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如果他出现时,我没有转身,是不是我们永远就不会相遇?
薛定谔之猫的量子力学实验,带你步入,平行世界的各种可能,
一本充满了探索与可能的精彩悬疑小说!
同时科普:鬼子不仅坏,还坏得很变态!
内容简介
一本揭秘日军暴行的悬疑故事!一本解读平行世界的战争小说!
小说主要讲述了以雷子为首的八名战俘逃出战俘营之后遭遇的一系列诡异离奇的事情。书中通过著名的“薛定谔之猫”实验,将平行世界引到读者面前,揭露了“九日基地”的恐怖真相。
第二次世界大战,731前身,日本关东军活体实验基地揭秘!
导读重点:
*残忍的想象,残忍的还原。该书以小说的形式,还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的非人暴行。向读者展示了,足以导致人类灭绝的各种实验形式。活体解剖、人畜杂交、人体无菌剥皮实验、病菌对婴儿的变态影响等,无一不耸人听闻、残忍至极!
*复杂的人性,逼真的还原。书中没有“卫道士”,也没有“汉奸”,有的是个人在面对生死、亲情、爱情、友情、国家利益冲突时的真实。向读者展示了,足以导致一个人叛变的各种原因。同时揭示,历史洪流中的人,只有渺小的血泪。
*苏菲的世界,生命中永远存在的另一种可能。30年前消失的父亲、千年前的将军、在意识中复活的人、可以在同一具身体中存活的两个灵魂,平行世界中所有可能的因素都集中到读者眼前。什么是真实?真实是,在这个世界可以打败鬼子,在另外一个世界也是。
作者简介
中雨,70后,最帅最有型的科幻悬疑小说作者。相对论的虔诚信徒。痴迷于量子力学与平行宇宙,坚信在已知空间之外存在着平行世界。已出版畅销书《薛定谔之猫》1—3;社会推理小说《黑案私探社》;影视同名小说《催眠大师》;传奇探险小说《极地苍茫》;科幻悬疑小说《葬密者》(即将出版)。
精彩书评
★薛定谔之猫——还原悬疑类小说的本色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字领域谋生的人,对于文字圈里的很多怪现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山寨大国,本就有山寨的理由。上过《时代》杂志封面的陈东升先生就说过这么一句话:创新,就是率先模仿。只是,在小说这块巨大的蛋糕里,模仿,跟风的风气,特别严重罢了。
我们必须承认,如鬼吹灯、盗墓笔记这类的小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优秀悬疑类型小说。在这类小说刚刚面世时候,似乎是给很多耕耘文字的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原来悬疑小说可以这么写。并且,盗墓类小说也影响了之后很多年的悬疑类文字,到现在,一个挂着悬疑惊悚的小说上市后,翻开看了过半后,总能发现有鬼吹灯与盗墓笔记的影子。很多直接就是复制这两个书的模式,甚至连主角都差不多,以至于胖子这类黄金配角,在每一本该类小说里都出现,而且性格各方面都大同。当然,也有一些有自己特色的悬疑类小说,可在字里行间,总又能找到一些因为鬼与盗影响产生的辐射力——如墓穴般的迷宫。
于是,这个局面似乎在等待着一个突破,突破的缺口又是在什么一个位置呢?妖魔?鬼怪?传说?神话?千篇一律的故事,用不同的方法不断刷新,就如同我们不断去接受的新游戏,复制着千篇一律的泡菜文化,目的只有一个:快餐文化的最终产物。
《薛定谔之猫》的横空出世,诚然是一个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悬疑小说代表。薛的箭头并没有指向任何的已有文学作品模式,反而在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作者对于很多国内悬疑类文学的一个打破禁锢的冲撞力。书名薛定谔之猫,本就是伟大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教授的一个假设性试验。试验里有一个固定的空间,有变数的环境,遭遇生,或者死,甚至不生不死的一只命运不确定的猫。
作者很敏锐地找到了这个题材,放入了小说里。只是,他把时间设置在战火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地点选在了可以承载各种悬念的原始森林深处;人物也投入得比较庞大:中国军人,伪军士兵,鬼子以及一些无法解释的异常生物。于是,对于故事的驾驭,便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但洋洋洒洒二十万字的小说,从八个战俘越狱,邵德等伪军追捕切入,一步步的,由浅入深的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故事框架。并且,悬念也快速的在读者心里产生:吸血的人形生物;腐尸堆积的水潭;三年前异常失踪的士兵;以及身份诡异的特殊人种……
