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新修订版2)(套装上下册)》是一本经久实用的教材,总是引导我们去把握摄影作品与影像之外的时空所形成的各种相互冲突和相互生成的关系,从而使得视觉的权力越来越具有主体性。该书是一本实际而通俗的摄影入门书,很好地解答了我们对于摄影技术的疑惑,它会让你成为优秀的摄影匠,如果你继续深入阅读与实践,最终会成为优秀的摄影家。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新修订版2)(套装上下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久不衰的摄影教材。这套教材以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语言贴心而著称,细细讲解了婚纱摄影、时装摄影、人体魅态摄影、广告与静物摄影、建筑摄影、缩微摄影、新闻摄影等各摄影门类的概念和技术技巧,还教授了彩色胶片冲洗与放大、机背取景照相机、照片的修饰、自由职业摄影师指南、 摄影室等技巧。各章节选用了精彩的照片进行说明和赏析,可使读者的学习更加系统、更加全面。
2009年8月,中国摄影出版社本着坚持原作风格和内容的原则进行了新修订,基于数码摄影的现状和发展情况,邀请作者唐·谢夫重新编写了数码摄影部分共6课的内容,使著作更贴近时代。同时,新的《纽摄》图片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内文的版式和封面都进行了全新的装帧设计,希望能给影友们带来更新的阅读享受。
Donald Alexander Sheff,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耶鲁大学.后取得哈佛大学研究生学位。他不仅是名优等生,同时也是一名运动健将,曾代表美国国家游泳队参加了赫尔辛基举行的奥运会游泳接力比赛,并取得奖牌。
他已经出版了7本书,并且任美国出版公司主管,以教育家和作家的身份被列入名人录。
1975年,他成为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院长和所有者。纽约摄影学院是美国早期的摄影学校,成立于1910年。DonSheff先生从事摄影教学多年,1975年到1979年他为纽约摄影学院写作并出版了全新的摄影课程。这套课程被中国摄影出版社以中文出版,并且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摄影人学习的标准。该书经过两次修订,2009年推出的这套教材加入了新的数码摄影教程,他希望这套书继续引领广大摄影爱好者走向成功。
DonSheff先生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30多年前与上海出生的TinaLi结婚,在纽约定居,多次访问中国。
★一本经久实用的教材总是引导我们去把握摄影作品与影像之外的时空所形成的各种相互冲突和相互生成的关系,从而使得视觉的权力越来越具有主体性。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陈卫星
★我原来对于摄影的理解概括来说就是两个要素:技术加审美眼光。看了《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后,我觉得还必须有第三个要素:态度,即对待摄影工作的态度,对待摄影对象的态度,对待社会和历史的态度。摄影师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照片作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陆地
★摄影作品的评判标准并不取决于相机的先进与否,而是由摄影师的眼光和观念决定的。因此,今天我们来看这本教材,仍然能从中获得不尽的启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张敢
★这本实际而通俗的摄影入门书,很好地解答了我对于摄影技术的疑惑,它会让你成为优秀的摄影匠,如果你继续深入阅读与实践。最终会成为优秀的摄影家。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 杨小彦
★纽约摄影学院就是一个“无墙摄影学院”。它以系统的摄影观念与知识,面面俱到的技能教授,以及体贴入微的专业学习考虑,令每个无法进入摄影学院的人通过函授教育的方法来享受它提供的专业摄影教育。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顾铮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掇影教材》中文版,经历了最初的白皮、后来的蓝皮等版型,新的这一版编入了数字摄影内容,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修订和增删。与时代作了很好的贯通,相信会引起读者更广泛的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殷强
