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十九世纪,一批又一批欧洲人怀着自己的社会理想,变卖家产、告别故土,去建立人类社群的完美典范。欧文、傅立叶、卡贝……和他们的追随者置地募人,在远离文明的地方建立乌托邦社会的尝试,因其失败而成为教科书中“空想社会主义”不可实现的例证。然而在中国人过往的记忆中,他们的名字如符号般耳熟能详,他们的“日常生活”却近乎一片空白。好在有善于钩沉历史细节的法国学者,在年鉴学派大旗的指引下,拿着放大镜,帮我们还原出一份乌托邦共同体的众生相。这也许可以帮助经历了百余年命运起伏的中国人思考:为什么那些制度设计师笔下的美好蓝图,最终会走样得一塌糊涂。
评分10年前的老书,但包装还是塑封完好,乌托邦的故事
评分是铁
评分主词条: 美国国歌
评分评分
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评分卢梭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
评分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评分有意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