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拿起相机之后,即使是摄影器材,依然有种“阻力”在阻碍着你按下快门?不知道拍什么,不知道怎么拍,当初摄影的乐趣反而变得索然无味。这个“阻力”就是你思维的瓶颈,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以及完整的摄影流程来支撑自己走下去。《摄影的骨头》可以让你重新认识摄影,唤起新的思维方式。
通过诸多实例、专业摄影师和修图师的采访以及思维方式的传达,从前期拍摄的出发点,到对于器材的选择,以及之后的后期冲图以及最后输出装裱的完整流程都完整呈现。不仅如此,还能让你建立起从Lightroom到Photoshop之间的桥梁,让照片的后期更加精彩与清晰。也可以领略到原本数码后背才会使用到的Capture One Pro的强大功能。
《摄影的骨头》让你在学习摄影技法的同时会获得如何得到一张好照片的清晰思路,从此,按下快门,不再受阻。更多惊喜,随书开启。
当你拥有顶端摄影器材之后,为什么还是拍不出好照片?除了基础的摄影知识、构图、曝光以及个人对摄影感悟的不同,重要的是你要拥有一个好的拍摄流程。器材是你的肉体,思想是你的灵魂,而摄影流程就是你的骨架,把这一切支撑起来。《摄影的骨头》就是这样一本引入了拍摄流程的概念的摄影书,无论你喜欢拍摄的领域是风光、人像、商业还是新闻等等,你都需要领悟流程的含义,即从前期、中期、后期到输出,环环相扣,一目了然。
本书详细讲述了如何从拍摄的准备开始,通过器材的准备、拍摄技术的实现、数字文件的整理和选择、数码后期处理的方式、作品的呈现的完整流程,得到优异质量的摄影作品,适合于追求高质量影像作品的职业摄影师、业余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
赵嘉:从事摄影及传媒相关工作。作为摄影师和摄影指导,与多家欧洲和国内的人文地理、时尚类杂志及相关机构合作;同时为媒体及高校进行摄影培训;长于纪实和报道专题,并喜欢尝试关于影像的各个领域;作为摄影器材领域的专家,文章见诸于各摄影刊物。作为多部热销图书的作者,创作的书籍涉及多个领域,近年出版的书籍包括: 《兵书十二卷》《顶端摄影器材》《那时西藏》《EOS王朝》《佳能镜界》《Redemption》《一本摄影书》《经典尼康》《光的美学》《上帝之眼:旅行者的摄影书》《通往独立之路:摄影师生存手册》《摄影的骨头:高品质数码摄影流程》
以下专家为本书提供了内容方面强有力的支持:
Patrick Zachmann先生(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
傅兴先生(建筑摄影师)
陈仲元先生(《中国摄影》杂志主编,摄影师)
奚志农先生(野生动物摄影师)
刘宽新先生(摄影师,数码技术专家)
洪亮先生(哈苏相机高级产品经理)
杨赣(打印技术专家)
黄慧雄先生(摄影师,数码技术专家)
Jeff Schewe先生(摄影师,美国数码摄影技术重要的先驱者)
贺建华先生(珠宝摄影师)
张孟达先生(摄影师)
刘中先生(数码后期专家)
刘展耘先生(时尚摄影师)
郑亚忠先生(数字技术成像专家)
Kevin W. Raber先生(飞思公司PODAS项目副总裁)
陈叙辉先生(飞思公司高级技术经理)
白静原(Adobe公司高级研发经理)
张利荣先生(Adobe公司高级研发经理)
王彤先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总监)
吴家凯先生(数码后期输出专家)
出发点,以及摄影流程
1 在接连出版了《顶级摄影器材》、《一本摄影书》之后,很多读者都在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出一本讲后期的书呢?
