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中译稿通过大量中外历史文献资料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不但介绍了西方史学研究中常用的历史比较法,而且还具体地通过对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的交通与阻断的分析,说明了古代罗马帝国与中国之间的时隐时现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关于中国与东罗马关系的研究,虽然早在19世纪时已由夏德的《中国与罗马东部》开其端,张星娘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接其后,但它们仅停留在地名、人物和史实的考订方面,尚未能将东西方的历史作一有机的对比联系,从而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汉代对西域的经营对罗马帝国的影响。
海报:
内容简介
《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J.梯加特的部代表作,出版于1939年。这部书突破传统的史学研究观念,提出并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即:针对历史上某一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将与之有较密切关系(在时空上)的历史事件详加罗列,在精细的对比中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该书列举的大量史实表明,在罗书帝国的盛衰期,其本土及北境、东境经常遭受蛮族的进攻、骚扰,而这类“侵扰”,以及罗马帝国主动发起和被动接受的诸多战争,又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中国对西域地方的经营及政局变化的影响,从而在理论上将古代东西方的交往(尽管在当时应属于较疏松、较间接的交往)由简单的经济关系上升到复杂的政治关系,使当时的世界形势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画面……
目录
第一章 恺撒奥古斯都提比略(自公元前74年至公元37年间发生于罗马帝国东部和欧洲的事件)
观察与评论(事件之间的相关性;黑海作为联系东西方的环节;蛮族部落的活动)
第二章 盖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
罗马和帕西亚(自公元38年至公元70年间发生于罗马帝国东都和欧洲的事件)
帕西亚和中国(自公元前60年至公元63年间发生于喀什噶尔和帕西亚的事件)
观察与评论
第三章 韦斯巴芗多密喜安图拉真
欧洲的战争
公元70~107年
妇
中国、帕西亚和罗马帝国东部(自公元72年至公元107年间发生于喀什噶尔和帕西亚的事件)
观察与评论
中国、蒙古和欧洲(自公元前63年至公元107年间发生于天山地区和中欧发生的事件)
观察与评论(由维斯图拉河到黄河之间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结论
对蛮族入侵问题的一些解释
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观察与评论
附录
书刊名称缩略表
精彩书摘
北方蛮族对贸易和商路亦颇有兴致。在日耳曼日常经济中,马匹、羊群、奴隶、皮毛和琥珀等都是使用和交换的重要物品。恺撒说过,莱茵河以北部落的食物主要依赖牛群,而衣物则依靠野兽,尤其是驯鹿的皮毛。塔西图说,日耳曼人男男女女都穿野兽的皮毛。然而邻近的部落却从商人那里得到其他的衣物。于是女人们便去换一些紫色条纹的棉麻服装。 乔丹斯记载斯堪的纳维亚的苏约纳人(the Suiones) 以他们“美丽的毛皮而著名,虽然他们生活贫困不堪,但衣着却十分华贵”。奥维德说,吉提人“皮毛裹身”以御冬寒。森尼卡( Seneca,尼禄的首相)说,南俄罗斯的西徐亚人以狐皮和貂皮为衣,这种皮料质地柔软,足以抵挡寒风。塔西图进一步记载了日耳曼人用“远海动物”的毛皮来装点镶饰自己的衣物。而这些产自遥远北方的毛皮必然来自芬兰人或拉普斯人(the Lapps)。
实际上从莱茵河到顿河,使用毛皮是蛮族生活的一大特点。 给日耳曼人带来遥远北方物产的贸易则表明当时有着一系列远距离的商路和市场,尽管“这些内地的部落依然保存着简单的老式的商品交换”。恺撒具体记载了这样一条商路:它由赫尔维提人的边界开始,沿多瑙河上游而下,到达西人和阿纳提人领土,然后“向左”转入维斯瓦河盆地;在六十日旅行的后期,这位旅行家来到一个产有珍奇动物的国家。恺撒描述了麋鹿和野牛。在赫尔维提人和波希米亚之间的这一段路线是由波伊人控制的,直到布勒比斯塔把他们赶走为止。
