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装饰艺术与设计文化集大成者。
《世界装饰艺术与设计文化系列:世界古典纹案设计集成》为“世界装饰艺术与设计文化系列”之一,系世界古典纹案集大成者,再现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伊斯兰、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十九世纪早期的艺术、建筑和手工艺设计,囊括3000余个古典纹案。具体涵盖网纹、哥特式窗花格、几何设计、茛苕叶饰、莲花纹饰、动物装饰纹案、怪诞面孔、回纹带饰、链状纹案、交织带饰、蔷薇花饰、波浪饰、螺旋饰、连接装饰边、屋脊边饰、尖塔装饰、卷花状浮雕、怪兽状滴水嘴、叶饰、嵌板、重复装饰等上百个装饰元素。另外,还展示了陶土装饰花瓶、宗教用具、武器、家具、灯饰、珠宝等其他手工制品设计纹案,以及纹章装饰基本图案和字母装饰纹案。本书为世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装饰艺术的瑰宝,同时是价值无可估量的知识宝库。
弗朗茨·塞尔斯·迈耶,德国著名艺术家、画家,插画设计师。主要译者:刘艳红,沈阳建筑大学副教授,主讲建筑学专业外语,译著作品多种,包括:《里卡多·博菲尔》,由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章节与模板的编排顺序)
第一章装饰的基本元素
A.几何元素与基本纹案
1.网纹3
2~4.带状纹案4
5~7.菱形纹案9
8.扇形、多边形和星形9
9、10.正方形及其分割10
11、12.八边形、三角形和六边形的分割17
13~16.长方形及其分割17
17.菱形的分割及不规则四边形22
18.圆形的分割及相交22
19.哥特式窗花格23
20.椭圆形23
B.自然形态
a.植物(花朵装饰)
21~23.茛苕叶饰32
24~26.人造叶片纹案34
27、28.月桂树和橄榄枝34
29、30.藤蔓41
31.莲花、纸莎草、棕榈树纹案41
32.常春藤42
33、34.谷穗、啤酒花藤、旋花植物和
泻根属植物49
35.各种叶饰49
36、37.各种花朵50
38~40.果实装饰56
b.动物(动物装饰纹案)
41~44.狮子57
45、46.狮身鹫首兽、吐火兽62
47、48.狮头63
49、50.狮头、羊头等71
51.各种动物头像71
52~54.鹰72
55.翅膀77
56~58.海豚77
59.贝壳85
60.蛇85
C.人像
61.面具86
62~64.怪诞面具90
65.美杜莎之首91
66.怪诞面具91
67、68.半身像97
69.斯芬克斯和半人马97
70.各种各样的头像98
C.手工制品
71、72.战利品雕饰103
73~77.标志物105
78、79.丝带113
80.各种装饰物113
第二章适用于特征的装饰
A.带状饰
81~84.回文带饰119
85.链状带饰124
86~90.交织带饰124
91.蔷薇带饰126
92.棕叶带饰135
93~96.脊椎带状饰等135
97.渐开线旋涡带状饰142
98.珠子造型装饰142
99.改进的柱脚圆盘造型143
100.改进的造型143
B.自由装饰
101、102.连接装饰边149
103.连接装饰边150
104.屋脊边饰151
105、106.山墙饰物等151
107.石碑冠饰152
108.镂空冠饰152
109.十字架153
110.金属十字架163
111.尖塔装饰163
112.金属尖塔163
113.尖顶球状饰和花瓶164
114.球形垂花饰164
115.蔷薇花饰165
116.卷花状浮雕和怪兽状滴水嘴172
117.装饰铰链等172
118.流苏173
119.抽穂和帷幔174
120.蕾丝花边179
C.支撑物
121.叶饰支柱182
122.凹槽支柱182
123、124.柱基185
125、126.柱身装饰188
127~130.柱头191
131.壁柱嵌板193
132~134.壁柱柱头199
135.枝状大烛台的烛台脚202
136.枝状大烛台柱身205
137.柱状大烛台柱头205
138.栏杆柱205
139.界标206
作为一名视觉艺术的学习者,我通常对那些过于商业化或流于表面的设计作品持保留态度。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纯粹的、对艺术本身尊重的体现。它的编辑团队显然花了大心思去研究不同纹样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尽管书中没有详尽的文字解读,但通过对图案本身的精确呈现,那些历史的重量感自然而然地传递出来了。我特别喜欢它收录了一些与纹样相关的材料学知识,比如不同时期用于制作这些图案的颜料和介质的特点,这使得观看体验不再是孤立的平面欣赏,而是一种多维度的感官探索。它让我意识到,纹样设计绝不是随意的涂画,它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乃至科技水平都息息相关,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
评分这本画册的装帧简直太考究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非常细腻,印刷的色彩还原度高得惊人,那些古老的纹样在光线下仿佛都要“活”起来了。我尤其喜欢它对于细节的处理,比如某些丝网印刷的效果,那种微微的凸起感,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当我翻开扉页,看到那些繁复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图案时,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敬畏感。尽管我并没有对古典装饰艺术做过深入研究,但这本书的美学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集,更像是一部视觉的史诗,展现了人类审美是如何一代代传承与演变的。对于那些从事平面设计、室内装潢或者仅仅是对美感有追求的普通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灵感库。我甚至觉得,光是把它摆在书架上,就能提升整个房间的格调。它展现的不是简单的花边,而是一整套严谨的、跨越时空的视觉语言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呈现了多少张图片,更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视觉语汇库。我发现,当我们习惯了扁平化和极简主义的现代设计后,重新审视这些充满细节和叙事性的古典纹样时,内心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原来“丰富”和“复杂”也可以是美的极致体现。我甚至发现了一些可以应用到现代字体设计中的微小元素,比如某个边缘处理的细节,或者是某种对称性的打破方式,都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高明,它懂得什么时候应该让图案占据整个跨页,形成压倒性的视觉冲击,又什么时候应该留出大量的留白,让读者得以喘息和思考。它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着我们去欣赏那些被时间磨砺过的、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设计语言。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老套”,毕竟“古典”二字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博物馆里的展品。但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独特,它似乎不仅仅关注于那些最广为人知的经典图案,而是挖掘了一些更为稀有、更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性装饰风格。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这个旁观者都感到惊喜。我注意到好几页专门介绍了拜占庭和早期中世纪的几何纹样,那些复杂的交织结构,简直是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没有过多地去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而是用大量的、高质量的实物图例,直接对话读者的感官。这种“少说多做”的编辑手法,反而更有力量。对于想要了解纹样演变脉络的人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系,清晰地勾勒出了从地域到全球审美的迁移路径。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一些新的室内设计方案,希望能融入一些经典元素,但又不想显得老气横秋。我之前淘过几本同类书籍,要么内容太学术化,全是晦涩的理论阐述,要么就是印刷粗糙,根本看不出纹样的精髓。这本书完全避开了这些雷区。它极其注重视觉冲击力和实用性。我发现其中关于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卷册特别吸引我,那些精妙的卷草纹和涡旋图案,用在现代的家具线条上,居然能产生一种奇妙的平衡感。我不是专业设计师,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纹样背后蕴含的某种秩序美。它不是简单地堆砌图案,而是展示了这些图案是如何服务于建筑和器物整体的结构。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纹样被巧妙地区隔开来,便于快速查找和对比,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和精装的那种没法比,有种像盗版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