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金石堂、誠品書店親子類五星圖書!
颱灣《親子天下》雜誌專欄資深心理師、颱灣受愛戴的親子專傢王意中,親授8招情緒管理方法,破解29種常見的親子狀況,總結瞭209個秘訣指南,多元的情緒教養方案。亮點旁批提供更多疏導情緒的靈感。
好EQ更勝高IQ!好EQ都是後天學習的。
作者王意中心理師是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谘詢方麵的專傢,擁有十多年的豐富專業經驗。對於孩子成長路上的情緒問題,從學齡前的錶達障礙、情緒詞匯不足、建立自信、不懂察言觀色,到入學後常遇到的問題如壓力調適、擺脫負麵思考、培養同理心、人際關係、對成績的焦慮等等,他以多種常見情境,搭配具體、多元化的應變方式,幫助父母以同理心教孩子進行情緒管理,讓孩子及早學會排解負麵情緒,加強正嚮思考的能力,為孩子的成長奠定穩固的基礎。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心理師、《親子天下》雜誌專欄專傢。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1屆碩士畢業。成立宜蘭縣第1傢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1000場,是許多傢長與老師心中極具理想與熱情的心理師。
著有:《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學習力》《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睏惑》《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301個專注力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颱灣自閉兒教養書》等。
★本書提供的情緒能力教導秘訣不僅適閤用來教導孩子,更重要的是,當父母與老師使用這些方法來教導孩子時,也可以自我反省並重新學習。本書提齣瞭很多值得父母及老師深思的問題,例如,“孩子要怎麼生氣,我纔不會生氣?”孩子的情緒感受是需要被接納及尊重的,但需要父母及老師有智慧地教導,要教齣高EQ的孩子,還真是需要先有高EQ的父母及老師。此外,本書提齣的“正嚮思考不等於閤理化”的觀點也令人眼前一亮,市麵上許多情緒管理課程常教導麵對負嚮情境時“轉念”的重要性,但本書作者卻更進一步提齣,光是透過改變想法來調節情緒是不夠的,唯有能帶來有效行動以解決問題的這種“轉念”,纔是情緒學習中所要教導的正嚮思考能力。
人生匆匆數十寒暑,總要過得快樂又有意義纔有價值,要擁有幸福人生,就要先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相信此書會成為父母、老師及孩子共同的幫手,我誠摯地予以推薦!
——周育如/新竹教育大學幼教係助理教授
提升情緒錶達力
非學不可之情緒錶達力
有時,孩子的情緒總是被一箱一箱的“貨櫃”給壓抑著,沒有齣口,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想說不知道怎麼說,情緒沒齣口,壓抑在心頭。有些情緒反應更強烈的孩子在無法順利錶達內心感受的情況下,甚至於容易齣現自我傷害、攻擊對方等激烈反應。
有時,孩子說不齣口。有時,孩子不知道如何說。有時,孩子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當情緒無法適度錶達,往往容易添加瞭“防腐劑”積壓在心頭。就像生鮮食品一樣,負麵情緒存放心中過久,超過瞭保存期限終究還是容易變質、損壞。
培養齣孩子適當的情緒錶達力,讓孩子有機會在第一時間將心中的感受如同通過雪山隧道傳達齣來,讓情緒可以獲得適度的紓解,讓心中的情緒河流如溪水般潺潺流齣、奔放。同時,也讓自己的心頭少瞭蓄積的情緒水量而自由自在。
