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经典散文《落花生》因被纳入语文教材和新课标必读而广为人知,但称先生的其他作品为民国散落的文化遗珠并不为过。在抗战动荡激昂的年代,许地山空灵幽远,充满哲思的行文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他没有派别,只希望能为那环境幽暗者作明灯,为那觉根害病者求方药,为那心意烦闷者解苦恼。”先生的文字总能让读者“有所慰藉”。
从蝉和大海的寓言,到爱人间的情愫,其散文将现实与哲学思辨、宗教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亦僧亦俗”,在当年民国文学中卓然不群,在如今快速阅读的大环境下显得难能可贵。
《落花生》保留了1925年初次出版的散文集《空山灵雨》中全部篇目,另加入精选14篇,共58篇。编者按题材排序分辑精校,并配以契合的插画,期冀呈现给读者一本可反复品读的散文集。
本书共分为4辑:
第1辑 落花生
关于蝉和大海的寓言,关于梨花和老妇人的故事。往往短短一篇,禅意尽现。
第2辑 春的林野
从孩子间的懵懂感情,到对逝去妻子的思念,许地山笔下的爱情,或朦胧可爱,或深情可叹。他曾说,我自信我是有情人。
第3辑 我的童年
“自入世以来,屡遭变难,四方流离”,许地山念及幼时的母亲、祖母以及在牛津的时光,不禁“到回忆之乡”,娓娓道来。
第4辑 万物之母
集时势之作,讽时事、论文学。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由此得以一窥许地山的“入世”的一面。
书后附许地山女儿许燕吉抄写的《落花生》手稿及其所作《我记忆中的父亲》,希望让本书更具收藏价值。
许地山(1893~1941年)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新文学运动拓荒者之一。
在梵文、宗教方面亦研究颇深。
许地山一曰怪人,常年穿土黄色对襟长衫、留长发蓄山羊胡。
二曰通才,不但精于文史哲,还善琵琶、通梵文。
三曰名士,是张爱玲的国文教授,老舍的亦师亦友,
与周作人等创立了文学研究会,与瞿秋白等主办《新社会》旬刊。
许地山的散文用诗一般的语言将现实与哲学思辨、宗教情怀巧妙糅合,文短语精、清新隽永、充满哲思。
心有事(开卷的歌声)
第1辑 落花生
蝉 | 蛇 | 生 | 山响 | 香 | 海 | 疲倦的母亲 | 梨花 | 三迁 | 光的死 | 信仰的哀伤 | 愿 | 头发 | 蜜蜂和农人 | 暗途 | 落花生 | 补破衣的老妇人 | 美的牢狱 | 暾将出兮东方 | 鬼赞 | 银翎的使命 | 再会 | 愚妇人 | 乡曲的狂言 | 海世间 | 债
第2辑 春的林野
我想 | 春的林野 | 桥边 | 处女的恐怖 | 难解决的问题 | 荼蘼 | 爱就是刑罚 | 你为什么不来 | 爱的痛苦 | 花香雾气中的梦 | 笑 | 别话 | 爱流汐涨 | 七宝池上的乡思
第3辑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 | 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 | 牛津的书虫 | 先农坛 | 上景山 | 忆卢沟桥 | 无法投递之邮件
第4辑 万物之母
面具 | “小俄罗斯”的兵 | 公理战胜 | 万物之母 | 街头巷尾之伦理 | 无法投递之邮件(续) | 《解放者》弁言 | 怡情文学与养性文学 | 序《野鸽的话》 | 老鸦咀 | 中国美术家的责任 | 一封公开的信
附录
我记忆中的父亲 | 女儿许燕吉手抄《落花生》
梨花 文/许地山
她们还在园里玩,也不理会细雨丝丝穿入她们的罗衣。池边梨花的颜色被雨洗得更白净了,但朵朵都懒懒地垂着。
姊姊说:"你看,花儿都倦得要睡了!"
"待我来摇醒他们。"
姊姊不及发言,妹妹的手早已抓住树枝摇了几下。花瓣和水珠纷纷地落下来,铺得银片满地,煞是好玩。
妹妹说:"好玩啊,花瓣一离开树枝,就活动起来了!"
