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组合实验

物理化学组合实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舜 编
图书标签:
  • 物理化学
  • 化学实验
  • 大学教材
  • 实验教学
  • 高等教育
  • 理学
  • 化学
  • 实验
  • 教学参考书
  • 分析化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15281
版次:1
商品编码:107054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0
字数:3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物理化学组合实验》对实验内容采用组合式编排,即以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多种物性或一种物性的多种测量方法构成系列实验,同时对每个实验提供扩展性实验设计策略。根据教学需要可对基础、设计、综合三个层次的实验灵活选择组合,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组合实验》分为绪论、组合实验系列和附录。组合实验系列包括7个系列共34个实验。附录包括6个物理化学实验技术专题和27个常用的重要物理化学数据表。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 1
第一节 物理化学实验的学习目的、要求与规则 1
第二节 物理化学实验的安全防护 3
第三节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6
第四节 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15
组合实验I 18
实验一 恒容量热法测定蔗糖的燃烧热 18
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蔗糖的摩尔质量 22
实验三 旋光法测定蔗糖的酸催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25
实验四 分光光度法测定蔗糖酶的米氏常数 28
组合实验Ⅱ 33
实验五 静态法测定乙酸乙酯的饱和蒸气压 33
实验六 回流冷凝法绘制乙酸乙酯-乙醇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 35
实验七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39
实验八 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43
组合实验Ⅲ 50
实验九 晶体碘标准熵和升华焓的测定 50
实验十 I2分配系数和I3解离常数的测定 53
实验十一 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 55
实验十二 “碘钟”反应 59
组合实验Ⅳ 63
实验十三 NaCl倔摩尔体积的测定 63
实验十四 NaCl注射液渗透压的测定 66
实验十五 NaCl的X射线粉末衍射法物相分析* 69
实验十六 KCl-HCl-H2O三组分平衡相图的绘制 74
实验十七 KN03溶解热的测定 77
组合实验V 81
实验十八 热电偶的制作及应用 81
实验十九 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84
实验二十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86
实验二十一 铝阳极氧化法表面修饰与着色 90
实验二十二 焦磷酸盐镀铜 94
实验二十三 不锈钢电解抛光及废液处理 97
实验二十四 银纳米电缆的合成、表征及电学性质* 100
组合实验Ⅵ 104
实验二十五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104
实验二十六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108
实验二十七 溶胶的制备与稳定性 111
实验二十八 溶胶电动电势的测定 115
实验二十九 乳状液的制备和性质 118
实验三十 高分子化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测定 121
组合实验Ⅶ 126
实验三十一 磁化率的测定 126
实验三十二 生物矿物和生物矿化* 130
实验三十三 磷酸二氢钾晶体的合成与结构解析* 132
实验三十四 分子模型与晶体结构 135
参考文献 139
附录1 物理化学实验技术专题 141
专题I 温度测量技术及仪器 141
专题Ⅱ 压力测量技术及仪器 151
专题Ⅲ 密度测量技术及仪器 160
专题Ⅳ 电学测量技术及仪器 163
专题V 光学测量技术及仪器 172
专题Ⅵ 黏度测量技术及仪器 184
附录2 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数据表 188
思考题参考答案 200

