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参考手册

标志设计参考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数字艺术教育研究室 著
图书标签:
  • 标志设计
  • 品牌设计
  • 视觉传达
  • 设计参考
  • 设计指南
  • 创意灵感
  • 平面设计
  • 企业形象
  • 设计案例
  • 品牌识别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9975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5357
品牌:数艺社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标志设计参考手册》通过376个案例的细节剖析对9大标志设计应用类型进行了完全解析。
《标志设计参考手册》是对商业性+艺术性标志的完美诠释,引领读者真正领悟“标志”的内涵,其简洁+醒目+准确+创意+高认知度标志的成功塑造,能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美观”“传神”的标志的设计方法。

内容简介

《标志设计参考手册》根据标志设计的内容和应用类型,分为图形、数字、汉字、字母、人物、植物、动物、自然9章。每一章都包括标志设计知识的导读及精彩案例欣赏,通过经典的、新颖的案例,结合详细的分析和讲解,突出标志细节的说明,帮助读者掌握标志设计的基础知识,提升读者对标志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激发更多的创意灵感。第9章中特别加入了设计的精彩案例解析,让读者认识到标志设计与企业整体视觉形象之间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明白标志所传递的信息需符合战略。
《标志设计参考手册》可作为平面设计人员或相关从业者的标志设计案例参考手册,也可作为艺术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辅助教材。

目录

第01章图形篇1.1 方形 0121.2 三角形 0161.3 圆形 0201.4 十字形 0241.5 星形 0281.6 多边形 0321.7 心形 0361.8 箭头形 0401.9 点形 0441.10 线形 0481.11 旋转 0521.12 发射 056第02章数字篇2.1 数字1 0612.2 数字2 0642.3 数字3 0672.4 数字4 0702.5 数字5 0732.6 数字6 0762.7 数字7 0792.8 数字8 0822.9 数字9 0852.10 数字10 088第03章汉字篇3.1 结构 0923.2 笔画 0963.3 装饰 1003.4 书法 104第04章英文篇4.1 字母A 1094.2 字母B 1124.3 字母C 1154.4 字母D 1184.5 字母E 1214.6 字母F 1244.7 字母G 1274.8 字母H 1304.9 字母I 1334.10 字母J 1364.11 字母K 1394.12 字母L 1424.13 字母M 1454.14 字母N 1484.15 字母O 1514.16 字母P 1544.17 字母Q 1574.18 字母R 1604.19 字母S 1634.20 字母T 1664.21 字母U 1694.22 字母V 1724.23 字母W 1754.24 字母X 1784.25 字母Y 1814.26 字母Z 184第05章人物篇5.1 眼睛 1885.2 手掌 1925.3 男性 1965.4 女性 200第06章植物篇6.1 花卉 2056.2 作物 2096.3 树木 213第07章动物篇7.1 鸟类 2187.2 昆虫 2227.3 综合 226第08章自然篇8.1 太阳 2318.2 地球 2358.3 山峦 239第09章品牌篇凤凰 245汇聚 246简单 250洁净 252开放 253渴望 254领先 256融合 257友好 258自然 259