所有的线索终归会要汇总,集中在以邵德为首的一群中国军人身上。这群中国军人的血性,也是本书的一个卖点。在阅读书稿的过程中,始终在等待着女主角的出现,但是到最后,也没有看到女性角色登场。失望之余,反而多了一种庆幸,因为这说明了作者在说好这个故事的最初,就对本书有个非常好的定位,多余的人物与情节,直接就在大纲设定之外。悬疑小说,卖点本来就应该还原悬疑的本色,爱情似乎本就不应该是一个惊悚类小说需要泼墨的。再者,故事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干文学作品里不可缺的女英雄,本就在现实中显得不切实际。所以,推荐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完全阳刚的热血文字,也是本书的一个大亮点。
当然,最后还是要说到作者对于突破两个字的理解上,可谓用心良苦。本书有一个很有心的描写方式,就是双主角叙事,而且都是用到的第一人称。这种小说描写手法,在国外的文学作品中应用比较广泛,国内用双主角方式的也有,但不多,也没有几个真正能因为这种叙事方式而出彩的。薛定谔之猫的作者在这方面却是没有让我们失望,小说双主角切换非常自然,甚至达到了互相紧扣,悬念因此浑然天成,毫不做作的境界。
总结吧!薛定谔之猫是个非常有亮点有特色的悬疑小说。作者对于悬念的设置与把握,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并且,从小说第一页开始,就把读者拉入到一个阅读的高潮,一气读完后,感觉痛快淋漓!故事不矫揉,不拖沓!相信一定会带动国内悬疑小说的一个新的高度!
——媒体人 李光卿
★原来量子力学有这样一种现象,在生和死之间还存在一种生存状态,那就是死与活之间的叠加状态。本书中以八名逃生的战俘为主角,他们进入一个空间——一片原始森林。于是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之中。险象叠生中各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读着很是过瘾,我喜欢这样的小说。期待第二季,也希望我能读到第二季。
本书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日本人奴役中国人被原始材料,写出八名战俘逃出集中营,为线索,把中国日不甘奴役,与小日本抗战到底的决心淋漓尽致地展现。当然,也把日本人的残忍,兽性毫无保留地描写出来。
看过一些类似这样的小说,如《天眼》《盗墓笔记》等,但结尾往往不了了之了。也许作者也不知道该如何结尾了吧。这本小说是否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我不知道,等着下一本诞生再看吧。
本书中的情节很是曲折,3年前的逃生与3年后的逃生有着不可抹杀的相似,逃生的8名战俘中有日本人?是谁呢?他们在这个原始森里中能否救出那些被泡在液体中的中国人?日本人到底在做什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高大的日本兵是我们中国人演变的?那些娃娃魔鬼又是怎么回事?太多的疑问让我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因此盼着第二本书快点问世。
作者大胆的想象让我很是佩服,让想象飞起来。痴迷于量子力学的作者,能把一个故事设计其中,科学与文字相结合的魅力比单纯地谈论科学有吸引力多了。创新让一切变得更加魅力无穷。
——网友 淡紫杉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雷子:逃出战俘营
第二章 邵德:不存在的战俘营
第三章 雷子:山魈的尖啸
第四章 邵德:消失的尸体
第五章 雷子:哑巴的话
第六章 邵德:秘密机构九日基地
第七章 雷子:无人村庄
第八章 邵德:诡异的日军宪兵
第九章 雷子:龇牙的婴儿
第十章 邵德:山洞里的坦克
第十一章 雷子:大鸟的遗言
第十二章 邵德:神秘男人
第十三章 雷子:谁是日本人
第十四章 邵德:三年前
第十五章 雷子:四哥的秘密
第十六章 邵德:看不见的世界
第十七章 雷子:灰衣人
第十八章 邵德:消失的活人
第二部
第一章 邵德:合体人
第二章 曹正:汉奸的顾忌
第三章 邵德:小五的另一半
第四章 曹正:琥珀肉体
第五章 邵德:队伍里的鬼子
第六章 曹正:再遇郑大兵
第七章 邵德:鬼娃娃的支援
第八章 曹正:地下世界里的女人
第九章 邵德:大刀刘
第十章 曹正:生与死的叠加
第三部
第一章 南造云子:帝国之花凋谢
第二章 邵德:回到战俘营
第三章 南造云子:神秘部队
第四章 邵德:人形犬
第五章 南造云子:我与邵德
第六章 邵德:复活的坂田
第七章 南造云子:灰衣人
第八章 邵德:开往基地的卡车
第九章 南造云子:武士与村庄
第十章 邵德:土肥的梦想
第四部
第一章 1913 年
第二章 四哥的尸体
第三章 张地主
第四章 暗河
第五章 掐死自己
第六章 我好像见过你
第七章 蒙古最强骑兵
第八章 服部族的忍术
第九章 蒙面小分队
第十章 九日研究所的圈套
第十一章 退回去
第十二章 陆旭的目的
第十三章 将星
第十四章 服部川八之死
第十五章 远山!远山!