其实我们早在四五年前就开始想做这样一本书。
在我们看来,目前市场上的后期书都过多地在“奇技淫巧”上下功夫,总是希望把一张拍摄完成的照片通过“PS”(这个词现在在中国已经时不时变得有点贬义了)——经常是改头换面、偷天换地之类的办法,试图做出更酷的效果,成为更好的作品。这样的努力通常是行不通的,或许在视觉上能短暂的吸引眼球,但很难成为优秀的作品。
原因很简单,这样想法的问题是忽略了摄影最重要的基础:出发点。
2 “出发点”是每个摄影者不能绕开的命题。我最早在《兵书十二卷》中就反复讲,出发点是所有摄影者开始摄影前应该想明白的问题,这样你以后遇到各种困难都可以回到出发点来寻求答案。而在我随后出版的《顶级摄影器材》中也在强调,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职业摄影师,一定要先有出发点,才能明确如何让器材的选择和你的需要相匹配,否则你很容易坠入唯器材论的沼泽。
去年,我们出版了我们的第一本摄影入门书《一本摄影书》,这本书里强调的“本”,并不仅是一个量词,也有“本源”的意思。这个“本”,我们在书中更多地体现为大量使用职业摄影师的优秀的作品——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采购了超过300 张国外摄影师的优秀作品,同时在书中也穿插介绍了大量摄影师的画册,这才是摄影的“本源”。我们的概念是,你要先知道什么是好照片,才能真正拍出好的照片。
而这“知道什么是好照片”则是基础的基础,也就是出发点的另一面。
无论创作任何摄影领域,出发点都决定了你的作品如何拍摄、如何处理、如何展示等所有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出发点也就决定了你拍摄的形式、你介入题材的手段。最终,出发点也会决定你的作品可以达到的高度。
在处理后期技术的问题上,也是这样,作为一个摄影者,你需要先有出发点,然后才能形成本书在反复强调的一个词“预想”。
也就是说,你要先想好,你希望你的照片呈现成什么样子,然后才从前期准备、实际拍摄、后期处理、最终呈现,一步步精确地控制,让作品成为你心中的样子。从“预设”到“实现”,这其实才是摄影真正的“流程。”如果没有出发点,没有“预设”,其实根本没有所谓流程可言,你所做的后期处理无非就是来料加工,你的作品也是没有思想和灵魂的。
3 说回到我们的书。在我当初打算做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2009年——当时Photoshop 是摄影师最经常使用的软件,但是Photoshop本身的功能太多,有很多对于摄影师也没用。所以一开始,我很想出一本专门给摄影师看的讲Photoshop 的书。
感谢客居北京的香港时尚摄影师刘展耘先生,他向我推荐了更适合摄影师使用的后期软件,也就是在这本书里我们讲的最多的Photoshop 的兄弟,同样是奥多比(Adobe)公司产品的Lightroom。
然后,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了解读者需要后期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编写这本书期间,我和同事多次去奥多比公司和Photoshop 以及Lightroom 开发团队座谈。很显然,他们的产品经理对我的工作也很有兴趣,我们经常会就软件的某个细节做尽量精确的分析。
有一次,我们就Lightroom 未来要增加的功能展开了复杂的讨论。
我说:你们应该把图层功能加进Lightroom 去。
Adobe 公司说:告诉我们你到底要实现什么?
我说:你不要管我实现什么,我们摄影师已经很适应Photoshop 里面的图层功能了,它很有用,你加进去就好了。
Adobe 还是会说:或许你告诉我们你要实现什么,我们可以用更其他方式实现它,而不一定是图层……
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他们的想法和我做这本书的初衷是一样的。我们也要知道读者们需要后期书的目的是什么,而不仅仅是交出一本好卖的后期的书放进市场。
我们要做的是,真的让大家读过这本书后,按照它去实践,未来可以长久拍出好的照片。
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很多优秀的摄影师交流,倾听他们对于长久、大量创作优秀作品的经验。慢慢地我的脑海中形成了这本书的思路,也就是更清晰的关于“完整流程”的概念。
4 完整的流程一定是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论前期或者后期的不足都很难得到一组高品质的摄影作品。所以这两个环节在本书中同样重要。所以本书反复强调要把前期准备、拍摄、后期处理很好地衔接在一起,缺一不可。有人会希望通过后期把不好的照片修好,偶尔可行,但企图通过后期把一组拍得很差的照片修成一组好照片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想要得到一系列好的照片,得到高品质的作品,你需要在流程上有更科学、更高效的手段。有些技术环节要格外重视,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前提是:
一定要使用色彩管理系统,让你的电脑屏幕的显示基本是准确的;
拍摄时要尽量使用RAW 格式;
后期处理尽量要在RAW 转TIFF(我们称为“冲图”)的过程中完成。
同时,我们认为好的流程包括三个最重要的基础是:
画质好。
效率高。
用户能买得起。
摄影有很多领域,不用领域的摄影师对于流程有着不同的需求。本书推荐的Lightroom 或者Capture One Pro 软件作为基础一体化软件,如果需要再辅助使用Photoshop 是目前最好的流程方式,可以供超过90% 的职业摄影师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它也是最经济的。
每个不同领域的摄影师都有他们顺畅的流程,我们也是希望借此书将“数码摄影流程”梳理一次,找出它们的基础和共性,提供给大家,使得大家也可以借此建立起自己的流程。
5 这本书的制作难度还是远远超过我的计划的。
我们爱摄影工社的同事们满怀着热情整理出了比我想象多得多的内容,加上我们所做的摄影师的采访和经验汇集,内容在一本书里实在难以容下。所以我们选择先把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先行出版,明年的某个时候我们再把其余更高端的部分作为本书的续篇出版。
感谢我们所有为这本书付出努力的同事:于然先生、徐岩冰女士、李亚楠先生、吴穹先生、杜永乐先生。一如既往地,晏琳女士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设计指导。
我们在本书的初稿完成之后经历了三次读者试读活动。我们把内容完成后,版式排好,打印出来,每次请3~4 位读者通读全书——当然如何在我们周围的圈子里选择适合的试读读者也是让我们煞费脑筋的事情——然后努力挖掘他们的批评意见,试图找出我们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我也要感谢所有试读本书的朋友。
赵嘉
2013 年5 月18 日
