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超圖解:世界72哲人x古今210個哲思,看圖就懂,麵對人生不迷惘!》
作者: 田中正人 .齋藤哲也 譯者:卓惠娟,江裕真
齣版社:野人 齣版日:2015/12/1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3841050
叢書係列:Graphic Times 齣版地:颱灣
規格:平裝 /368頁/15.2 x 23 cm/普通級 /雙色印刷/初版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 哲學
內容簡介
如「昆蟲圖鑑」般解析哲學,用看「多啦A夢」的心情閱讀哲學!
從來沒有過這麼可愛的哲學入門書,橫跨2600年的哲學史,以超過500幅粉紅小插圖,解說72位哲人和210個哲思;讓人覺得哲學原來這麼簡單,讀起來這麼享受!覺得自己好聰明!腦袋充滿生命力!
麵對人生,每個人心裡都會有無法簡單迴答的疑問,想問自己,也想問別人……藉由閱讀本書,站在世界上偉大哲學傢的肩膀上,從韆百年來無數的思辨旅程中,或許能找到說服自己的理由,以及麵對未來的方嚮與動力!
V中學生 V大學生 V新鮮人 V上班族 V銀髮族 21世紀思考未來的必修課
瀧水博士:「閱讀本書時,我有如重新被康德的領悟、沙特留下的訊息力量、尼采的虛無主義,從背後推自己一把,再次受到激勵一般。」
編輯心得:「讀這本書,讓我也想如這些偉大哲人一般,像蘇格拉底般活得正當、像柏拉圖般活得像『人』;像亞裏斯多德一樣,懷抱著希望彼此幸福的友愛!」
「為什麼我總是被迫做這做那!」「我要我自己的自由!」
沙特:自由相當痛苦喔!所有的行為都是自己的責任,伴隨而來的是不安及責任。
「說不定這世界根本就是一場夢!」……
巴門尼德斯: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為什麼你都不瞭解我?」「我們的代溝怎麼會這麼大?」
索緒爾:語言不是姓名的一覽錶。由語言而產生的差異,會呈現不同的世界。
本書特色
■史上zui多哲人!收錄世界72位哲學傢:從「哲學之父」泰勒斯到哈佛「正義」名師桑德爾等哲學傢。
■史上zui簡單!以超過500幅粉紅色插圖,介紹210個哲學概念,看圖就能直覺理解。
■哲學入門!哲學概念的語源、齣處、具體實例及相反詞,一目瞭然。
■隨查隨找!蒐羅400則以上的索引,方便搜尋查找。
樂讀推薦
王偲宇──壽山高中歷史教師
李偉文──牙醫師、作傢、環保誌工
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苑舉正──颱大哲學係教授、《求真:臺大zui受歡迎的哲學公開課》作者
周偉航──專欄作傢、《人渣文本》作者
莊德仁──建國高中歷史教師、臺灣師大歷史博士
冀劍製──華梵大學哲學係教授、《海賊王的哲學課》作者
讀者書評
──瀧水博士
簡潔而正確地介紹偉大哲學傢的係統。竟然是以錶意符號的漫畫風格來呈現!
哲學真瞭不起!讀瞭本書之後我真心這麼想!所謂哲學,是生活方式。本書生動地述說偉人們的生存樣貌。
有如重新被康德的領悟、沙特留下的訊息力量、尼采的虛無主義從背後推自己一把,再次受到激勵一般。
──娜美
本書不僅西方哲學也納入東方哲學,總之非常有趣!以插畫淺白地說明哲學,連艱深的哲學也變簡單瞭。感到自己似乎變聰明瞭!
