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语:应用辞典

情感语:应用辞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雅军 著
图书标签:
  • 情感分析
  • 自然语言处理
  • 情感计算
  • 心理学
  • 语言学
  • 词典
  • 情感识别
  • 文本挖掘
  •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33449
版次:1
商品编码:1066449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应用语辞典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0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人禀七情,感应于大千世界,喜怒衰乐,实性自然。美好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之花。情感语,是情感色彩罗为浓郁的表达语言。

内容简介

《情感语应用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共收各类情感语5000余条。
《情感语:应用辞典》所收情感语,按不同的内容、对象和使用需要分为恋情、友情、亲情、乡情、咏怀、生命、时序、自然、器物9个大类,各类又有不同主题,全书共有大小主题160余个。
《情感语:应用辞典》所涉及外国的译名,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译法,外国人物国籍有变化的,则酌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名。

目录

恋情
爱情/1
感情/13
萌情/15
初恋/20
赞美/24
倾心/30
情欢/34
情思/39
忠贞/45
感伤/49
期待/58
寄情/61

友情
结交/66
友爱/70
交游/74
聚合/77
送别/81
伤怀/86
思念/90
抚慰/97
赞佩/101
勉励/104
赠答/108
感慨/113

亲情
婚姻/117
家庭/121
夫妻/124
父母/127
子女/132
兄弟/139
祖孙/143
离情/143

乡情
乡恋/146
别乡/152
思乡/157
乡愁/163
羁旅/169
念归/174
回乡/179
乡邻/180

咏怀
怀古/183
兴亡/191
萦怀/194
忧时/199
爱国/204
报国/210
怀旧/216
祈望/217

生命
人生/221
喜怒哀乐/236
快乐/236
愤怒/241
青春/231
哀悼/244
忧伤/245
……
时序
自然
器物

精彩书摘

尽管我在自己的年龄里依然保持着表面的沉默,但心灵的等待,也早已被语言泄露了秘密。
(中国)江心、菲儿《诗人与情人》 我们注定去读彼此的一生了,哪怕在一片美丽的语言之上倒下去,哪怕最后的一句话站立成一座悬崖。
(中国)江心、菲儿《诗人与情人》
女人把男人当成一本书去读,是在寻找更深的内涵和品位;男人把女人当作一句诗去欣赏,是在删去杂芜直接撷取精华。
(中国)江心、菲儿《诗人与情人》 你是婷婷的芙蓉/刚刚出水。
(中国·香港)黄河浪《西湖女儿》 我要凭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语,/你是我的生命。
(英)拜伦《雅典少女》 她走在美的光影里,好像/无云的夜空,繁星闪烁。
(英)拜伦《雅典少女》
明与暗的最美的形相/交会于她的容颜和眼波,/融成一片恬淡的清光。
(英)拜伦《雅典少女》 和平的、涵容一切的灵魂,/蕴蓄着真纯爱情的心田!(英)拜伦《她走在美的光影里》
宝石的闪烁怎能比得上/你那一瞥的灵活的光线。
(英)拜伦《我看过你哭》 对于我,你甜蜜的声音/有如音乐漂浮水上:/仿佛那声音扣住了/沉醉的海洋
(英)拜伦《乐章》
你的容光留下了光明的一闪,/直似太阳在我心里放射。
(英)拜伦《我看过你哭》
你深邃的眼睛是一对双星,/能把智慧注视成为痴狂。
(英)雪莱《给索菲亚(斯塔西小姐)》
比宝石更光辉的真诚,/比珍珠更纯洁的信任--/宇宙间最光辉的真诚,最纯洁的信任--/一切对我来说,/都在一个姑娘的吻里。
(英)罗伯特·勃朗宁《至善》
她金色的眼睛像黑莓上的露珠,/钢铁般的忠实,刀刃似的正直。
(英)罗伯特·斯蒂文森《我的妻子》
爱情有胜过荣誉的阳光。/这阳光就是幸福!
(法)雨果《让我们永远相爱》
我想到你,每逢太阳的光辉/照在海里;/我想到你,每逢月亮的幽辉/映在水里。
(德)歌德《爱人之旁》
见到你,你甜蜜的眼光/就灌给我柔和的欢喜;/我的心完全在你的身旁,/我一呼一吸都是为你。(德)歌德《欢会与别离》
书本之中最奇妙的书/乃是爱情之书。
(德)歌德《读本》
纯洁地享受爱情的人很幸福。
(德)歌德《格言篇》
可爱的是少女以目示意的眼光。
(德)歌德《叉五者》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俄)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选》
你的欢笑像隐身在心中的明月,你的双唇像是窗口,月光从那里照射出来。
(印度)泰戈尔《爱者2贻》
你的呼吸是温馨的,你的四肢充满着生活的乐曲。你的话语道出了我的感受,你的脸庞触动了我的心弦。
(印度)泰戈尔《爱者之始》
你在我心中拨动涟漪,掀起波澜,激荡着爱情的红莲。
(印度)泰戈尔《爱者2贻》
世间只有两种要素:美和真。美在情侣的心上,真在耕夫的臂膀。
(黎巴嫩)纪伯伦《纪伯伦情书全集》 她是常常不同的,像云嶂一样时时刻刻变化而你看不到他的变化的。她的身体的每一种运动是打破一种谐和而创造又一种更加美丽的谐和的。
