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由细胞构成,细胞由分子构成。然而神奇的分子世界是纳米数量级的,我们很难直接观看到一个活体生命中的分子。虽然并不奢望过早地看到质子对撞的直播,但人类从很早便开始想象构成人体无数分子、细胞的形态及其运行状态,期待着能够以一种“通俗”抑或“真实”的方式观察它们。
  幸运的是,古德赛尔所著的《图解生命》为期待已久的人们带来了“图解”,从高尔基体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命周期,从ATP合成酶的运转到维生素对生命的意义。虽然没有(也不可能)以这种美妙的方式描绘所有已知的分子生物学现象和研究成果,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作者精心挑选并组织的话题和篇章中,一览时刻运转着的“生命的装置”,包括它们的形态、结构及其运行过程中重要时刻的景象。
  当人们看到这些以水彩绘制的分子装置和细胞(以及细胞器)的时候,能够清晰地看到几百年来绵延不绝的科学线索,即从博物学的初步研究直到今天纳米甚至飞米级的生物学研究之间的一脉相承。人们不仅要认识和辨别单个的生物物种并将其归类,还要以同样具体可见的方式观察微小的分子世界的情形。
  无疑,《图解生命》自首版发行十多年来,已经为无数的读者——生物学家和许多对分子生物学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精彩而周到地描绘了一副生命在微观层面上的壮丽图景。作为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改变和塑造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的当代生物学来讲,这本书是分子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恰到好处的诠释。
  大卫·古德赛尔,美国加州斯克里普研究中心(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当代最为著名的科学插画师之一。
  他的作品最令人着迷之处是: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获得准确的分子结构,然后用水彩画将它们完美地展现出来,使人们获得对分子精微世界的具象认识——如此感性而又具有科学的准确性。作为一名分子生物学家,古德赛尔在承袭了欧洲数世纪以来科学绘画的伟大传统的同时,利用现代尖端技术获得分子世界的准确数据,将这些新科学、新技术所揭示的自然存在一一展现在科学家和普罗大众面前。他的著作包括《The Machinery of Life》、《Our Molecular Nature》、《Bionanotechnology: Lesson from Nature》等。
  这本清新卓然的书优雅地阐述了生命的运行机制,是最具指导性的结构生物学画作之一。它的特色在于简明,作者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简洁而大胆的陈述,把生命中最为精致的运行机制以一种触手可得却坚实有益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生命之汤的复杂与密度将给读者留下恒久印象。
  ——《自然》
  本书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并深入思考的书。这是个罕有的珍贵读本,既可以将其列入科学,亦可列入艺术门类。
  ——《高分子科学》
  这是一本给人深刻印象的原创读本。详尽而迷人的绘画表现了活细胞中拥挤交错的不同部分……既是一次深入运转着的分子装置的愉悦之旅,又是一套严谨的学习课程……有那么多神奇的生命运行机制,真是看也看不完。
  ——《科学美国人》
  对非专业人士而言,这是一份引人入胜的、关于生物化学的入门读物——清晰的文字配以大量生动展现细胞世界及其构件的手绘和电脑画作。
  ——《科技图书新闻》
  这本书被列为对非专业人士关于生物化学的入门读物,但它远不止此……欧文·盖斯的三维绘画和简·理查德森的色带视图对我们思考大分子的方式有很大影响,也许与之类似,大卫·古德赛尔创作的具有典雅的简单风格的插图对于我们想像细胞中的分子结构和过程也有巨大影响。这些画作独树一帜,并将成为经典……几乎每一位生物学家对细胞中实际情况的直觉都将被这些图片所改变。
  ——《生物物理学杂志》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分子装置
第三章 生命的工序
第四章 细胞中的分子:大肠杆菌
第五章 人类细胞:区室的优势
第六章 人体:专一化的优势
第七章 生命与死亡
第八章 病毒
第九章 你和你的分子
  第5章 人类细胞:区室的优势
  人类的身体由数万亿细胞构成。与细菌细胞一样,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少数除外)都有用于基于基因组信息蛋白质构建的DNA、聚合酶和核糖体。每个细胞都充满了用于生产和分解各种分子的酶,而这些分子也是细胞生长和产能所必需的。每个细胞都包裹了坚韧的细胞膜,膜上填充着通道、泵和感受器。但是,我们的细胞都远比细菌细胞体积更大、更复杂。细菌擅长迅速生长,而我们的细胞则执行复杂而专一的任务,持久且数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
  通过观察细菌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的异同点,科学家们发现了生命进化中的一个突破性事件。简言之,类似细菌的细胞可能已经存在了至少20亿年,并且大部分基本的生命分子装置已经构建得较为完善;15亿年前,一种新的细胞形态出现了:较大的细胞里填充着许多小而相互分隔的区室,每一个区室都由自己的防水膜包围——这种新型细胞的扩增是细胞进化中的一个重要突破。随后,发展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谱系:那些简单的细胞将分子装置杂乱地堆放在一个区室中,它们是细菌和古细菌的远祖;新的区室化细胞则用于其他所有生命形式,包括原生动物、真菌、植物和动物。
  令人惊叹的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些区室看起来就像一个完整的细菌细胞。与大肠杆菌相比,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图5.1)有着相似的形状、大小和架构。例如,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层膜镶嵌的蛋白质会使人联想起细菌膜孔蛋白。内层膜折叠在线粒体中,填充着转运和产能的蛋白质,也与细菌的蛋白相似。更令人称奇的是,当你观察线粒体的内部时会发现,它有自己的DNA、转运RNA与核糖体,全都用于构建其自身的蛋白质。这些非同寻常的相似性催生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理论,并且现如今这个理论已被大家广为接受。该理论认为,在遥远的过去,细菌细胞生活在另一个细胞内部,或是作为寄生物进入,或是在被吞食的过程中存活下来,然后继续在这个舒适、受庇护的细胞环境中生长繁殖。如今,我们的线粒体仍然在细胞内分裂和繁殖,但依赖的是细胞其余部分为其提供的许多重要蛋白质和营养物质。
