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

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刘慈欣,刘瑜,吴思 等 著,刘小磊 编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6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
ISBN:97872030903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69226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9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资源和心路历程
  大学者是怎样炼成的?如何成为像他们那样的大学者?
  72位著名学者的秘密书架,通往智慧之路的书单
  知识无涯,可多可少,灵魂却只有一个,不能让他枯萎了

  哪些书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他们是怎样读书的?
  艾晓明、白谦慎、党国英、冯克利、冯象、何兵、何帆、何怀宏、江晓原、蓝英年、刘慈欣、刘擎、刘铮、刘瑜、缪哲、王汎森、王明珂、王学泰、王焱、韦森、吴思、许倬云、杨奎松、袁伟时、张鸣、张五常、赵汀阳、周保松、周濂、朱维铮……
  稀少的《全唐诗》是如何炼成的?
  被誉为“业余学术警察”的人是谁?
  一生嗜读旧小说、尤爱金庸,一个人翻译了《玻尔全集》的物理学教授是谁?

内容简介

  《读书》前执行主编王焱说:大凡在学问中讨生活的人,对于让外人参观自己的书房这件事,大都心存忌讳。他们视自己的秘密书架,好比金屋里藏的阿娇,或者贪官的银行户头,不到万不得已,那是绝不愿意轻易示人的。

  而今真是难得,72位学者竟敞开心扉,向读者介绍自己喜欢或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书。其中多是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包括政治、经济、文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书籍,如《史记》《资治通鉴》《旧制度与大革命》《鲁迅全集》等。也有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的通俗读物,比如四大名著、金庸的小说等。当然,更有带着浓郁时代色彩的书籍,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毛泽东选集》等。

  看看这些名家推荐的书单,有长有短,各有偏爱。他们视之为珍宝的藏书,或许总有三两本适合你的阅读口味,不求对你有多大的帮助,只求为你打开一片阅读的空间,足矣。


作者简介

  刘小磊,主编,《南方周末》副刊部执行总监。

  刘慈欣,山西娘子关电厂工程师,科幻小说作家,主要著作有《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乡村教师》、《朝闻道》、《三体》等。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民主的细节》(美国政治观察专栏集)、《余欢》(小说)、《送你一颗子弹》(随笔)、《观念的水位》(政论随笔)等。

  吴思,《炎黄春秋》前主编,主要著作有《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改造中国的试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等。

精彩书评

  世上本没有经典,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上面这句话过于傲慢,我的意思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真的还不够,要么是它真的其实也没什么。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其实肖邦也没有什么,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周杰伦嘛。
  ——刘瑜

  放下现代性的傲慢,去回望我们的家园。在我的孩子10岁时,我对他说,每天看五分钟《非诚勿扰》之类,坚持十年,这个人仍将是一无所知的废物;每天五分钟,读一点经典,学几句法语,同样十年,这个人将有一技之长。人生是一种习惯,甚至只是一种阅读习惯,因为天堂大致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钟伟

  实不相瞒,我的实践学术生涯是从不再读书的30多年前开始的。到处看世界要靠自己的观察才作得准,避书有利。为了推出假说作验证,要修改前贤的概念,简化他们的理论,避书也有利。天下的学问五花八门,乱七八糟,要占为己有,像选女人一样,不是佳人是不值得谈恋爱的。
  ——张五常