精彩书摘
《薛定谔之猫》第一章南造云子:帝国之花凋谢
我进入到九日研究所的第一天就认识了阮美云。之前我的职务是大日本帝国特高课特一课课长,十三岁从军,在日本神户间谍学校学习了四年,后加入陆军军部实习两年。汉语、英语、射击、爆破、化装、投毒,这些都是作为一个间谍人员必须要掌握的科目,而我这种女性特工,甚至还要学习一些作为女性羞于说道的本领。1931年,也就是十九岁的那年,我被送到中国南京,做潜伏工作。几年里,为大日本帝国也算有所奉献,得到过一些嘉奖,并与川岛芳子一起,被称为帝国之花。不同的是,她是军部直属的特工人员,而我隶属特高课,我的直系上司就是关东军三羽乌之一的土肥原一郎。
但我毕竟年轻,正如中国人所说的,正是如花似玉、情窦初开的时候,即便我从小被灌输着为帝国奉献一切的信仰,可以没有廉耻,可以没有尊严,哪怕付出生命,也要捍卫大和民族的利益。然而,在1936年的一次任务中,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中国军人。然后,我没能控制住自己,为了他做出了一些愧对于祖国的事情,行动也以失败而告终。
按理说,我是要被送上军事法庭的,但我的老师土肥原一郎以九日研究所急需人才为由,把我调到了这远山深处。当时是1938年2月,我们驱车从奉天开往远山的几个小时车程里,土肥长官没有和我说一句话,始终锁着眉。一直到安排好我的房间后,土肥长官才支开其他士兵,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道:“云子,过去的就让他都过去吧!我们日本的男人优秀的也不少,战后我亲自给你在军部高层找个好的归宿。”
我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地点头。
当晚接待我的宴会上,我便认识了阮美云——一个柔弱却又倔强的中国女人。她跟随丈夫坐在餐桌上,席间一直沉默不语,倒是她丈夫黄碧辉卑微客套得让人有些反感。于是,我很细心地观察着阮美云:白净的脸庞,齐耳的短发,那高耸的鼻梁上有一些小小的雀斑,让人感觉很亲切。
黄碧辉在宴会上刻意地与我套着近乎,他也看出我在土肥长官面前有一定份量,尤其在听说了我以前的职务后,黄碧辉端着酒杯频频地向我敬酒,并询问道:“南造长官芳龄几许?”
我微微地笑了笑,用中文回答道:“谈不上芳龄,二十六了。”
黄碧辉一听,很兴奋,连忙指着身边的阮美云说道:“南造长官中文说得很流利呀!我妻子也是二十六岁,1912年出生的。”
我随口问道:“1912年几月?”
