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开卷书坊第三辑:温暖的书缘》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中的一种,系著名诗人、作家、出版人徐鲁先生的散文集。其中既有追慕先贤大师,如孙犁、梁宗岱、鲁迅、徐迟、丰子恺、曾卓、绿原等,也有评赞书友时俊,如画家贺飞白、萧继石、梅春林,长笛演奏家涂琳,书法家刘永泽,诗人、散文家赵丽宏,散文家李华章、文字圆润丰满,关怀体贴亲切。当然,也少不了论及名著书事,如《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开卷》《刑场上的婚礼》《长江文艺》等。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是极有趣味,极具可读性的。
目录
温暖的书缘
耕堂识小
追慕前贤
毕竟是大师
知己文字
编辑风谊
几人相忆在江楼
永不褪色的“小经典”
郑超麟老人的回忆录
老一辈人的书房
试看红梅一幅
曾卓先生与书
曾卓纪念集编后记
一篮祭果
心灵的献礼
遥念故人,应知羞惭(一)
遥念故人,应知羞惭(二)
楼房湾书事
海光农圃和苍柏园
三十年的牵挂
梅花册页
能不忆江楼
《笛声中的艺术》序
漫画家的薪火
水静流深
鹤立霜天竹叶三
藏书票上的“小清新”
我们误会了巴尔扎克
往事依稀芦花岸
二十年前的一册《诗魂》
牛津的苹果
裁书刀下
“豁然开朗,簇生卷耳”
乡土之爱永恒
《刑场上的婚礼》三十年
《往事梦影》及其他
囊萤映雪
纪念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大江不择细流
杏花春雨江南
年年岁岁一床书
“金蔷薇”的故事
“顾我垂髫初识字”
温暖的初冬
精彩书摘
温暖的书缘闲暇时,我喜欢逛一逛旧书铺和旧书摊。倒不一定是像一些旧书收藏者那样,怀着明确的猎书、淘书的目的,有时纯粹只为感受一种故纸芬芳,享受一下翻阅旧书的好奇和乐趣。那些曾经出入过许多人家、因为各种原因而流落到书店和书摊的旧书,也确实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何为“手泽”。正如查尔斯·兰姆所说,一个真正的爱书人,只要他还没有因为爱洁成癖而把所有的老交情都拒之门外,那么,当他从旧书铺获得一部旧版的《汤姆·琼斯》或是《威克菲尔德牧师传》的时候,无论这些书上有着怎样污损的书页和残缺的封皮,它们对他仍然会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和亲切感,它们的破损也只在表明:肯定有无数位读者的拇指曾经伴随着欣悦的心情,一遍遍翻弄过这些书页;也许它还曾经给某一位贫穷的缝衣女工带来过欢乐和幻想……在这种情景下,兰姆说:“谁还会去苛求这些书页是否干干净净和一尘不染呢?”因此,在我的心目中,“旧书商”,是一个十分美好和温暖的词,总让我想到那些令人尊敬、让人怀念的卖书人和藏书人,想到电影《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里那家旧书店,那位善良的旧书商和他远在美国的读者之间的浪漫、温暖的故事。 以书为友,每一个人都免不了会有种种书缘和奇遇。我想到了自己的那些旧书和夹在发黄的书页中的故事。它们没有爱书家兰姆或者吉辛的奇遇那么年代久远,却也一样带着往昔的风尘,令我产生无尽的想象和回忆。例如,我在二十多年前,买到过一本“三联版”旧书,英美文学专家、文学翻译家朱虹先生的《英美文学散论》。这本小开本的素雅小书,系三联书店“读书文丛”中的一种,我很喜欢。全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朱先生研究英美文学的一本极具分量的学术文集,文风也十分隽永清丽。书中还留下了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珍贵难得的序言。 在这本旧书里面,还夹着一张读书卡片,上面用秀丽的钢笔字写着一首短诗《真正的体贴不声不响》:“真正的体贴不声不响,它不会与任何感情混同。你不必小心翼翼地用皮衣,裹住我的肩头与前胸。你也不必倾诉初恋时的衷情。我是那么熟悉,你那顽固的、贪婪的眼睛。”这娟秀的字体和隽永的诗句,曾经让我禁不住去想象和猜度过,写下这首小诗的人,或许就是这本《英美文学散论》原来的主人,那个写在扉页上的名叫“胡怡”的人?也许是个女孩?那么,这首诗是她自己的创作,还是从哪里抄来的?