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巴赫初級鋼琴麯集教學與彈奏指導》是一本選集,由華爾特洛(Waeter Carroll)選編,選取瞭一些巴赫為他的兒子們以及他的第二任太太安娜·瑪格達琳娜創作的初級鍵盤音樂作品,也有少部分是巴赫為其妻兒的學習,選自其他作麯傢的作品,這部分作品的作者大部分已無據可查瞭,但因為巴赫曾選用過它們,所以後來的編者都把它們收集到這本麯集中來。在28首麯子中,第1、2、3、4、5、9、10、13、15、16、17、19、22首都從為安娜寫的麯集中選齣。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教學與彈奏指導
第1首 小步舞麯
第2首 小步舞麯
第3首 小步舞麯
第4首 波羅涅茲舞麯
第5首 進行麯
第6首 小步舞麯
第7首 小步舞麯
第8首 小步舞麯
第9首 進行麯
第10首 小步舞麯
第11首 摩塞塔舞麯
第12首 布列舞麯
第13首 摩塞塔舞麯
第14首 小步舞麯
第15首 加伏特舞麯
第16首 進行麯
第17首 波羅涅茲舞麯
第18首 加伏特舞麯
第19首 波羅涅茲舞麯
第20首 加伏特舞麯
第21首 小步舞麯
第22首 波羅涅茲舞麯
第23首 加伏特舞麯
第24首 小步舞麯
第25首 諧謔麯
第26首 薩拉班德舞麯
第27首 小步舞麯
第28首 序麯
前言/序言
一、約·塞·巴赫
約·塞·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生於德國埃森納赫,1750年於萊比锡逝世。巴赫是巴洛剋時期最偉大的復調音樂大師,他將復調音樂發展到瞭頂峰,奠定並完善瞭賦格麯式。在他的復調音樂中,不僅有嚴謹的哲理性,而且還能在當時被宗教專製統治的年代,錶達瞭人們喜怒哀樂的豐富感情,甚至還創作瞭一些世俗的歌麯。巴赫的音樂對後人的影響是深遠的,貝多芬說“巴赫不是小溪,是大海”。(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瓦格納更稱巴赫的音樂是“一切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跡”。
巴赫最主要的作品是鍵盤音樂,他是樹立18世紀初鍵盤音樂新裏程碑最重要的人物。他最具代錶性的作品有《戈德堡變奏麯》、《平均律鋼琴麯集》兩冊、《賦格的藝術》、《法國組麯》、《英國組麯》、《帕蒂塔》、《意大利協奏麯》、《d小調半音階幻想麯與賦格》、《創意麯集》(包括二部、三部創意麯)以及《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等等。巴赫還有著名的器樂麯《勃蘭登堡協奏麯》,閤唱麯《馬太受難麯》等,作品之多,舉不勝舉。巴赫還為他的兒子們和第二任太太安娜·瑪格達琳娜寫瞭鍵盤音樂的初級教材,這些作品雖然很小型,但很完整,音樂非常優美。直到今天,《初級鋼琴麯集》、《小前奏麯與賦格麯》還是我們學習復調音樂最重要、最常用的初級教材。而《創意麯集》又是學習《平均律鋼琴麯集》最好的準備教材。
二、巴赫的《初級鋼琴麯集》
《初級鋼琴麯集》是一本選集,由華爾特洛(Waeter Carroll)選編,選取瞭一些巴赫為他的兒子們以及他的第二任太太安娜·瑪格達琳娜創作的初級鍵盤音樂作品,也有少部分是巴赫為其妻兒的學習,選自其他作麯傢的作品,這部分作品的作者大部分已無據可查瞭,但因為巴赫曾選用過它們,所以後來的編者都把它們收集到這本麯集中來。在28首麯子中,第1、2、3、4、5、9、10、13、15、16、17、19、22首都從為安娜寫的麯集中選齣。
書的英文名稱《The First Lesson》(《第一課》),說明這本麯集是學習巴赫作品,也是學習復調音樂的最初級教材。
這本麯集大部分收集的是巴洛剋時期的舞麯,這些舞蹈在當時都非常普及,不論宮廷或民間都很熟悉。當然,很久以來,這些舞蹈已沒有人再跳瞭,但是作為一種音樂形式,我們還會在以後,甚至現代的一些作麯傢的作品中見到。
這本麯集有的齣版商把它分成兩冊(人民音樂齣版社的麯集是閤為一冊),第1首至第16首為上冊,略為容易些,第17首至第28首為下冊,明顯的難度要大些。在下冊中,有些舞麯是選自巴赫的《法國組麯》、《英國組麯》及《帕蒂塔》等作品。在教材選用上,上冊選用得更多些。這本麯集除瞭是學習復調音樂的初級教材外,也是瞭解和認識巴洛剋時期各種舞麯特點的極好教材。
與巴赫的《初級鋼琴麯集》同時學習的教材可有拜厄作品101、車爾尼作品599、布格繆勒作品100、簡易的小奏鳴麯和湯普森第二、第三集等作品。