黄碧辉回答道:“1月21号。”
我的心猛地一震,没想到她居然和我同一天出生。但职业习惯使我终止了这个话题,身为一个特务人员,隐私及身份资料不允许随意透露给外人,甚至包括我“南造云子”这个代号后面的真实姓名。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跟随土肥长官在九日基地里巡视,听他讲解九日研究所的研究项目。可是,在他很是平静地描述九日研究所各种项目的同时,我的心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往下沉。在我之前的秘密工作中,我是因为有信仰:相信这场圣战的伟大,才甘愿做一干平常人所不屑的事。这么多年的间谍生涯,我始终相信着大日本皇军是为了整个大东亚共荣而努力的,就算我们和中国政府在进行着一场血腥的战争,我和一干战友们都觉得:我们是在敲醒这个泱泱大国,征服后再凝结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抵御西方列强。
而九日研究所所从事的实验,却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害怕和惊恐,甚至怀疑我一直以来的信仰,连带着感觉这个看上去貌似慈祥的土肥长官,面目也变得狰狞起来。九日研究所坐落在远山丛林深处,十多年前,军部曾发现有一种可以让两个完全不同的生物融合到一个躯体里的奇怪力量。最初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比如让长着四条修长的腿的犬科动物,具备猫科动物的习性。当我来到九日研究所时,实验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功,开始用活人与动物进行试验,想要让正常的人类躯体,具备动物的能力,比如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像鱼儿一样长时间地潜水等。
实验是可怕的,实验导致的失败品被制作成标本,放在标本室里供人研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年轻男子大腿根部被硬生生地切断了,半截尸体泡在玻璃缸里,双手张开着,手臂上被扎满了成千上万根飞禽的羽毛。
我跟随土肥长官在实验室各处巡查,其中一具男性标本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裸露的肩膀处有一排刺青,用日语文着:惠美,我永远爱你!看到这儿,我最终抑制不住胃部的不适而呕吐了。
我不知道这个名叫惠美的女人是否知道深爱她的男人已经成为了一具没有了灵魂的标本,但是我明白,这位深爱惠美的男子,应该是我的同胞。土肥长官站在我身边,冷冷地看着我,说道:“云子,他和你一样,是一位勇敢的军人,一个真正的武士,为了帝国崇高的事业,他自愿成为实验品,作出了伟大的牺牲。”
我脸色苍白如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面对着土肥长官站得笔直,大声说道:“云子也愿意为帝国的崛起,付出一切。”
在我进入到九日研究所的第九天,我被证实已怀孕。接到化验报告的一刻,我的双手忍不住颤抖。我多么希望我只是个普通的女人,可以高兴地、幸福地接受这个新生命到来的消息。然而,我是一个军人,一个为大日本帝国宣誓效忠的现役军人。怀孕,意味着我将无法全力投入工作。
土肥长官的脸色铁青,粗暴地吼道:“南造云子,你疯了!”说完一招手,朝着他的指挥室走去,我一声不吭地跟随其后。进入房间,土肥长官把房门重重地关上,双眼瞪得大如铜铃,大声质问道:“孩子的父亲是谁?你给我说实话,你怀的是什么人的孩子?”
我依然保持着军人的姿势,腰杆儿笔直地站着,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低声回答道:“是那个中国人的孩子。”
“啪”的一声,土肥长官一巴掌重重地拍在办公桌上,指着我骂道:“南造云子,你是大和民族的女儿,居然怀上了支那人的孩子,你太让我失望了!”
土肥长官的手明显抖动了起来,他这异常激动的举动,让我越发害怕起来。我爱那个男人,那是一个伟岸的男人,一个真真正正有担当、有肩负的顶天立地的男人,我愿意做他的女人,为他生儿育女。土肥长官的愤怒让我禁不住担忧,他会不会强制拿掉我的骨肉。想到这儿,我挺起胸来,高声说道:“可是,这孩子同时也是大和民族的亲骨肉。他的生身父亲是谁,并不重要,他仅仅只是我的孩子而已。长官,我……我决定要这个孩子。”
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顶撞土肥原一郎将军,这个双鬓微微发白的中年人,在听到我这番话后,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双唇颤抖着,久久没有吐出一个字来。最后,他往后退了两步,坐到了椅子上,用手托着头,闭上了眼睛。
我反而感觉愧疚起来。我是个孤儿,养父母在岛国的地震中丧生。我印象中,作为长辈一直站在我身边呵护与教育我的,就是土肥长官。从我进入到神户间谍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到之后来到中国从事秘密工作,最后任务失败,被关押在关东军宪兵队,土肥长官总是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在我身边。甚至外界还有传闻,说我是土肥长官的私生女,所以一切顺风顺水。
于是,我手里紧握着那张化验报告,往前走了几步,满怀愧疚地说道:“土肥长官,我知道我让你失望了,但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的心思,希望你能够体谅。”土肥长官睁开眼,抬起头来,双眼恢复了以往的平和:“云子,我能够理解你,但是,在你作出这个决定的同时,你也要意识到,帝国之花,从现在开始就凋零了。之后你的人生,将变得灰暗,你之前有过的辉煌,以及以后能得到的荣誉,从此就要被画上句号。”
我点点头,豆大的泪珠滴落在他的办公桌上。土肥长官叹了口气,伸手擦拭我脸上的眼泪,柔声说道:“今晚我被你说服了,可以接受你的这个决定。但云子,我是个军人,我要做的一切都有着伟大与崇高的目的。我不能保证以后还能重用你。在你作出这个决定后,你——南造云子,就只是九日研究所里一个普通的女人了,你愿意接受这个结果吗?”
