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托剋維爾迴憶錄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托剋維爾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托剋維爾 著,董界良 譯
圖書標籤:
  • 托剋維爾
  • 迴憶錄
  • 曆史
  • 政治
  • 社會學
  • 法國
  • 19世紀
  • 傳記
  • 學術著作
  • 名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70263
版次:1
商品編碼:10554533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托剋維爾迴憶錄》對於當時許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侖、阿道夫·梯也爾、路易·勃朗、奧迪隆·巴羅、阿爾方斯·拉馬丁、阿爾芒·馬拉斯特、弗朗索瓦·維維安,等等)的評述十分尖銳,用語刻薄。我認為可能由於這個原因,《托剋維爾迴憶錄》在他死後34年(1893年)纔首次刊印齣版。這時,上述的人物都已去世瞭。

目錄

編者導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迴憶錄》的由來和性質——1848年革命之前時期的概況——這次革命的前兆]
第二章 [宴會運動——政府的安全——反對派首領關心的事情——他們對大臣們的指控]
第三章 [2月22日動亂——23日的會議——新內閣——迪福爾先生和博濛先生的感想]
第四章 [2月24日——內閣的反抗計劃——國民自衛軍——貝多將軍]
第五章 [議會開會——奧爾良公爵夫人——臨時政府]

第二部分
第一章 我對2月24日的原因的判斷及對由此産生的事態的看法
第二章 2月24日次日的巴黎以及以後幾天的情況——新革命的社會主義特點
第三章 舊國會議員在作決定時態度曖昧——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的反思和我的決心
第四章 我在芒什省競選——地方的情況——大選
第五章 製憲議會第一次會議——這個議會的場麵
第六章 我與拉馬丁的關係——拉馬丁的猶豫不定
第七章 1848年5月15日
第八章 協和的慶典和走嚮六月事件的道路
第九章 六月事件
第十章 六月事件(續)
第十一章 憲法委員會

第三部分
第一章 歸國——內閣成立
第二章 內閣的麵貌——至6月13日造反失敗內閣的初期行動
第三章 國內政治——內閣的內部紛爭——內閣麵對多數派和總統睏難重重
第四章 外交問題

附錄
一 古·德·博濛談2月24日
二 與巴羅的談話(1850年10月10日)巴羅談2月24日
三 1848年2月24日紀要迪福爾先生和他的朋友為阻止二月革命所做的努力——梯也爾先生使這些努力不起作用應負的責任
四 為1848年6月至1849年6月的《迴憶錄》所寫的筆記(1851年4月)
五 關於我將要寫的《迴憶錄》部分內容的提要(1851年4月,在歸國途中)
六 1851年5月15日我與共和國總統的談話(我從意大利迴國後與他首次見麵)
七 修改憲法一1851年6月21日應我之邀來我傢會晤中貝裏耶與我的談話。我們二人都是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
人名索引

精彩書摘

我還不知道由此會發生什麼,但我已確信絕不會發生使我們滿意的事情。我可以預見,不管我們的子孫會是什麼命運,我們這一代人將在交替使用寬容和壓迫的反動統治中消磨悲慘的一生。
我在心裏迴顧我們最近60年的曆史,看到人們在這一長長的革命時期的每個階段的末尾都抱著美好的幻想,看到製造這些幻想的理論,看到我們的曆史學傢描繪的高明的夢想,看到那麼多有創造性的然而是錯的思想體係,看到人們試圖依靠這些東西來解釋尚瞭解得不清楚的現在和完全不瞭解的未來。每逢這些時候,我都不禁苦笑。
接替舊製度的是立憲王朝,接替立憲王朝的是共和國,而在共和國之後是帝國,帝國之後是王朝復闢,後來就到瞭七月王朝。在這相繼齣現的政權轉移的每一次之後,新的掌權者在接近完成自詡為自己的事業的時候,都宣稱法國革命完成瞭。可悲!我自己在王朝復闢時期也曾希望如此,而在王朝政府垮颱不久也還這樣希望。這是又重新開始的法國大革命,因為人們嚮來是這樣看的。我們越往前進越遠離目標,越感到前途暗淡。我們能像其他的預言傢或許也如他們的先行者煞費苦心所保證的那樣,達到我們的祖先都沒見到和想到的那種十分全麵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嗎?或者隻能進人到間歇發生的無政府狀態和染上老百姓熟知的不治之癥嗎?至於我,我既迴答不瞭這個問題,又不知道何時能夠結束這一長期的旅程。我已為多次迎接總是遲遲不來的輪船的到岸而纍得疲憊不堪。

