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78-7-209-11304-5
中图分类号:K0
定价:65.00元
作者:长孙博
编辑推荐:热销八年的“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之四!解释史学名词2200个,包纳真题名词3400条,释义简明查找方便,点拨作答高分技巧
作者简介:著名历史学考研辅导书作者,主编有深受考生欢迎的“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包括《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大纲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大纲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论述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模拟30套》。
内容简介: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是“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之四,是专门指导历史学考研的必考题型——名词解释的辅导书。
本书是作者在研究统考前30余所重点高校20多年历史学考研真题、2007—2018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和2013—2018年40多所高校300多套自主真题的基础上,以“三段论”格式编写而成。
与普通辅导资料相比,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实用性强
本书在编写时以考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首先,本书为考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答名词解释的高分技巧与模式,即“三段论”法,是考生复习名词解释时必须掌握的技巧。其次,本书收录了3400余条名词解释(含重复真题名词),并为考生提供了2200余条名词解释的简明答案。本书所选名词均为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考生如能掌握,就能达事半功倍之效。
二、重视真题
本书精选20余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40余所重点高校历史学考研真题中的名词解释1500余条,供考生参考。该部分名词占本书所有名词的比例达70%。值得考生注意的现象是:
①统考名词多出现于重点高校已考真题中。
②自主命题考试中的名词可能会反复出现。
③重复出现的真题名词(即在真题中出现两次及以上)为复习重点。并且重复次数越多,该名词的重要性越大。换句话说,书中名词凡在真题中出现两次及以上者,考生必须于冲刺阶段熟记于心。
三、选词全面
本书共收录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等方向名词3400余条(含重复真题名词),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战争、文化、宗教、人物及著作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所选名词还包含了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名词159条、历史地理学与史学理论名词30条。
四、释义简明扼要
与市场上其他辅导资料对名词进行大段论述不同,本书追求简明而准确的释义,因而本书名词的释义内容可以直接作为应试答案。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一、史前时代
二、夏商西周
三、春秋战国
四、秦汉
五、魏晋南北朝
六、隋唐五代
七、宋、辽、西夏、金、元
八、明、清(鸦片战争前)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
一、列强的对华侵略
二、清统治的衰落
三、近代化的启动
四、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五、辛亥革命
六、民初政局
七、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八、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苏维埃革命
九、抗日战争
十、国共内战
十一、共和国史
第三章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史前人类
二、古代西亚诸文明
三、古代埃及文明
四、古代印度文明
五、古代希腊文明
六、古代罗马文明
七、中世纪的西欧
八、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九、中世纪的东欧
十、中世纪的东亚与南亚
十一、古代美洲文明
第四章 世界近现代史
一、近代初期的欧洲
二、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三、近代的亚非拉
四、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七、两战之间的世界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
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第五章 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
一、中国史学史
二、西方史学史
书名: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论述题(修订率高达35%)
书号:978-7-209-11305-2
作者:长孙博 主编
定价:69.00元
中图分类号:K0
编辑推荐:热销八年的“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之三!精选历史论述600题,包纳历年真题1900道,涵盖全部复习重点,把握学术*动态
作者简介:著名历史学考研辅导书作者,主编有深受考生欢迎的“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包括《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大纲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大纲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论述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模拟30套》。
内容简介: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是“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之三,是专门指导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科目的必考题型——论述题的辅导书。在研究统考前30余所重点高校历史学考研真题、2007—2018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和2013—2018年50多所自主命题高校真题的基础上,以首创的“层次法”编写而成。
2019年版《历史学基础·论述题》相较于2018年版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新解析论述题200多个,增加真题论述题来源900多道,全书的修订率高达35%。
与普通辅导资料相比,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重视真题
本书精选的1900道论述题及解析的近600道论述题精选自1995—2018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40余所重点高校的历史学考研真题。因此,本书的试题100%来自真题。
二、方法独特
本书在解析每道论述题时,采用了长孙博首创的“层次法”。本书还采用了长孙博总结的“重复真题标识重点法”,于论述题题干前以*号标识了210个论述题,并在题干后罗列了该知识点的重复真题,以帮助读者勾勒论述题的重点。
三、沟通学术
为适应自主命题呈现出的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学术能力的趋势,本书做了以下努力:一是整理常考的学术研究真题,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史学研究与动态”,供广大考生初试与复试时参考;二是在每道论述题的“参考答案”中尽可能地体现该知识点的*研究成果,并在其后增加“参考著作或论文”供读者参阅。
目录
层次法:历史学论述题高分技巧
一、叙述与分析:论述题与简答题的根本区别
二、从不回避重点:论述题的考查范围
三、四要素:论述题的题干构成
四、三分法:论述题的三大类型
五、层次法:论述题的解题方法
六、字数多少为宜?考场时间的限制
七、史学语言:论述组织评分标准分析
第一章 史学研究与动态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史综合
二、先秦
三、秦汉
四、魏晋南北朝
五、隋唐五代
六、宋、辽、西夏、金、元
七、明、清(前期)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史
一、列强的对华侵略
二、清统治的衰落
三、近代化的启动
四、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五、辛亥革命
六、民初政局
七、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八、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
九、抗日战争
十、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十一、共和国史
第四章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史前人类
二、古代西亚诸文明
三、古代埃及文明