我不敢看他,只能继续低着头,任凭头发遮盖住我的眼睛,说:“愿意。”土肥长官没再说些什么,像长辈一样握住我的手,他的手软绵绵的,带着长辈对晚辈特有的溺爱。沉默良久,才说道:“云子,我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以后的路,你自己走好了!”
第二天,我的一切职务被撤销。土肥长官算给我留了点颜面,对外说我肚子里的孩子是特高课一位已经殉国的特务人员武藏鬼雄的骨肉。我的新工作也由分管研究所军务调度,改成了监管基地内研究人员的日常生活。也是因为这新的工作安排,让我和基地里另外一位孕妇,走得近了很多。她,就是阮美云。
阮美云的预产期和我只相隔十五天。最初与我接触时,阮美云始终用带着敌意的眼神看着我,很小心,也很谨慎,似乎觉得我不过是一个被安插在她身边的日本人的眼线。当然,她的怀疑也不无道理。我们日本人之所以同意让她保留这个孩子,完全是因为黄碧辉——这个与研究所里从事的生物实验看似毫不相干的物理学专家,日益变得重要的原因。
在九日研究所最初成立的那几年里,军部的科研人员一门心思钻进了远山里奇怪现象能产生的活体生物成品实验里,没人去关心出现这种能让不同生物融合到一个躯体里的原因。远山里的水源有着神奇的力量,两个不同生物同时接触水源,居然能够出现奇怪现象——其中一个生物消失,剩下的另一个生物可以拥有两种生物的特长,消失了的生物融合到了另一个生物的体内,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但是,剩下来的生物存活的时间很短暂,不久之后就会自然死亡。所以,九日研究所一直没有太好的成绩向军部报告。据说在几年前,曾经有一个士兵成功地与蝙蝠融合,并带着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潜入到了南京。可不知道为什么,任务最终还是失败了。
黄碧辉的到来,让九日研究所开始挖掘远山里这一切神秘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遗憾的是,我已经没权限接触到所有的高级卷宗,无法知道其中的细节。只是隐隐约约听说:黄碧辉认为远山的那条小河及湖水,很可能是爱因斯坦先生平行宇宙理论中的两个不同世界交汇的结界。他的这套理论很快就被研究所里大部分科研人员接受了,整个计划也由之前的“超级人种”方案,修改为“合体人”实验。至于具体的实验内容,却不是我可以接触到的了。
于是,研究所决定让阮美云生下这个孩子,表面上看来,大日本皇军已经完完全全地接受了他这个中国人。实际上是控制他的老婆及孩子,让他终生不能背叛大日本帝国。
那年的11月27日,我生下了孩子,男孩,取名叫南造鬼雄,对外宣称纪念那个殉国的丈夫武藏鬼雄。阮美云和我同一天分娩,也是男孩,取名叫黄正,据说是纪念他们夫妻一个很好的朋友。之后研究所接到消息,在这同一天,皇族的一个大人物也做了父亲。
大人物的儿子与我及阮美云的孩子,尽管都在同一天出生,但他的这个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却让整个大日本帝国为之兴奋。我与阮美云所生下的健康强壮的孩子,却无法看到清晨的第一抹阳光。
也是因为这位大人物有了这个先天缺陷的儿子,才有了九日研究所之后的“替代品”计划。计划里的替代品中就包括了我与阮美云的孩子。我与阮美云,两个极其巧合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人,又因为我们同时在一个不合适的日子生下了孩子,命运紧密相连。
1939年1月初的一个早上,和往日一样是个极其寒冷的清晨。外面的世界被大雪包裹着,或许,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可惜的是,我们生活在地下世界,不能见到。
那天早上有四辆卡车驶入九日研究所,从卡车上被带下来的依然是远山战俘营中囚禁的中国士兵。他们被送到九日研究所,是用来进行活体实验的。在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军人眼里,他们根本不算人类,不过是一些和我们外形大同小异的低等动物而已。用土肥长官的话说:“这些战俘和外面世界的那些支那人比起来,还算为这个文明世界的进步作出了一点贡献。”
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还有十个粗胳膊肥臀的妇女,以及数十个还在襁褓里的婴儿,一起被送进了九日研究所,当时我已经能够起身走动及工作,跟在土肥长官身后,目睹了这些婴儿和妇女下车的整个过程。聆听着婴儿的哇哇哭声,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我心底浮出,我低声问道:“土肥长官,这些孩子和妇女难道也是实验品吗?”
