和网上描述的一样,适合众多人群,快递也较满意。书的质量很好,内容更好!收到后看了约十几页没发现错别字,纸质也不错。应该是正版书籍,谢谢现在,京东域名正式更换为JDCOM。其中的“JD”是京东汉语拼音(JING DON|G)首字母组合。从此,您不用再特意记忆京东的域名,也无需先搜索再点击,只要在浏览器输入JD.COM,即可方便快捷地访问京东,实现轻松购物。名为“Joy”的京东吉祥物我很喜欢,TA承载着京东对我们的承诺和努力。狗以对主人忠诚而著称,同时也拥有正直的品行,和快捷的奔跑速度。太喜爱京东了。|给大家介绍本好书《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自序: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我曾经想过,如果能时光穿梭,遇见从前的自己,是否可以和她做朋友。但我审慎地不敢发表意见。因为从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这件事是很清楚的。就算怀着再复杂的爱去回望,没准儿也能气个半死,看着她在那条傻乎乎的路上跌跌撞撞前行,忍不住开口相劝,搞不好还会被她厌弃。你看天下的事情往往都是一厢情愿。当然我也忍住了各种吐槽,人总是要给自己留余地的,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是,未来的自己回望现在,看见的还是一个人。好在现在不敢轻易放狠话了,所以总算显得比年轻的时候还有一分从容。但不管什么时候的你,都是你。这时间轴上反复上演的就是打怪兽的过程。过去困扰你的事情,现在已可轻易解决,但往往还有更大的boss在前面等你。“人怎么可能没有烦恼呢”——无论是你初中毕业的那个午后,或者多年后功成名就那一天,总有不同忧伤涌上心头:有些烦恼是钱可以解决的,而更伤悲的是有些烦恼是钱解决不了的。我们曾经在年少时想象的“等到什么什么的时候就一切都好起来了”根本就是个谬论。所以,只能咬着牙继续朝前走吧

评分

刚好最近工程需要这本规范,送货速度还算及时,书本为正版。以后还在京东购买。

评分

虽然很慢,但还是需要的书,质量也还可以,不像质量很差的盗版。

评分

正版GB规范,清晰,明了。

评分

很不错的 对学习很有帮助

评分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