前言/序言


创意魔方:视觉叙事与品牌构建的探索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引导读者穿越传统营销的藩篱,深入当代视觉传达的核心领域,聚焦于如何通过精准的叙事策略和创新的设计语言,构建持久且富有生命力的品牌形象。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好看”的图形,而是有意义的视觉符号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占据用户的注意力,并最终转化为市场影响力。 本书的核心内容围绕“叙事驱动设计”展开,认为每一个成功的品牌视觉系统都是一个精心编排的故事。我们将首先剖析品牌身份的哲学基础,探讨文化语境、社会心理学与设计美学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我们不会拘泥于既有的设计规范,而是挑战读者去发掘隐藏在市场趋势背后的深层驱动力。 第一部分:解构视觉叙事的基础语法 本部分聚焦于品牌故事的视觉化基础。我们深入研究了符号学(Semiotics)在品牌构建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从“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的层级上去构建品牌的核心意义。读者将学习如何识别并运用跨文化背景下的视觉母题(Archetypes),确保品牌信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准确传达。 色彩的心理声学: 我们超越了基础的色轮理论,探讨色彩在不同媒介和文化中的情感共振频率。例如,如何利用饱和度与明度的微妙变化来塑造产品的“触感”和“温度”,以及如何通过限制调色板来强化品牌记忆点。 字体的性格塑造: 字体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它是一种无声的宣言。本章详述了衬线体、无衬线体、手写体等不同字族背后的历史渊源、情感倾向,并提供了将字体与品牌核心价值进行深度绑定的实战方法。我们将重点分析“字体微调”(Kerning and Tracking)如何影响用户对品牌专业度或亲和力的直观感知。 形态的张力与平衡: 几何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被提升到艺术哲学的层面。本书探讨了黄金比例、斐波那契数列等经典构图法则在现代动态品牌识别系统中的应用与突破。我们关注如何通过不对称、负空间以及动态视角的运用,为静态的标志注入生命力,使其在屏幕、印刷乃至三维空间中都保持一致的视觉张力。 第二部分:品牌生态构建:从单一符号到系统思维 一个强大的品牌并非依赖一个孤立的“图形”,而是一个复杂、自洽的视觉生态系统。本部分将指导读者构建一个适应性强、可延展的视觉体系。 动态标识与适应性设计: 在屏幕交互无处不在的今天,静态标志已无法满足需求。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具有“运动基因”的标志,使其能够响应用户行为、适应不同尺寸环境(从App图标到户外广告牌),并保持其核心识别性的策略。我们将分析运动图形(Motion Graphics)在品牌叙事中的叙事优先级。 辅助图形与纹理的深度运用: 品牌识别不仅仅是主标志,还包括那些构建背景和氛围的辅助元素。本章着重于开发具有独特辨识度的图案、纹理和插画风格,它们应能独立于主标志存在,却能瞬间唤起用户对品牌的联想。我们提供了一套从概念草图到最终数字化的纹理生成流程。 材质与触感的视觉翻译: 在数字时代,实体产品的触感和质感同样是品牌体验的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视觉设计来模拟或暗示材料的物理属性——例如,如何用印刷光泽度、纸张克重或屏幕的阴影处理,来传达“奢华”、“环保”或“科技感”。 第三部分:洞察与前沿:超越可见的品牌构建 本部分着眼于未来的趋势,强调设计师在战略决策中的角色。我们不再将设计视为执行层面,而是将其视为解决商业难题的关键工具。 数据驱动的创意迭代: 如何利用用户体验(UX)数据、A/B测试结果以及社交媒体的情感分析来指导设计决策?本书提供了一套将定性观察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流程,用以验证视觉策略的有效性,并实现可持续的创意优化。 可持续性与伦理设计: 品牌信息传递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本章探讨了如何在设计流程中整合可持续性原则,包括选择环保材料、优化数字能耗的界面设计,以及避免使用可能引发文化误解或偏见的视觉符号。 虚拟与增强现实中的品牌沉浸: 探讨品牌视觉元素如何在三维空间和实时交互环境中重生。我们分析了空间标识(Spatial Branding)的概念,指导读者如何为元宇宙和AR体验设计具有深度和空间感的视觉资产,确保品牌在非传统媒介中依然具有强烈的存在感。 结语:设计师作为文化桥梁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提升读者的战略思维,使他们能够超越单纯的“美学执行者”,成为连接商业目标、文化潮流与用户情感的桥梁。我们相信,最优秀的视觉系统,是那些既能深刻理解过去,又能大胆塑造未来的系统。通过本书提供的工具和思考框架,读者将能够创造出不仅引人注目,而且意义深远、经久不衰的品牌形象。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独立插画师,这次尝试接手一个科技初创公司的全套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压力山大。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更偏向企业级的、严谨的VI手册那种风格,可能会对我这种更注重创意和叙事性的设计师来说有些枯燥。出乎意料的是,它非常巧妙地平衡了“艺术性”与“商业性”。书中对于如何将抽象的品牌理念转化为简洁、有力的视觉符号,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路径图。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概念提炼”的部分,它展示了如何从冗长、复杂的品牌宣言中,通过一系列的视觉筛选和符号简化过程,最终凝练出一个可以被大众快速接收的核心图形。书中对几何图形在建立稳定感和动感方面的作用分析得极其透彻,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某些看似简单的标志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记忆点。这本书不只是给你“看图”,更是让你学习一套“解构”和“重构”视觉信息的方法论,对于提升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设计师的系统性思维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标志设计参考手册》简直是我设计工具箱里的瑞士军刀!我之前在做品牌重塑项目时,经常为了找不到灵感而抓耳挠腮,尤其是在需要跨文化理解和符号象征意义的图形设计时,简直是噩梦。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把不同行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标志演变清晰地展示出来。比如,它深入探讨了极简主义美学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展示了那些成功的案例,还详细拆解了设计师是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负空间的运用以及色彩心理学来达到视觉传达的最高效率。我特别欣赏它关于“标志的适应性”这一章节,书中详细对比了标志在不同媒介(从名片到巨幅广告牌,再到App图标)上的表现力,并提供了实用的调整建议,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处理多平台视觉输出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不是教你“画什么”,而是教你“如何思考”,从根本上提升了你对视觉语言的理解深度。那些关于字体排印和图形构图的章节,更是让我对细节的把控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本身就值得称赞,厚实的铜版纸让那些高分辨率的标志图例看起来色彩饱满,细节纤毫毕现,这对于一个视觉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体验。但抛开硬件,内容上的组织逻辑更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经验。我一直觉得标志设计的难点在于“做减法”,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无限的含义。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失败案例分析”和“优化过程对比”,生动地展示了过度设计和设计不足之间的微妙界限。它没有说教式地告诉你“这样做是对的”,而是通过对比分析,引导读者自己得出结论。我尤其喜欢它对于标志与周边衍生品结合的展示,比如徽章、丝网印刷等传统工艺的应用,这让我在构思那些需要手工制作或小批量生产的物料时,有了一个更扎实的参考依据,避免了设计稿落地后因工艺限制而产生的美学损失。

