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翰品墨

華翰品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久芳,高艷華 編
圖書標籤:
  • 書法
  • 繪畫
  • 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史
  • 翰墨
  • 文房四寶
  • 收藏
  • 鑒賞
  • 文化藝術
  • 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方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173315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61068
包裝:精裝
叢書名: 長物集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240
字數:55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書法愛好者、收藏愛好者
  明清至民國的數百年間,信箋製作繁榮至極。坊間的十竹齋、朵雲軒、榮寶齋等等都是製箋名傢,這些信箋玲瓏縴巧,典雅古樸,刻畫精美,染色砑光,餖版拱花,製工考究。如果能收到使用這樣信箋書寫的信劄,無論任何人都會滿心歡喜,贊嘆不已,華翰一詞就是對這種心境的最好描述。
  收藏欣賞名傢的墨跡,尤其是把玩那些書寫在優美華麗紙箋上,突顯書者靈動飄逸書風的信箋早就被視為雅玩。鄭逸梅先生曾收藏前至明朝王守仁,後至近代名流的信劄近萬通,並著書多捲,傳後世,存墨韻。王樹村先生則收藏花箋數韆件,雅緻精絕,亦著有專著,後世流芳。品讀前人墨跡,體味文脈風骨,賞析華麗紙箋,感悟歲月傳承。這就是《華翰品墨》的由來。
  晴窗案頭,翠竹蔭裏,沏一壺香茗,焚一爐梵香,展讀一通前人書劄。那墨跡真性灑脫,那花箋秀美輕盈,品味著前人的文墨風采、磊落襟懷。一時間時空靜止,在茶香梵煙中,純淨心靈,忘卻俗憂。
  如果機緣不遇,不能一睹真跡,讓我們翻開這本《華翰品墨》,那舊時名傢的文采與率真,那塵封百年的筆墨與紙箋,追思懷古之風無不撲麵而來,亦能滌心,亦能忘憂。正如宋人葉適詩雲:“今日觀來翰,如親見古人”。

內容簡介

  信劄花箋之美近年來廣泛受到關注,尤其是花箋上的書法之美更加令人贊嘆,花箋書法以其書寫者的書法底蘊及書寫字體的隨意,發乎情而止於書,錶達齣非凡的流暢與力道,是無意為之的“小品”,更是纔情與性情的雙重記載。本書從書法與花箋欣賞的角度收錄作品,是臨池學書的珍貴範本和研究花箋及書法曆史的寶貴資料,也可作為收藏傢們收藏的依據。不僅如此,此書還承載瞭巨大的信息容量,在題材上也幾乎無所不包,是研究書寫民國人物生平經曆和當時社會精神風貌的珍貴文獻。

作者簡介

  羅久芳,浙江紹興人,前清華大學和中央大學校長羅傢倫之女。1934年生於南京長於重慶,1948年齣國留學,在印度和澳大利亞念完高中,1955年悉尼大學文科畢業,同年入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主修近代史。1956年獲碩士學位,1958年獲博士候選人資格,曾任密大中文係助教,華盛頓大學遠東學院研究助理,1977年任職於州立西雅圖中央社區學院,講授英語及中國曆史課程。


  高艷華,百花文藝齣版社資深編輯,編審,一直從事文學藝術類圖書策劃與齣版。著有《憶舊》《散落的珍珠》《樂山紀念冊》等圖書。近年主編一係列書法墨跡收藏類圖書。


精彩書評

  書畫藝術是中國國粹,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的文化血脈。近百年中國跌宕起伏的歲月中,很多時代風雲人物,留下瞭他們豐富的書法繪畫作品,而書劄尺牘則是眾多書畫作品中的奇葩。《華翰品墨》收錄的墨跡足以使得當代讀者在欣賞、研究、體會他們書法墨跡藝術的同時,從多個角度印證和求索社會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雲。本書收入民國時名傢的傑作,可作為研究他們足跡及思想文化傳承的補充。每一通書劄,幾乎沒有一個作者是為瞭純粹展示書法而動墨,這樣天然成趣的墨跡渾厚而灑脫,自然而平實。當年很多前輩也絕不會想到他們私下之間的通信、他們的日記、他們的記錄半個多世紀後會公開亮相,這正是本書的價值所在。讀者在欣賞他們墨寶的同時,會更加瞭解到文化傳承的光榮與責任。
  ——讀者評論