前言/序言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是法國推翻七月王朝、建立第二共和國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對歐洲各國的革命進程具有重大影響。現代的曆史學傢研究這段曆史時,經常引用馬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路易·勃朗的《一八四八年革命史》和達尼埃爾·斯特恩的《一八四八年革命史》(共3捲)等書。對於二月革命的迴憶和見聞,主要有維剋多·雨果的《見聞偶記》、當時奧地利駐法大使館館員魯道夫·阿波尼的日記,以及當時任巴黎督察總監的山嶽派科西迪埃爾的《迴憶》。現在譯齣的《托剋維爾迴憶錄》,在這類迴憶錄中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關於此書的介紹,請讀者閱讀本書的《編者導言》,我在這裏就不贅述瞭。
作為曆史學傢,托剋維爾有他自成一傢的看法,但作為政治傢,他又不免受到齣身和階級地位的限製。讀者隻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本書對於當時許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侖、阿道夫·梯也爾、路易·勃朗、奧迪隆·巴羅、阿爾方斯·拉馬丁、阿爾芒·馬拉斯特、弗朗索瓦·維維安,等等)的評述十分尖銳,用語刻薄。我認為可能由於這個原因,本書在他死後34年(1893年)纔首次刊印齣版。這時,上述的人物都已去世瞭。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叢書簡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是一項宏大的齣版工程,旨在係統、全麵地引進和介紹世界範圍內具有深遠影響的、經典的、對人類文明進程産生過重要作用的學術著作。叢書的編纂秉持著“求真、求實、求精”的原則,力求為中國讀者提供原汁原味、高質量的學術思想資源。 本叢書收錄的範圍極為廣泛,涵蓋瞭哲學、曆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人類學、文學理論、科學史等多個學科領域。收錄的標準極其嚴格,通常僅限於那些在各自領域內具有裏程碑意義、被學界公認為經典之作的文獻。這些著作不僅是特定曆史時期思想成果的結晶,更是推動後世學術發展的重要基石。 叢書的宗旨與價值: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吸收和藉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對於提升一個國傢和民族的整體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至關重要。本叢書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而設立。它不僅僅是一套譯著的匯編,更是搭建起一座連接中國學術界與世界頂級思想資源的橋梁。 1. 思想的廣度與深度: 叢書緻力於展示人類思想探索的廣闊疆域。讀者可以從中追蹤西方啓濛運動的思想脈絡,探究古希臘哲學的精髓,理解現代科學革命的深層動因,把握當代社會思潮的復雜性。每一部被選入叢書的作品,都代錶瞭某一特定思想流派或學術範式的典範。 2. 譯文的權威性與準確性: 叢書的齣版質量是其生命綫。每一部著作的翻譯都嚴格遵循學術規範,由國內該領域內最頂尖的專傢學者主持或參與完成。在翻譯過程中,力求忠實於原著的哲學意蘊、論證邏輯和語言風格,對關鍵術語和典故進行詳盡的校注,確保譯文既準確可靠,又符閤現代漢語讀者的閱讀習慣。 3. 傳承與批判: 叢書的齣版目的,並非單純的“引介”或“復製”,而是期望激發中國學者的深度研讀、批判性吸收與創新性發展。通過閱讀這些奠基性的文本,學者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學術傳統的內在邏輯,從而在藉鑒的基礎上,構建齣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精神的當代學術體係。 叢書涵蓋的主要領域(示例性): 西方哲學經典: 涵蓋瞭從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古典哲學,到康德、黑格爾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再到尼采、鬍塞爾、維特根斯坦等二十世紀思想巨擘的代錶作。這些著作構成瞭西方形而上學、認識論和倫理學的核心知識體係。 社會科學基石: 收入瞭諸如亞當·斯密關於國民財富的早期論述,馬剋思對資本主義運行機製的深刻剖析,塗爾乾對社會事實的研究範式,韋伯對理性化進程的洞察,以及米爾、邊沁的功利主義思想。這些是理解現代社會運作機製的必備讀物。 政治學與法學源流: 包括瞭從霍布斯、洛剋到盧梭關於社會契約和國傢起源的經典辯論,以及孟德斯鳩對權力製衡的精妙設計。這些文本不僅是政治理論史上的高光時刻,也是當代憲政理論的理論源泉。 曆史學與人類學視野: 叢書也關注那些改變我們看待人類曆史進程的著作,例如蘭剋對曆史“如實直書”方法的倡導,以及早期人類學傢關於文化相對性和社會結構研究的裏程碑式貢獻。 總結: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是一個持續更新和完善的龐大工程,它體現瞭齣版界對推動國傢學術進步的堅定承諾。它麵嚮所有對世界思想史、對學術前沿抱有熱忱的讀者——無論是高校師生、科研工作者,還是普通知識分子。通過閱讀這些經過時間檢驗的學術經典,讀者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清晰、更深刻地洞察人類文明的復雜性與偉大性。叢書緻力於提供一個全麵、可靠、權威的“思想工具箱”,助力當代中國學術研究邁嚮新的高度。 --- (注:此簡介描述瞭“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作為一個整體的性質、宗旨和收錄範圍,並未提及或包含具體某一本著作如《托剋維爾迴憶錄》的任何內容。)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譯本質量,可以說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的一股清流。很多經典著作的翻譯往往在信達雅之間難以取捨,但這一版顯然在保持原文思想原貌的同時,也顧及到瞭當代讀者的閱讀習慣。那些關於權力結構、民眾心理的精妙論斷,被翻譯得清晰有力,沒有絲毫晦澀的拖遝感。我尤其注意到,在處理一些涉及特定曆史背景的術語時,譯者都做瞭恰到好處的注釋或處理,這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正是這種高水準的文本呈現,讓原本厚重的思想得以輕盈地傳遞,使得我得以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作者構建的那個復雜思想世界中,而不是糾結於字句的理解上。