★当今社会上每一个人都一台智能相机或手机,每个人都可以经松自如的选择自己记录方式,影像叙事角度越来越多样化,影像和我们发生密切关系,这本教材的再版,会继续影响着更多摄影人。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 宿志刚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最新修订版2)(上册)》
引言
第一单元
第1课 摄影家的眼力
我是一名摄影家
1.1 摄影家的眼力
1.2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1.3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1.4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
1.5 对三项基本原则的运用
1.6 找出最好的一张
1.7 观察你周围的世界
第2课 照相机和镜头
2.1 摄影所涉及的问题
2.2 照相机的基本部件
2.3 照相机的类型
2.4 本课程需要哪种照相机
2.5 镜头
2.6 镜头速度
2.7 什么是光圈
2.8 焦距
2.9 聚焦与影像大小的关系如何
2.10 什么是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
2.11 什么是折反射镜头
2.12 什么是变焦镜头
2.13 什么是微距镜头
2.14 什么是眩光
2.15 什么是透视畸变
2.16 什么是肖像镜头
2.17 什么是线性畸变
2.18 什么是鱼眼镜头
2.19 代表作品赏析
自我检测
第3课 如何使用照相机
3.1 取景系统
3.2 旁轴取景器和测距器
3.3 单镜头反光(SLR)取景器
3.4 双镜头反光(TLR)取景器
3.5 毛玻璃机背
3.6 聚焦
3.7 聚焦的方法
3.8 景深
3.9 景深运用的技巧
3.10 代表作品赏析(一)
3.11 快门速度
3.12 快门速度与运动
3.13 快门速度的选择
3.14 代表作品赏析(二)
3.15 如何得到更清晰的照片
3.16 快门速度与照相机震动
3.17 有用的附件
3.18 照相机震动还是焦点失调
3.19 怎样维护照相机
3.20 代表作品赏析(三)
自我检测
第二单元
第4课 胶片
4.1 胶片
4.2 胶片的类型和尺寸
4.3 胶片特性
4.4 胶片速度
4.5 颗粒度
4.6 反差
4.7 你将采用何种黑白胶片
4.8 彩色胶片原理
4.9 胶片的彩色是怎样形成的
4.10 彩色负片
4.11 彩色反转片
4.12 彩色胶片选择
4.13 彩色胶片特性
4.14 选择你的彩色胶片
4.15 高反差胶片
4.16 新型彩色胶片
4.17 彩色平衡
4.18 盘片分装
4.19 胶片的储存和保护
4.20 互易率失效
自我检测
第5课 曝光
5.1 什么是曝光
5.2 如何确定适当的曝光量
5.3 愚蠢的测光表…
5.4 测光表是如何工作的
5.5 如何使用测光表
5.6 使用18%灰板
5.7 什么是胶片的宽容度
5.8 胶片的宽容度到底意味着什么
5.9 高反差场景的曝光
5.10 获取完美的曝光
5.11 使用自动曝光照相机
5.12 扁平颗粒胶片
5.13 彩色胶片曝光
5.14 彩色负片的曝光
5.15 彩色反转片的曝光
5.16 强迫显影彩色胶片
5.17 以完美的照片为目标
5.18 特殊场合的曝光
自我检测
第6课 黑白胶片显影
6.1 显影基础知识
6.2 定温定时法
6.3 需用的设备
6.4 显影罐选择
6.5 显影用化学药品
6.6 胶片显影布置
6.7 化学药品储存
6.8 温度控制
6.9 显影步骤
6.10 底片存放
6.11 观察底片
6.12密度
6.13 反差
6.14 反差比较
6.15 底片鉴评
6.16 显影常见问题
6.17 规范化
6.18 几项深层的操作
6.19 互易率失效
6.20 散页片显影
6.21 加厚法
6.22 减薄法
自我检测
第7课 滤光镜
7.1 滤光镜
7.2 彩色摄影滤光镜
7.3 偏振滤光镜
7.4 滤光镜的尺寸
7.5 荧光照明用滤光镜
7.6 黑白摄影中如何使用滤光镜
7.7 滤光镜系统
7.8 特殊效果滤光镜
7.9 使用滤光镜的曝光
7.10 彩色补偿滤光镜
自我检测
第三单元
第8课 培养你的眼力
8.1 构图与眼力
8.2 通过布局突出重点
8.3 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8.4 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
8.5 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8.6 通过汇聚线条来突出重点
8.7 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重点
8.8 通过重复来突出重点
8.9 通过动作来突出重点
8.10 常见错误及其预防方法
自我检测
第9课 自然光
9.1 光线介绍
9.2 光的基本特性
9.3 光的基本方向
9.4 正面光
9.5 45°侧光
9.6 90°侧光
9.7 逆光
9.8 怎样在室外拍摄人像
9.9 旅行摄影
9.10装备
9.11 从拂晓到黄昏拍摄旅行照片
9.12 极端的天气条件
9.13 在机场
9.14 代表作品赏析
自我检测
第10课 现场光
10.1 现场光
10.2 为什么使用现场光
10.3 现场光摄影技术
10.4 现场光摄影技巧
10.5 使用测光表