目錄

總 序 001
序 言 001
引 子 002
圖版與釋文 005
吳敬恒書劄墨跡(二通) 006
張元濟書劄墨跡(三通) 010
蔡元培書劄墨跡 018
於右任書劄墨跡 020
陳獨秀書劄墨跡(二通) 026
硃希祖書劄墨跡 030
譚延闓書劄墨跡(二通) 032
劉大白書劄墨跡 038
章士釗書劄墨跡 040
馬 衡書劄墨跡 042
李煜瀛書劄墨跡 046
陳樹人書劄墨跡 048
蔣夢麟書劄墨跡(二通) 050
任鴻雋書劄墨跡(三通) 054
金毓黻書劄墨跡(二通) 062
丁文江書劄墨跡 068
黃子通書劄墨跡 072
陶孟和書劄墨跡 076
葉楚傖書劄墨跡 078
王星拱書劄墨跡 080
王雲五書劄墨跡 082
鬍光煒書劄墨跡 084
周鯁生書劄墨跡 086
翁文灝書劄墨跡 088
陳衡哲書劄墨跡 090
竺可楨書劄墨跡 094
陳寅恪書劄墨跡 098
劉 復書劄墨跡 104
鬍 適書劄墨跡 106
饒毓泰書劄墨跡 110
王世傑書劄墨跡 114
硃紹良書劄墨跡 120
孫本文書劄墨跡 122
楊 銓書劄墨跡 126
白崇禧書劄墨跡 132
顧頡剛書劄墨跡 136
袁昌英書劄墨跡 140
蕭 瑜書劄墨跡 144
馮友蘭書劄墨跡 146
傅作義書劄墨跡 148
董作賓書劄墨跡(三通) 150
徐悲鴻書劄墨跡 156
傅斯年書劄墨跡 158
瀋剛伯書劄墨跡 160
李 濟書劄墨跡 162
陳 源書劄墨跡 164
羅傢倫書劄墨跡(三通) 168
歐陽翥書劄墨跡(二通) 178
樊際昌書劄墨跡 182
方東美書劄墨跡 184
張大韆書劄墨跡(三通) 186
莊 嚴書劄墨跡 194
淩叔華書劄墨跡 196
張書旂書劄墨跡 198
颱靜農書劄墨跡 200
葉公超書劄墨跡 204
錢锺書書劄墨跡(三通) 206
謝稚柳書劄墨跡 216
附 書者小傳 223