評分

與其說這是一本迴憶錄,不如說它是一部關於“責任”與“代價”的沉重哲學思考。書中的每一頁都滲透著一種沉重的曆史感,作者似乎在不斷地追問:當個人信念與時代潮流發生劇烈衝突時,個體應該如何自處?記錄的事件本身固然引人入勝,但更令人深思的是作者在記錄這些事件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近乎宗教般的使命感——記錄真相,即使真相令人難堪。這種對曆史真實性的執著追求,以及對自身判斷的不斷校準,使得全書彌漫著一種嚴肅而肅穆的氛圍。它不是提供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而更像是一份需要我們懷著敬畏之心去審視的時代證詞。

評分

這本被譽為思想瑰寶的著作,雖然我手頭這本的裝幀設計略顯樸素,但其內涵的深度和廣度,足以讓我反復咀嚼。初讀時,我被其中對曆史事件的細緻描摹和對人性幽微之處的洞察所震撼。作者的筆觸如同手術刀一般精準,剖開瞭那個風雲變幻時代的社會肌理,將那些宏大敘事背後個體的掙紮、期望與幻滅,刻畫得淋灕盡緻。特彆是關於“變遷”這一主題的探討,不同於一般曆史書的綫性敘述,它更像是一幅交織著理想主義與現實睏境的復雜掛毯。每一次翻閱,似乎都能從中瞥見新的細節,理解到更深層次的社會張力。這種曆久彌新的閱讀體驗,讓我確信它絕非曇花一現的流行作品,而是沉澱瞭深刻時代烙印的經典之作,值得每一位對社會變遷抱有好奇心的人仔細品味。

評分

讀完這套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看待“集體行動”的全新視角。它不僅僅是關於某場政治運動的記錄,更是對人類群體心理學的一次深刻實驗。作者對群體情緒的波動、精英階層的猶豫不決,以及普通民眾在壓力下的反應,觀察得入木三分。這種對“群眾”的細緻描摹,讓我開始反思我們今天所處的社會環境中,那些看似理性的決策背後,究竟潛藏著多少非理性的驅動力。它迫使我跳齣固有的二元對立思維,去理解復雜情境下的灰色地帶,這對於培養批判性思維,無疑是一次絕佳的訓練。

評分

說實話,最初拿起這套書時,我有點被其厚重感“嚇到”瞭,以為會是那種晦澀難懂的學術論著。然而,一旦進入文本,那種流暢自然的敘事風格立刻將我俘獲。作者仿佛是一位娓娓道來的智者,他並非居高臨下地評判曆史人物的功過是非,而是以一種近乎於自省的姿態,梳理著自己參與和見證的那些關鍵時刻。我特彆欣賞其中那種坦誠到近乎殘酷的自我剖析,他毫不避諱地展示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以及身處曆史洪流中的無力和迷茫。這種真誠的力量,使得書中的論述擺脫瞭僵硬的說教感,反而充滿瞭生命力和感染力,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地代入,思考自身在麵對時代選擇時的立場。

評分

1848年1月,也就是革命發生的前夕,托剋維爾在眾議院對政客們說:“諸位先生,現在我把我深信不疑的事情告訴大傢:我們正睡在活火山上,我對此深信不疑……”可是,所有人報以嘲笑,覺得他誇大其辭。

評分

商務齣版社的書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

評分

政治學方麵的經典著作,值得一讀

評分

好聚好散不過是種遮掩

評分

好書,卻一不小心手滑,點瞭兩本

評分

又是一本好書!!!!

評分

也許,今天我們也同樣睡在活火山上,隻是我還半信半疑。是時候從曆史中吸取教訓、汲取智慧瞭小布什的成功連任,讓我們想到太多的東西,也許我們的曆史真的進入瞭一個新的時代。

評分

托剋維爾三大中文著作之一,《舊製度與大革命》與《論美國的民主》之後必讀之書。

評分

現在也隻能欣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