好的,這是一份圍繞《巴赫初級鋼琴麯集教學與彈奏指導》的圖書簡介,但內容完全避開瞭該書的具體內容,聚焦於相關領域、背景、挑戰以及其他音樂學習的普遍主題。 --- 圖書名稱:鍵盤藝術的啓濛與精進:從基礎技巧到風格理解的全麵探索 圖書簡介 在浩瀚的鍵盤音樂學習之路上,每一個初學者都麵臨著從“認識”到“掌握”的漫長旅程。本冊《鍵盤藝術的啓濛與精進:從基礎技巧到風格理解的全麵探索》並非針對某一特定教材的解析,而是將視野投嚮更廣闊的音樂教育領域,旨在為所有緻力於鋼琴或鍵盤樂器學習的愛好者、學生以及指導者,提供一套係統化的、跨越不同技術階段的綜閤性指導框架。 本書的基石,建立在對音樂學習的本質性理解之上:音樂的精髓,在於技術與情感的完美融閤。我們深知,無論是麵對古老的復調結構,還是現代的和聲語言,紮實的指法基礎、清晰的節奏感以及對音樂語匯的深刻洞察,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因此,本書的敘述脈絡,側重於構建一個多維度的學習生態係統,而非聚焦於單一麯目的拆解。 第一部分:鋼琴演奏的基石——身體、觸鍵與音色控製 鍵盤演奏的起點,往往被誤解為僅僅是手指的機械運動。本書首先深入剖析瞭人體工程學在鋼琴演奏中的核心地位。我們詳細探討瞭正確的坐姿、手臂的重量轉移機製,以及如何通過放鬆來最大化手指的獨立性和穿透力。這一部分特彆強調瞭“觸鍵深度”與“音色顆粒度”之間的內在聯係。 我們並未局限於討論如何發齣“響亮”的聲音,而是著重於如何塑造“有質感”的聲音。這涉及到對琴弦振動的物理學理解,以及如何通過不同指尖的壓力分布,實現從legato(連奏)的如歌綫條到staccato(斷奏)的清晰顆粒之間的平滑過渡。書中通過對不同時期鋼琴機械原理的簡要概述,幫助讀者理解鋼琴構造如何影響瞭觸鍵的反饋,從而優化他們的演奏策略。對於初學者而言,如何剋服“僵硬”的指法,培養齣靈活而富有彈性的手腕和手指,是本書首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部分:節奏的幾何學與時間的藝術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而節奏則是構建時間結構的基本單元。本書的第二部分緻力於揭示節奏的內在邏輯和錶現力潛力。我們認為,準確的節拍感並非僅依賴於節拍器,而是一種內化的“時間感”。 書中係統地梳理瞭從二拍子到復雜復閤拍號的結構解析方法。我們提齣瞭一種“節奏視覺化”的訓練模式,鼓勵學習者將抽象的音符時值轉化為可見的圖形或運動軌跡,這對於理解復雜的附點節奏和切分音尤其有效。更進一步,本書探討瞭“節奏的彈性”——如何在嚴格的節拍框架內,運用如“鍾擺式”的微小速度變化來賦予音樂呼吸感和生命力。對於那些在節奏上感到“拖遝”或“急躁”的學習者,本書提供瞭針對性的練習方案,旨在將外部驅動的節拍內化為內在的脈動。 第三部分:和聲的透視——從音符到結構的橋梁 鍵盤演奏的深度,往往取決於對和聲背景的理解。本書並不要求讀者成為專業的和聲學傢,但強調瞭“功能和聲”概念對於音樂錶達的指導意義。理解主和弦、屬和弦、下屬和弦之間的關係,能夠極大地幫助演奏者在處理不熟悉的樂段時,迅速把握其鏇律走嚮的邏輯性。 我們探討瞭如何通過“聽覺預判”和“和聲標記”來提高閱讀譜麵的效率。例如,當樂譜中齣現一個高潮樂句時,如果能迅速識彆其背後的和聲進行(如導音上行或和弦的轉位),演奏者就能在技術處理上更具方嚮性,避免機械地逐個音符攻剋。這部分內容尤其關注“聲部進行”的清晰度,即使在初級練習中,也需注意高聲部、中聲部和低聲部之間的平衡,確保音樂織體結構的完整性。 第四部分:風格的初探——超越技巧的音樂詮釋 音樂的風格是其時代、地域和作麯傢個人精神的體現。雖然本書側重於基礎與技巧,但我們堅信,早期接觸正確的風格觀念至關重要。風格的理解,並非要苛求初學者能完美模仿巴洛剋時期的裝飾音,而是要學會區分不同時期音樂的“傾嚮性”。 例如,探討清晰度與連貫性在不同音樂語境中的權重差異。在某些結構嚴謹的音樂中,清晰的輪廓和精確的對比度是首要任務;而在歌唱性的段落中,連貫的呼吸感則更為重要。本書通過分析幾種普遍存在的音樂錶情術語(如dolce、marcato、cantabile),指導學習者如何將這些文字符號轉化為具體的指尖動作和速度控製,從而實現初步的“個性化”錶達。 第五部分:學習策略與自我評估體係 高效的學習需要科學的方法論。本冊的最後一部分,聚焦於學習過程的管理和進步的衡量。我們提齣瞭“小塊分解,整體整閤”的練習哲學,強調分解難點時的“目標導嚮性練習”,而不是盲目重復。 書中詳細介紹瞭幾種實用的“自我糾錯”技術,包括錄音迴放分析、慢速鏡麵練習以及針對性地隔離節奏或指法問題的練習模塊。更重要的是,本書提供瞭一套開放式的“進步自測錶”,鼓勵學習者不再僅僅以“是否彈錯音符”為標準,而是從技術連貫性、節奏穩定性、音色控製和音樂錶情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麵、客觀的自我評估。 結語 《鍵盤藝術的啓濛與精進:從基礎技巧到風格理解的全麵探索》,是一份陪伴者,而非限製者。它試圖拓寬學習者對鍵盤藝術的認知邊界,引導他們建立起一個堅實的技術基礎和敏銳的音樂洞察力。我們期望讀者能夠帶著這份理解,去迎接未來更復雜、更具挑戰性的音樂篇章,讓鍵盤成為他們錶達內心世界的有力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