10.6 现场光和显影
自我检测
第11课 人造光
11.1 人造光
11.2 泛光灯和聚光灯
11.3 家庭摄影室的布置
11.4 灯的类型
11.5 家庭摄影室的基本照明设备
11.6 摄影室照明设备的照明特性
I1.7 基本布光过程
11.8 布光实践
11.9 练习一:用光表现物体的外形
11.10 练习二:展示物体的质感
11.11 练习三:展示物体的透明度
11.12 照明反差
11.13 测光表的使用
自我检测
第12课 频闪灯
12.1 频闪灯
12.2 电子闪光灯
12.3 自动曝光频闪灯
12.4 可控硅装置
12.5 专用闪光灯
12.6 同步
12.7 色温和彩色胶片
12.8 闪光灯或频闪灯的使用
12.9 造型光
12.10 频闪灯曝光
12.11 闪光测光表
12.12 反射闪光的曝光
12.13 多闪光灯的曝光
12.14 用数码或一次成像胶片进行试拍
12.15 频闪灯的四种布光方案
12.16 使用频闪灯的四种常见错误
自我检测
第13课 完美的照片
13.1 关于本课
13.2 完美照片的特点
13.3 案例分析
13.4 案例分析之一——极乐乌(花)
13.5 加工后的照片
13.6 色彩还原
13.7 小结
13.8 案例分析之二——新兵营
……
第14课 暗室
第四单元
第15课 人像摄影基本布光法
第16课 摄影室人像摄影
第17课 实景人像摄影
第18课 儿童及宠物摄影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最新修订版2)(下册)》
第2课 照相机和镜头
2.1 摄影所涉及的问题
照相机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装置,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纳物体的反射光,并将物体的影像永久地记录在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这是一项伟大发明,而且是一项新近的伟大发明。今天,人们当然已经接受了它,但是在170多年前,这却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19世纪中叶以前,没有一位历史伟人的肖像是以照片的形式被记载下来的。人们只能通过绘画大致了解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或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的相貌,但由于没有他们本人的照片,你也就无法确定他们的真实面容。
事实上,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几千年有记载的历史真实影像都荡然无存。当然,确实有些艺术家和雕刻家已经把过去很多伟大人物的形象大致保留了下来,但只有在照相机发明以后的年代,我们才能将普通人的形象也保存下来。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说照相机是一种“平民化”的工具。
摄影术自1839年由巴黎的达盖尔(Daguerre)发明以后,便风行于西方世界。仅仅26年后,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包括重大事件和名人的整套摄影记录,从林肯(Lincoln)到李将军(Robert Edward lee)、普通士兵以及战争中的大屠杀和惨案。
今天,照相机这项了不起的发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我们通过世界各国对摄影发展每一阶段所作出的贡献,非常简要地介绍一下摄影的历史。
法国人达盖尔运用了他的同胞尼埃普斯(Niepce)的显影概念,在基础摄影化学方面作出了贡献。
美国人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和他的伊斯曼一柯达公司通过批量生产的产品把摄影带给普通人,他们的批量生产始于19世纪90年代。
德国人借助他们在设计制作方面的高质量和光学技术方面的优势,把照相机推向了批量产品的市场,20世纪20年代已经推出了徕卡和禄莱照相机,并且至今仍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他们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了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完善了使用35mm胶片的高质量照相机。然后,他们还利用美国计算机和宇航工业所发展起来的微电路学概念和计算机芯片,设计出高灵敏测光系统、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聚焦系统,并最终催生了现在的数码照相机技术。
本课和后续的课程中,将会涉及照相机的各个细节,包括其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实际使用。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这些知识会为你将来在摄影领域的成功奠定基础;对于摄影老手来说,这些知识仍可作为最好的复习资料,或许还会带给你很多新的知识和概念。总之,有必要进行完整的学习。
