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书亦称“楷书”、“正楷”、“真书”。字体名。为了端正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始于汉末,为魏晋通用至今的一种字体。笔画平整,形体方正, 故名。《宣和书谱》称:“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染为正书。降及三国锺繇,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之宝。”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品的《正书(中册)》收录《玄秘塔碑》、《房梁公碑》等数部名家楷书作品。
麻姑仙坛记
玄秘塔碑
张黑女墓志
房梁公碑
卫景武公碑
谢赐御书诗
灵飞经
说实话,我购买过不少书法教材,但真正能让我坚持下去的屈指可数。很多时候,书里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或者范本的选择与我个人的审美和需求不符,读几页就束之高阁了。然而,这本《正书(中册)/书法自学丛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体验。它的选帖非常考究,既有唐楷的端庄大气,又不失魏碑的雄强古朴,这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让学习者在打好基本功的同时,也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倾向。更让我赞叹的是,它对“气韵”的讲解,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作者居然能用非常生活化且易于理解的语言来阐述。比如,它将“气”比作血液的流动,将“韵”比作音乐的节奏,这种类比一下子就拉近了人与帖之间的距离。当我尝试去理解和模仿这种“内在的流动感”时,我发现我不再只是机械地描摹线条,而是开始体会到每一个字的生命力。这对于一个自学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一个“自学丛帖”的定位,它更像是一部结合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精妙著作,让我找到了学习书法的乐趣所在。
评分作为一名工作繁忙的都市白领,我每天能抽出完整时间练字的机会很少,更多的是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午休或者睡前的半小时。因此,我非常需要那种结构紧凑、信息密度高的学习资料。《正书(中册)/书法自学丛帖》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它的内容编排遵循“短时高效”的原则,每一个小节都刚好够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思考。它不是那种需要你一口气读完才能理解全貌的书籍,而是可以随时翻到任何一个你感到薄弱的环节进行“查漏补缺”。例如,当我感觉自己的“撇”画不够力道时,可以直接翻到专门讲解“撇”的那个模块,对照图示和文字说明进行强化训练,效率极高。此外,书中穿插了一些对古代书法大家作品的精炼赏析,这些赏析点到为止,不拖泥带水,刚好能在我稍微放松时提供一些精神食粮,帮助我保持对书法艺术的敬畏心和探索欲。这种针对现代人学习节奏的设计,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为“我们”这种忙碌的爱好者量身定制的良伴。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处理“正书”的立场非常成熟和客观。它没有将正书(楷书)定性为某种僵硬的、必须一成不变的“死规矩”,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体系。在介绍完规范和法度之后,它竟然还设置了一个专门的章节来讨论“如何在继承中寻求变化”。这对我这种追求个性表达的人来说,简直是如沐春风。作者鼓励学习者在完全掌握基本结构和笔法后,可以尝试去理解帖中“异体字”的结构差异,以及如何在不破坏整体协调性的前提下,融入个人书写习惯带来的微小变动。这种循序渐进、先求“规矩”后谈“洒脱”的教育方式,避免了初学者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模仿而失去自我的困境。它教会我,真正的书法自由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的,没有规矩,何来创新?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基石,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既谦卑又自信的探索姿态。这是一本真正能引导人走向独立思考的书。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强迫症的人,尤其是在学习技艺类的内容时,如果讲解不够精确,我宁愿花更长时间去摸索,也不愿意接受模糊的指导。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简直做到了极致。比如,在讲解某个偏旁的起笔时,它会用不同墨色的线条来区分“入笔”和“藏锋”的微妙区别,这种视觉上的对比非常直观。而且,它还贴心地附带了一些关于墨汁、笔毫性能以及不同纸张特性的分析,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知道,工具对最终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光是关于如何“养笔”和“洗笔”的章节,我就学到了以前从未注意到的技巧,比如如何正确地让笔锋聚拢,如何避免让笔毛在干燥后散开。这些看似边角的内容,恰恰是决定你能否长期坚持练习的关键所在。它让我明白,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门关于材料、工具和心性的综合艺术。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感觉自己对毛笔的“脾气”有了更深的了解,下笔也更加从容自信了。这种全方位的指导,体现了编撰者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对学习者的深切关怀。
评分这本《正书(中册)/书法自学丛帖》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墨香与纸张的细腻触感,让人在翻开之前就能感受到一种沉静的力量。我一直对传统书法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的方法入门,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零散的帖子堆砌。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笔画结构到中等难度的字帖选择,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特别是它对每一个典型笔画的书写要领都有非常细致的图解说明,甚至连运笔的提、按、顿、挫都用箭头和文字标注得一清二楚。我之前总是在“像不像”的问题上纠结,但这本书教会了我更深层次的“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转折需要蓄力,为什么这个横画的收尾要干净利落。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临摹的范本,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让我对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已经开始尝试用它推荐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进行练习,感觉手臂的僵硬感减轻了不少,写出来的字也更加稳定。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这本书无疑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坚实大门。
评分好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好
评分蛮好
评分这套书反反复复翻印多次,已到了无法原谅地步!!!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