她是要把它写给谁呢?她是正处在热恋之中,还是已经尝到了失恋的滋味?她所熟悉的那双“顽固的、贪婪的眼睛”,给她带来的是痛苦还是欢乐?我还想到,能够购买和阅读《英美文学散论》的人,大致应是具有相当文学品位,并且是一个爱书的人吧?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这本书离开了他或她,而流落到旧书店里来了呢?大约是过了五六年之后的某一天,和一些电视界的朋友一起聚会,席间有一位女士,是电视节目的编导,芳名就叫“胡怡”。这使我顿时想到了写在《英美文学散论》扉页上的那个名字。我试探着把话题引向了阅读,顺便问了她一句:你大学时代喜欢读些什么书?答曰:外国文学。“我也喜欢外国文学。”我心中窃喜,又说道,“我读过一本三联版的、白色封面的《英美文学散论》,我很喜欢。”胡怡想了想,说:“我也读过这本书,我自己还买过这本书,是翻译家朱虹的著作……”这时候,我心中有数了。这真是一个“小世界”啊!而因为一本书带来的缘分,我很珍惜。 不久,我约了胡怡喝咖啡,带去了那本旧版的《英美文学散论》,让她重睹了自己的签名,还有夹在书中的那张写有诗句的小卡片。记得当时,胡怡十分惊讶,翻动着书本,看着小卡片,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她也许是想到了“初恋时的衷情”。我想把这本小书送还给胡怡,但是她说:“这本书现在已经属于你了,也许你留着更有意义。如果你愿意,把这张小卡片给我留个纪念吧。”就这样,这本旧书仍然留在我这里,小卡片则物归原主了。 又过了十多年之后,二〇一二年深秋时节,我有幸参加了在东湖边召开的海外华文女作家双年会。在会议上,我意外地见到了心仪已久的翻译家和学者朱虹先生。第二天,我特意带上那本保存完好的旧书《英美文学散论》,请先生题词留念。朱虹先生是虚怀若谷的大家闺秀,分别用中文和英文题写了两句温润和客气的纪念语。如今,这本素面而雅致的小书,成了我书房里的一册珍贵的题辞本。 香港作家马家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一个细节:有一次他带女儿去参观一个古书展,小女孩独自在各个书摊面前左看右看,很明显不可能买得起那些动辄三四千元的古书,但是那些英国旧书商,却都会耐心地给小女孩讲解书架上那些珍贵的旧书的典故和特色,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言谈亲切一如小女孩的老祖父。旧书商的友善令人感动,马先生在一边默然道谢。同时,他也不由得想到了在国内遇到的一些唯利是图的书商,一旦知道对方根本不是买家就会立刻板起面孔,一副冰冷的嘴脸。 ……
前言/序言
小书店之美(代序)徐鲁二〇一二年岁末,我离开了服务二十多年的出版界,调到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工作。办公室和寓所只有一墙之隔,这不仅免去了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拥堵之苦,也给我省出了不少时间。我暗自告诫:珍惜时光,不要浪费点滴时间,从容读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所谓“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中一项,就是清理和编辑自己两台电脑里的各类文字和图片文件,“打扫战场”。我估计,要把长长短短的数千篇文字清理干净,也许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完的。那么就先从内容比较集中的做起吧。
去年,先是把历年来写下的有关小说阅读的文字整理了出来,编成了两本书:《不这么写,我难以办到·三十年阅读小说记》、《发现故事的秘密·二十四堂小说阅读课》,这一类文字就算清理干净了;接着把有关湖北本土儿童文学作家们的评论文字清理了一遍,辑为《湖北儿童文学评论集》一书,又算了结了一类文字。到岁末时,又把近两三年来的读书和谈艺小品类文字整理出了几组,便是这册《温暖的书缘》。如是,一年的闲暇时光也就消耗完了。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还是感觉到,时光真是太匆匆了。“时间哪儿去了?”确实是个恼人的问题。
因此,也就愈加真切地理解了鲁迅先生从《离骚》里集的“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这个对句的意味。
