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
华佗是一千七百多年前东汉末年的名医。他的医术很高。他注意研究寄生虫病,对针灸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的麻醉药,流传到了阿拉伯地区。他还发明了医疗体操“五禽之戏”。华佗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这本连环画册,描述了华佗行医的故事。
(沈括)
沈括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天文、历法、地理、医药和水利等领域都有重大成就。同时,他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这本连环画册生动地描写了沈括深入实际、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以及他在科学技术上的重要贡献。
(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郡道县一今河北涞源一人,是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科学家。
祖冲之从小就对日月星辰等天象发生了兴趣。他从天文到历法,从数学到机械制造,研究范围甚广。他求得的圆周率值,先于西方国家一千多年。
他编制的大明历很有创造性,是当时Z好的历法。为了实施大明历,他坚持真理,不畏权势,与保守派戴法兴作了不懈的斗争。
当时,由于保守势力的强大,他的大明历未被采用。但是,真理是不能被湮没的,在祖冲之去世十年之后,他的大明历终于颁行于世。
(毕昇)
北宋庆历年问,渔民出身的雕版工毕昇,为了补救雕版印刷的缺点,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创造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重大革命,开创了世界活字印刷的新纪元,为丰富世界、文化宝藏、增进世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本连环画册,生动地表现了毕羿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革新精神。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情结的读者,我非常欣赏这套书在文化传承上的努力。它不仅仅是关于科学发现的记录,更是一幅幅展现古代士人风骨的时代剪影。沈括记录的那些自然现象的观察,不仅仅是科学记录,更体现了一种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和敬畏的东方哲学思想。画面的构图极其讲究,每一页都像精心设计的版面,字少图多,却信息量巨大。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叙事方式,特别适合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我甚至会带着孩子一起研究画中出现的古代工具和场景,这无形中也成了一堂生动的历史和科技结合的趣味课。这套书的价值远超一本简单的儿童读物。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科学家故事”这个主题有点担心,怕内容过于说教,但实际阅读下来完全打消了顾虑。这套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既能准确传达历史背景和科学成就,又完全没有失去故事的趣味性。画风上,它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的写意和连环画的叙事性,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视觉的享受。我发现,即便是对古代科技发展不太了解的成年人,也会被这些精彩的故事所吸引,比如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那种摸索、试错、最终成功的喜悦,被描绘得极富戏剧张力。这套书绝对是那种可以反复阅读的精品,每次重温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感悟。
评分整体来说,这套连环画的质量达到了我期待的最高标准,可以说是将艺术性、教育性和收藏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印刷色彩的稳定性和还原度非常出色,没有出现偏色或者墨迹渗透的问题,这一点对于欣赏连环画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捕捉,那种坚守、那种执着,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就能够清晰地传递出来,避免了生硬的文字注解。这套书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读者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古代世界。对于想给孩子(或者自己)挑选一套能真正静下心来看、并且能留下深刻印象的读物来说,这绝对是近几年难得一见的佳作,值得拥有并珍藏。
评分当我第一次翻开这套书时,立刻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所吸引。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干巴巴地介绍历史事件,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将那些遥远的名字和事迹变得触手可及。故事的叙述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既有紧张刺激的情节转折,也有人物内心挣扎的细腻刻画。比如描绘祖冲之在寒窗苦读、废寝忘食的场景,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隔着纸张都能感受到。更难得的是,它并没有把这些科学家神化,而是展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无数次的失败,这对于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成功观”非常有帮助。比起快餐式的阅读材料,这套书能让人沉下心来,细嚼慢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光辉。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没得说,纸张的质感一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捧着一份珍贵的文物。连环画的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得也很有古韵,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新派画风,而是很扎实的写实功底,把古代人物的神韵和故事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华佗行医时的药草细节、沈括在观察星象时的服装纹饰,都看得出绘者在考据上的用心。给小孩子看,不仅能让他们爱上阅读,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熏陶。比起那些流水线制作的漫画书,这套书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要高出太多,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次看到都会忍不住想翻开细细品味一番。希望出版社能继续推出更多这种高质量的国风连环画作品,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评分书还好,主要价格好---------
评分毕升
评分不错,个别绘画很一般,与装帧印刷不相配。
评分这一套最喜欢华佗,人美仿宣快收齐了。
评分北宋庆历年问,渔民出身的雕版工毕昇,为了补救雕版印刷的缺点,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创造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重大革命,开创了世界活字印刷的新纪元,为丰富世界、文化宝藏、增进世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本连环画册,生动地表现了毕羿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革新精神。
评分宣纸版还是很高大上的打折后价不错
评分插图很精致,东西还不错
评分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式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有插图的书本大量出现,插图的内容生动的表现了书本的精彩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宋嘉祐八年刊刻的《列女传》是最早的多幅故事插图,连环画的形式已大致成型。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明代万历二十年的《孔子圣迹图》刻本,就是全本大副白描的图画,详细描绘了孔子的一生。
评分欧云波编著的《中国古代故事连环画精品鉴赏》共四册,内容分别为《沈括》、《华佗》、《毕昇》、《祖冲之》。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沈括,字存中,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一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沈周(字望之)曾在泉州、开封、江宁做过地方官。母亲许氏,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沈括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十四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他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有机会接触社会,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增长了不少见闻,也显示出了超人的才智。他二十四岁开始踏上仕途,最初做海州沭阳县(在今江苏省)主簿,以后历任东海(在今江苏省)、宁国(在今安徽省)、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等县县令。三十三岁考中进士,被任命做扬州司理参军,掌管刑讼审讯。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兼任提举司天监,职掌观测天象,推算历书。接着,沈括又担任了史馆检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做集贤院校理。因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他有机会读到了更多的皇家藏书,充实了自己的学识。1075年曾出使辽国,进行边界谈判,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代表王安石被任命做宰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变法运动。沈括积极参预变法运动,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担任过管理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等许多重要官职。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被诬劾贬官,出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一带)。三年后,为抵御西夏,改知延州(今陕西省延安一带),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因守边有功,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升龙图阁直学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