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适合初学者看 是一本入门书
评分东胡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与匈奴同时兴起于战国末期(公元前三世纪),至汉初(公元前206年)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逃散,其中主要的两支分别逃至乌桓山和鲜卑山,从此便以乌桓族和鲜卑族出现于史册,而东胡之名遂湮没无闻。由于现时留存下来的东胡文献资料奇缺,故历来治东胡者多从乌桓鲜卑开始,对开东胡早期的历史,即被匈奴击破以前的历史,均难于详述。本书根据近三十年来国内考古发现的东胡遗迹,对它进行初步探索,试图把东胡的历史向前追溯到它的起点。
评分刘汉民,1962年11月生于山东青岛,分别于1983年、1988年、200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南开大学。2001-2003年在天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第6届特约研究员兼体制改革组召集人。2007年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教授担保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作为期18个月的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理论与企业制度、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比较制度分析等。曾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和《经济学动态》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被转载、引用数百次,参与撰写的《公司治理》一书获第11届孙冶方经济学奖和天津市优秀社科著作特等奖。
评分三、东胡早期的活动范围及东胡族系
评分唐代关中墓葬的地面设施包括垣墙、阙楼、封土、墓碑、石刻、祭祀场所和墓树。唐代墓葬的地下结构分为双室砖墓、双室土洞墓、单室砖墓、单室土洞墓四个大类。双室砖墓和双室土洞墓出现的时间大约在高宗执政以后,消失时间在惠陵下葬以前。单室砖墓是唐代延续时间最长的墓葬形制,其墓主身份基本固定在五品以上官员之中。安史之乱后,墓葬的地下部分开始简化,竖井墓道基本取代了长斜坡多天井墓道。小龛也由墓道向甬道、墓室转移,最终固定为十二个,以安置十二生肖。墓葬地下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五...
评分一、乌桓人的经济生活
评分(展开全部)
评分三、代政权的兴亡及北魏王朝的建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