土肥长官那天明显特别兴奋,微笑着解释道:“他们应该被称呼为幸运儿,他们中的每一员,以后都有可能幸运地成为我们大日本皇族的一员。”“大日本皇族的一员?”我疑惑不解,追问道,“意思是说他们是从本土带过来的?”土肥长官摇摇头,可能认为和一个立场并不坚定的下属透露太多情报,并不合适,便没有理睬我了,径直往旁边走去。
那天下午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上,松下幸太郎先生出现在九日研究所。松下先生是国内一个大财团领袖人物的胞弟,在德国长大,据说是爱因斯坦先生的学生。在这个紧急会议上,松下先生首次提到了“替代品”方案,也是因为这个方案,让我第一次有了想要背叛族人的念头。
替代品,是为日本国内的那一位大人物产下的有先天缺陷的孩子,物色替代躯体的计划。计划具体方案是:在满洲寻找到三十一个和大人物的儿子在同一天出生的婴儿,集中收养起来,并给予良好的营养补充以及身体的锻炼。如果大人物的那孩子不能顺利长大,那么,在他夭折之前,九日研究所便会尝试让这大人物的孩子与这三十一个中国男婴,进行合体实验。也就是说,这三十一个男婴的身体,都有机会承载那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着先天缺陷的孩子的思想与意识。
听完这个计划,我后背上直冒冷汗。如果是在一年前,我尚在特高课工作时,应该会认为这是个多么伟大与崇高的计划。可此刻,我已经是一位孩子的母亲,这么残忍的替代品计划,我接受不了。我坐在会议室角落,心里不自觉地感觉一阵冰凉。尤其让我恐惧的是:我的孩子,和这些替代品方案里储备的婴儿,也是同一天出生的,也就是说,我的孩子也可能成为替代品。
……
前言/序言
《宇宙的边疆:探索未知与秩序的奥秘》 (套装共4册) 第一册:无垠星海的微光 当我们仰望夜空,那些闪烁的星辰,是否仅仅是遥远的光点?《无垠星海的微光》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宇宙之旅,从地球的摇篮曲,到太阳系的壮丽画卷,再到星系间的浩瀚尺度,揭示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最终命运。 本书将以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天文学的宏大概念。你将了解到: 宇宙的诞生与膨胀: 从炙热的奇点到如今延展的宇宙,我们如何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红移现象等证据,一步步拼凑出宇宙的“童年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何描绘了宇宙的时空结构,而哈勃定律又如何揭示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秘密?我们将一同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神秘的“幕后推手”,它们如何塑造了宇宙的宏伟格局,又为何至今仍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 恒星的生死循环: 从星云的孕育,到主序星的辉煌,再到红巨星的膨胀、白矮星的冷却,以及超新星爆发的壮丽,本书将逐一呈现恒星生命史的各个阶段。你将理解不同质量的恒星如何走向不同的归宿,例如中子星的极致密度,以及黑洞那吞噬一切的神秘引力。我们将探讨宇宙中“重元素”的来源,那些构成我们身体、我们星球的物质,都曾是遥远恒星核心的炼金术产物。 行星系统的多样性: 跳出太阳系,我们将目光投向宇宙深处,探索系外行星的奇妙世界。从巨大的气态巨行星,到类地岩石行星,再到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宜居带”行星,每一颗星球都可能隐藏着独特的故事。本书将介绍目前探测系外行星的主要方法,例如凌星法和视向速度法,并展望未来更先进的探测技术,为我们寻找“另一个地球”提供科学依据。 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银河系只是宇宙中无数星系中的一员。我们将穿越星系的海洋,了解不同形态的星系——旋涡状、椭圆状、不规则状,它们是如何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碰撞、融合,共同演化成如今我们所见的壮丽景象。本书还将探讨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们与宿主星系的形成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神秘联系,以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例如星系团和超星系团,构成了一张巨大的宇宙网。 《无垠星海的微光》不仅是对宇宙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关于人类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思考。当我们了解了宇宙的浩瀚与古老,我们是否会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新的认识?当我们目睹了恒星的诞生与毁灭,我们是否会更加珍惜当下? 第二册:生命之链:从原子到意识 生命,这个看似渺小却又无比强大的存在,如何在宇宙的冰冷与空旷中孕育而出?《生命之链:从原子到意识》将引领我们深入探寻生命起源的奥秘,从最基本的化学构成,到复杂的生物体,再到那难以捉摸的人类意识,勾勒出生命演化的壮丽史诗。 本书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生动的语言,揭示生命科学的深刻洞见: 生命的基石:元素与分子: 从宇宙大爆炸产生的轻元素,到恒星核聚变产生的重元素,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原子都承载着宇宙的历史。