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聽雨樓隨筆(卷六)
《聽雨樓隨筆(卷六)》
作者: 高伯雨
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2/05
ISBN: 9780193977143
語言:中文繁體
頁數: 256頁
裝訂:平裝
定價:88元
內容簡介:
《聽雨樓隨筆(卷六)》
很難簡單概括高伯雨先生的寫作。牛津大學出版社在高伯雨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際,分十卷每卷近
四百頁隆重出版高伯雨系列,實是香港文化出版的一件大事。
高先生留學英倫有年,遊學東洋日本,上海北京。一九三二年開始在香港寫作,編雜誌編書翻譯談
掌故,一直到一九九二年,六十多年流傳於世的文字有數千萬字,堪稱香港多產的作家之一,更
被譽為廣東香港淵博的掌故家。
高先生為文如其為學,為學如其為人。其為人,溫而毅,直而婉;不信不言,不果不行;其文其
學,博而不雜,精而不執;深而不刻,淺而不薄;大而不無當,泛而不無歸。
高先生寫隨筆,以廣泛的興趣見稱,上知天文,下識地理,旁及巫醫星相。於學無所不窺;從政
治、經濟、社會、教育以及各部門的文學,甚至金石書畫,他都有濃厚的興趣。文字深入淺出,雅
俗共賞。
掌故家瞿兌之:「在中國的史書中,往往只看見興亡大事的記載,或者官式的表面記錄,而當
時人們實際上是怎樣活動的,只有從其他的來源中才能體會到。這就使得從事掌故學的人要負起相
當重的責任了。我翻閱高先生的聽雨樓隨筆,覺得字字精采,至今不厭重讀。」
羅孚先生更認為:「高伯雨對晚清及民國史事掌故甚熟,在南天不作第二人想。」
盧瑋鑾:「高先生筆下的香港社會文史掌故,特別是講他家族在南北行發展的故事,幾十年與無數
留港文化人的交往,這都是難得而應保留香港歷史。」
作者簡介:
高伯雨 (1906–1992)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高適、林熙、溫大雅、秦仲龢等逾十個。祖父楚
香、父親舜琴經營名號元發行、元章盛、元得利等南北行生意。家底豐厚,高伯雨不愁衣食,跟名
家習書畫、學篆刻,遊學英國。在上海與唐雲笙(唐大郎)、王辛笛等往來,開始從事寫作。編過
報紙副刊,五十年代開始為報紙寫專欄「望海樓雜筆」「聽雨樓隨筆」「適廬隨筆」「彊廬瑣
記」,一寫就是五十多年。譯寫有《英使謁見乾隆記實》《紫禁城的黃昏》一九六六年三月,創辦
《大華》半月刊,一九六八年停刊後,一九七○年一月復刊為月刊,並印行黃秋岳遺著《花隨人聖
酓摭憶》補篇、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等書。
这本书《聽雨樓隨筆(卷六)》的出现,让我感到十分欣喜。高伯雨先生的文字,总是能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他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牛津版的精良制作,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不少光彩,从封面到内页,都透露着一种低调而奢华的质感。我一直非常欣赏他文章中那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次的“卷六”,我期待着能够继续领略他独特的视角,品味他对人情世故的独到见解。无论是对往昔的回忆,还是对当下世事的评论,我相信都会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与智者的对话,让我更加理解生活,更加热爱生命。
评分《聽雨樓隨筆(卷六)》这本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高伯雨先生的文章,我一直奉为圭臬,他的笔下,总有那么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带着点点希望,像极了人生的滋味。牛津版的质量,自然是不用说的,那种纸张的质感,翻阅时的声音,都带着一种仪式感。我尤其喜欢他的随笔,因为它不拘泥于形式,更注重内心的表达。我猜想这“卷六”里,一定又藏着不少高伯雨先生对世事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或许是对过往的追思,或许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又或许是对未来的展望。读他的文字,总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仿佛他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然后用文字将它具象化。这是一种奇妙的共鸣,也是我一直追随他的原因。
评分啊,这本《聽雨樓隨筆(卷六)》终于到手了!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到一股沉甸甸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封面设计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韵味,牛津版的印刷质量自然是没话说,纸张的触感温润细腻,字迹清晰,即使是繁体字,读起来也毫无障碍,反而多了一种古韵悠长的味道。我一直很喜欢高伯雨先生的文章,他的笔触就像他写的那样,细腻而富有哲思,总能在寻常的生活琐事中挖出不寻常的感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悠闲自在的下午,伴着窗外的细雨,静静地品味人生的况味。虽然这只是“卷六”,但我相信,这其中一定蕴含着作者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对过往岁月的温柔回味。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跟随作者的思绪,游走于字里行间,体验那份“聽雨樓”独有的宁静与智慧。每次翻开他的作品,都会有一种被洗涤心灵的感觉,好像所有的烦恼都能在字里行间烟消云散,只留下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向往。
评分这本《聽雨樓隨筆(卷六)》,拿到手里,首先就吸引我的是它的装帧,牛津版的品质果然名不虚传,那种厚重感和书页的质感,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高伯雨先生的文章,我一直是相当推崇的,他的文字总是那么的温润如玉,又不失力量。他擅长从日常生活中捕捉那些细微之处,然后赋予它们深刻的意义。读他的随笔,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学长者聊天,他用一种平和而又不失锐利的目光,审视着世事变迁,人情冷暖。这次的“卷六”,我猜想一定又是一系列精彩的篇章,或许会有对往事的追忆,或许会有对当下社会的观察,又或许会有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我尤其期待他如何用他那独特的笔触,去描绘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让它们在纸页上熠熠生辉。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精神的寄托。
评分这本《聽雨樓隨筆(卷六)》的出版,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高伯雨先生的文笔,我一直是深深着迷的,他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将看似平淡无奇的事件,描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我记得之前读他的作品,常常会在某个句子停下来,反复品味,那种文字的力量,那种思想的深度,总是让我受益匪浅。牛津版的印制,自然不必多说,那份精致和考究,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次的“卷六”,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不知道这一次,高伯雨先生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人生感悟,又会触及哪些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我喜欢他文章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那种娓娓道来的智慧,那种对人性的洞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刻的世界。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