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字书辑刊:六书故(套装上下册)
评分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以后,成为《文心雕龙》的通行本。[1]
评分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3月,与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会见。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29日,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8月,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9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离开广州赴上海,并与许广平在上海结婚。12月,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双方争论持久,影响巨大。
评分六书故》是宋末元初戴侗积三十年之功而编著的一部语言学著作,在中国文字学史上是一部非常特殊的著作,保存了很多传统资料,在收字、体例、阐述等方面多有创新,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对后世的文字、音韵、训诂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
评分《六书故》元人戴侗所作的一部用六书理论来分析汉字的字书。也是宋末元初一部承前启后的语言文字学著作,其中包含着先进而精到的语言学思想,对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理论和实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全书有三十三卷。这部书的价值在于能援引钟鼎文来说明字形,又能明辨字义的引申不同于文字的假借。
评分书是好书,印刷不错,有需求的可以购买,就是太贵。
评分书品不错,内容更不错。
评分《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由刘勰(xié)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写下。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在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在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5]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评分作品介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