──木村尚義
本書是一本將艱澀難解的哲學以淺顯、平易近人方式解說的劃時代「圖鑑」。
過去從未齣現過以這形式來引導讀者進入哲學之門。
與其讓攻讀哲學的人一樣,在打開哲學的門之前就充滿挫摺,能像本書般循循善誘指引更令人感到與哲學更親近。
就像洗手間標示的男女圖般,圖解更容易使人一目瞭然。
唯有登堂入室,纔能有進一步的思考。以本書做為開端,一探哲學堂奧。
──A8Chang
本書不是查詢用的「專門用語辭典」,而是一本閱讀用的「哲學圖鑑」。
因此,就像欣賞昆蟲圖鑑般,能夠單純享受閱讀時的樂趣。
的確,若是認真打算理解哲學的話,往往容易想得過度艱深,但本書以圖解說明,我認為非常清晰。
推薦給剛開始對哲學感興趣的人,以及寫報告需要瞭解哲學知識的大學生。
──tamano
本書閱讀門檻低得令人驚訝。哲學傢以二點五頭的可愛漫畫造型錶現,配閤粉紅色的插圖,而且文字少到令人不敢相信這是一本「哲學書」。
但一讀之下,內容確實是哲學入門嚮導或者可以說是哲學史。
對於在大學需要學習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是一冊相當好的複習書。
書中也列齣重要參考文獻,也可作為想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入門參考。
作者簡介
田中正人
一九七○年齣生於東京。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倫敦傳媒學院畢業。
於MORNING GARDEN公司主要從事平麵設計擔任書籍企畫及製作。
齋藤哲也/編輯、監修
一九七一年生。編輯暨作傢。涉獵領域從哲學、思想到經濟、商業等廣闊領域的書籍編製,也寫作書評、書刊評論。
冀劍製/中文版審定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現任華梵大學哲學係教授、邏輯與思維研究室主持人;專長為心靈哲學、形上學、認知科學、知識論、邏輯學及中西比較哲學。
著有《邏輯謬誤鑑識班》《臥底哲學傢的生活事件調查簿》《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海賊王的哲學課:正義、夢想和人生的偉大航道》《哲學概論》《是思考,還是想太多?》等。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齣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三年返颱後,逐步實踐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山羊島的藍色奇蹟》、《遺體》、《三星內幕》、《佛陀教你不生氣》、《超譯佛經》等。
江裕真
畢業於輔大管研所、中央資管係,現為《今周刊》特約譯者。喜歡到日本自助旅行,希望有能走遍日本47個都道府縣(目前去過22個)。譯著包括《史上zui強哲學入門》西洋篇&東洋篇、《無印良品成功90%靠製度》、《SCRUM: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社群媒體怎麼玩?》、《大數據@工作力》、《M型社會》、《一本讀通杜拉剋》、《AKB48的格子裙經濟學》等。
推薦序
超圖解,讓大腦得以更犀利而直接的理解哲學呢! 汪栢年(蘭陽女中歷史老師)
一般人認為圖像是簡單且簡化的象徵,無法如文字般描述深刻的哲學真理,也無法如演說一般深刻地打動人心。但是,就演化的進程而言,成長於自然界的我們都是運用圖像來理解世間事物的。人類進入文字的世界隻不過纔五韆年的歷史。曾幾何時,我們已經演變成唯有倚賴文字、語言的轉述纔能夠理解哲理。我相信,人腦內仍有一大片待開發的部分,保留給我們很少知覺到的圖像解析力。這種圖像理解力能夠讓我們更犀利、更直接地瞭解哲理—《哲學超圖解》就是一本試圖用圖像理解力來解釋哲學思潮的書籍。
藉由文字來理解哲理時,我們必須透過頭腦的轉化,將字麵意義圖像化、邏輯化,方可切入哲理之中。因此,我們在閱讀一般哲學書籍時,往往要透過許多的舉例,纔能夠正確地瞭解。相同地,語言的轉述也必須靠聽講者發揮很大的想像力,或迴傢之後對筆記進行加工整理,方可真正瞭解演講者所講的內容。
《哲學超圖解》的圖像很接近所見的自然事物,其利用圖像的闡述過程可以讓頭腦很神奇地直接看到事物的流轉。圖像與文字相輔相成,補足瞭文字無法錶達的具體形象,也發揮瞭文字的簡潔錶達力。另外,它利用超連結的概念,將頁碼標註在重要概念之後,讓讀者可以直接前往欲瞭解的章節頁麵,可以使大腦、圖像、文字、哲學概念之間形成連結網絡。因此,以往對某一哲理的認識或許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在新的認識網絡形成之後,大腦將會重新產生不同的概念與看法,對事物也會產生新的認知。
普羅塔哥拉斯的名言:「人類是萬物的尺度」,常會被誤解成:「人類是萬物的標準」,但利用書中所舉的兩個例子,則會發現普羅塔哥拉斯的實際意義比較接近:「人類常以自己的觀念為尺度衡量萬物」,這就是「以文字解釋哲理」與「以圖像解釋哲理」之間的差異所在。因此,社會上常齣現許多容易產生爭議的概念,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紛爭。在排除不同的文化價值觀之後,有時候並不是哲理本身的問題,有可能是方法論的問題。若是我們能利用圖像分析對問題的本身進行更犀利的分析與瞭解,不僅可以增長本身的智慧,也可帶來寬容的精神,避免因誤解而產生衝突與戰爭。
推薦序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莊德仁(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臺灣師大歷史博士)
為何推薦《哲學超圖解》一書?zui主要的原因,本書無論是內容與編排設計,都太神奇瞭!實在需要對中小學都無哲學課的臺灣讀者,推薦這本好書。
首先,哲學是門抽象的學問,如何具象地呈現,就是件神奇的事。哲學流派有其師承,各有其特色,能夠清楚地釐清同異,實透顯齣作者非凡且神奇的哲學素養。哲學傢的一生,長達數十年,身心經歷亦非常人所想像,如何找齣一句話,來作為一生蓋棺論定之代錶,作者的洞見,當然是另一件神奇。哲學傢的論述,往往長篇纍牘,如何幾句話,能道齣其原委又能直窺其堂奧,如此地直搗黃龍且又一語中的,讓讀者隻好拍案叫絕,狂呼神奇!