(意大利)邓南遮《雕塑的美》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情感语应用辞典的简介,但内容不包含“情感语:应用辞典”这本书本身的信息。 --- 书名:声音的织锦:人类情感表达的跨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声音的织锦:人类情感表达的跨文化解读》是一部深入探索人类情感声音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差异的专著。本书跳脱出单纯的语言学或心理学框架,旨在构建一个整合声学、社会学、人类学视角的跨学科研究体系,揭示情感是如何通过声音的音高、音质、节奏和语速等维度,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被编码、传递和解码的。 第一部分:情感声音的基础构建 本书首先从生理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发出情感声音的生物学基础。我们审视了声带、呼吸系统在产生不同情绪音调时的作用,并回顾了关于情感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关键在于,本书强调了情感表达并非完全是本能的,而是受到社会规范的深刻塑造。 我们详细分析了“基本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和厌恶——在非语言声音(如叹息、呻吟、笑声、尖叫)中的表现特征。这些跨越文化界限的“原型声音”构成了人类情感交流的底层代码。然而,本书的核心论点是,文化背景才是决定这些声音意义和强度的关键变量。 第二部分:文化语境下的声音变异 本书的重点在于“声音的文化变异性”。我们选取了四个具有显著文化差异的社群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东亚的集体主义文化、地中海沿岸的表达性文化、北欧的内敛文化以及南美洲的亲密文化。通过对大量田野调查资料的整理,我们揭示了文化规范如何指导个体“应该”如何表达情感。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表达强烈的悲伤(如高亢的哭泣)被视为真诚的标志;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这种表达则被视为缺乏自制力的体现,更倾向于使用低沉的、节奏缓慢的音调来暗示内心波动。本书通过对比研究了“尴尬”、“敬畏”、“羞愧”等社会性情感在不同文化中的独特声音指征。我们发现,这些复杂情感的声音表达往往需要依赖更微妙的语调变化和停顿结构。 第三部分:声音的社会互动与权力动态 情感声音不仅是内部状态的反映,更是社会互动中的工具和武器。《声音的织锦》深入探讨了声音在社会权力结构中的作用。谁的声音被允许以何种音量和音质出现,往往反映了其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 本书探讨了“声音的性别化”现象:在不同文化中,男性和女性被期望发出的声音类型有何差异?例如,在职场环境中,权威性的声音特质(如稳定的低频、适中的语速)如何被不同性别的人习得和运用。我们还分析了“声音的阶层标记”,探讨了口音、语速和音量如何无形中划分了社会阶层和群体认同。 此外,本书还考察了“沉默”在情感表达中的地位。沉默并非声音的缺失,而是声音设计的一部分。在某些情况下,长时间的、带着特定语气的沉默,比任何言语或声音爆发都更具情感张力。 第四部分:技术时代的情感声音重塑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情感声音体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书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当代议题,分析了诸如电话、即时通讯应用(带有语音信息和表情符号)以及虚拟现实环境如何影响我们对情感声音的感知和生产。 我们讨论了“失真声音”——如录音质量不佳或带有电子干扰的声音——对情感信息传递的负面影响。在数字交流中,许多原本依赖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传递的情感细节被简化为纯粹的声波信息,这要求听者发展出新的“数字听觉敏锐度”。本书对人工智能在情感识别领域的发展也进行了批判性考察,强调了机器算法在处理文化特异性声音标记时的局限性。 结语:培养深层倾听 《声音的织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深层倾听”的能力。我们邀请读者超越字面意义,去聆听声音背后的文化地图、权力关系和个体经验。理解情感声音的多样性,不仅有助于改善跨文化交流,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经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本书为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传播学者以及任何对人类互动本质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而富有启发性的参考指南。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流畅和愉悦的,它不像传统的工具书那样需要带着目的性去查阅,我更倾向于把它当作一本关于人类情感哲学的入门读物来翻阅。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行文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一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力。我特别欣赏它关于“沉默”的表达方式的解析——它没有把沉默简单地理解为“没有说话”,而是细致地剖析了“欲言又止的沉默”、“心照不宣的沉默”和“充满敌意的沉默”之间,在肢体语言和语境下应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去描述。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信息。这本书的配图和版式设计也十分考究,那些抽象的、用色克制的插画,恰到好处地烘托了词汇所蕴含的复杂心境,提升了整体的艺术品位。总而言之,它是一部深入浅出、兼具学术深度和生活温度的佳作,是任何渴望提升精神生活丰富度的人都应该拥有的书架常备。

