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十年之內持續地書寫三本以少年時光為敘事反思之聚焦的《奇來前書》,在某種意義上也代錶瞭那一遠階段的結束。之後,楊牧自覺地開始瞭一件新的寫作,前後易六寒暑纔完成,即《奇來後書》。
評分《雲南叢書》經過雲南省文史館及諸多學者的整理修訂,由中華書局齣版發行。2011年6月13日上午,雲南省文史館在震莊迎賓館舉行瞭圖書首發儀式。雲南省文化界多傢單位和新聞媒體參加瞭首發儀式,省長秦光榮齣席首發儀式並講話。
評分《奇來後書》在時序上銜接《奇來前書》之結構,同樣隱含文學自傳的況味,卻是從楊牧十八歲之後寫起,告彆青少年歲月、故鄉花蓮的山林與海洋,以成年後的學院時光為追探主題──東海、愛荷華、柏剋萊、華盛頓、東華等大學……置身多樣的人情和知識環境之間,感受學術、倫理,與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懷疑。筆法翻復、文類跨界之際,依然緊扣“詩”主題,對詩的執著始終不變,於風雨聲勢中追求愛與美之恒久。
評分 評分新齣版的《雲南叢書》沿用傳統經、史、子、集分類法,新增以前未刊刻古籍29種,並重新編寫《雲南叢書書目提要》方便檢索利用。整理重印後的《雲南叢書》統一為大K四拼本,每套50冊,首次印行300本,將配發給全省縣級以上圖書館並贈送省外及國外著名大學圖書館。
評分經過眾多學者的呼籲,2003年《雲南叢書》的整理工作正式提上日程,並由雲南省文史館負責。經過眾多學者曆經8年的努力,新版《雲南叢書》終於與世人見麵。從1914年始印到2011年整理齣版,《雲南叢書》的編纂已近百年,耗費瞭幾代人的心血。
評分楊牧自十六歲開始寫作,超過半世紀的創作生涯,纍積齣無數難以超越的文學經典,並曾分彆於北美、颱灣、香港等地任教,長期從事教育工作,身兼詩人、散文傢、翻譯傢與學者多重身身份,作品譯為英、韓、德、法、日、瑞典、荷蘭等文,獲吳三連文藝奬、紐曼華語文學奬等多項重要文學奬(其中,馬悅然翻譯《綠騎:楊牧詩選》[Den grone riddaren]中文、瑞典文對照版,榮獲2011年瑞典皇傢圖書館書籍藝術大奬),影響後進無數。
評分《雲南叢書》是上世紀初由雲南先賢匯編的大型郡邑叢書,被譽為雲南的四庫全書,是對雲南地方文化最為係統的總結。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這部叢書始終未能全部刊印。經由省政府立項支持、省文史館組織整理、中華書局影印,這一大型地方曆史文獻叢書終於得以完整齣版發行。
評分新齣版的《雲南叢書》沿用傳統經、史、子、集分類法,新增以前未刊刻古籍29種,並重新編寫《雲南叢書書目提要》方便檢索利用。整理重印後的《雲南叢書》統一為大K四拼本,每套50冊,首次印行300本,將配發給全省縣級以上圖書館並贈送省外及國外著名大學圖書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