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紅利:十八大後轉型與改革的五大趨勢
評分總的來看,對我國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的專傢,主要側重於對增長潛力的分析,突齣瞭有利條件;而持悲觀態度的專傢,更多地看到當前存在的矛盾與問題。然而,大部分對我國未來經濟的預測和判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未來政策體製不變或者變化不大這一假設。但這一假設在未來10年成立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不大。未來5-10年,我國正處在轉型與改革的曆史轉摺點。在這個特定背景下,統籌兼顧,解決好短期與中長期的矛盾,關鍵在於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並著力推進走嚮消費主導的轉型與改革,以改善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環境。也就是說,政策與體製發生重要調整與變化應當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評分品相完整,發貨及時,快遞一如既往的給力
評分第二次改革:中國未來30年的強國之路¥30.70(7.8摺) 《第二次改革:中國未來30年的強國之路》是作者這兩年思考研究改革問題的成果匯集。2007年以來,作者研究的重點大都放在發展階段變化、政府轉型、公共服務體製與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等方麵。2008年國...
評分第六章 政府轉型
評分一代文豪老捨的閱讀習慣有一個優美的名字—“印象法”。他說:“我讀書似乎隻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瞭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瞭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著名數學傢華羅庚則喜歡“厚薄”法。他認為,讀書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說,讀書要紮紮實實,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尋源、徹底清楚。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瞭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瞭。這一步以後還有更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歸納,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做到融會貫通。經過這樣認真分析,就會感到真正應該記住的東西並不多,這就是“由厚到薄”這樣一個過程,纔能真正提高效率。 當代著名作傢秦牧的閱讀法有極為幽默的名字:“牛嚼”與“鯨吞”。“老牛白日吃草之後,到深夜十一二點,還動著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東西再次‘反芻’,嚼爛嚼細。我們對需要精讀的東西,也應該這樣反復多次,嚼得極細再吞下。”而“鯨吞”則是指,鯨類中的龐然大物是以海裏的小魚小蝦為主食的,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噸整噸的小魚小蝦就進入鯨的胃袋瞭。“人們泛讀也應該學習鯨的吃法,一個想要學點知識的人,如果隻有精讀,沒有泛讀,知識是強壯不起來的。”
評分第四章 綠色增長
評分不錯的書,值得一看,推薦購買。
評分第二次改革:中國未來的強國之路(英文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