作者努力費心地用簡單幾句話、幾張圖,想要讓讀者能從這簡單的圖文中,認識哲學傢的深奧思想,此除瞭須仰賴作者對哲學傢思想的融會貫通外,更展現作者深入淺齣的闡述轉化功力,如此精心設計,無非希望讀者能有「一即一切」的閱讀享受。然這應該是臺灣讀者認識哲學的開始,若希望能跟歷代哲學傢們對話,更精準地體認作者含英咀華的功力,讀者們實需還要有更完整的哲學素養。當讀者透過本書的導讀,進而拜讀哲學傢的原典後,再迴來看本書時,若有「一切即一」的感動時,這自然又是件神奇的閱讀快感。
《哲學超圖解》一書,有著超乎一般書籍的內容與編排設計,唯介紹的哲學傢,多是以西方為主,若臺灣的讀者在讀完本書後,也能齣版一本《東亞哲學超圖解》或《中國哲學超圖解》等類書籍,此又是齣版界的神奇大事吧!
後記
「或許我眼中看到的蘋果顏色、外形和其他人看到的並不同,隻是我們一直各自抱著不同觀點相處而已」、「說不定這個世界根本就是一場夢」……
誰都可能存有類似這樣的謎題,我非常想要得知其中的答案。我的祖父很愛閱讀,老傢的整麵牆都充滿瞭法語、德語寫成,不明所以的原文書,以及經過日曬呈褐色的蠟紙包起來的哲學書。有,我突然覺得這些書中可能有我想找尋的答案。
確實,挑起「主觀與客觀」問題的知識巨人眾多。
笛卡兒說主觀與客觀是一緻的,理由是「因為神讓它一緻」;
相反的,休謨卻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
康德則認為人類主觀和物體本身的型態雖然不一緻,但同屬人類的主觀是一緻的。
黑格爾依據所謂的辯證法,主張能夠讓主觀與客觀達到一緻;
鬍塞爾則相信人主觀外的世界是存在的,而試圖探尋其根據。
……
因為想把看到這些思想感受到的驚奇視覺化,所以誕生瞭本書。
本書由主要涉獵哲學、思想、修養、社會科學領域的齋藤哲也監修,他對於我在詮譯時的誤解一一指正。本書能夠完成,衷心感謝齋藤的傾力協助,藉此錶達對他的深切謝意。同時,也衷心感謝賜予齣版機會的PRESIDENT齣版社的中嶋愛。
zui後,感謝閱讀本書的您,若是您能本書中有所發現或驚奇,將使我感到無限欣慰。
田中正人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反應是它的裝幀設計,封麵的色彩搭配和排版風格,應該就能透露齣它是否真的“超圖解”。我希望它不是那種隻在標題或小角落裏零星放幾張圖的“圖解”,而是真正以圖像為主導,文字作為輔助說明的呈現方式。想象一下,當讀到關於存在主義的章節時,不是枯燥地解釋“存在先於本質”,而是用一張描繪個體在茫茫宇宙中孤獨掙紮的意象圖,配上簡練的文字點撥,立刻就能觸及到那種深刻的個體感受。我特彆看重的是它能不能把不同哲學流派之間的關係,比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爭論,通過圖錶或者對比的方式呈現齣來,這樣我就能更清晰地把握哲學發展的內在邏輯,而不是被一個個孤立的思想點所睏擾。另外,“麵對人生不迷惘”這個副標題,更是激發瞭我購買的欲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思考人生、如何做齣選擇的智慧。如果它能引導我審視自己的價值觀,理解不同選擇背後的哲學根源,從而更堅定地走自己的路,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不止於哲學啓濛瞭。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復雜事物簡單化的書籍抱有極大的好感,尤其是當這些復雜事物涉及到“哲學”這樣令人望而生畏的領域時。這本書的“超圖解”和“看圖就懂”的承諾,正好擊中瞭我的痛點。我設想中的這本書,應該會采用大量精美的插畫、流程圖、思維導圖,甚至是漫畫的形式,將晦澀的哲學理論具象化。例如,在講解休謨的懷疑論時,它可能會用一個不斷坍塌的知識之塔來象徵;在講解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時,它可能會用一個獨立思考的孤獨身影來錶達。我期待它能夠用最簡潔的語言,配閤最直觀的視覺元素,將72位哲學傢的核心思想,以及210個關鍵的哲學命題,進行一次梳理和呈現。我更希望它能夠清晰地勾勒齣不同哲學流派的發展脈絡,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批判。而“麵對人生不迷惘”的副標題,則讓我對它寄予瞭更高的期望——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哲學入門的工具書,更能成為一本幫助我理解人生、指導我行動的生活指南。它應該能提供一種看待世界和人生問題的全新視角,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從容地應對挑戰。
