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乙酉文编》中一九四五年之作,与《过去的工作》风格相当,“古怪题目”如《无生老母的消息》,“正经文章”如《道义之事功化》,都颇具分量。《北京的风俗诗》、《关于竹枝词》和《关于近代散文》,谈的都是作者一向爱好与关注的东西,同时也提示我们,此老尚有两种佚著,—查周氏日记,一九四五年六月十四日云:“下午编《北京竹枝词集》了。”七月二十四日云:“编《近代散文》。”七月二十七日云:“编《近代散文》全了。”七月三十日云:“下午长谷川来,交予《近代散文》稿。”可惜未能刊行,均已失传。至于那几篇后来写的,内容多涉回忆,文字亦较通俗浅近,已可看出晚期作品气象了。
评分《周作人自编集:立春以前》收入周作人文章三十三篇,多作于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谈文学的正经文章钩沉史籍、追根溯源,怀故人的感性之文淡然生死、真诚感人,而谈雨、谈送灶、谈和纸之美又归于闲适。正如校订者止庵先生所说,“此前各期散文的面貌在《立春以前》里几乎都有所展现,而又赋予新的也是时代的色彩,因而在周氏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评分周大爷还说:“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
评分《周作人自编集:立春以前》收入周作人文章三十三篇,多作于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谈文学的正经文章钩沉史籍、追根溯源,怀故人的感性之文淡然生死、真诚感人,而谈雨、谈送灶、谈和纸之美又归于闲适。正如校订者止庵先生所说,“此前各期散文的面貌在《立春以前》里几乎都有所展现,而又赋予新的也是时代的色彩,因而在周氏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评分照例手里拿着铅笔将喜爱的句子用弯曲潦草的线条划出来,然后再抄出来,些许认为精妙的文字也许在旁人看来不过很平淡,但是于自己是很有用的。
评分 评分周先生的作品真诚不做作。
评分周大爷的这本书,大部分皆为篇篇短文,并不冗长,但字里行间里透出的讯息却是让人想叫好的,让人豁然开朗的,让人莞尔一笑的。
评分周作人的散文,说起来真的值得去看一看,不只是散文爱好者,就是平常兴趣的人想找点安静的事做,就可以看看周作人。周作人后来是立了志要做隐士文人的,尽管没有如愿,但文章放在那里,颇有净人心魄的功效。五四时期周氏兄弟都是中国青年精神上的指引者,当时周作人的名气还要大一些,白羽慕名拜访时恰逢周作人外出,由鲁迅接待,谈话刚始,白羽的态度还稍倨,只是聊了几句才发现周作人的哥哥原来就是文坛上的鲁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