  当我们说,一本书改变了我们的一生,我们该如何对那改变的时间点、那改变降临的方式、那改变发生作用的形态进行追忆?
  ——刘铮

目录

艾晓明001
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为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他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用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
白谦慎006
回顾近30年的读书生涯,好像从来没有过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的经历。虽说开卷有益,但影响我们的,常常是人和事,不见得是书。
陈方正010
所谓“秘密书架”最少有两个不同意思:其一是那些经常和反复阅读,对自己有长远影响的书;再则是有重大意义和启发性的书。
陈家琪016
“开卷有益”的“益”,本身总免不了功利的目的,而收获却在那直接性的功利目的之外;所谓“之外”,无非是为下一个或另一个功利目的提供了准备。
陈克艰022
近年我因写过一些批评文字,被人赐了一个“业余学术警察”的雅号。这雅号一半对,一半不对。“警察”我是不敢当也不配当的,“业余”则名副其实。
陈乐民030
我个人体会,读了《孟子》,再读其他相关的书,有许多方便之处,是了解当时政治和社会的一个“通孔”。
陈尚君034
许多学者都喜欢故作高深,似乎一切学问都是阅读得来,何曾利用工具书。其实有成就的学者都离不开工具书,甚至自编工具书。金针度人也自度,学问其实不复杂。
陈彦040
就我的感觉,历史书浩如烟海,但又不得不读,否则你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面对人生,都将缺乏必要的历史厚度。找准好的历史典籍来读,其实是一种捷径。
程念祺044
太史公《史记》、阳明《传习录》和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的《历史是什么》,这三本书对我的影响是持续不断的、终身的。
党国英050
好的理论总是超过具体的生活经验。不要总唠叨“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看那是什么纸。
杜小真055
每个人总有几本藏在心中的书,它们是你的知心朋友,伴你走过童年、青年、中年,然后走向老年……最使人感到温暖的是,每次重读或想念它们时,都会让你回忆起有关这些书的人和事。
冯克利061
以我的感觉,钱钟书不但是个狐狸,而且狐狸得一塌糊涂。对于现今的学术门类,他是从不入套的。
冯象067
我现在坐回书桌前面,就手边堆着的书一一看去,觉得可以举出四本来同读者谈谈体会,即《史记》、《共产党宣言》、《圣经》和《神曲》。
冯兴元072
无论是奥地利经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米瑟斯,还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在研究和分析方法方面,都坚持奉行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反对用“集体”的偏好来取代个人的偏好。
高超群077
对于生活而言,读书并不是绝对必须的,就像友谊一样。如果我们真的热爱读书,那么我们就应当像对待朋友那样选择书、对待书:“友直、友谅、友多闻”,轻浮或者迷信都会损害友谊。
戈革082
俺一生爱读小说,现从中外小说中选出了十二种我所最有印象者。古时凡是小说,都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故我所选之书,也可称为“小俗堂十二金钗”了。
何兵088
一个法律人,为何“秘密书架”上首选文学作品?我以为,这些作品不仅滋养我的心灵,更是将人生的苦难与悲哀,激情与无奈,一页页打开给你看。让你感受人性的善良与残忍,让你认识“人”,而这是法律人的基本功。
何帆092
读书的边际收益最大的时候可能是看日历或是读药方,到了边际收益已经很低的时候才是为了做学问。
何怀宏097
我们有时因为缺乏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好判断作者专业能力的高下,那么,一种文字乃至文学的表现力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判断的标准。而重要的还在于,作为一个读者,我们不仅可以有一种思想和知识的训练,还能获得一种美的愉悦。
黄春兴102
在课堂上学习的教材,过半数是和真实世界的经济情势不太相关的数理模型。学了这些模型,若说就懂了真实世界的经济运作和现象,无疑是自我欺骗;如果还想进一步利用这些数理模型去改造社会,那不仅是荒谬,更是毒害。
黄洋107
虽然说是以读书为业,平常却很少总结自己读书的经验与得失。回想起来,自己常常是凭着兴趣任性而读,并不在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不是一种好习惯。
黄有光114
我也同意梁小民,“学经济学应该打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读好的教科书……(然后)还必须读经典。”
江晓原119
我心目中此类书籍(理论经典)的最高境界,可用九个字概括之:眼界高,思想深,口气大。
金圣华125
名翻译家林文月教授曾经说过:“一本书最好的读者,就是它的译者。”平时看书,哪怕看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其实并不是每字每句都看得明白,唯有着手翻译时,才须先吃透原文,待融会贯通了,再逐字逐句用另外一种文字表达出来。
蓝英年132
不朽的果戈理!我觉得很多人都应当读读他的作品。起码想把集会主持得生动一点的主持人应当读一读,学习如何分辨插科打诨与真正的幽默,免得出洋相。
李大同137
比起今天书店里琳琅满目厚似砖头的新闻专业著作来,让我们这一代人入门的书籍,顶多算是一些“小册子”。
李剑鸣143
研究历史要有历史感,当时人怎么想问题,怎么做事,怎么说话,用的概念是什么含义,如果脱离当时的具体情势和“语境”,就难以得到恰当的理解;如果不注意还原或尽可能揣摩当时人们所感受到的情势,就不能理解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就不能很好地对历史事件做出诠释。
李开元148
历史学的美,是被我们遗忘了的一种记忆。在历史中探索未知,发现新知,是一桩激荡人心的美事,是生命之美和游戏之美。完美地表现历史的新知,传神地转达出对于历史的体验,是一种多样的、至上的美的追求。
林沛理153
你在阅读《红楼梦》的同时,《红楼梦》也在阅读你,并且把你看得一丝不挂、无地自容。最深刻的阅读就是最不设防的阅读。
刘兵159
读书时,如果你先将自己限于某个阵营,限于某种观念和立场的作品,无视或拒斥不同观点的作品,那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
刘慈欣164
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释放出来,以文学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刘慧儒169
在现实面前,文字是脆弱的,残缺似乎便是它的宿命。但这残缺时时在提示世人,去超越文本,追寻文本后面的真意。
刘擎174
比起现在的青年学人,我们这一代人当中有许多是“先天不足”的。个人的历史犹如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否值得骄傲,终究是无可替代的。
刘瑜179
在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功利心、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

