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之作,值得一讀,開捲有益
評分評分
羅的文章還是值得看看
評分一為重新描畫似已定型的曆史人物,刷新既有的曆史認知。一如作者指齣的那樣:“不少對其所在時代有較大影響的曆史人物,在曆史敘述中常有被誤解或被忽視的麵相,若能‘復原’其本相,或可使一般讀者注意到:許多留存在我們曆史記憶中的象徵性人物,在曆史敘述中所錶現的實與原狀不甚相閤,也許我們的曆史真需要‘重寫’。”就拿張之洞來說吧,一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將其形象定格為守舊派瞭。其實如果細查當日的形勢就會發現,張的“中學為體”
評分京東購物方便快捷,配送服務到位。
評分一為重新描畫似已定型的曆史人物,刷新既有的曆史認知。一如作者指齣的那樣:“不少對其所在時代有較大影響的曆史人物,在曆史敘述中常有被誤解或被忽視的麵相,若能‘復原’其本相,或可使一般讀者注意到:許多留存在我們曆史記憶中的象徵性人物,在曆史敘述中所錶現的實與原狀不甚相閤,也許我們的曆史真需要‘重寫’。”就拿張之洞來說吧,一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將其形象定格為守舊派瞭。其實如果細查當日的形勢就會發現,張的“中學為體”
評分在公眾和社會的學術興趣增強之時,把日新月異的學院研究以“可讀”的方式齣之,似乎也是學人可為之事。
評分《昨天的與世界的:從文化到人物》全書共計313頁,包括自序和正文兩個部分。作者羅誌田,著名曆史學傢,四川大學曆史係七七級畢業,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1952年生,1977年考入四川大學曆史係,1981年畢業後曾在四川師範大學曆史係工作過一年。1987年留學美國。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其碩士學位論文獲曆史係研究生最佳論文奬。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史學大師餘英時先生。1994年至2003年任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科傑齣教授,2003年至今任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現任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研究方嚮主要為中國近代文化史、中外關係史,係當代中國近現代史領域內最有影響力的專傢。著有《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1995)、《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1998)、《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1999)、《亂世 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2001)、《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2001)、《國傢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 (2003)、《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文化與學術》(2003)、《近代中國史學十論》(2003)等。
評分言有所本,語有所齣,化古為今,溫故知新。看似易,讀甚難,要做到,就更難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