延亘的北方商路已尽归部落群所控制,这是值得注意的。 组成巴斯塔尼民族的各部落,分布在从多瑙河口直到维斯瓦河上游的各条源流一带。在巴尔喀阡山另一面,巴斯塔尼人与另一个部落民族阿纳提人有联系。在维斯瓦河,他们又与卢吉人有接触。卢吉这个名字可能指的是立下誓言的同伴或合伙人。卢吉人领土直抵奥德河。他们的西面是苏比人。苏比人也不仅是一个部落。他们占据了奥德河和易北河之间地区,并控制了易北河东岸以北直到西姆布里克半岛( the Cimbric P.),这个北方的部落组织并非一个简单的嫡亲群体。当托勒密后来将朗哥巴底人、安格里人(the Angli)和赛姆农人视为苏比人,而将布里人(the Buri)、 狄杜尼人(the Diduni)和奥曼尼人(the Omani) 视为卢吉人时,他也并非试图按血缘关系来划分这些民族,而是指出他们在重要的贸易路线上的地位。 因而不难想象,在北方蛮族中间,商品由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不断地传开去,直至抵达所需要的人手中为止。正如位处极北的希佩博里安人(the Hyperboreans) 的“第一次收获”乃由一个西徐亚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直至经辛洛普抵达德洛斯的阿波罗(Apollo) 神庙,或如同斯堪的纳维亚产的色泽好似蓝宝石般的毛皮经由数不清的部落被送到罗马前线的驿站一样。
当罗马东方发生战争时,由黑海到易北河和莱茵河的北方各路线上都有骚乱发生,而且均有非同寻常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兴趣和活动都在北方和维斯瓦河上的巴斯塔尼人袭击了瓦拉奇亚( Wallachia) 的吉提人,或渡过多瑙河进入多布罗加。此外,他们脱离了自己直接关心的那条路线,转而攻击跟自己素无贸易联系的民族。 同样在恺撒时代,苏维比人进攻了乌西皮特人、腾克里特人及乌比人,将战火扩展到莱茵河。
所有的入侵和骚扰都是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一方面,正如恺撒所说,对这种突然袭击的恐惧达到了顶点,以至于日耳曼部落宁可在边境上保留大片不毛之地 对多瑙河以南的部落来说,这条河本身就是道防御入侵的屏障,但冬天则不行,因河流一结冰,就等于为萨马尔特人搭上了一座桥。另一方面,据塔西图说,苏约内人不习惯于打仗,因为海洋使敌人无法对他们搞袭击。发生战争以后,遭受突袭的民族便逃离故地。 斯特拉波说(第四章,第 196节),在恺撒征服之前,高卢人只要一受到任何比他们强大的民族的攻击,他们就会携家拖眷地迁徙异地。在斯特拉波的时代,被苏维比人赶走的日耳曼人应跑到莱茵河西岸避难(第四章,第 194 节);同样,当罗马侵入这个国度时,日耳曼部落要么先投降,以后再反叛, 要么就离弃自己的居住地。斯特拉波讲到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地区时说,“世界这一地区的民族的共同特点,就是动辄迁徙他地……因为他们住的只不过是些临时搭成的小棚子,多依靠野草充饥度日。 他们也和游牧部落一样,将家用物品装在大车上,赶着牲口到他们认为最适合的地方去”。在多瑙河下游地区,吉提人受到攻击时也是迁往异地。他们渡河来到特利巴利人的地方,而特利巴利人不得已只好允许他们留居。斯特拉波还说到远离多瑙河的西徐亚人、巴斯塔尼人和萨尔马特人常常对吉提人占压倒性优势,甚至打过河去袭击那些曾被他们赶走的部落。但当入侵者撤退之后,吉提人显然又回到原先的住处,因为斯特拉波曾说他们经由两条路线不断地在渡河迁移。
……
前言/序言
对丘进同志翻译
《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之管见
《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中译稿通过大量中外历史文献资料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不但介绍了西方史学研究中常用的历史比较法,而且还具体地通过对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的交通与阻断的分析,说明了古代罗马帝国与中国之间的时隐时现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关于中国与东罗马关系的研究,虽然早在 19 世纪时已由夏德的《中国与罗马东部》开其端,张星烺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接其后,但它们仅停留在地名、人物和史实的考订方面,尚未能将东西方的历史作一有机的对比联系,从而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汉代对西域的经营对罗马帝国的影响。因此,此稿的翻译出版,不但是中国学术界了解西方的历史比较法的具体应用,而且也是继夏、张二氏后关于罗马与中国关系研究成果的一个新里程。