精彩书摘

  王焱
  生年:1953
  现职:《公共论丛》主编,《社会学家茶座》执行主编
  主要著作:《社会思想的视角》
  王焱的书单
  《学术与政治》,[德]韦伯著,冯克利译,北京三联,1998
  《俄国思想家》,[英]伯林著,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1
  大凡在学问中讨生活的人,对于让外人参观自己的书房这件事,大都心存忌讳。他们视自己的秘密书架,好比金屋里藏的阿娇,或者贪官的银行户头,不到万不得已,那是绝不愿意轻易示人的。
  对于古人来说,个中原因不难理解。古代文化传播的条件有限,学人出书、购书、读书都非易事。东汉时的文人蔡邕,原本学问平平,后来忽然学问大进,谈吐生风,舌灿莲花。他的两位朋友猜测他不得异人,必得奇书。某天趁他外出,终于在他卧室的枕头下面翻出一本王充《论衡》的抄本来。蔡邕无奈,只好与他们两人共享此书。而汉代大学者扬雄的“秘密书架”中,据说有一本罕见的词典,别人向他索借,急得他几乎要跳楼。也正因此,近人刘成禺曾说:“凡著述大家,皆有平生用功夹带、手抄秘本,匿不示人。”有位朋友与我不时谈文论学,不知怎么竟怀疑起我有什么秘本不肯示人。有好几次光临寒舍,未经邀请就径奔我的书房,意图翻检我的“秘密书架”,结果每次都大失所望,怏怏而返。弄得我也很尴尬,恨自己为什么竟不能也拥有几本孤本秘籍,可以拿来与这位朋友共享,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学问大进。
  对于现代人来说,由于技术的进步,文化的大规模传播在社会上成为可能。这对于想要读书的人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想要拥有独门秘笈的人却又成了一件惨事。试想,在当下信息如此涌流的一个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武功秘籍呢?如果有,恐怕说的大都也是些“挥刀自宫”之类的法门,轻易尝试不得,不如不读为妙。
  对于一个拥有男性气概的人来说,追求权力、财富、知识、名望乃至女人,本来都是天下最正当不过的事,实现这些愿望,各有各的路径。可历来劝学之人,总是竭力渲染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一味作虚假广告,使人误以为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闻见,而且可以为官作宦――挣得千钟粟;可以发财致富――获取黄金屋;甚至于还能够抱得美人归――娶来颜如玉,有些穷措大更说些什么“拥书百城,虽南面王不易”之类的疯话傻话。结果,想要当官的,想要发财的,想要泡妞的,一股脑儿都跑来买书、读书,等到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子事,后悔入错了行,再想改换门庭也晚了,于是就只好拿学圈当商圈,以学苑为官场,大肆操练起来,结果弄得今天的读书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文不武不衫不履,久而久之,连白道黑道也弄不清了。大学与科研机构中更是各种丑闻不断,既同官场,又像商圈,更似柔媚争宠的风月场,却惟独不大像是读书人安身立命的一个所在。
  我以为喜欢读书,其实和热衷于斗蛐蛐、玩葫芦之类玩物丧志的事差不多,并无多少神圣之处。古人说寒窗苦读学会舞文弄墨是雕虫小技,其实,这倒是更接近生活世界的真理。所以,读书改变命运之说,实在是误尽天下苍生。
  这种“读书有用论”所造成的另一个社会后果,就是各色人等一窝蜂地冒出来胡乱写书出书,结果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如果缺乏别择,难免让人目迷五色,望洋兴叹。小说家昆德拉当年就曾感叹,在于今这个大众社会中,“写作癖好在人群中如此泛滥,其中有政治家、出租车司机、女售货员、女招待、家庭主妇、凶手、罪犯、妓女、警长、医生和病人。这向我表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作家,没有谁是例外,所有的人都有权冲到大街上高声大喊:‘我们都是作家!’”结果,无论阿猫阿狗,长三阿四,几乎所有人都在忙着写书、攒书、出书,这固然体现了现代社会一种文化民主化的大趋势,但无人倾听,无人阅读,写书出书也就变成了一种灾难。昆德拉曾经预言说:“一旦每一个人心中那个沉睡的作家苏醒了(那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那么我们就陷入了一个相互成为聋子和哑巴的世界,一个互相无法理解的世界。”这一天在中国,其实已经提前来到了。
  我以为现代学者大多其实并无什么秘本,但是每一个像样的学者都有其基本的学术资源。世上好书无限,但一个学者真正阅读功深的,其实也许就只有几本而已。就凭借对这几本书的刻苦钻研,他就拥有了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capitalculturel),能够在学术天地里纵横驰骋一番了。如同当今中国的富人都不愿谈自己原始资本的来历,学者们对自己文化资本的来历往往也都讳莫如深,因为“秘密书架”一旦“走了光”,学人身上的光圈也就暗淡了。
  唐代大诗人李义山曾纂辑俗语雅谑,以类相从,名为《杂纂》。其中“杀风景”一条下有“松下喝道”、“花上晒裩”等等,而今而后,如果还要再加上一条,那恐怕就是学人的“秘籍曝光”了
  ……

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很用心的书,能了解大师学者的感悟和独到的理解。

评分

特价时候团的,很不错!

评分

单位搞读书活动买的,价格很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很棒 就是推荐书的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买书不是为了看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信仰。所以,明知看不完,还要继续买!

评分

  72位著名学者的秘密书架,通往智慧之路的书单

评分

双十一抢购,很不错的书。

评分

东西质量不错,还会再来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