评分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资深设计师,我阅读了市面上绝大多数关于平面设计的书籍,坦白说,大多是重复劳动。但是《标志设计参考手册》在“本土化适应与全球传播”这一块的见解,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讨论了如何设计一个国际化的标志,更深入探讨了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某些符号的含义如何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及设计师应如何提前规避潜在的文化冲突。书中对标志的“故事性”和“可解释性”的探讨非常到位,一个好的标志不应该只是一个好看的图形,它应该能够讲述品牌的故事。书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提问清单,帮助设计师在项目启动阶段就锁定品牌的精神内核,确保最终的视觉产出是品牌战略的完美体现,而非仅仅是美学上的堆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标志设计从纯粹的技艺提升到了战略沟通的高度。

评分

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手册的时候,有点担心它会是那种老生常谈、充斥着过时观点的设计书籍。毕竟,标志设计领域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很多几年前的“经典”现在看来已经有些陈旧了。然而,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沉溺于复古风格的怀旧,而是将大量的篇幅放在了如何将传统设计原则与最新的数字交互趋势相结合。我发现它对“动态标志”(Motion Graphics in Logo Design)的探讨非常前沿,这正是我目前工作中最欠缺的部分。书中对如何设计一个在不同状态下都能保持清晰识别度的图形标志,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动效思路和规范。特别是它对色彩理论在品牌识别中的应用分析,不是简单的色轮展示,而是结合了全球不同地区的文化禁忌和偏好进行了细致的对比。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标志设计的思考维度一下子从二维平面拓宽到了三维空间和时间维度,非常有助于我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去创造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品牌形象。

评分

?????

评分

小飞龙标准评价:

评分

实用

评分

5 拥有以上评价,那就真的不错,希望卖家越做越旺。

评分

2 产品质量高

评分

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还可以吧

评分

分类挺好 就是没给标志标名称

评分

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