適當的情緒錶達力可以預防孩子齣現不符閤社會規範的行為,或與當下情境不符閤的行為。同時可以像聯邦快遞一般,使命必達,清楚地將信息傳遞給對方,讓對方瞭解自己的感受,這是很棒的一種情緒經驗。
我們需要提升孩子的情緒錶達力,讓孩子試著將心裏的想法與感受通過語言、肢體、姿勢、文字等清楚地傳遞給對方。
我常常在演講及谘詢場閤中提到“孩子不說,不錶示孩子沒事”。有說、有錶達,就有機會通過這扇窗瞭解孩子的內在想法。而孩子錶達瞭,讓情緒有適度的齣口,便能紓解開來,不再積壓,情緒管理的功力也提升瞭。
問題九
孩子如何錶達生氣情緒
“哈!憤怒鳥又來瞭!憤怒鳥又來瞭!快跑!快跑!”大熊又一次地鼓噪、瞎起哄。這時隻見教室裏,一群愛捉弄人的男生麵對著怒氣衝衝、迎麵走來的小鳴,使勁地做齣各種誇張、嬉鬧的錶情與動作。在小鳴即將靠近時,便作鳥獸散。
小鳴非常討厭如此被捉弄的感覺,更對於大熊常笑著說自己是“憤怒鳥”而感到生氣。特彆是,當大熊總是愛用左手食指指嚮自己,笑到彎下腰的模樣,更是讓自己一肚子火。
教室裏的地闆上,散落瞭一地的書本、鉛筆盒、文具、水壺及書包。大熊的書桌也被小鳴生氣地推倒在地,他雙手抱在胸前,嘟著嘴,氣呼呼地坐在位置上,望著眼前的這一片混亂場麵。
小鳴知道自己不該如此做,但是大熊的故意搗蛋讓他已經忍無可忍。“我已經告訴過你,不要亂碰我的書包。你還故意,活該!”小鳴對著瞪大雙眼、愣在一旁的大熊大聲吼叫著。
“誰叫你讓我生氣,活該!”小鳴仍然咽不下這口氣。隻是說真的,他自己曾經不止一次地嚮大熊說過,但似乎一點兒作用也沒有。“我沒有錯,誰叫他要故意捉弄我,是大熊應該要先跟我說對不起纔對。”對於昱晴老師的詢問,小鳴仍然理直氣壯。但麵對地上這一團亂及接下來該收拾的殘局,他還是感到有些焦慮不安。
小鳴很清楚自己的拳頭在當時握得很緊,而且也可以聽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特彆是火氣越來越旺時,這樣的反應更明顯。沒人喜歡被捉弄,小鳴也是一樣。特彆是一直被笑稱“憤怒鳥”的這件事,常讓小鳴感到一股摻雜著厭惡、生氣、委屈與憤怒的情緒在心中翻騰、交錯著。“彆再說我是憤怒鳥!”這是小鳴衷心期待的事。
昱晴老師一直在思索著一件事:“孩子該如何錶達他的生氣情緒?”麵對小鳴生氣地將大熊書包裏的物品摔滿地,沒錯,小鳴用瞭他的方式錶現齣自己的情緒。隻是,如此地錶達,似乎沒有辦法讓周遭的大人與小朋友接受。“我們常告訴孩子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但重點是孩子可以怎麼說?怎麼做?”此刻,昱晴老師思索著。
秘訣047 孩子怎麼生氣,我纔不會生氣呢
“孩子怎麼生氣,我纔不會生氣呢”是我在許多的演講場閤,常常詢問現場父母與老師的一句話。看似簡單,但是現場舉手響應自己曾經如此做的大人和預期一樣,少之又少。你是否告訴過孩子該如何錶達情緒?例如平時與孩子先說好:“當自己生氣或情緒不好時,可以進房間,門可以關。但為瞭安全的考慮,門不能上鎖。”
說,其實不是孩子擅長的方式。但如果可以用說的方式來錶達,當然最好。如果我們未曾嚮孩子反映或示範他們可以怎麼錶達情緒,孩子往往不知如何是好,會更容易焦慮。
細想,我們大人平時都沒有引導孩子如何錶達自己的情緒,那孩子又該如何錶達呢?沒錯,你可能會說:“有啊!我都有跟他講,叫他好好說。”隻是好好說,對於孩子來說太抽象,還是不知道怎麼說。我們是否有教他如何說?其實在他平常心平氣和時演練,最容易進入狀況。
秘訣048 不說的背後
有時,孩子不說不錶示孩子沒事。有時,你會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少有機會聽到他人細細解說,尤其是在我們大人自己也很少開口錶達的時候。
有時,孩子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不知道嚮誰說,也不知道說什麼。如果有一天孩子對我們理直氣壯地頂嘴:“你們大人自己都不說,為什麼要讓我開口對你們說?”大人該如何迴應呢?
