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量近四万册
☆ 以读图和识图作为写作主线,也讲述制图原理和制图方法
☆ 以图为主,文字简练,将深奥、玄妙之词表达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室内装修施工图设计与识图》以简练的语言、直观的图解和典型的装修案例,将室内设计装修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规范传授给读者,非常适合学习环境艺术的年轻设计师快速掌握装修施工图的绘制技巧,也是施工技术人员快速提升读图、识图能力的一本行业参考书。
《室内装修施工图设计与识图》由8章组成。第1章讲述正投影原理与工程制图;第2章讲述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图样种类及制图规范;第3章讲述室内设计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识图方法;第4章讲述室内设计天花板图的绘制方法和识图方法,配有常见的天花板设计案例;第5章讲述室内墙面施工图的绘制方法和识图方法,包括常见造型、典型构件和材料的图示案例;第6章讲述剖面图的有关知识;第7章讲述节点及大样图的制图特点和阅读方法,并配有一些常见装修大样图供读者参考。第8章为案例介绍,给出整套施工图实例和竣工照片,使读者在阅读施工图时能进入实景场所,体会图样与成品的关系。
第1章 正投影原理与工程制图
1.1 投影原理
1.2 正投影与三视图
1.3 建筑与室内投影图的形式
第2章 图样种类及规范
2.1 建筑工程设计图样的种类
2.2 建筑制图的国家标准
2.3 建筑施工图与装修施工图的差异
第3章 室内设计平面图的绘制和阅读
3.1 室内设计平面图的表达方法
3.2 室内设计平面图的内容
3.3 平面图常用图例和符号
第4章 室内设计天花板图的绘制和阅读
4.1 室内设计天花板图的投影方法
4.2 室内设计天花板图的内容
4.3 天花板图的表达方法
第5章 室内墙面施工图的绘制和阅读
5.1 室内墙面图的表达方法
5.2 室内家具及陈设在立面图上的表达
5.3 墙面装饰造型的表达
5.4 独立装饰造型的表达
5.5 装饰材料的表达
第6章 剖面图的制图特点和阅读方法
6.1 剖面图的种类
6.2 剖面图图例
第7章 节点及大样图的制图特点和阅读方法
7.1 节点及大样图的形成及图示方法
7.2 节点及大样图的阅读及制图特点
7.3 常见装修大样图
第8章 室内装修施工图设计案例
8.1 室内装修施工图设计案例一
8.2 室内装修施工图设计案例二
附录
附录A 常用尺寸标注方法
附录B 常用建筑门窗图例
附录C 常用家具、设备图例
附录D 常用建筑及装饰材料图例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排版风格非常现代,虽然内容是技术性的,但整体阅读体验却出奇地流畅。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大样节点时,采用了分层解析的技巧,先是整体布局,然后逐层剥离材料和连接方式,最后回归到规范要求。这种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总结到规范的逻辑递进,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图纸上的表达”这一章节的介绍。现今的室内设计日新月异,新型复合板材、智能照明系统、隐藏式收纳结构等层出不穷,但传统的制图标准有时难以跟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新旧规范之间架起桥梁的实践案例,比如,当使用了一种市场上尚未有标准代号的环保涂料时,设计师应该如何在施工图上以最规范、最不易产生歧义的方式进行标注和说明。如果它能提供一些灵活应变的策略,那它就真正抓住了当下行业的需求痛点,而不仅仅是重复旧有的知识。
评分坦白讲,我更倾向于那种带有浓厚学院派严谨气质的书籍,它应该像一把尺子,量度着行业内的专业标准。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其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引用是否足够权威和及时。室内装修施工图的设计规范,其底层逻辑是安全和耐久性,这是任何设计美学都不能超越的红线。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不同等级的工程(比如民用住宅和商业空间)在荷载计算、防火分区、材料防火等级等方面,在图纸上应如何体现出差异化的处理要求。如果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图例索引,明确指出每一个符号或注释所对应的具体国标或地标条文编号,这将极大地方便需要进行规范审查的设计师。这本书如果能像一本“标准汇编”那样精确可靠,那么它在专业图书馆或设计院资料室中的地位,就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而是一本具有约束力的工作文件了。
评分老实说,拿到这本书时,我原本是抱着一种怀疑态度的,毕竟“设计与识图”这个主题已经被无数教材和培训课程反复咀嚼过了。但翻开内页,我立刻被它那种深入骨髓的“实战导向”所吸引。它没有花哨的渲染图来填充版面,而是大量采用了清晰、高对比度的黑白线条图,这些图例似乎都是从实际项目中提取出来的,带着一种原始的、未经美化的真实感。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冲突检测”部分的处理——这是传统教材中常常一笔带过的环节。这本书似乎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剖析不同专业图纸(如暖通、电气、结构、装饰)之间的交叉点和潜在矛盾,并提供了图纸会审阶段的常见问题清单。这对于项目经理和高级设计师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很多时候,图纸的价值不在于画得多美,而在于它能预见多少施工中的难题。如果这本书真能系统地教会读者如何“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图”,提前发现那些隐藏在复杂叠加图层下的隐患,那么它就远远超出了普通教科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份行业内资深专家积累的“避坑指南”。
评分从一个对施工现场有深度参与的监理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它建立了一种“双向沟通”的语言体系。很多时候,设计师和施工队之间的沟通壁垒,恰恰是因为双方对同一张图纸的理解口径不一致造成的。设计师可能侧重于美学效果和空间逻辑,而现场工人更关注如何用最省力、最稳固的方式实现这个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在“施工逻辑还原”方面有独到之处——比如,它如何从一张完成的立面图或平面图中,反向推导出必须先完成哪些基础处理,后进行哪些饰面安装。如果书中能加入大量“错误示范与纠正”的对比图例,展示因识图不清导致的常见错误(比如排砖方向错误、龙骨间距不符、防水层涂刷不到位等),并直接指出图纸上应如何修改以避免这些错误,那这本书对于项目质量的把控将是质的飞跃。它应该是一本能让施工人员也愿意翻阅的图册,因为它能帮他们“读懂”设计师的真正意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这或许正是它内容深度的体现吧。我是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建筑施工图制图规范和识图技巧的工具书时,偶然发现了它。市面上同类书籍往往侧重于某一特定环节,比如仅谈谈结构图纸的看点,或是专注于某个专业(如水电)。然而,这本书的目录结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似乎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图例符号讲起,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节点详图分析。我特别期待它能在“施工工艺与图纸表达的关联性”这一块有深入的阐述,因为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常常是新手最头疼的地方。如果它能清晰地展示,某一特定的线条、某一特定的标记,在实际施工中具体意味着什么材料、什么工艺要求,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希望它不是那种只罗列规范条文的“字典式”手册,而是真正能指导实践的“路线图”。对于一个刚踏入设计助理岗位的年轻人来说,能否快速准确地理解深化后的施工图,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跟上项目进度,并有效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材料浪费和返工。我真心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破译手册”。
评分一般,太一般了
评分让你不在为了担心新房的装修风格而愁眉苦脸!
评分可以,借鉴借鉴不错
评分书很好,正品书籍,卖家服务态度非常好。
评分如果是这篇帖子出来评价的商品,说明没有质量问题,物流快递方面也OK,基本四星左右的评分。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一般吧,没啥大用
评分111111111
评分书很好,正品书籍,卖家服务态度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