与其他教你“如何拍出大片”的摄影书不同,这本书的取向似乎更偏向于“如何确保每张照片都具备专业级的技术基础”。我个人在处理高动态范围场景或者需要进行大幅度局部调整时,总感觉力不从心,总担心过度处理会破坏画面的自然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比如在降噪、锐化以及处理高光和阴影细节时,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技巧和最佳实践。我希望看到的是对不同算法原理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把这个滑块拉到50”。真正的“骨头”一定藏在这些底层逻辑里。如果它能详细解释为什么某些操作组合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以及如何通过流程优化来规避这些陷阱,那么这本书就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份关于数码影像科学的入门教材。我对它能带来的技术深度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借此填补我在技术理解上的漏洞。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高品质数码照片,是技术完美执行与艺术表达和谐统一的产物,而这本书听起来像是专注于前者,为后者打下坚实的地基。我希望它对“流程”的定义是全面的,不仅仅局限于后期软件内部的操作。比如,它是否会探讨环境光对后期处理策略的影响?或者在不同输出介质(印刷品、网络展示、大画幅打印)之间,流程应该如何进行适配和微调?这种对最终形态的考量,才是流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需要的是一套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拍摄场景的“弹性框架”,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教条。如果它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展示某个复杂场景是如何通过这套骨架流程,最终得到清晰、可控且符合预期的结果,那就太棒了。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能让我从根本上提升对数码影像控制力的修炼手册。
评分拿到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那种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需要集中精力去消化。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解一些核心概念时,会非常注重逻辑的推导和理论基础的阐述,这一点对我这个追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摄影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欣赏它对“流程”二字的重视。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摄影师的后期处理都变成了碎片化、随心所欲的操作,结果就是作品风格不稳定,品质时高时低。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近乎工程学的流程框架,让我能够像搭建精密的仪器一样来构建我的后期工作。它应该教会我如何设定好每一步的质量标准,确保无论是拍摄人像、风光还是静物,最终的成品都能稳定地达到我预期的最高水准。这种对“流程一致性”的强调,是区分业余和专业的关键分水岭,我期待书中能给出非常实用的、可落地的操作守则。
评分老实说,我对那种只会罗列软件功能的书籍感到厌倦了。我需要的不是一本Photoshop或Lightroom的菜单指南,而是关于“思想”和“方法论”的深度探讨。这本书的书名暗示了它将直击问题的核心——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持续产出高品质图像的系统。这意味着它可能涵盖了从相机设置的预设哲学,到文件管理的规范,再到最终交付标准设定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关注它如何处理“非破坏性编辑”的深层含义。一个好的流程应该能让你在几年后回看原始文件时,依然能以最佳状态进行迭代和调整。我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关于长期项目维护和资产保值的理念,这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种哲学层面的指导,指导我建立起自己的“摄影宪法”,那它就远超了一本技术手册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很扎实、很专业的印象,那种硬朗的线条和低调的色调,仿佛在预示着里面内容的深度。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真正带我理解数码摄影背后原理的书,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谈、只教你用套路的“速成指南”。这本《摄影的骨头:高品质数码摄影流程》似乎正是我需要的。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某个特定品牌相机的操作细节,而是深入探讨了从光线采集到最终输出的整个流程的逻辑链条。我尤其期待它能对色彩科学和工作流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详尽的解析,比如RAW文件的处理、不同色彩空间的转换,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可重复的高质量工作流。我希望它能揭示那些支撑起专业级画质的“幕后”技术,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参数调整上。如果它能帮我把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让我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应该”这么做,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对它能提供的系统性知识体系充满了好奇。
评分好书推荐,值得一读。。。。。。。。学摄影必备
评分这本书真的很棒很棒!特别值得推荐!京东物流特别快!
评分很赞的封皮,真的有骨头的质感
评分京东快递名副其实,隔天就送到。看过本书第一卷,很喜欢,这回第二卷也不错,是专门写给摄影爱好者的。
评分不错,618用卷硬撸,新书算便宜的了
评分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图像清晰。物流很快。
评分书还没开封,不过买之前已经去书店看过书的内容了,感觉也蛮有用的,不过摄影高手就不需要看这种书了,适合比较入门和初级的摄影爱好者。
评分从相机的原理到镜头的选用,再到不同题材的拍摄技巧。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工具参考书籍。摄影要善于思考和对比,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跨越器材、技术的门槛,回归摄影的本质,使影像成为保护自然的力量。书籍的质量非常好,而且京东自己的产品送货速度就是快,远比第三方商品的物流要强好多。
评分下单就发货 速度很快 快递员也很专业,加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