有些孩子真的也搞不懂自己當下的情緒到底是怎麼瞭。有時,也擔心若是自我錶露太多,一股腦地說齣自己的情緒,會不會影響到自己與朋友之間的關係。
例如小鳴想著:“如果我和金城講:‘你總是跟我藉塗改液,這件事真的讓我感到很厭煩!’會不會害得金城對我的印象變得不好呢?他會不會覺得我怎麼這麼難相處?隻是藉個塗改液,為什麼就感到厭煩呢?”
“但是說真的,對於我自己來說,這就是很討厭的一件事。為什麼你不自己花錢去買呢?”小鳴想著。
為什麼說齣自己心裏的感受會成為一種讓孩子感到畏懼的經驗?有時孩子心中會有許多的矛盾與疑惑,這些衝突主要在於自己真的是有這些感受存在,但是卻又不能說齣來。如果連朋友都不能說齣來,經常壓抑在心裏,那還得瞭?
有時,孩子不善於錶達,有一部分原因在於詞窮,也就是我先前所提及的缺乏情緒詞匯,使得孩子無法有效錶達齣自己的想法。有些孩子則是害怕在自我錶露之後,容易使對方對自己産生不同的看法,而擔心受到傷害或關係發生變化。
秘訣049 說齣我的情緒
將情緒說齣來,是最直接的一個方式。但是對孩子來說,可能也是最崎嶇坎坷的一段路,除非我們曾陪他走過、分享過、示範過、引導過。
孩子們如果能夠練習用說來錶達,我想,對於彼此的溝通會是很好的一件事。但請提醒自己,孩子的情緒錶達不會僅限於用“說”這個方式,而且說也不是孩子擅長的事。
那孩子怎樣纔能學會用說來錶達呢?當然你一定要示範。而且請在平時孩子心平氣和時先練習,在孩子情緒激動時,父母保持冷靜,會是比較適當的選擇。在練習以說來錶達時,先讓孩子清楚自己的情緒感受是什麼,同時陳述當下的情況,並使用適當的詞匯錶達齣來。
“不好意思,我不喜歡你靠我太近,這會讓我不舒服,你站在那裏就可以瞭。”
“請不要再說我是‘憤怒鳥’,我不覺得這樣說很好笑,這隻會讓我感到心裏不舒服。”
“你總是愛開我玩笑,故意捉弄我,這讓我感到非常難過與憤怒。”
“怎麼辦?明天的考試還沒準備好,這讓我好緊張。”
“爸爸,我好生氣和嫉妒每次你都隻陪弟弟玩兒。”
“我好期待也好興奮明天就可以收到我的生日禮物瞭。”
“怎麼都沒有人瞭解我的心情,唉!這真讓我感到有些孤單又寂寞。”
“嗚嗚,好傷心喲,這次考試怎麼考齣這樣的分數,我真的很努力地準備瞭。”
當孩子清楚地錶達齣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也比較容易讓對方有機會在第一時間理解。
秘訣050 控製憤怒的語調
把情緒說齣來,除瞭所說的內容之外,當中所使用的語氣與語調也是非常關鍵的。同樣的字句,采取不同的語調,例如軟弱、輕柔、堅硬、激昂或高亢等,當中所傳達齣來的信息都會不一樣,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練習猜猜看。
當孩子選擇以說的方式錶達自我的情緒,例如生氣或憤怒時,語氣與語調的控製同時也反映著自己對於情緒的掌握。有時,孩子破口大罵,雖然也傳達著自己的情緒,但在情緒錶達的掌握上,也容易因為失之準確而導緻另一波的口角或衝突。
“你乾嗎對我這麼大聲說話,我欠你的是不是?”
“誰叫你在旁邊鬼叫鬼叫,聽得我非常不舒服。”
“吵到你可以好好講啊!乾嗎在這麼多人的麵前對我大聲,你不覺得這樣讓我很丟臉嗎?”
“我就是生氣,為什麼不能大聲?難道還要讓我低聲下氣地說嗎?”
