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外阅读童书,架设读写迁移桥梁。
立足于阅读指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选材广泛,兼顾文学、科学、人文类优秀童书;
图画书、童话、小说,低中高诸年段各有侧重点;
读写联结,写作方法、心灵培育和情感表达并重。
《打开童书学写作》立足于阅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选材广泛,兼顾文学、科学、人文类童书;注意梯度,低年级以图画书为主,中年级以童话为主,高年级以小说为主。
《打开童书学写作》希望通过读来促进写。这里所说的“写作”,不是单纯的写作方法指导,更指向孩子的心灵培育和情感表达。
王鸿,现任义乌市前店小学校长,浙江省教坛新秀、省“5522”名师工程首批培养人选、省“领雁工程”优秀指导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人教版课改实验全国先进教师。倡导“大语文”教育观,推动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重视语文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力图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现着眼于儿童阅读与学生写作有效联结的实践研究。先后在广东、上海、杭州、宁波、温州、湖州、丽水等地上公开课或讲座一百余节次,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1. 从图画书学宽容 《我不想生气》
2. 从图画书学感恩 《猜猜我有多爱你》
3. 从图画书学合作 《月亮的味道》
4. 从图画书学成长 《逃家小兔》
5. 从图画书学分享 《鼠小弟的背心》
6. 从对联学对对子 《笠翁对韵》
7. 从图画书学奉献 《彩虹色的花》
8. 从图画书学自信 《凯能行》
9. 从图画书学创新 《爷爷一定有办法》
10. 从图画书学乐观 《小猪上学》
11. 从图画书学想象 《云朵面包》
12. 从图画书学观察 《老鼠,小心!》
13. 从图画书学拼图 《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14. 从图画书学科学 《海马先生》
15. 从生活日记学做人物介绍卡 《游游小老师真完蛋》
16. 从小说中学写趣事 《一年级鲜事多》
打开心扉打开爱
语文教育专家、儿童文学博士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 林
摆在各位面前的这套《打开童书学写作》丛书,是浙江省义乌市前店小学老师们和义乌市小语工作室部分成员的合著。我目睹了这套书从构思到诞生的过程,也了解这套书的主编、前店小学校长王鸿女士的想法。因此,当王校长嘱我写序时,我欣然应允。
为什么要“打开童书”?难道打开语文教科书还不够吗?不可否认,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这个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个学期结束,如果老师只教完一本教材,学生只学完一本教材,学生不可能有很好的语文素养。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我们看到教师急呼“教材教不完”,另一方面却在课堂上做很多无效教学活动。虽然教材只有薄薄一册,学生却学得辛苦且效果不好。“打开童书”,看上去学生学习的材料厚了、多了,但负担未必增加,学习效果却一定更好。
“打开童书”,首先是为了阅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让学生在更开阔的学习资源中发展阅读能力。童书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学生在课外的自由阅读,也可以是老师用作“班级读书会”的阅读材料。随着儿童阅读在学校的开展,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童书,老师们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方面的书也出版了不少。
《打开童书学写作》为我们提供了儿童阅读另一个层面的思考——如何通过读来促进写,这方面少有人探讨,我以为这套书的出版具有开创意义,也顺应了语文教学界的研究变化。首先,从国际上的语文教学研究而言,正由过去关注“阅读力”到关注“写作力”,认为“写作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学生活化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手段。其次,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在如何指导学生写作上,虽然各种流派纷呈,但似乎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也应该像阅读教学一样,另辟蹊径,必须跳出“应试作文”的圈子,否则很难作出更大的调整,学生难以写出有灵性的文字。
阅读不只是为了写作,但如果有老师的巧妙引导,阅读和写作都将更得法,效果更好。《打开童书学写作》中的童书,选材广泛,有文学、科学、人文类童书;注意梯度,低年级以图画书为主,中年级以童话为主,高年级以小说为主,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排序。在具体编写时,编者坚持“一书一得”,从一本书中学习一“法”,这一“法”有时是写作方法,有时是心灵培育,有时则是情感表达——因为写作从来都不只是技巧问题。
从图书中可以看出,《打开童书学写作》绝不是应景式的“课题成果”,也不是高韬的“理论研究”,前店小学的老师们已经在课堂上进行了很多实践,学生们在这些童书中习得了许多写作的方法。学生阅读的童书堪称“经典”,加上老师的指导得法,学生们的写作已呈现出和“八股应试”作文不一样的地方。换句话说,不依赖教材,老师们在写作教学上走出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安徒生语)。我在2005 年左右推动儿童阅读时,就有幸结识了王校长,那时她还在义乌市里的一所名校任副校长,在语文教学方面颇有影响。我见识过她每天“打仗”一样的生活,略带沙哑的嗓子、急速的步伐、匆匆的身影,让我产生过“王校长如此忙碌,怎会有时间做儿童阅读”的担忧。可是,当她挤出时间连续两届在千岛湖“儿童阅读教师研习营”一待就是十天时,当她一口气拿出这六册《打开童书学写作》时,我深深地感到王校长正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宁静的革命”(佐藤学语)。更重要的是,前店小学是义乌市的一所农村小学,王校长刚调任两年,就带领老师们写出了六册书,更为儿童阅读在农村的推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打开童书学写作”,我喜欢“打开”这个词。它表示一种动作,“打开眼睛打开视野”,打开的人心里充满了期待;它也代表一种境界,“打开心扉打开爱”,打开的人有预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不信,你打开这套书看看!