前言/序言


《现代有机合成导论:从基础到前沿》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为化学、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现代有机合成方法论指导。我们摒弃了传统教科书的碎片化叙述方式,以结构导向和反应机理为核心,构建了一个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学习体系。全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旨在培养读者独立设计和执行复杂合成路线的能力。 第一部分:基础构建与反应本质 本部分着重回顾和深化读者对有机反应基本原理的理解,为后续复杂合成策略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电子效应与反应活性调控 本章详细探讨了电感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等电子效应如何影响反应中心的亲电性或亲核性。重点分析了取代基效应对过渡态能量的精细调控作用,并引入了计算化学中描述电子密度的概念,如NBO分析,帮助读者量化理解取代基对反应性的影响。我们通过对比芳香环和脂肪环体系中取代基的异同,阐述了反应选择性与电子效应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立体化学的精确控制 立体化学是现代有机合成的灵魂。本章超越了传统的对映异构和非对映异构的定义,深入探讨了手性源的构建、维持和转化。我们系统梳理了构象分析(如巴尔-布兰德模型在环己烷体系中的应用),并详细阐述了通过不对称催化(包括有机小分子催化和金属催化)实现高对映选择性转化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了轴手性和点手性的相互转化机制。 第三章:官能团的相互转化与正交保护策略 本章聚焦于有机分子中官能团的保护与脱保护技术。我们对常见的羟基、氨基、羧基、醛酮的保护基团进行了分类比较,重点分析了不同保护基团在酸性、碱性、氧化还原条件下的稳定性差异。核心内容是“正交保护策略”的设计艺术——如何选择一组互不干扰的保护基团,以实现对多官能团分子的选择性修饰。 第二部分:碳-碳键构建的核心策略 碳骨架的搭建是合成化学的核心挑战。本部分聚焦于最具影响力、应用最广泛的碳-碳键形成反应。 第四章: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I):钯催化的盛宴 本章是关于钯催化偶联反应的深度解析。从经典的Suzuki-Miyaura、Heck反应,到更具挑战性的C-H键活化偶联,我们详细剖析了催化循环的每一步——氧化加成、插入、还原消除——并强调了配体对手性选择性和反应活性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引入了现代高活性配体库(如Buchwald配体、Josiphos配体)的设计理念。 第五章: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II):镍、铜与铁的崛起 随着对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的追求,非贵金属催化正成为热点。本章着重介绍镍催化的还原性偶联(如Kumada、Negishi的非钯版本),铜催化的芳胺化反应(Ullmann/Chan-Lam偶联)的机理革新。特别关注了铁催化在惰性键活化中的新兴应用,展示了其在工业合成中的潜力。 第六章:碳负离子化学的现代应用 尽管偶联反应盛行,经典的碳负离子反应依然是构建特定骨架不可替代的工具。本章重新审视了烯醇负离子、锂试剂(如LDA、LHMDS)的反应性。重点讲解了通过手性胺或手性噁唑啉辅助的Enolate不对称烷基化、Aldol反应,以及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AD)后处理中的碳负离子参与。 第三部分:选择性官能化与复杂分子合成 本部分将合成技能提升到分子层面,关注如何实现高区域选择性和高立体选择性的C-H键官能化以及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策略设计。 第七章:C-H键的直接活化与功能化 C-H键活化是合成化学的“圣杯”之一。本章系统介绍了导向基团辅助(如吡啶、酰胺作为导向基团)的C-H键活化反应。内容涵盖了导向金属化(DMD)、氧化性C-H/C-H偶联等前沿技术。我们深入分析了导向基团与金属中心配位,如何精确地将反应性引导至特定C-H键的过程。 第八章:环化反应与骨架重排 环状化合物的构建是合成复杂天然产物的基础。本章详细讨论了各种环化策略,包括:Diels-Alder反应的立体电子控制、RCM(环状烯烃复分解)在构建大环及多环体系中的应用。此外,还涵盖了重要的分子内骨架重排反应,如Pinacol重排、Cope重排、Claisen重排的机理与应用。 第九章: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逆合成分析 本章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教授如何运用逆合成分析(Retrosynthetic Analysis)的逻辑工具,从目标分子出发,系统地拆解合成路径。内容包括识别关键合成子、选择最佳的断键策略,并评估不同路线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效率。通过对若干经典天然产物(如紫杉醇或阿霉素片段)的案例分析,演示如何将前述的各种反应有机地组织成一条可行且高效的合成路线。 全书特色: 机理驱动: 每种反应都伴随着详细的机理图和过渡态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反应会发生。 前沿导向: 囊括了近十五年有机合成领域最具突破性的进展,特别关注了光氧化还原催化和电化学合成在有机合成中的新兴应用。 实践导向: 强调反应条件的优化、催化剂负载量、溶剂效应等影响实际操作的关键因素,为读者未来的实验工作提供实用指导。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对于我来说,大学期间的理论学习虽然打下了基础,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那就是动手实践的环节。《物理化学组合实验》这个书名,恰好点出了我一直以来渴望弥补的短板。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物理化学领域那些复杂的概念,通过实验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能够让普通人也能理解和操作。例如,关于溶液的依数性,课本上讲的理论头头是道,但我一直很想知道,实际操作中是如何测量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或者沸点升高,以及这些测量值和溶质的浓度之间存在怎样的精确关系。又或者,电化学方面,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组装一个简单的原电池,观察电压的变化,并探索影响其效率的因素?我希望这本书的实验设计能够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既能让我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又能培养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亲身去验证那些曾经让我觉得抽象的物理化学现象,把书本上的知识“搬”到现实中来,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操作,用数据去证明。