評分我一直覺得,那些偉大的哲學傢,他們思考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是我們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睏境。比如,什麼是幸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該如何與他人相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來解讀這些宏大的哲學命題。它會不會把亞裏士多德的“幸福論”放在如何實現個人價值的章節裏,用現代社會的案例來解釋?會不會把道傢的“無為而治”和現代管理學中的“授權”聯係起來?我希望能看到哲學思想如何在古今中穿越,並依然能指導我們當下生活。而且,我非常喜歡“港颱原版”這個標簽,這意味著它可能保留瞭更原汁原味的哲學味道,沒有經過過度的本土化處理,或者說,它能提供一種不同於大陸解讀視角的思考方式。我猜想,這本書的翻譯應該也會比較講究,能夠準確傳達哲學傢的原意,同時又不失流暢可讀性。如果它真的能讓我感覺到,那些古老的哲學智慧,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過時,反而能為我們解決當下的睏惑提供新的視角和力量,那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把它推薦給我的朋友們。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確實挺吸引人的,一下子就把“哲學”和“圖解”這兩個概念結閤起來,聽起來就覺得門檻降低瞭不少。我一直覺得哲學這東西,雖然深邃,但有時候真的很難下口,那些長篇大論的理論,讀起來確實需要不少的耐心和積纍。所以,當看到“超圖解”、“看圖就懂”這樣的字眼時,我心裏就生齣瞭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我設想中的這本書,應該能把那些復雜的概念,比如康德的先驗範疇,或者黑格爾的辯證法,用非常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齣來,就像一個清晰的思維導圖,把各個哲學傢之間的聯係和思想演變脈絡都勾勒齣來。我特彆期待它能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曆史事件來類比,這樣理論就不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有瞭鮮活的生命力。如果真的能做到“看圖就懂”,那對我這樣的哲學初學者來說,絕對是一本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我甚至可以想象,它可能會用漫畫的形式,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對話場景畫齣來,或者用插畫來解釋尼采的權力意誌,光是想想就覺得有趣。而且,72位哲人和210個哲思,這個數量也很可觀,感覺可以係統地梳理一下哲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不用再東拼西湊地去看不同書籍的片段瞭。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聯想到,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其實都有前人思考過的痕跡。比如,當我們在做某個決定時,會糾結於理性與感性哪個更重要,這不就是康德和休謨爭論的縮影嗎?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種“哲學思維”,遇到問題時,能夠跳齣單一的視角,從更廣闊、更深刻的層麵去審視。我特彆期待它能夠展現齣不同哲學傢的“個性”和“風格”。比如,蘇格拉底的詰問法,柏拉圖的理念論,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尼采的超人哲學,這些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如果這本書能用插畫或圖標的形式,生動地錶現齣這些風格的差異,比如用一種比較嚴謹、規整的圖來代錶亞裏士多德,用一種更具顛覆性、抽象的圖來代錶尼采,那會非常有意思。而且,我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哲學不是一種枯燥的學術研究,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探索過程。它能夠激發我的好奇心,讓我願意去追問“為什麼”,去質疑那些理所當然的觀念,從而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