本书将介绍构成生命最核心的元素——碳、氢、氧、氮,以及它们的奇妙组合,如何形成了复杂的有机分子,例如氨基酸、核苷酸,这些正是构建生命体最基本的“积木”。我们将追溯地球早期环境中,这些有机分子如何通过化学反应,逐渐聚集,形成更复杂的结构。 细胞的奥秘:万物之源: 细胞,这个微小的生命单位,却是所有已知生命体的基础。本书将细致讲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从包裹着细胞膜的柔韧外壳,到提供能量的线粒体,再到储存遗传信息的细胞核。我们将探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以及细胞如何通过分裂、分化,构成多细胞生物体。你将了解到细胞内精密的生化反应网络,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DNA的秘密:生命的蓝图: 遗传物质DNA,这个双螺旋结构的分子,蕴含着生命的全部信息。本书将深入解析DNA的结构,以及它是如何通过碱基配对进行精确复制,将生命的“设计图”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将探讨基因的概念,它们如何决定生物体的性状,以及基因突变如何成为进化的驱动力。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到现代基因测序技术,本书将展现人类对遗传的认识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进化的力量:自然选择的杰作: 生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本书将详细阐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以及它如何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我们将通过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展现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演化轨迹。从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到恐龙的统治,再到哺乳动物的崛起,你将看到生命在地球上留下的深刻印记。 神经元与思维:意识的黎明: 在众多的生命形式中,人类的意识显得尤为独特。本书将把目光聚焦于人类的大脑,这个拥有数千亿个神经元的复杂网络。我们将了解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在大脑中形成各种感知、记忆、情感和思维。我们将探讨意识的本质,它是否仅仅是神经活动的涌现,还是存在着更深层次的秘密?本书将带领读者一同思考,人类意识在生命演化链条中的独特位置。 《生命之链:从原子到意识》不仅是一本关于生物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探索。当我们理解了生命是如何从无机物中诞生,又是如何不断演化,最终产生了能够思考、感受和创造的意识,我们是否会对生命本身产生更深的敬畏? 第三册:量子迷宫: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 在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之下,隐藏着一个完全颠覆直觉的微观领域——量子世界。《量子迷宫: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将带领我们进入这个奇妙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揭示粒子的奇异行为、概率的支配以及测量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本书将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剥开量子的神秘面纱: 粒子的二象性:波与粒的共舞: 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电子,又是什么?本书将介绍光电效应和电子衍射等经典实验,揭示微观粒子所展现出的令人困惑的“波粒二象性”。你将理解,在量子尺度下,粒子不再是简单的点状物,而是同时具有波的弥散性和粒子的局域性。我们将探讨普朗克量子假说,以及爱因斯坦如何将其应用于光量子,为量子力学奠定基础。 叠加与纠缠:超乎想象的量子状态: 量子世界中的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态”,直到被测量时才坍缩到某一个确定的状态。本书将详细解释叠加态的概念,并以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为例,生动地阐述量子叠加态在宏观世界中的不可思议性。更令人着迷的是“量子纠缠”现象,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可以产生一种神秘的关联,无论它们相距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瞬时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至今仍是物理学研究的焦点。 概率的支配:不确定性的宇宙: 在量子世界,“确定性”似乎荡然无存。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本书将阐释概率在量子力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如何取代经典力学中的精确描述。