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对嵌入式系统和微控制器有点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章节虽然不是最核心的部分,但绝对是打基础的精髓。它在介绍完基本的数字逻辑后,就开始触及到一些接口电路和信号处理的基础,比如BCD码的编码与解码,以及一些简单的数模/模数转换的原理。虽然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单片机型号和指令集,但它所讲解的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基础概念,比如UART、SPI、I2C的原理,让我对这些通信方式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尤其是它在讲解ADC/DAC时,穿插了一些关于采样率、分辨率、量化误差的讨论,这对于理解如何将模拟世界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及数字信号如何还原成模拟信号,提供了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讲解放大器和滤波器时,也多次提及了这些电路在传感器信号采集中的重要作用,这为我之后接触更具体的嵌入式项目,比如读取各种传感器的模拟信号,打下了良好的铺垫。尽管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微控制器外设的具体应用,但就作为一本基础教材而言,它在为理解这些高级概念打下坚实基础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让我对整个电子系统的构建有了更宏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数字电路部分,让我对逻辑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接触过的数字电路教材,很多都停留在布尔代数和卡诺图的层面,虽然能做一些简单的逻辑化简,但对于复杂的数字系统设计,总觉得力不从心。这本《电子技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从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尤其是在时序逻辑电路方面,它详细讲解了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构建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等基本模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介绍这些模块的功能,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状态转移图和状态表,并且给出了如何从状态图到实际电路的设计流程。书中还用相当大的篇幅讲解了有限状态机(FSM)的设计,包括Moore机和Mealy机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复杂的控制逻辑设计。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提升,让我能更系统地思考和设计数字系统。此外,它在讲解ADC和DAC时,也详细说明了不同编码方式的优劣,以及采样定理等关键概念,这对于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至关重要。
评分说实话,我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觉得作为一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内容肯定会比较枯燥,充其量就是个入门读物。但当我翻到中间关于运算放大器(Op-amp)应用的章节时,我完全被颠覆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几个基本应用电路,比如同相比例、反相比例、加法器、减法器,而是非常深入地讲解了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参数,比如输入失调电压、偏置电流、共模抑制比等等。书中还给出了一些非常巧妙的实际电路设计案例,比如如何用运算放大器搭建一个高精度仪表放大器,如何设计一个滤波器,以及在传感器信号调理中的应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回避理论的局限性,比如在讲解差分放大器时,它也提到了实际运放的共模抑制比有限,会导致一定的误差,并且给出了如何通过一些额外的电路来改善这一性能的方法。而且,书中的例题设计得也相当有水平,不只是简单的计算,很多都涉及到电路的性能分析和参数选择,需要读者动脑思考,这对于提升我的实际电路设计能力非常有帮助。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即便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来说,也能够从中找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评分拿到这本《电子技术》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点忐忑的心情。毕竟是“十二五”规划教材,听起来就很有分量,也意味着内容会比较扎实,但同时也担心会不会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应用。拿到手翻开一看,果然,开篇的章节就详细讲解了半导体器件的物理原理,PN结的形成、特性,以及各种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讲得非常透彻。我以前对这些理论知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总是在公式和图表中迷失,但这本书的图示和讲解都恰到好处,它会先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一个器件的功能和应用场景,然后再深入到微观的物理机制,这样下来,我感觉自己对每一个电子元件的“生命周期”都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特别是讲到BJT的电流放大作用时,它不仅仅停留在h参数模型上,还结合了载流子扩散和复合的微观过程,虽然初读有些吃力,但反复琢磨后,豁然开朗,感觉自己真的理解了“为什么”它能放大信号,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个公式。后面关于MOSFET的部分也是如此,从阈值电压的形成到沟道调制效应,都解释得非常细致,而且穿插了不少实际的晶体管模型参数的介绍,虽然是理论教材,但丝毫没有让人觉得是空中楼阁,反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对于我这种对模拟电路情有独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在模拟信号处理这块的内容简直是宝藏。它从最基础的RC、RL、RLC电路的暂态和稳态分析开始,层层递进,讲解了各种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的设计和分析,并且详细阐述了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不同类型滤波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想滤波器,而是深入探讨了实际滤波器设计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元件的寄生效应、噪声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来满足设计要求。更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花了不少篇幅讲解了不同类型的振荡器,包括RC振荡器、LC振荡器(Clapp、Colpitts、Hartley)以及晶体振荡器,并且对它们的频率稳定性、起振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需要设计稳定信号源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它在讲解这些电路时,不仅仅是给出公式和电路图,还会结合一些实际的元器件参数,分析在实际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比如晶体管的非线性对振荡频率的影响等等,这些细节的讲解,让整个理论知识变得更加鲜活和可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