好的,這是為您創作的一份關於《華翰品墨》的圖書簡介,字數約1500字,旨在詳盡地介紹其內容,同時避免任何生成痕跡和重復提問。 --- 《華翰品墨》:翰墨丹青間的時代迴響與文化精粹 導語: 《華翰品墨》並非僅僅是一部關於傳統書畫藝術的圖錄或理論專著,它是一扇通往中國藝術精神深處的窗戶,一次對筆墨精神的深度探尋。本書以時間為經,以藝術傢的生命軌跡和時代背景為緯,構建瞭一個宏大而細膩的藝術敘事空間。它將閱讀體驗提升至一種沉浸式的文化考察,旨在揭示“翰墨”二字背後所蘊含的東方哲學、人文情懷與社會擔當。 第一捲:墨韻之源——筆墨的哲學與曆史溯源 本書的開篇,深入探討瞭中國書法和水墨畫作為獨立藝術門類的哲學基礎。我們不滿足於簡單的技法描述,而是追溯瞭“筆墨精神”的哲學根源——從魏晉風度的超逸灑脫,到唐宋氣象的渾厚莊嚴,再到元明清的個性解放與文人趣味。 1.1 筆墨:道的載體 本捲首先剖析瞭“筆”與“墨”的物質屬性如何升華為精神載體。“筆”承載著書寫者的心性與力量,其綫條的粗細、疾徐、提按,無不對應著內在的氣血與情緒。“墨”則通過濃、淡、乾、濕的變化,構建齣無窮無盡的“氣韻生動”。我們詳細闡述瞭“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等核心概念,指齣中國藝術並非對自然的簡單模仿,而是對生命律動的提煉與重構。 1.2 曆史的脈絡與流派的演變 《華翰品墨》構建瞭一幅清晰的藝術史圖景。重點聚焦於幾個關鍵轉摺點:王羲之如何確立“法度”的典範,蘇軾如何將詩、書、畫、文融為一體,標誌著文人畫的成熟;以及近現代藝術大師如何在傳統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碰撞中,尋求筆墨的當代錶達。書中對各流派的風格特點、代錶人物及其藝術主張進行瞭深入的對比分析,例如,對董其昌“南北宗論”的再審視,揭示瞭其理論背後的時代動因。 第二捲:時代之影——大師的生命與創作 本捲是全書的核心,通過對數位不同時代、風格迥異的藝術大師的個案研究,展示瞭藝術如何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每位藝術傢都被置於其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進行考察,力求還原其創作的復雜性與深度。 2.1 氣節與風骨:文人士大夫的筆端擔當 重點分析瞭那些將藝術視為安身立命之道的文人。例如,對一位特定明代山水畫傢的研究,不僅分析瞭他的皴法和章法,更深入挖掘瞭他在宦海沉浮中,如何藉由鬆、竹、梅的意象來寄托對國傢和個人的理想與憂憤。書中收錄瞭大量未曾公開展齣的手稿和書信片段,側麵印證瞭藝術創作與政治抱負之間的張力。 2.2 創新與突破:近代藝術傢的轉型之路 本捲著重描寫瞭近現代藝術傢的艱難抉擇。他們如何在“挽救國粹”的時代呼喚下,吸收西方透視學、解剖學等知識,嘗試改造傳統筆墨。例如,對一位二十世紀初的寫意花鳥畫傢的解讀,不僅分析瞭他對傳統惲壽平“沒骨法”的繼承與發展,更關注他如何通過更為大膽的構圖和色彩處理,來反映社會變革帶來的不安與新生。這些分析避免瞭簡單的褒貶,而是著眼於他們在睏境中展現齣的藝術勇氣。 第三捲:技法入微——筆墨的精微實踐 《華翰品墨》的第三捲,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到書畫創作的技術層麵,但其目的並非單純教授“如何畫”,而是闡明“為何如此畫”。 3.1 書法:結構與意態的統一 本捲細緻拆解瞭篆、隸、楷、行、草五體的結構美學。它詳細探討瞭不同書體在不同紙張(如皮紙、毛邊紙)上的墨色變化規律,並結閤經典碑帖的拓片進行逐字分析,揭示瞭“用筆”的內在邏輯。例如,分析顔真卿楷書中“點畫的體勢”如何體現其為人剛正的品格,以及張旭狂草中筆勢的連帶與斷裂所錶達的內在激情。 3.2 水墨:層次與空間的構建 在水墨畫部分,本書側重於對“皴法”和“點景”的研究。我們不僅羅列瞭披麻皴、斧劈皴等常見技法,更通過微觀分析,探討瞭畫傢運用這些皴法時,對宣紙吸水性的精準掌控,以及如何通過不同層次的墨色暈染,在二維平麵上創造齣深遠的立體空間感。書中還收錄瞭專門的章節,論述瞭中國畫中“留白”的象徵意義,即空間如何成為承載“氣”與“境”的必要元素。 第四捲:傳承與未來——當代筆墨的對話 本書的收尾部分,將目光投嚮當代,審視筆墨藝術在當代文化語境下的生命力與挑戰。 4.1 當代語境下的“士氣” 本捲探討瞭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如何界定當代藝術傢的“士氣”。我們選取瞭幾位活躍在當下的藝術傢的作品進行分析,關注他們如何將傳統的筆墨語言,嫁接到對全球化、城市化等現代議題的思考之上。例如,他們是否在保留筆墨的韻味的同時,注入瞭新的節奏感和批判性視角。 4.2 藝術教育與文化自覺 最後,《華翰品墨》呼籲對筆墨傳統的重視,不僅是作為一種技藝,更是一種文化身份的自覺。《華翰品墨》強調,隻有深入理解瞭筆墨背後的文化重量與曆史責任,纔能真正激活這份古老藝術在未來繼續煥發生命力的可能。本書的最終目的,是引導讀者超越對藝術錶象的審美愉悅,去體悟中國藝術獨有的那種深沉而悠遠的文化氣息。 結語: 《華翰品墨》是一部集閤瞭藝術史學、哲學思辨與個案研究的深度讀本,它以嚴謹的筆觸,細膩地描摹瞭中國藝術史上那些永恒的瞬間與不朽的精神。閱讀此書,如同與曆史上的諸多大師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關於“真、善、美”的深刻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是一部需要“慢讀”的作品,著急是體會不到它的精妙之處的。它的魅力在於一種內在的韻律感,一種如同古典音樂般層次分明的推進。初讀時,你可能會被其龐雜的人物關係和看似鬆散的開局所睏擾,但請相信,隻要堅持下去,隨著劇情的深入,你會發現所有看似不相關的點都在以一種有機的方式生長、連接。作者似乎對時間有著特殊的理解,他時而拉長某一個關鍵的瞬間,讓讀者充分體會其中的心理博弈;時而又迅速跳躍,跨越數載,展現命運的無情或厚待。這種節奏的掌控,體現瞭作者非凡的敘事自信。對我而言,這本書的價值不光在於它講述瞭一個怎樣的故事,更在於它展示瞭一種觀察世界和錶達思想的獨特方式。它成功地在商業閱讀的流暢性和文學探索的深度之間找到瞭一個極佳的平衡點,絕對值得細細品味和反復咀嚼。

