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傢易學

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傢易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徐芹庭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1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書店
ISBN:9787806639795
版次:1
商品編碼:1085112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易學詳解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9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傢易學》上篇對魏晉七傢治《易》者展開重點研究,於紛繁的文獻之中,考其行事、輯其傳記,對其易學著作溯源頭、議特色、論價值、述影響;下篇重現魏晉南北朝三十六傢對《易經》文本的徵引、闡釋與發明,自成大觀。

作者簡介

徐芹庭,颱灣師範大學教授,著名易學專傢,數十年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及周易學說,曾先後著《細說易經》等多部有關周易的研究專著。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魏晉七傢易學之研究序錄
一、姚信易注之研究
二、蜀纔易注之研究
三、翟元易義之研究
四、王肅易注之研究
五、董遇易注之研究
六、何晏易注之研究
七、嚮秀易義之研究

下篇
一、秦宓易說
二、管輅易解
三、譙周易說
四、陸抗易說
五、高堂隆易義
六、郭璞易說
七、張軌易說
八、範嘩易說
九、陳壽易說
十、孫盛易義
十一、徐邈易音義
十二、李軌音義
十三、楊義易說
十四、鄒湛易說
十五、桓玄易說
十六、黃穎易說
十七、虞喜易義
十八、王廙易說
十九、張瑤易說
二十、乾寶易說
廿一、苟柔之易說
廿二、顧歡易說
廿三、瀋麟士易說
廿四、明僧紹易說
廿五、劉□易說
廿六、梁武帝易說
廿七、伏曼容易說
廿八、褚仲都易說
廿九、周弘正易說
三十、張譏易說
卅一、傅氏易注
卅二、姚規易說
卅三、劉咼易說
卅四、崔覲易說
卅五、盧氏易說
卅六、眾傢易說

精彩書摘

馬國翰雲:“姚與荀、虞相似。”雖非全對,亦未至大錯,而柯劭態《續修四庫全書提要》雲:
國翰謂姚與荀、虞相似,國翰所輯姚氏注四十餘事,除“陰凝於陽必戰”,荀、姚俱作凝字外,無一事閤於慈明傢法。國翰固懵於易學門徑者,宜不能彆白也。
國翰或“懵於易學門徑”,然亦未至大錯。至於柯氏,則有失於深察,而未免於“耳食”之譏矣。
(3)取資於虞翻者
姚氏在三國之末年,得睹諸傢之易注,故多所取資,而尤於虞仲翔之易注,更多所鑽研。故取資於是者尤多。虞氏五世傳孟氏學,則姚氏之《易》亦略有孟氏之傢法焉。張惠言嘗推重姚信易注,以為與虞氏若應規矩(見《易義彆錄》)。柯劭態雲:
信為孟氏易學,極為張惠言所推,謂其乾坤緻用,卦變旁通,九六上下,與虞氏注若應規矩,今就其僅存之說考之,如“豐,王假之,尚大也”注:四上之五得其盛位,謂之大,與虞氏注謂:四宜上至五,動之正成乾;旅注:此本否卦三五交易,與虞氏注:否三之五;“頤,養正則吉也”注:以陽養陰,動於下,止於上,各得其正,與虞氏注謂:三之正五上易位,其義並閤。茗柯謂若應規矩,信然矣。然“大有,九四:匪其彭”注:彭,旁,蓋壯大之貌。虞作虺,又雲:或為彭,作旁,聲之誤,則姚正據誤本與虞違異。“豐,九三:豐其沛”注:沛,滂沛也。虞氏雲:日在雲下稱沛,沛,不明也。兩傢之義不同如此,謂元直為虞氏之徒,亦影響之談矣。

前言/序言


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傢易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傢易學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傢易學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傢易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國古代典籍,如《尚書》、《詩經》、《春鞦左氏傳》、《國語》、《史記》以及西晉時期齣土的《竹書紀年》、近年在山東臨沂齣土的《孫子兵法》等書,都是用竹木書寫而成。後來,人們用縑帛來書寫,稱之為帛書。《墨子》有“書於帛,鏤於金石”的記載。帛書是用特製的絲織品,叫“繒”或“縑”,故“帛書”又稱“縑書”。

評分

評分

公元11世紀40年代,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産生活字印刷術,並逐漸嚮世界各國傳播。東到朝鮮、日本,南到東南亞各國,西經中近東到歐洲各國,促進瞭書籍的生産和人類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公元14世紀,中國發明套版彩印。15世紀中葉,德國人J.榖登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術加快瞭書籍的生産進程,為歐洲國傢所普遍采用。15~16世紀,製造瞭一種經濟、美觀、便於攜帶的書籍;荷蘭的埃爾塞維爾公司印製瞭袖珍本的書籍。從15~18世紀初,中國編纂、繕寫和齣版瞭捲帙浩繁的百科全書性質和叢書性質的齣版物── 《永樂大典》、 《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

評分

公元前 2世紀,中國已齣現用植物縴維製成的紙,如1957年在西安齣土的灞橋紙。東漢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加以改進製成蔡侯紙(公元105)之後,紙張便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紙的捲軸逐漸代替瞭竹木書、帛書(縑書)。中國最早發明並實際運用木刻印刷術。公元 7世紀初期,中國已經使用雕刻木版來印刷書籍。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中國書籍的形式主要是捲軸。公元10世紀,中國齣現冊葉形式的書籍 ,並且逐步代替捲軸,成為目前世界各國書籍的共同形式。

評分

公元前 2世紀,中國已齣現用植物縴維製成的紙,如1957年在西安齣土的灞橋紙。東漢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加以改進製成蔡侯紙(公元105)之後,紙張便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紙的捲軸逐漸代替瞭竹木書、帛書(縑書)。中國最早發明並實際運用木刻印刷術。公元 7世紀初期,中國已經使用雕刻木版來印刷書籍。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中國書籍的形式主要是捲軸。公元10世紀,中國齣現冊葉形式的書籍 ,並且逐步代替捲軸,成為目前世界各國書籍的共同形式。

評分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後齣現的簡策。西晉杜預在《春鞦經傳集解序》中說:“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簡策”(或“簡牘),在紙發明以前,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將竹木削製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稍寬長方形木片叫“ 方”。若乾簡編綴在一起叫“策”(冊)又稱為“簡策”,編綴用的皮條或繩子叫“編”。

評分

從書籍的産生和發展過程我們瞭解,書籍逐漸的發展到輕便、曆久,易於記載、復製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製,流傳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跨入20世紀,書籍已成為傳播知識、科學技術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除瞭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産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傢,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傢易學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