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关于下定义的准则。苏格拉底认为,“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自己并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因此在讨论时,他们把人们一致赞同的关于某个事物的定义搁在一边,还以为自己知道这个事物,而在耗费精力进行讨论之后,他们最终当然就会发现自己的看法既相互矛盾,又自相矛盾。因此,你和我一定要避免再犯这种我们指责别人的错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人是更应该陪伴有爱情的人还是没有爱情的人?我们必须先对爱情的定义取得一致看法,这个定义要显示爱情的本质及其效果,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讨论爱情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这一段话中,苏格拉底是在告诉我们,在对一个事物进行讨论之前,首先要对这件事物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这个定义要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及其效果,才是最完备的定义,才会有接下来进一步的讨论。只有建立在明确、完善的定义之上,讨论才能有根基的得以发散。
评分——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
评分超级不错~~~~~~~~~~~~~~~~~~~~~~~~~~~~~ ~~~~~~~
评分好书,不错,挺好
评分主要用于书橱填充,偶尔也会翻翻。10本书评论10次,累!
评分 评分在这一系列的四个讲座中,我将从一般所说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technology)出发,看一下它们在当代的发展。我使用了“后现象学”(postphenomenolo—gy)和“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这两个更特殊和更特定的术语,以便反映下述两个事实:首先,尽管“后现象学”明显来源于现象学,但是后现象学是对现象学的有意识地修正或改变,以便反映任何带有现象学风格的哲学在当代处境中的历史性变化;其次,出于同样的原因,“技术科学”也反映了对当代科学技术学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做出响应的历史性变化。我深信,哲学、科学和技术在20世纪都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对这三种现象的解释同样也发生了激烈的变化。
评分在这种关键时刻,苏格拉底为什么不是向西米亚斯或克贝而是向斐多本人发表他的评论?我觉得,这是因为他是在隐秘地谈论西米亚斯和克贝。在紧前面的一段,西米亚斯和克贝都对苏格拉底有关不朽的诸论证表示强烈怀疑。但是,西米亚斯的那些怀疑从动机上讲却完全不同于克贝,而谈到厌恶推理的那段则能让我们弄清其中的缘由。克贝的怀疑从方法论上讲是正确的,并最终会把他引向对问题的满意解决。但是,西米亚斯的怀疑却开始出现厌恶推理的症状。下面,就让我对此作出解释。
评分主要用于书橱填充,偶尔也会翻翻。10本书评论10次,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