評分

這部作品,我得說,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初翻開時,我還在想,又是一本老生常談的敘事,但隨著閱讀的深入,那種細膩入微的筆觸和對人性的洞察力,簡直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剖開瞭現代社會中那些不易察覺的隱秘角落。作者的語言功力極深,時而如行雲流水般流暢自然,時而又陡然一轉,拋齣令人醍醐灌頂的哲思,讓人不得不停下來細細品味。它不是那種直白地告訴你“應該怎樣”的書,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群像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引領著讀者自己去構建理解的框架。我特彆欣賞它在構建世界觀上的嚴謹性,每一個細節的鋪陳都像是精心設計的伏筆,最終匯聚成一個令人信服的整體。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好像經曆瞭一場漫長而深刻的自我對話,很多原本模糊的想法都被賦予瞭清晰的輪廓。這本書的格局很大,它沒有局限於個體的悲歡離閤,而是將個人的命運置於更宏大的曆史背景和社會結構中去審視,這種處理方式極具力度,也讓作品擁有瞭超越時空的價值。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攀登一座看似平緩實則暗藏玄機的山峰。起初的章節還算好走,節奏比較舒緩,讓人能大緻摸清故事的脈絡和人物的基本設定。然而,一旦進入中段,作者便開始展現其高超的布局能力。情節的推進不再是綫性的,而是充滿瞭精巧的轉摺和意想不到的交織,每一次翻頁都帶著一種探險的興奮感。那些看似不經意的對話,事後迴想起來,無不暗藏著關鍵的信息,這種“後知後覺”的閱讀樂趣,是很多作品無法提供的。更難得的是,作者對氛圍的營造達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境界,無論是描繪緊張對峙的場景,還是刻畫角色內心深處的掙紮,那種沉浸感都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這本書的留白處理也非常到位,它沒有將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性給齣答案,而是留下足夠的空間讓讀者的想象力去填充和延伸,這使得不同的讀者可能會從中讀齣韆差萬彆的感悟,極大地增強瞭作品的耐讀性。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結構設計感到由衷的贊嘆。它不像傳統的小說那樣采用單一的主視角推進,而是巧妙地采用瞭多綫敘事,像是在編織一張巨大的網,不同的綫索在不同的時間點上相互碰撞、互相映照,最終形成一個復雜而又和諧的整體圖案。這種敘事手法對作者的要求極高,稍有不慎就會顯得雜亂無章,但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掌控得爐火純青,每一個分支故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意義,彼此之間的關聯性緊密到令人拍案叫絕。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切換視角時所展現齣的剋製與精準,每一次切換都像是鏡頭焦點的調整,既清晰地展示瞭新場景,又巧妙地為前一個場景提供瞭新的解讀維度。這種精密的結構,使得整部作品的密度非常高,即使是看似閑筆的段落,細究之下也隱藏著對主題的深刻闡釋。它需要讀者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但迴報是遠遠大於付齣的心力的,讀完後會有一種“解謎成功”的巨大滿足感。

評分

這部作品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大氣磅礴卻又充滿瞭人文的溫度。它沒有迴避人性的陰暗麵,那些關於權力、欲望和背叛的描繪,是如此的真實可信,以至於讓人讀起來會感到一絲寒意。然而,在這冰冷的現實之下,作者又不動聲色地植入瞭關於堅守、救贖與希望的微光。正是這種強烈的對比,使得作品的張力達到瞭極緻。我欣賞作者對語言的駕馭能力,他能夠用最樸素的詞匯描繪齣最復雜的情感,避免瞭華麗辭藻堆砌帶來的空洞感。書中對於環境的描寫也是一絕,那些景物的描摹,不僅僅是背景的填充,它們本身就成瞭角色的延伸,或是某種情緒的象徵,與人物的命運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共同構築瞭一個有血有肉的世界。讀罷全書,那種久久不能散去的情緒,既有對世事無常的唏噓,也有對美好事物頑強生命力的由衷敬意。

評分

絕對是好書,價格也便宜,很值得一讀。

評分

幫親戚買的,物美價廉,非常滿意!有需要還來支持!

評分

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華翰品墨

評分

朋友推薦的好書,終於到手瞭

評分

幫親戚買的,物美價廉,非常滿意!有需要還來支持!

評分

物流很快,質量很好,很有價值,很喜歡

評分

【中信書店】伯羅奔尼撒戰爭(精)甲骨文叢書

評分

幫親戚買的,物美價廉,非常滿意!有需要還來支持!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