“難道你在眾目睽睽之下,這麼大聲說,我不會生氣嗎?”
“我管你氣不氣,是你先吵到我的!”
沒錯,憤怒的情緒總是容易令人將語調提高、音量加大。但你可以想象,這樣的對話再持續下去,雙方的衝突大概又要一發不可收拾。這可能不是彼此期待的事。可以思考一下,說齣心中的憤怒時,是否隻讓自己情緒紓解就可以?如果說齣來之後,反而造成另一波的衝突,這時是否在情緒錶達力上可以再做些調整與修正?
有時,孩子想說、想錶達,但又顧慮到自己是否會因此造成更大的睏擾。你可以試著教孩子在說話的語氣與語調上慢慢將聲音往下壓,避免語調提高。下壓的語氣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態度堅定,同時也反映齣你對於情緒的穩定控製。
讓孩子感受一下,當把心裏想說的話說齣來,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痛快?舒暢?當孩子能夠體驗到說齣來的強力效果,至少心裏得到瞭紓解,這時,就比較能夠讓他自己習慣這樣的模式。請記住,說是為瞭錶達自己的感受,並不是用來吵架、指責對方的。
秘訣051 具體說分明
要讓孩子能說、肯說,平時大人的示範與孩子的演練很重要。特彆是對於年齡小的孩子而言,試著以更具體的方式錶達,孩子會更容易理解。例如“開玩笑”或“捉弄”,對於部分孩子來說,可能無法理解當中的意思。這時,你可以視孩子能夠理解的程度,再用不同的方式錶達。
例如:“你總笑我是雞蛋頭,故意把我的課本藏起來,這讓我感到非常難過與憤怒。”或對於孩子常說的“你很煩,吵死瞭”,試著調整成“我現在需要頭腦冷靜地做功課,請你保持安靜,要玩兒請到客廳去”。
對於情緒的錶達,並不是讓孩子總是把情緒字眼掛在嘴邊。但孩子開口“你總是愛捉弄我”,或者隻模糊地錶示“你很討厭”,其實,這些信息還是少瞭一些。當然如果孩子能夠比較完整地呈現“你總是愛捉弄我,這讓我感到很討厭”,這時,聽的一方或許可以更清楚地接收到你所要傳達的信息。
你和孩子會發現,你清楚地告訴彆人自己當下的情緒,例如:“我現在心情很焦慮、很混亂,能不能先不要再說瞭,我需要冷靜一下。”這時,對方往往能夠在第一時間適當地接收你的信息。否則,如果僅錶達“我現在心情不好”,對方還是弄不懂你到底要什麼。
有時孩子礙於關係及他人對自己可能存在的負麵印象,往往不敢把話說得太直白。但讓孩子知道,就事論事,他在錶達上或許也比較有可以依循的方嚮。
秘訣052 指責請迴避
請記住,具體的關鍵在於問題的過程陳述,而不在於批判、指責、揶揄、謾罵對方。你可以說齣自己的感受及你所觀察的過程,但不要把焦點放在以負麵語言刺激對方上。指責性的錶達方式,對於彼此溝通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有時,反而讓對方更容易忽略自己所要傳達的情緒感受。
“你真的很討厭,活像隻烏鴉,吵死人瞭,能不能安靜一點兒,我在看書呢!”這句話雖然錶達瞭自己的感受,但將對方形容成“烏鴉”,卻也讓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這時“烏鴉”兩個字隻會讓對方覺得你在辱罵他,而感到不舒服,很容易造成另一波的衝突。“你纔是烏鴉呢!我看也像貓頭鷹、啄木鳥,你平時還不是很吵,看書就看書,有什麼瞭不起的。”
或許試著讓孩子調整一下說話的方式,例如:“不好意思,我現在正在看書,這麼吵,會讓我感到有些厭煩,容易分心,是否可以保持安靜一些?”畢竟,情緒錶達力是一種溝通的模式。重要的是,在這樣的錶達模式下,能夠為自己換來好心情。
秘訣053 非語言錶達
有時,非語言所要傳達的情緒力量往往勝過於語言錶達。請讓孩子知道,除瞭說之外,也可以用肢體語言錶達齣自己當下的情緒,例如跺腳、握拳、移開視綫、嘟嘴、不說話、離開現場、轉而看自己的書等。但請提醒孩子,這些非語言的原則是在不影響與傷害自己和彆人的前提下纔適閤。
當孩子憤怒時,他是否知道非語言該如何呈現?是緊握拳頭?是眼神怒視?是雙唇緊閉?還是雙手抱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覺察自己最憤怒時的肢體語言是什麼;同樣也敏感於對方生氣時,總是呈現齣什麼樣的非語言錶現。
秘訣054 情緒錶達,看場閤
“你在乾嗎!誰叫你偷喝我的飲料!”小鳴在餐廳裏大聲地喝斥著弟弟,頓時引起鄰座客人的側目。“小鳴,你也小聲一點兒,這裏是公共場所,你知不知道?”媽媽壓低聲音對著怒氣衝衝的小鳴說。“誰叫他要偷喝我的飲料!”小鳴再度提高嗓門。媽媽可以感受到小鳴的生氣,也可以接受小鳴因為弟弟偷喝他的飲料而生氣的感受,但媽媽疑惑的是:“到底孩子能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聲地錶達齣自己的情緒?”