2.2 照相机的基本部件
拍摄一幅照片,并不需要太复杂的照相机和镜头。实际上,可能根本就不需要镜头。最简单的照相机就是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的针孔照相机(图2.2):
1.一个不透光的盒子。
2.在盒子的一面开一个允许光线通过的针孔。
3.将一张感光胶片放在对着针孔的那一面。
即使现在最精密、最复杂的照相机也不过是在简单的针孔照相机基础上“苦心经营”的结果(图2.3)。它通过汇聚光线、控制曝光的时间和曝光的强度等方式,在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捕捉影像。但是就其本质来说,仍然像一架针孔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允许一定数量的光线照到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现在让我们拿起照相机,回顾基本部件知识,仔细研究一下照相机的结构,确认你真正了解了它们。
图2.4这幅照相机结构示意图看上去要比图2.2那幅简单针孔照相机的结构复杂得多。
2.纳入和汇聚光线的镜头。
3.记录影像的胶片或影像传感器。
那么,这与针孔照相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其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用镜头取代了针孔。想想看,当按下快门按钮使胶片曝光或将影像记录于胶片或影像传感器时,会发生什么:
光线进入镜头并由镜头汇聚。
这些光线进入不透光盒子的内部,在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形成一幅聚焦的影像。
聚焦的影像被记录在化学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
那么,人们所迷恋的照相机上所有的那些配件、小装置和伺服电机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其实,它们与实际的成像过程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它们只不过会有助干摄影者正确地准备聚焦和曝光,而在曝光的瞬间并没有什么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会懂得世界上所有类似照相机的设备装置都不可能促使你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家,它们都不可能取代摄影本身对摄影者的智力、技能和才干的要求。
知道了这一点,再拿出照相机与列在下面的那些特性相比较,你会发现照相机的某些功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也就是说需要扳动控制杆或转动旋钮来设置曝光量;可能还会发现照相机也能够自动地完成某些功能,只要对准被摄物并按下快门,照相机将会自动为你聚焦、曝光和推进画面。
无论哪种方式,照相机的功能都是相同的,而且实际上都具有同样简单的目的,就是让聚焦的影像记录在胶片或者影像传感器上。影像的质量永远取决于摄影师的观察能力,即发现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并在考虑主题、关注点和画面简洁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构图。
而没有任何一架胶片相机或者数码相机会自动完成这些工作!什么是照相机
1.不透光的盒子这基本上就回答了什么是照相机的问题。这只盒子不会让不必要的光线进入,上面的圆孔只允许需要的光线进入。
2.镜头用光学玻璃制成的镜头,把进入镜头的光线汇聚起来,在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比较复杂的镜头,是由两片或更多的光学玻璃亦称透镜单元组成。透镜单元组成一个整体就是摄影镜头。
3.胶片或影像传感器在传统的照相机中,胶片是一种感光材料,经某些特定的化学药品处理后,它会把拍摄到的影像记录下来。数码相机中,影像传感器代替了胶片的位置,形成电子影像。
4.取景器取景器能够把将要记录的影像近似地显示出来,它会帮助摄影者观察、对焦和构图。有些照相机的取景器就是简单的观察窗口,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取景器则是由反光镜和棱镜组成的,摄影者可以通过镜头直接观看影像。
5.聚焦控制装置对于严肃的作品,人们肯定期望照相机能够聚焦光线并在胶片上记录下最清晰的影像。有些照相机,转动镜头筒或调节聚焦钮即可达到这一目的,而对于自动聚焦照相机,这一工作是由计算机芯片控制微型电机移动透镜来完成的。
6.快门是一个控制光线进入照相机时间长短的机械或电子装置。有些照相机,转动一个旋钮或者按动一个按钮就可以设置快门速度;而另外一些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是自动设定的。
7.快门按钮是用来操纵快门的按钮。