承蒙子聪兄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嘉纳,使这一册小书忝列《开卷书坊》新一辑中,这是我的荣幸。蔡玉洗先生和子聪兄主持的《开卷》与《开卷书坊》,柳暗花明,山重水复,已逾十载,惠人多矣。确如黄裳先生前所叹,“子聪之贡献伟矣”。而存在我的心底的那份感谢与温暖,自不必说了。
小书编就,原本只想写一篇短小的后记了事,正巧又碰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小书店的故事,那就索性再多写一点,权当“代序”吧。
世界上有不少著名的书店,往往隐藏在某座城市的某一条僻静的街道的拐角处,却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地图上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甚至能吸引着从外地来的观光客,必以“到此一游”为荣。
这些书店的魅力,往往不是因为它们的大,恰恰是因为它们的小;也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华丽、高雅和喧闹,而是因为它们的简朴、单纯与安静;当然,还会因为它们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故事。
我们通常比较熟知的,例如位于塞纳河左岸、巴黎圣母院附近BUCHERIE街三十七号的“莎士比亚书店”;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在电影《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里,这个小书店被女主角海伦派去侦察的好友形容为“狄更斯时代的书店”);位于香港旺角洗衣街(后来搬至西洋菜街)的“新亚书店”;位于纽约第十二街与百老汇大道街角处的“斯特兰德书店”……更不用说那号称世界上规模之最的、位于东京神田神保町的“神田古书店街”上那些栉比鳞次的“古本屋”了(据说,这里聚集着将近二百家旧书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居住在上海时期,经常的去处就是“内山书店”,也是一家可以写进中国现代文学史里的小书店。
所有这些书店,无一例外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被写进了文学史、文化史,有的被写成了小说、戏剧和电影,有的就留在它们所在的城市的永恒的记忆里。
然而,这样的书店毕竟不多。美国老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旧物余韵》里如此感慨:“在我此生中,我的感官见证了一个这样的世界:分量日益轻薄,滋味愈发寡淡,华而不实,浮而不定,人们用膨胀得离谱的货币和欲望,来换得伪劣得寒碜的商品和生活。”这样的形容,也可以借来描述我们走进今天的许多大而无当、毫无书香气息可言的所谓书店的感受。
百草园书店,名字取自鲁迅先生的那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华中师范大学西门一侧的一条小巷里,所有面积仅有三十平方米吧,店主和店员加在一起,也只有一个人,是一家真正的“小书店”。但它是目前这座城市里最“火爆”和最富知名度的书店。
店主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名字叫王国林,看上去清秀而机敏。因为爱书,他对自己书店里进出的每一本书,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报名参加了某卫视台的《最强大脑》节目,用自己的记忆去挑战“书架检索”的技能。节目组从他寓目的三十万册书籍里,随机挑选出了三千册放进了演播室,然后请观众任意取出一本书,让他报出这本书的价格、作者和出版社的名字。王国林竟然能够一一答对。虽然最终他的记忆表现没能继续赢得冲刺“最强大脑”的机会,但他在节目中流露出来的对书的热爱,对书店的理解,对读书的坚持,却深深感动了场内的评委和观众,也让全国各地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记住了他和他的“百草园书店”的名字。