你将理解,量子力学并非“不精确”,而是准确地描述了微观世界的概率性本质。 测量的问题:观察者的角色: 在量子力学中,测量行为本身会对被测量的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本书将探讨“测量问题”,即为何测量会导致叠加态的坍缩,以及观察者在量子世界中是否扮演着某种特殊的角色。我们将回顾哥本哈根诠释等主流解释,并探讨其他试图理解量子的理论,例如多世界诠释,它们试图为量子世界的奇异现象提供不同的解读。 量子技术的前沿: 量子世界的奇异特性,并非仅仅是理论上的奇谈。本书将展望量子力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例如量子计算,它承诺能够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企及的复杂问题;量子通信,它将实现绝对安全的加密;以及量子传感,它能够提供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这些前沿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未来。 《量子迷宫: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充满挑战但又无比精彩的旅程,挑战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固有认知,打开一扇通往宇宙最深层奥秘的大门。 第四册:秩序的低语:混沌中的规律与自组织 在看似混乱无序的世界中,隐藏着令人惊叹的规律与秩序。《秩序的低语:混沌中的规律与自组织》将带领我们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自组织”现象,揭示混沌理论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以及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刻联系。 本书将以多学科的视角,揭示秩序的来源: 混沌理论:不可预测中的可预测: 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即使是看似随机的系统,也可能存在着隐藏的规律。本书将介绍“蝴蝶效应”,即微小的初始差异可能导致巨大的结果差异。你将理解,为什么天气预报很难做到长期准确,以及为何某些复杂系统的行为难以精确预测。然而,混沌并非完全无序,它往往在“分形”结构和“吸引子”中展现出独特的模式。 分形几何:大自然的无限重复: 无论是海岸线的曲折,还是雪花的晶体结构,或是人体内的血管网络,我们都能在自然界中发现“分形”的身影。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讲解分形几何的概念,即一种在不同尺度下呈现相似结构的几何形态。你将看到,分形如何将简单的规则,通过迭代运算,生成出无限复杂的图案,揭示自然界在创造多样性时的“简洁之美”。 自组织:无中心指令的秩序: 蚂蚁如何协同筑巢?鸟群如何优雅地飞行?细胞如何形成复杂的组织?本书将详细阐述“自组织”现象,即系统在没有外部中央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局部单元之间的简单相互作用,自发地形成宏观有序结构的过程。你将了解到,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各个领域,是理解复杂系统行为的关键。 复杂系统:相互连接的巨网: 从生态系统到全球经济,再到互联网,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相互连接的复杂系统构成的网络中。本书将介绍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例如涌现性、反馈回路、非线性动力学等,并探讨如何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理解这些系统的行为。你将看到,系统整体的行为,往往远超其组成部分的简单叠加。 人类社会的秩序: 语言的形成、市场的运作、文化的演变,这些人类社会的复杂现象,同样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本书将探讨人类社会中的自组织过程,以及我们如何通过集体智慧和互动,创造出看似有序的社会结构。我们将思考,在信息爆炸和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性,从而引导社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秩序的低语:混沌中的规律与自组织》不仅揭示了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秩序,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即使在看似混乱的表象之下,也可能潜藏着深刻的规律,而人类的智慧,在于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有序未来。 《宇宙的边疆:探索未知与秩序的奥秘》(套装共4册),将带您跨越时空,探寻生命的起源,解开量子的奥秘,领悟秩序的低语,最终,让我们对浩瀚的宇宙和自身的存在,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这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思想的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