8.光圈这个装置根据镜头内通光孔径大小的变化来控制到达胶片或感光元件的光量。“虹膜”类型的光圈是由一系列相互搭接的薄金属叶片组成的,叶片的离合能够改变中心圆形孔径的大小。通过可变化的光圈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基本部件几乎并无不同。图中所看到的基本部件如下:
1.一个不透光的盒子。孔径可以增加或减少通过镜头到达胶片或影像传感器的光量。
有些照相机可以借助转动镜头筒上的圆环改变光圈的大小,而有些照相机则是利用微处理器芯片控制微电机自动地改变光圈的孔径。
9.胶片输送是一个移动照相机内胶片的机械装置,它可以使卷片轴上的胶片一幅一幅地顺序曝光。扳动某些照相机上的卷片杆就可以输送胶片,而另外一些照相机则可以自动地输送胶片。
机背取景照相机使用单张的散页片进行拍摄。在后面的课程中,还将安排专门的一课介绍这种照相机。
大多数照相机都具有上述九项基本的部件,下面会逐一加以详尽介绍,以便确实了解正确操作这些装置的知识。
2.3 照相机的类型
虽然所有照相机都包括上面介绍过的基本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依结构安排方式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照相机。本节就介绍一些最常见的照相机类型,通过学习将会知道严肃的摄影师在使用什么类型的照相机。
最简单的照相机就是美国柯达公司和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塑料照相机。这就相当于早期的“布朗尼”(BrOWnie)方盒式照相机,它没有控制曝光和聚焦的装置。当然,对于拍摄人们所期望得到的那种高质量的摄影作品,它确实是不适用的。那种作品所需要的照相机,应该能够对拍摄提供全面、仔细的控制,或许下面这些类型的照相机能够胜任。
35rnm自动照相机这种照相机是为了争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市场而设计的,因为其操作简单而被称作“傻瓜相机”。它们使用计算机芯片能自动完成一切任务:自动从胶片暗盒的标记上“读取”胶片的感光速度,自动计算曝光量,自动聚焦影像,拍摄后自动将胶片卷到下一张。数码时代,此类相机简称为Dc。但是,在享用其所有便利功能的同时,却不得不忍受下列三种主要的限制:1)这种照相机不允许更换镜头,尽管它们很多都可能以装有变焦镜头为其自身的特点。2)这种照相机通过旁轴玻璃取景器进行聚焦,它往往并不能够显示出与记录在胶片上完全一样的影像。3)这种照相机只能提供很少或根本不提供人为控制聚焦或曝光的功能,只留下了很少一点创造性地控制影像的余地。
……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对摄影史和不同流派的梳理,这部分内容虽然不是直接的“技术操作”,但对提升摄影的“思想深度”至关重要。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历史时期摄影思潮的变迁,比如从纪实摄影到观念艺术的发展脉络。这让我对“什么是好照片”这个问题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维度。它让我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按下一个快门键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观察世界、表达观点的方式。阅读这些章节时,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技术,更是在接受一种全新的视觉哲学熏陶。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探讨,让这本书的厚度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绝非市面上那些只教“套路”的速成指南所能比拟。
评分作为一名对人像摄影情有独钟的业余爱好者,我最关心的就是书中对镜头选择和焦段使用的剖析。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罗列了不同焦段镜头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不同焦段在人像创作中对人物情感和空间感的塑造作用。比如,长焦如何压缩空间突出主体,广角如何强调环境氛围,书中都有大量的实拍对比图来佐证。我以前总觉得,拍不好人像就是因为设备不够好,但读完这部分后我才明白,很多时候是视角和构图的限制了我的发挥。此外,它还涉及了基础的人体结构和模特引导的初级概念,虽然篇幅不长,但对于刚接触人像摄影的新手来说,已经足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知框架,知道如何与被摄者建立初步的良好互动了。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种“学院派”的教材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会很晦涩难懂,但翻开之后才发现,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亲切,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一样。