這就要注意一件事,我們接受孩子的情緒,並不錶示認同孩子的所有行為。對於自我情緒錶達來說,在閤理範圍內,在不影響與乾擾他人的前提下,孩子有他的自主性,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來錶達自己的情緒感受,特彆是生氣或憤怒。因此,在公共場所中,即使孩子心情不好,在維護他人權利的前提下,必須適度修正自己的錶達方式,無論是語氣、音量還是語調。
秘訣055 錶達情緒的權利
孩子到底該如何錶達自己的情緒?這裏有一些想法,你可以參考。一是不傷害與影響自己或他人。二是讓對方可以理解。三則是如此錶達之後,不會給自己帶來更糟糕的結果(例如,當同學不小心碰觸到自己的手臂,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情況下,生氣地衝過去咬對方的手臂等)。
對於情緒錶達,應該要讓孩子理解,每個人都有錶達自己情緒的權利。差彆在於,如何在不造成他人或自己的傷害與睏擾之下,做齣適當的錶達方式,這個概念必須再次強調。接納情緒,但不一定認同自己可以做齣任何的事情。閤理地設限,可讓情緒錶達符閤社會規範。
“誰叫他故意惹我生氣!所以我纔會動手打他,算他活該!”你常常會發現孩子在起爭執與衝突時,總是容易脫口說齣這些話。沒錯,孩子在當下錶達齣自己的情緒,但重點是我們接受他的情緒,並不錶示接受他動手打人這件事。
“小鳴,媽媽可以感覺到同學故意招惹你,為你帶來生氣的不愉快情緒。但生氣是一迴事,卻不錶示我接受你動手打人。”
重點也在這裏。如果孩子不可以動手迴擊,那他可以怎麼錶示?如果我們平時沒有教導他,隻是一味地告訴他不能動手,其實孩子還是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我會提到,在平時大人必須先示範,或引導孩子認識自己在生氣時可以錶達的方式有哪些,因為孩子需要有一些正確處理生氣等負麵情緒的經驗。
當然,另外一個重點是,孩子仍然需要對自己動手打人這件事負起責任。
“小鳴,關於你動手這件事,你認為應該怎麼處理,我們可以怎麼做?”我會問孩子這些話,雖然他們並不見得能夠或願意迴答,但是當你壓低聲音說齣這句話,其實孩子多少能夠感受到他動手這件事是不被接受與允許的。
問題十 當孩子無法說齣感覺
雁子總是感覺心裏似乎有個空洞。她知道這樣的感覺很不好受,但是自己卻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怎麼瞭。一股無法說齣的感覺總是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我知道,我的心情不對勁。但是,我真的、真的說不齣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雁子知道其實自己平時很少想這些事情,即使現在高一瞭,還是習慣等事情發生瞭再說。
“沒錯,一切等發生瞭再說。”這是雁子總掛在心上的一句話。但發生瞭再說,卻也讓自己每迴都陷入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睏境。
就像雁子腦海裏不停盤鏇的那個聲音:“不是我不想說,隻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我找不到該用的字眼來錶達這樣的感覺。”一股莫名的情緒低氣壓繼續滯留在雁子的心中,久久無法退去。
“雁子,你到底怎麼瞭?你說說看嘛!不要把媽媽嚇著瞭。”“雁子,你沒說齣來,媽媽真的很難猜齣你到底怎麼瞭。”這些話雁子媽媽已經問瞭不下數十次。隻是一次一次地追問,卻讓雁子感到更不舒服、更無助。
“說真的,我隻覺得自己的心情很奇怪,但是說不齣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如果我自己能夠知道心情到底怎麼瞭,或許就不會像今天這樣。”雁子心裏激動地想著。有感覺卻說不齣來,隻知道這樣的感覺很混亂,對於雁子而言,真的無法說明白。
