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與中國:曆史事件的關係研究》中譯稿通過大量中外曆史文獻資料的比較分析與研究,不但介紹瞭西方史學研究中常用的曆史比較法,而且還具體地通過對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的交通與阻斷的分析,說明瞭古代羅馬帝國與中國之間的時隱時現的不可分割的聯係。關於中國與東羅馬關係的研究,雖然早在19世紀時已由夏德的《中國與羅馬東部》開其端,張星娘在《中西交通史料匯編》中接其後,但它們僅停留在地名、人物和史實的考訂方麵,尚未能將東西方的曆史作一有機的對比聯係,從而找齣它們的相互關係,特彆是漢代對西域的經營對羅馬帝國的影響。
海報:
第一章 愷撒奧古斯都提比略(自公元前74年至公元37年間發生於羅馬帝國東部和歐洲的事件)
觀察與評論(事件之間的相關性;黑海作為聯係東西方的環節;蠻族部落的活動)
第二章 蓋烏斯剋勞狄烏斯尼祿
羅馬和帕西亞(自公元38年至公元70年間發生於羅馬帝國東都和歐洲的事件)
帕西亞和中國(自公元前60年至公元63年間發生於喀什噶爾和帕西亞的事件)
觀察與評論
第三章 韋斯巴薌多密喜安圖拉真
歐洲的戰爭
公元70~107年
婦
中國、帕西亞和羅馬帝國東部(自公元72年至公元107年間發生於喀什噶爾和帕西亞的事件)
觀察與評論
中國、濛古和歐洲(自公元前63年至公元107年間發生於天山地區和中歐發生的事件)
觀察與評論(由維斯圖拉河到黃河之間各民族之間的聯係)
結論
對蠻族入侵問題的一些解釋
曆史事件之間的關係
觀察與評論
附錄
書刊名稱縮略錶
這是作者的代錶著,是研究中國曆史上的西漢帝國和同時的羅馬帝國的專著,算是比較曆史學的研究,隻是這套書的價格還是有點貴,即使是京東搞活動時購入。
評分這本是西方史學名著..某位老師推薦的,忘瞭是誰瞭..
評分好………。…………………
評分如:在前一個地區(天山或羅馬東部)發生戰爭,後一個地區(潘諾尼亞境內的多瑙河或多瑙河下遊及萊茵河)也發生戰爭;前一個地區沒有戰事,後一個地區也平靜安寜。這足以說明亞洲的戰爭與歐洲的局勢是密切相關的。亞洲的戰爭和歐洲的蠻族入侵是一係列互相關聯的事件,這一發現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說明瞭曆史事件之間有著一種規律,而這一規律迄今未引起重視。更重要的是,它擴展瞭曆史研究工作的視界。
評分除瞭魯迅先生外,康熙嗜書好學、孜孜不倦之精神亦堪稱道。他博覽群書,凡詞章、聲韻、曆算、律呂、自然科學等,無不涉獵,稱最有用之學是“經學史乘”。他認為讀書持以不知為不知態度,重視實踐,“總要講求治道,見諸實行,不徒空談。”晚年自以為治理天下50餘年,尚無大過,均為書籍之賜。
評分大象文庫的好書之一,匕首
評分活動時候買的,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評分
自古以來,書便是人類靈魂的伴侶,在中國,有“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警示;在西方,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格言。處於不同的社會時期,身在不同的術業當中,名傢學者們各抱著不同的閱讀心態,有些是書迷,有些是書癡,有些是書的攫取者,有些是書的捍衛者;同時他們形成瞭迥異的閱讀習慣,甚至由此産生瞭許多佳話。當我們走進這個名傢閱讀的大觀園,一定會被他們讀書的故事深深吸引,更會為他們的讀書心得和做人智慧頷首贊嘆。上周著名主持人梁文道來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時,給深圳市民提到一個閱讀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更有效率的辦法,就是讀得更多。其實在曆史上,這種“讀得更多”而成為大學問傢的例子比比皆是。魯迅就對青年提齣讀書應博覽的建議。他認為,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乾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科的,偏看看理科書,“看看彆個在那裏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迴事。這樣子,對於彆人,彆事,可以有更深的瞭解。在博的基礎上,要漸擇而入於己所愛的一門或幾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