它在讲解技术参数,比如快门速度、光圈、ISO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没有使用太多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模拟来解释它们对最终成像的影响。举个例子,它用“水流”来比喻快门速度对动态物体捕捉的控制,形象得让人过耳不忘。而且,书中对于后期处理的基础理念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虽然不是专门的修图教程,但它教会了你“如何预见”照片在后期会变成什么样,从而在前期拍摄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后期“大动干戈”。这种前瞻性的指导,对于想提升整体照片水准的摄影者来说,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我必须称赞一下这本书在设备介绍方面的严谨态度。它没有盲目推崇某一个品牌或某一个型号,而是非常客观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相机系统(单反、微单、中画幅等)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的场景。这种中立的态度让我作为读者感到非常放心,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作者是站在教育和普及的角度来帮助我理解工具的本质,而不是进行商业推广。特别是关于闪光灯和附件使用的部分,它详细解释了柔光罩、反光伞等附件的工作原理,并配有清晰的光路图,这对我这种一直对影棚灯光心存畏惧的人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入门门槛。现在,我已经可以自信地在室内进行简单的布光尝试了,这一切都归功于这本书扎实而又平易近人的讲解方式。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福音!我最近入手了它,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初步感受。首先,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非常专业。内容上,它不像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地从摄影的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特别是关于构图和光影的讲解,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大量的图例和实际案例分析,让我这个自学成才的摄影师看到了很多自己以前忽略的盲点。比如,它对“黄金分割”和“三分法”的阐述,结合实际风景照的对比,让我立刻就能理解如何在实际拍摄中运用这些技巧。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光照条件的解析,比如阴天、晴天正午、日出日落时分的用光策略,都有非常细致的说明和效果对比,这对于我这种经常在户外摸索的摄影人来说,简直是宝藏。我感觉光是研究完这部分内容,我的片子质量就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评分一无所有王健林, 普通家庭马化腾, 名下无房潘石屹,家里最丑刘亦菲, 会打一点张继科,普通粉丝陈奕迅, 电竞玩家周杰伦,一般帅气吴彦祖, 随便锻炼彭于晏,普通话赞古天乐, 一点小帅金城武, 才貌双全高晓松,铁骨铮铮郭沫若, 呼风唤雨萧敬腾,演技精湛吴亦凡, 百花影帝李易峰,小鸟依人姚明哥,一米八零黄晓明,从未整容是杨颖, 爱国艺人杜海涛, 德艺双馨赵忠祥,民族英雄张学良。 男儿本色看鹿晗
评分非常棒的教程,专业,准确!细细品读,几乎所有摄影的疑问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比论坛上的回答靠谱的多。2016年618特价买的,太值了!
评分强调从摄影的角度观察。不仅介绍各种
评分纸质一般………………………………
评分西班牙语:relacionados con lo que yo, me vino a un salsa de soja.
评分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后与人共赏此宝。人皆赞叹不已,故生此宝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价比之慨,且赞吾独具慧眼与时尚品位。产品介绍果然句句实言,毫无夸大欺瞒之嫌。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
评分一个字!!值!!!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亮面纸,印刷效果也挺好,适合收藏
评分货超值,呵,下次再来。帮你做个广告,朋友们:这家店的货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