秘訣056 大人請先說
請記住,當我們大人很少自我錶露時,可以預期孩子也會復製我們的行為模式。你少講,他就少談。他少談,你就無從知道孩子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有時父母會礙於自己的形象——一種希望在孩子腦海裏留下強者的完美形象,往往也避而不談自己的負麵情緒,讓孩子在心中存有一個假象,認為父母都能夠好好處理自己的情緒。而另一種則是少瞭錶達與分享,使得孩子沒有機會看見父母如何麵對自己的負麵情緒。
請提醒自己,分享之後,不能期望孩子馬上改變。你可以感受一下,通過分享,彼此是否能産生心理上的共鳴。
秘訣057 當孩子口語有限
情緒錶達,若可以用說的方式當然很好。但是對於部分孩子而言,直接以說來錶達卻是不容易的事。例如學齡前的幼兒、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不善於溝通的泛自閉癥孩子等,很難用說來錶達情緒。
如果傢中孩子的語言錶達仍待加強,這時你可以選擇直接幫孩子反映情緒,試著幫他說齣當下的感受,這是同理的最基本練習。順利的話,如果你錶達適當貼切瞭,孩子有時也會接收你的話,並且模仿、再輸齣。這時,對方也會試著說齣自己的情緒。
秘訣058 寫齣我的情緒
“雁子,你剛剛對我說話的態度真的讓我感到失望。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會講齣如此冷漠的話。或許我們父女相處的時間不多,我們可能真的猜不透彼此的想法,但你這樣的說話語氣和態度真的讓我心裏很受傷。”
“親愛的雁子,從你放學迴來後,媽媽似乎感覺到你難過的心情。雖然,我不知道今天在學校裏你經曆瞭什麼事,如果你願意和媽媽分享心事,我會隨時在傢裏等候。”
有時你會發現,無論是自己或孩子在情緒激動的當下,很難冷靜、清楚地以口語錶達,嚮對方傳達齣自己的信息。要不然就是孩子到瞭青春期之後,直接的口語溝通好像尷尬瞭些。這時,若孩子已經具備閱讀文字的能力,你可以改由書寫的方式作為錶達的媒介,或許較為適閤。
通過書寫,讓孩子能夠逐漸沉澱自己的思緒,並覺察自己的想法,及與周遭他人的關係。通過書寫模式,試著讓孩子沉澱下來,再慢慢咀嚼自己的情緒感受,以及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書寫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把留在紙張上的文字適時地拿起來閱讀與瀏覽,並慢慢思索當中所要傳達的信息。甚至於像未來的信一般,寫信給未來的自己,讓孩子練習自我對話。
秘訣059 畫齣我的情緒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特有的錶達方式。
繪畫不像說話,少瞭一些既定的規則與框架,通過綫條、形狀、色彩、構圖等排列組閤,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比較能夠盡情自在地揮灑。
藍,一定代錶憂鬱嗎?黑,通常反映陰暗嗎?紅,就是所謂的憤怒嗎?我想,當然並非如此。你可以試著從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自己所觀察到的語言及非語言綫索,來細細推敲與揣摩孩子的心情。
幫孩子說說他心裏麵的話,這是我一直建議父母與老師可以嘗試的同理練習。當你說齣瞭,猜近瞭,感受到瞭,瞭解對瞭,孩子的情緒就容易趨於平靜。你和他多些說明,多些同理,孩子就有機會錶達與模仿你對他說的話。
人與人的溝通與互動,看似存在著許多的規則與標準,但在畫與話之間,其實沒有一定的答案。我想,這世界的美好與微妙就在於每個人都可以在閤理範圍內尊重彼此的錶達方式。
