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文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義光 著
图书标签:
  • 文化
  • 历史
  • 文献
  • 学术
  • 中国文化
  • 文集
  • 古籍
  • 思想
  • 研究
  • 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西书局
ISBN:9787547503485
版次:1
商品编码:1095290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传统「说文学」之所以举步维艰,很难有所突破,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宗许思想太重,始终难逃许说的束缚;二是未能有效地利用古文字材料,特别是在清代金文材料已经相当丰富的情况下,仍未能意识到金文对古文字研究的意义。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局限,传统「说文学」家之六书研究日臻繁复,文字说解却很多都迂曲难通,字源学也被局限于对《说文》部首的研究。二十世纪初,在孙论让、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的带动下,掀起了甲骨文、金文研究的热潮,真正意义上的古文字学纔逐渐形成。孙论让的偏旁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提出,为新文字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林义光的《文源》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目录

导论 林义光及其《文源》
文源

目录
六书通义
古音略说
凡例
卷一 全体象形
卷二 连延象形
卷三 分理象形
卷四 表象象形
卷五 表象象形
卷六 殽列象形
卷七 表象指事
卷八 杀列指事
卷九 形变指事
卷十 会意
卷十一 转注兼形声
卷十二 二重形声
附录一 通检
附录二 引用彝器异名笺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

评分

這本書在文字學史上還是很有地位的。

评分

收录数十位风格各异的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民国大师们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与成就,令人敬仰,引人好奇;读者能从这套书中看到民国精英们的生活,领略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评分

记得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里提到过,说到关于古文字工具书在文字排列次序上的问题,说当年(大概1935年左右)大部分古文字工具书的编纂,在文字排列上都是按照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来排列顺序的,知道清代大多都是这样,但唯独林义光这本《文源》另辟蹊径,算是很了不起的创举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目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