评分

这部《情感语:应用辞典》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辞典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地罗列词汇和定义的中规中矩的书,没想到作者在每个词条的背后,都编织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应用场景。比如,当我查阅“踌躇”这个词时,它不仅仅给出了“犹豫不决”的解释,更配上了好几个具体的对话片段:一个是职场新人面对晋升机会时的内心挣扎,另一个是恋人之间关于未来规划的分歧。这些例子读起来非常贴合生活,让我立刻就能理解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微妙的情感色彩。尤其是那些关于“欣慰”和“唏嘘”的对比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清晰地指出了两者在语气和语境上的细微差别。这本书的排版也很用心,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字体设计,让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甚至会把它当做睡前读物来翻阅,仅仅是感受那些文字构建的情绪氛围,就觉得非常治愈和充实。它不是那种需要你啃硬骨头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个陪伴你探索人类复杂情感的私人向导。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提升表达能力、或者仅仅是想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朋友们。

评分

我是一名文字工作者,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文案和稿件,确保文字能够准确地传达预期的情感基调是我的工作核心。《情感语:应用辞典》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的“情感校准器”。这本书并非仅仅教你如何“使用”情感词汇,而是教你如何“雕琢”情感的层次。举个例子,它对“寂寥”和“孤寂”的解析,不仅仅是词义上的区分,更深入到了它们所指向的社会关系和个人状态的差异。前者可能是一种环境带来的疏离感,而后者则更强调内在的、主动选择的抽离。对于我来说,最实用的部分是它的“负面情绪升级路径”图表。它清晰地展示了从轻微的不满到极度的绝望,语言表达是如何一步步升级和强化的。这对我写作复杂人物内心戏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框架。我不再会随意地堆砌强烈的形容词,而是能够精确地找到最能体现情绪张力的那个“黄金词汇”。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语言的敏感度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

评分

老实说,我买这本书最初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市面上打着“情感解析”旗号的书太多了,大多华而不实,空洞地说教。然而,《情感语:应用辞典》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其深度挖掘了语言背后的心理学基础。它没有停留在“这个词让你感觉如何”的表层,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我们会用特定的词语来表达特定的情绪。比如关于“愤懑”和“恼火”的区分,它引用了某些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为何前者更倾向于一种长期的、积压的情绪,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即时的爆发。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特别喜欢它设计的一些“对比练习”,要求读者根据给定的情境,从三个相近的词汇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并解释原因。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辨析能力。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位,那种低饱和度的封面,拿在手上就有一种沉静的力量感,完全不像那些花里胡哨的畅销书。

评分

我平时不太关注“辞典”这类书籍,觉得它们大多是为学术研究服务的。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偏见。我是一位喜欢阅读和思考的人,常常在阅读小说或散文时,对某个表达感到心头一动,却说不出具体是哪个词语在起作用。《情感语:应用辞典》就像一把精密的解剖刀,帮我把这些“模糊的感动”清晰地结构化了。它对“怀念”这个主题的探讨尤其精彩,区分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一种温暖的感伤)和对逝去机会的追悔(一种带有自责的痛苦)。书中还收录了一些非常罕见但却极富表现力的古旧词汇,并赋予了它们现代的语境,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个人词库。我常常在和朋友聊天时,不经意间用上一个精准而富有张力的词,立刻引来对方的赞叹,这种“语言上的优越感”带来的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从一个被动的“语言接收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情感设计者”。

评分

这套书又收集了一本,呵呵

评分

方便,快速。

评分

,,,,,,

评分

这套书又收集了一本,呵呵

评分

非常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非常棒,已经无数次在京东购买书籍了,很方便

评分

京东送货给力,书籍值得收藏查阅

评分

我非常满意这本书,内容不错哈,好好写作。

评分

书的内容一般般,不值得购买,有些后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