四、古代印度文明
五、古代希腊文明
六、古代罗马文明
七、中世纪的西欧
八、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九、中世纪的东欧
十、中世纪的东亚与南亚
十一、古代美洲文明
第五章 世界近现代史
一、近代初期的欧洲
二、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三、近代的亚非拉
四、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六、凡尔赛�不�盛顿体系
七、两战之间的世界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
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第六章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
作为一名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曾经对考研历史学望而生畏,觉得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太多太杂,难以系统掌握。但接触到这套“长孙博”系列的书籍后,我的这种担忧被彻底打消了。这套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基础名词解释到基础论述题,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打牢基础。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晦涩的概念,而是从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入手,帮助我建立起对历史学的整体认知框架。而且,书中对于每个概念的解释都非常透彻,不会因为是“基础”就敷衍了事。每一个名词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理论内涵,而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些信息和内涵,以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很多曾经困扰我的问题,都能找到清晰的解答。这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让我对考研历史学充满了信心。
评分“基础论述题”部分更是把我之前最头疼的论述题,变成了一场场精彩的“头脑风暴”。说实话,我以前写论述题,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抓不住重点,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写出来的东西总是东拼西凑,逻辑混乱。但这套书的论述题解析,简直就是一篇篇教科书级别的范文。它不仅给出了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答题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对于一道关于“经济政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的题目,书中不仅列出了影响因素,还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论点、组织论据,以及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它会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某个经济政策会引起社会变革,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以及这种变革又会带来哪些长远的影响。书中的案例分析也相当出色,它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件,让我看到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史料分析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它在解析中,还特别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鼓励我去质疑、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书本上的结论。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答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未来的学术研究,也大有裨益。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基础名词解释”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之前一直对历史学的很多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总觉得有些似懂非懂,翻了好几本教材都觉得不得要领。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把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名词,拆解得条条是道,像“内卷化”这个词,书中不仅给出了清晰的定义,还结合了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阐述,让我瞬间就明白了它的内涵和应用场景。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没有简单罗列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例子,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讲到“赋税征收制度”时,它会引用不同朝代的具体税法,并对比其优劣,让我对历史的演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延伸阅读”和小贴士,它们总能在关键时刻点醒我,让我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解释“社会流动性”时,它会引导我去思考不同社会阶层的机会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历史进程。这种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让我觉得考研复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旅程。
评分这套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冰冷枯燥,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启发性。作者在讲解知识点时,常常会穿插一些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或者引用一些发人深省的历史名言,让我感觉就像在和一位博学多才的长者对话,而不是在机械地背诵书本。例如,在解释某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时,书中不会简单地给出评价,而是会引导我去思考,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他的决策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这种带有温度的叙述方式,让我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产生了更深刻的情感共鸣,也让我对历史学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事实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之中。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史海拾贝”或者“思考题”的设计,它们总能激发我的思考,让我主动去探索更多的历史知识,这种主动学习的动力,是任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必须说,这套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用心,阅读体验感绝佳。很多考研辅导书,只是简单地堆砌文字,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的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不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它在关键知识点上,使用了不同的颜色和粗体字进行标记,让我能够快速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而且,书中的插图和表格也非常丰富,它们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概念。例如,在介绍某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时,书中会配上一幅清晰的官僚体系图,让我一目了然;在分析经济发展趋势时,也会用简洁的图表展示数据,让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起来。这种图文并茂的设计,不仅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也大大增强了我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我发现,很多时候,一个生动的插图或者一个精炼的表格,比长篇大论的文字更能帮助我理解和吸收知识。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习需求。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