天津的著名诗人、在《天津日报》工作的老朋友宋曙光先生,大概就是被小王的事迹所感动的观众之一吧。他特意打电话给我,再三叮嘱,让我去寻找一下这家小书店,去看看这个小伙子。曙光兄可能还担心我深居简出惯了,怕麻烦吧,所以又特别强调说:“为嘛一定要去看看呢?因为像这样爱书的年轻人,少见。”春日的一个午后,我去寻找“百草园”。小书店所在的这条小巷,并不难找,这是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和老师们经常流连的一条“文化街”。一家家店面栉比鳞次,多是一些创意手工、时尚饰品和鲜花、彩妆之类的小店。“百草园”是其中唯一的小书店。
年轻的王国林果然一个人在小书店里忙碌着,一会儿给顾客找书、介绍书,一会儿到柜台边找钱、结账。因为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买完书还要跟他合个影,有的还要他在书上写几个字、签个名。
看得出,小伙子对每一位顾客都很热情友好,其中不少人显然是这里的常客,我听见他们在跟他开玩笑:“你怎么不去上《非诚勿扰》?”王国林笑着回答说:“还是《最强大脑》影响大……”小书店大约有两三万册书的规模,以文史哲类为主,文学书最多。也有一些适合大学生们阅读的比较时尚的生活类读物。书把小店的四壁塞得满满的,偶有一点空间,就可看见小王自己写的一些书香小语,例如:“百草园只与好书有关”;“最吸引人的还是书店风景”;“百草园是你的‘书天堂”’;“为了人和书的相遇”,等等。在门口的玻璃橱窗里,还有诸如“阅读的层次”之类的阅读提示。
趁着小王稍微空闲的时候,我和他简单地闲聊了一会儿。他说,自从上了那个节目后,他的小书店已经火爆得不行了,顾客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可以卖八千元的书,现在每天大致都能卖大几百、上千元的书。他说,他会凭着自己对书的喜爱去选书,因为门店小,空间有限,他只选他心目中的“好书”。我随便问了近期出版的几本书的名字,包括我自己的新书,他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有”或者“没有”。我说出某一类书,例如常写书话的一些作者,他马上就报出了王稼句、薛冰等人的名字,也知道他们的书大多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
小王是河南信阳人,从小就爱书。小时候去亲戚家时,最让他迷恋的地方就是书柜前。读中学时,常到县里的书店去蹭书看。到武汉读大学时,经常节衣缩食,有一半的生活费是用来买书了。
二〇〇九年大学毕业后,因为出了一起事故没办法去上班,就想着开一家小书店。他向两位朋友借了几万元钱,加上手上的一万多元,终于梦想成真。
这个小伙子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的有主见、自信。我建议说,可以考虑把墙壁上的这些电影海报和剧照之类的装饰拿掉一些,留下少量的即可,换上一些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的黑白照片,例如萨特的,乔伊斯的,他马上说:“那样会给读者一种沉重感。”我说,这么多书为什么不分类陈列,那样读者不是更好找书吗?他说:“小书店是不需要分类的,我一个人也没有时间去做分类。”讲得真是头头是道,十分专业。我问他,既然这么喜欢书,喜欢阅读,平时肯定也爱写点什么吧?“写点微博,”他说,“但也不能多写,尤其是现在,关注的人很多,写多了,会被吐槽,被看成是矫情。”一想,还真有点道理。
说到“最强大脑”,他一再强调,他没有刻意去记忆,重要的是喜欢。带着强烈的热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肯定可以做得好。他说,做一个小书店,也是这样。是的,所有的小书店的美,都会来自热爱,对书籍,对读者,对文化,乃至对自己心中那份梦想的热爱。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把诗人郑愁予先生的这句名诗里的“诗人”二字换成“书店”,也是多么恰当。书店的灯光,是照耀着人世间的最美的灯光。愿小书店散发出的芬芳书香和小橘灯般的光芒,永远熏染和照耀在城市小巷的拐角处。
二〇一四年农历春分前夕,写于武昌东湖梨园
开卷书坊:温暖的书缘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