刚翻了几页,就感觉这套书的设计真是太懂孩子了!色彩鲜艳,图画饱满,一点儿也不枯燥。我儿子是个典型的“注意力转移困难户”,以前让他安静坐着看书,简直比登天还难。可这套书,他自己就翻得很起劲,时不时还会指着图画咯咯笑。而且,内容上的编排也很有意思,不像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把道理巧妙地融入其中。我觉得这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启蒙。他们在这个年纪,正是模仿力和想象力最旺盛的时候,如果能在这个阶段接触到这样充满趣味又富有启发性的读物,对他们日后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尤其喜欢里面的一些小细节,比如某个角色的表情,某个道具的摆放,都很有故事感,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探索。这比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要有效得多。我对他培养阅读兴趣这方面,一直比较头疼,但有了这套书,我看到了希望,感觉他好像是被书里的世界吸引住了,而不是被我强迫着去学习。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也对这本书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尤其是低龄儿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插画,将写作的门槛大大降低。我注意到,书里有很多场景,都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比如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或者和家人一起度过时光。这些场景,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让他们觉得“哎呀,这不就是我吗?”。然后,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书里又巧妙地引入了一些写作的元素,比如如何描写人物的表情,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组织语言来讲述一件事情。我儿子最近,读到书里某个关于“发现小秘密”的故事时,就会特别兴奋,然后到处去找他自己的“小秘密”。这让我看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他写作,更是在引导他去热爱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而这本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从一个资深“书龄”妈妈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选材和编排逻辑,可以说是在同类儿童读物中独树一帜了。它并没有把“写作”这个概念弄得过于宏大和遥不可及,而是从一年级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角度切入。我注意到,书里有很多描绘生活场景的片段,比如孩子们的日常玩耍、家庭里的温馨时刻,这些都是孩子们触手可及的真实感受。而正是这些最平凡的点滴,经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变成了激发写作灵感的源泉。我喜欢它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不是直接告诉“你要怎么写”,而是通过展示“别人是怎么写的”,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比如,某个章节通过描绘一个下雨天的情景,就展现了如何捕捉感官细节,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心情。这对于我家那个脑子里总是有很多想法,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落笔的孩子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之前也买过一些所谓的“写作指导书”,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孩子根本看不下去。而这套书,因为它本身就是故事,孩子读起来就像在看绘本,但读完之后,却能学到很多写作的窍门,这真是太棒了。
评分我是一个对孩子的阅读和学习内容把控比较严格的家长,所以在选择书籍时,我会格外挑剔。这套书,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写作启蒙的游乐场”。我看到了作者在内容的设置上,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它并没有一开始就强调“写好作文”,而是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入手,这非常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孩子们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而这本书恰恰就利用了这一点,把写作的技巧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我儿子最近总喜欢翻看其中的一些小场景,然后自己在那儿比划着,好像在模仿书里的角色。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吸收书里的内容,而不是被动接受。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一点一点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这比那些枯燥的练习题要有效得多,也更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
评分说实话,我开始接触这本书,更多的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让他们专注地去学习一项技能,比如写作,难度不小。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到惊喜。它的文字量适中,但信息量却很丰富。里面的一些对话设计,特别生动,就像孩子们平时说话一样,没有那种生硬的教科书腔调。这让我觉得,写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它就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我儿子读到某些段落时,还会跟着书里的角色一起“演”起来,这说明他已经完全沉浸在故事里了。而且,书里的插图也很有特色,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配图,更像是故事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文字,甚至激发他们的想象。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导孩子观察生活这方面的用心。很多写作技巧,其实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这本书恰恰就把这些细微之处放大,让孩子注意到,并且思考。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评分东西挺好的!送货也快!棒!很喜欢!
评分好好好,小孩喜歡
评分OK
评分活动买的。。。。。。。。。。。
评分很好的书,孩子喜欢,以后还会再来
评分给小外甥买的,还不错哦
评分好……好……好…………
评分上小学之后,就面临写作的问题,这本书很有启发。
评分立足于阅读指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