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就像其它各种成熟的学科一样,在哲学著作领域林林总总的哲学导论总是不会缺少作者。当一个学科变得成熟时,对该学科的导论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哲学书有高下之分,哲学导论也有高下之分,并且对于不同层次的读者,每种导论书也都有其不同的适应性。那么,进而言之,简短的哲学导论是否有可能?如果一本哲学导论十分简短,它又是否能够把世界上深邃复杂的哲理恰当地揭露出来?
评分关注的点越来越具体,回归到自己,才慢慢发现了自由。
评分此外,就是我们要获得这种东西,往往必须寻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而为了灵性成长,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美国哲人阿兰•布鲁姆在《莎士比亚的政治》中指出,现在很多学生是非利士人,在圣经中非利士人多次被以色列人攻破,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指外强中干的意思。实际上,他的老师列奥•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这部名著中也明确说到,现代人具有越来越多关于关于“鸡零狗碎”的知识,而对于真正启迪心灵、教化人性的高贵资源视而不见。
评分挺好,物美价廉,这一套书不错
评分长年专栏的好处是,你发现原来幻想改变外部环境,到后来最需要改变的是自己。你写的东西,都是在与自己对话,是在逐渐放弃一些负担,让自己轻灵一点,不再背着别人跳舞。
评分不过,本书的英文名并不就如译名那样,英文原名乃是“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一个非常简短的哲学导论”。中英文译名虽不同却各有千秋。如果仔细琢磨英文名字,会非常有趣,其中,正标题就非常耐人寻味,因为内格尔用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看到它的人也许都会开始跟着作者一同思考,当身处这个世界中时,我们周围千姿百态的事物事情到底都意味着什么,具有什么含义?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哲学最开始的困惑,也是人生在世相当基本的谜题。另一方面,副标题又在“简短的哲学导论”之前使用了并不多见的“非常”二字,内格尔用这样的形容词并不是在自谦,因为不仅中译本体例短小,而且英文本也仅有一百页左右的篇幅,对于人们印象中动辄数百页的宏篇哲学专著来说,《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真可以用轻巧袖珍来形容了。
评分——当然,在微博上到达这点,又 迟了一些,直到2012年才意识到。
评分人文阅读,阅读文字中的历史、社会和人生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