关于西方的比较研究法,我国过去在文学方面的研究谈得比较多,而历史学方面则介绍得极少;不久前出版的美籍学者汪荣祖《史传通说》一书,是其中的一种,而在中外关系( 交通)史研究方面,则尚无先例。 本书之出版,无疑将为中国读者提供研究中外关系( 交通)史的一个新方法,开拓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中华书局编审 谢方
1993 年 9 月 30 日
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全新一级棒全新一级棒全新一级棒全新一级棒
评分
☆☆☆☆☆
如:在前一个地区(天山或罗马东部)发生战争,后一个地区(潘诺尼亚境内的多瑙河或多瑙河下游及莱茵河)也发生战争;前一个地区没有战事,后一个地区也平静安宁。这足以说明亚洲的战争与欧洲的局势是密切相关的。亚洲的战争和欧洲的蛮族入侵是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事件,这一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说明了历史事件之间有着一种规律,而这一规律迄今未引起重视。更重要的是,它扩展了历史研究工作的视界。
评分
☆☆☆☆☆
比较的历史研究方法,篇幅虽短,问题却多。《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J.梯加特的部代表作,出版于1939年。这部书突破传统的史学研究观念,提出并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即:针对历史上某一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将与之有较密切关系(在时空上)的历史事件详加罗列,在精细的对比中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评分
☆☆☆☆☆
这本书是一本老书,是德国人夏德在1885年所著的中西交通史的名著,又名《中国与罗马东部》。夏德用常见的中国史料,考证所谓的“大秦”与中国的关系,指出大秦即罗马东部,即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且以叙利亚为首。这本书在当时激起热烈争论,书的后面也附录了别人与夏德争论的文章。考据的过程十分繁琐复杂,我也无法细看。但书中所提到的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些具体问题,还是十分有趣的。女儿国、小人国在哪里呢?古代航行的速率和视距里是多少呢?本书给出了一种回答。除此之外,作者还介绍了当时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琉璃、宝石、纺织品、刺绣品、水羊、苏和、熏陆、指甲花、蜜香纸,以及其他金银。其中,尤以琉璃“一定获得大利”。
评分
☆☆☆☆☆
中国人与塔里木地区诸国、并通过他们及其他中介国家与叙利亚形成的贸易关系是举世瞩目的。同样,正如本书所讨论的那样,当塔里木的商路上发生战争时,在帕西亚,在亚美尼亚或叙利亚边境地区也发生了动乱。显然,塔里木地区的战争阻断了丝路的交通,进而引起丝路沿线直至幼发拉底河流域各地的敌对行动。
评分
☆☆☆☆☆
这是作者的代表著,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西汉帝国和同时的罗马帝国的专著,算是比较历史学的研究,只是这套书的价格还是有点贵,即使是京东搞活动时购入。
评分
☆☆☆☆☆
该书列举的大量史实表明,在罗书帝国的盛衰期,其本土及北境、东境经常遭受蛮族的进攻、骚扰,而这类“侵扰”,以及罗马帝国主动发起和被动接受的诸多战争,又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中国对西域地方的经营及政局变化的影响,从而在理论上将古代东西方的交往(尽管在当时应属于较疏松、较间接的交往)由简单的经济关系上升到复杂的政治关系,使当时的世界形势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画面……
评分
☆☆☆☆☆
评分
☆☆☆☆☆
活动时候买的,还没来得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