  ……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太棒了,完全颠覆了我对科普类书籍刻板的印象。页面布局非常开阔,留白恰到好处,让文字看起来一点都不拥挤,阅读起来非常轻松。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的插图,质量之高简直令人惊叹!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示意图,而是充满了艺术感,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而且细节描绘得非常到位。我甚至觉得有些插图本身就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来欣赏。这种将科学知识与艺术美学完美融合的方式,真的非常吸引人。我猜这本书一定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一些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读者在视觉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科普作家,从它选取的切入点和语言风格来看,都能感受到一种深入浅出的功力。我只是粗略地翻看了几页,就被书中那种平实而又充满智慧的叙述方式所吸引。它没有使用过于深奥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生命现象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丝毫没有压力。同时,在字里行间,又能感受到作者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和热爱。我猜这本书一定会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它不仅能带给我们知识,更能引发我们对生命本身的思考,让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阅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加上清晰但不失艺术感的插画,远远就能吸引住我的目光。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是那种廉价的光面纸,而是带着一点点哑光,翻阅起来非常舒服,也不会反光。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种用简约线条勾勒出的各种生命形态,从微小的细胞到庞大的生态系统,似乎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封面之上,让人充满好奇,想要立刻打开它,一探究竟。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这第一印象,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期待。我猜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丰富,而且表达方式会很吸引人,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用心的封面设计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到底会如何“图解”生命,是用怎样的视角,又会揭示哪些我们不曾了解的奥秘。
评分我翻了翻这本书的目录,就觉得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触及了生命科学的各个层面。从最基础的细胞结构,到复杂的遗传机制,再到宏观的生态系统演化,似乎无所不包。而且,目录的标题设计也很有趣,不是那种生硬的学术术语,而是带着一种探索和发现的意味,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了解每一个章节的内容。我猜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一定很清晰,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生命的奥秘之中。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这目录,就足以勾勒出一幅生命的壮丽画卷,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期待。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的装帧方式给惊艳到了。采用的是那种非常经典的硬壳精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非常有质感,也更加耐翻阅。书脊处还用了烫金工艺,印着书名,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高雅。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从外在的包装就能看出作者和出版方的心意,而这本书无疑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我虽然还没有开始阅读,但光是抚摸着这封面,感受着它厚实的重量,就已经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籍。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它可能呈现的知识图景,或许是严谨的科学理论,又或者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无论如何,这种精美的外在,都让我对它内在的品质充满了信心。
评分自然科学类书籍不错!
评分【译文】
评分【原文】
评分很有创意的一本书,耳目一新,写的也很风趣,就是太科普了不适合我~
评分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外泄,春天就不会罹患温热病。夏天气候炎热,阳气旺盛,假如不能排汗散发热量,秋天就会患风疟病。这是一般为人诊察四季病变的普遍规律。
评分【原文】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评分活动很实惠,囤了不少书
评分【原文】帝日: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日: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予D,开窍于耳,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人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评分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回应刺激、能进行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生命个体通常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生命就是物质系统。一个有生命机生命如细胞、动物、植物。有机生命是地球这样的星体环境中所特有的,以水为载体组成的具有自行吐故纳新、精度复制、温和分裂等能力。不可逆转但总是持续不停地重复着或延续着这些能力的物质系统。根据人类的约定俗成,有机生命简称为生命。一般人不难区分什么东西是有生命的,什么东西是没有说生命的。但给生命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却是千百年来一个困难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这对人类自身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