评分

最近迷上了“手作”,无论是烘焙、手工皂还是简单的DIY,总觉得亲手制作的物品带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因此,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物理化学组合实验》这本书时,我的目光就被深深吸引了。虽然我对“物理化学”这个词汇有点陌生,但“组合实验”四个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有趣的实验场景:也许是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就能组合出神奇的化学反应,就像变魔术一样;又或者,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能够观察到物质性质的奇妙变化,比如溶解度、沸点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既有趣又能在家尝试的实验,让我能一边学习一边动手,体会到科学的乐趣。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晶体生长、溶液配制、或者pH值调节等方面的实验,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如果能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理解它们,将会非常有意思。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详细的“化学食谱”,教会我如何巧妙地组合各种“化学原料”,制作出有趣的“化学作品”,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学到不少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将生活与科学巧妙结合的方式,对我来说极具吸引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微观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我对物理化学领域总是抱有一种敬畏又着迷的态度。《物理化学组合实验》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扇通往奇妙化学世界的“实践之门”。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能够直观展示物质宏观性质变化的实验,比如通过改变温度或压力,观察气体的体积变化,从而理解理想气体定律;又或者,通过混合不同液体,观察相分离的现象,来探索相平衡的原理。我尤其对那些能够体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实验感兴趣,例如,利用一些简单的装置来测量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或者观察电化学电池是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我希望这本书的实验设计能够循序渐进,从易到难,让我这个对实验略有生疏的人也能逐步掌握关键的操作技巧。我期待这本书不仅能教会我如何进行实验,更能引导我思考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读一本实验书,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探索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

评分

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常常体现在对那些能够解释日常现象的原理的追寻上。《物理化学组合实验》这本书,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能够将科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比如关于表面张力、黏度和渗透压等方面的探究。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肥皂水能让油污更容易清洗,这背后是不是涉及到表面张力的变化?又或者,为什么某些食物在腌制过程中会变软,这是否与渗透压有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步骤,让我能够在家或在实验室里,用常见的材料来验证这些有趣的化学现象。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引导我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从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实验,而是真正“理解”它。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并且能够用更科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世界。这种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评分

我一直对化学领域充满好奇,尤其对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背后的能量变化和动力学过程非常感兴趣。一本名叫《物理化学组合实验》的书,光听名字就让我觉得它能为我解开那些抽象概念的神秘面纱。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在课本上看到的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在实际的实验室操作中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个描述能量守恒的定律,在实际的量热实验中会如何体现?测量不同物质的燃烧热、溶解热,又会涉及到哪些精密的仪器和严谨的操作步骤?又或者,反应速率的测定,如何通过改变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来观察反应速度的变化,从而验证化学动力学方程?这本书的名称暗示了它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让我有机会亲手去验证那些书本上的原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甚至能够独立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实验。我相信,通过动手操作,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理论知识,一定会变得清晰易懂,甚至会激发出我对化学更深入的探索欲望。读一本实验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开启一段激动人心的化学实验之旅。

评分

书全新,发货速度也不错 好评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书全新,发货速度也不错 好评

评分

书全新,发货速度也不错 好评

评分

书全新,发货速度也不错 好评

评分

书全新,发货速度也不错 好评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