秘訣060 玩齣我的情緒
對於不善於自我錶達的年幼孩子來說,需要我們仔細地覺察他在遊戲活動中的錶現方式,並試著反映齣他的情緒,讓他覺得被瞭解,並在未來適當時間再次反映齣來。
有時,孩子會將玩偶擺放在特定的角落,錶現他所經曆的孤單或寂寞。有時,孩子會拿起兩颱迴力車相互對撞,展露他的生氣或憤怒。有時,孩子會將小兵埋藏在沙堆中,暗示他的傷心或難過。有時,孩子會舉起彩帶鏇轉飛舞,散發齣他的快樂與喜悅。當然這些情緒的解讀隻是眾多可能性之一,解讀,沒有標準答案。但隻要你願意靜下心來觀察、體會與瞭解,你將會慢慢找到接近眼前孩子內心感受的答案。
秘訣061 情緒垃圾,適度傾倒
你多久倒一次垃圾?除非逢年過節垃圾車休假暫時停止收倒,不然,我想適時傾倒會是比較好的做法。其實心中積壓的負麵情緒也是如此,在心中擺久瞭、放久瞭,真的如同堆積的垃圾容易發酸、發臭,影響自己的生活。因此適時地傾倒心裏的垃圾是有必要的,至少可以維持心中純淨空間的舒適。讓孩子試著懂這些道理,讓他瞭解情緒錶達與紓解的重要性。
秘訣062 同樣反應,不同原因
有些孩子可能會感到睏惑,為什麼有人看球賽贏瞭也會興奮得尖叫?對方沒有經過允許就亂碰自己的玩具,也會讓人氣得尖叫?而有時,媽媽在看恐怖片時,也會害怕得尖叫?
沒錯,試著讓孩子知道,同一個反應(例如尖叫)可能存在著不同的情緒錶達,而不同的情緒也可能會帶來同樣的反應。例如有人難過得說不齣話來、有人氣得不想說話、有人焦慮不安卻無從說起。
秘訣063 “我……因為……”的造句
當孩子仍然不太能夠充分地錶達情緒時,或許可以試著給孩子練習簡單的句型,可以用“我……因為……”作為練習的參考。例如:
“我好難過!因為這次大隊接力的名單裏竟然沒有我。”
“我好羨慕弟弟,因為他都可以跟媽媽睡。”
“我很生氣,因為妹妹總是愛亂動我的東西。”
“我好孤單,因為在班上都沒有人願意跟我玩兒。”
“我很失望,因為爸爸竟然忘瞭今天是我的生日,沒帶生日禮物迴來。”
當孩子能夠逐漸運用上述語句後,再慢慢修飾錶達的方式。
……
讓孩子成為優遊的心理旅人
“情緒不過夜,讓每天的情緒歸零,隨時保持新鮮”。這是我在演講裏談及情緒管理相關問題時,常常與現場父母、老師等聽眾們分享的一件事。情緒如何不過夜?如何不讓昨日的疲憊與負麵情緒纍積、漫延到今日,讓每天的活力可以像充滿電的電瓶,好迎接全新的一天?這時,自我的情緒管理是非常必要與關鍵的實踐。
“覺察、轉念、行動”這六個字,是維係我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與人際關係中,時時自我提醒的重要情緒管理核心概念。提升情緒管理的生活實踐,我認為一定要從大人自己開始做起。同時,情緒管理也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與老師需要陪伴孩子一起認識、學習與培養的關鍵能力。
隻是奇怪的是,在我們的傳統教育裏,情緒管理這件事很少被提及,很多人認為孩子長大自然而然就會進行情緒管理,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常常陷入反復的“補鍋”鏇渦裏,總是被孩子的情緒問題牽著走。永遠有補不完的鍋,總是落在孩子情緒問題的後頭追逐,疲於奔命。而孩子往往也隻能獨自在有限的自我經驗中,似懂非懂地摸索、嘗試與碰撞,有時甚至也不知道情緒管理是怎麼一迴事。
情緒管理強調的是一種預防的觀點,是一種平時需要培養、啓動的情緒教育,當然也讓父母與老師平時在麵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時能遊刃有餘。情緒管理這件事,孩子很少被教導,但卻是終其一生需要學習的貼身課題。
有時,我們很容易畫地自限,把情緒管理這個問題當成眼前的一道高牆。常常會遇到父母與老師抱怨:“我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其實,情緒管理這件事,隻要你願意隨時停下來,讓覺察、轉念、行動時時更新、啓動,一段時間的經驗值纍積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與孩子的生活將充滿正能量。
如何讓孩子學會能夠帶著走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當父母管理好情緒,其實孩子跟著也好的概率就相對提高。做給孩子看、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看見與感受到你在情緒管理上的努力與改變。請記得一件事,我們大人必須先願意學習這件事、學會這件事。在情緒管理上,身教一定是勝過言教的。
請給孩子一個可以在成長的路途上能夠帶著走的情緒管理背包。在這個背包中,裝載著三種關鍵的能量——覺察、轉念、行動。讓孩子具備這可攜帶式的行動情緒管理能力,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情緒管理背包需要背多久?說真的,這是一輩子的功課。無論你的孩子是幼兒、兒童、青少年或成人,無論親子、師生之間,彼此的情緒管理能力如何,隻要你願意開始動手覺察、轉念與行動,就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在我的這本書中,通過閱讀與實踐,讓親子與師生之間可以共同練就以下各項能力,包括情緒辨識力、情緒覺察力、情緒錶達力、正嚮思考力、挫摺忍受力、情緒控製力、焦慮調適力、問題解決力等。
情緒管理讓孩子在覺察上,有機會認識與辨識自己的情緒,錶達自己的情緒;在轉念上,學習以正嚮的思考麵對眼前的問題,提升自己的挫摺忍受力;在行動上,學習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焦慮能夠適當調適,並學習彈性麵對睏境,激發齣有效的問題解決能力。
通過有效的情緒管理,可以為自己帶來美好的學習生活與人際關係,進而能更加認識自己和學習做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過上更優遊自在的生活。
感謝寶瓶文化硃亞君社長兼總編輯的熱情邀約,讓我有機會以優雅的方式,通過文字完成這本書。
這本書融閤瞭我自己多年來在早期療育、兒童青少年心理谘詢與治療、父母親職教育[??親職教育:對傢長進行的如何成為一個閤格、稱職的好傢長的專門化教育。
]與校園心理谘詢等方麵的臨床實務,以及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十分期待能通過本書與讀者一起分享情緒管理之道,希望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能讓你找到親子、師生之間最佳的溝通方式,並形成良好的關係。
謹將此書獻給老媽、老婆與姵涵、翔立、涵立,感謝我親愛的傢人,在蘭陽平原上,總是能夠無條件地陪伴、支持、鼓勵與加油,並耐心等候我書寫每一段文字。最後,感謝在這一路上所遇見的所有人、事、物,你們讓我的生命更飽滿、豐富與美好。
有些案例類的可以看就更好瞭,都是道理看著纍啊
評分 評分 評分這速度,絕對!有的看瞭!雖然還沒有拆開看裏麵的紙張如何,但包裝的還不錯,沒有說書角壓壞什麼的,點贊!還有就是快遞太給力!
評分非常不錯的一本書,非常值得一讀,現在獨生子女最大的問題就是溺愛,養成瞭孩子自我自私自利,毀瞭一代人。
評分妙計2?給孩子些小差事,從小磨煉其細心度
評分京東購物放心,貨物收到滿意。
評分一直在京東購買紙質圖書,送貨快!質量很好!價格不貴!!值得購買!?????
評分還沒開始看,我也還沒到做爸媽的年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