"活动什么?你看,花儿的泪都滴在我身上哪。"姊姊说这话时,带着几分怒气,推了妹妹一下。她接着说:"我不和你玩了,你自己在这里罢。"
妹妹见姊姊走了,直站在树下出神。停了半晌,老妈子走来,牵着她,一面走着,说:"你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在阴雨天,每日要换几次衣服,叫人到哪里找太阳给你晒去呢?"
落下来的花瓣,有些被她们的鞋印入泥中;有些粘在妹妹身上,被她带走;有些浮在池面,被鱼儿衔入水里。那多情的燕子不歇把鞋印上的残瓣和软泥一同衔在口中,到梁间去,构成他们的香巢。
春的林野 文/许地山
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漏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叫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荫下避避光焰的威吓。
岩下的荫处和山溪的旁边满长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里捡桃花的落瓣哪。他们捡着,清儿忽嚷起来,道:"嘎,邕邕来了!"众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尽头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里摘草花。
清儿道:"我们今天可要试试阿桐的本领了。若是他能办得到,我们都把花瓣穿成一串璎珞围在他身上,封他为大哥如何?"
众人都答应了。
阿桐走到邕邕面前,道:"我们正等着你来呢。"
阿桐的左手盘在邕邕的脖上,一面走一面说:"今天他们要替你办嫁妆,叫你做我的妻子。你能做我的妻子么?"
邕邕狠视了阿桐一下,回头用手推开他,不许他的手再搭在自己脖上。孩子们都笑得支持不住了。
众孩子嚷道:"我们见过邕邕用手推人了!阿桐赢了!"
邕邕从来不会拒绝人,阿桐怎能知道一说那话,就能使她动手呢?是春光的荡漾,把他这种心思泛出来呢?或者,天地之心就是这样呢?
你且看:漫游的薄云还是从这峰飞过那峰。
你且听:云雀和金莺的歌声还布满了空中和林中。在这万山环抱的桃林中,除那班爱闹的孩子以外,万物把春光领略得心眼都迷蒙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有意思的,那种朴实而又带着点温暖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脑海里就充满了各种关于“落花生”的联想,它可能是一部关于乡土人情的小说,也可能是一本探讨生命轮回的哲学读物,甚至是一本关于植物学知识的科普书。毕竟,“落花生”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自然的、生长的意味,让人不免产生各种丰富的想象。我尤其喜欢那种能够勾起读者好奇心,让他在翻开书页之前就已经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的封面,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能够触动内心深处,又或者能开拓我视野的篇章。
评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纸质深深吸引了。不是那种光亮的铜版纸,而是带点哑光效果的,摸上去有一种柔和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那种细腻和认真。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从封面到内页的触感,都应该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当我翻开第一页,看到那排版疏朗、字体清晰的文字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感。我喜欢阅读的时候,文字能够自然地流淌,不至于因为排版上的疏忽而打断思绪。而且,那种淡淡的书香,虽然很微弱,却总能勾起我阅读的欲望,让我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角落,准备与书中的世界进行一场深度的对话。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那天,正好是周末,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点上一杯咖啡,准备开始我的阅读之旅。那种环境,配合着手中这本书沉甸甸的分量,让我觉得一切都刚刚好。我喜欢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当周围的世界渐渐模糊,只剩下自己和书中的文字时,时间仿佛也慢了下来。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娓娓道来,分享它的故事,它的思考,它的情感。我希望它能在我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然后慢慢地发芽、生长,最终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无论那花朵是怎样的色彩和形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可以说是相当别致了。那种带有复古感的材质,加上一些细致的手工缝线,让它看起来不像是一本普通的工业化产品,而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我尤其欣赏那些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处的压纹,还有内页扉页上那些小巧而精致的图案,都透露出一种不落俗套的品味。现在市面上很多书的包装都趋于同质化,而这本书却能让我眼前一亮,它让我觉得,出版方在对待一本书的时候,是真的带着一种对内容的尊重,以及对读者的诚意。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是决定一本图书能否从“物品”升华为“作品”的关键。
评分在购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对具体内容有过多的了解,更多的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在我个人的经验里,“落花生”常常与一些朴素的、扎根于土地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它代表着一种不张扬的生命力,一种默默耕耘、悄然丰收的坚持。所以我脑海里预设了很多可能性,或许是关于农耕文明的描绘,或许是对人生道理的隐喻,又或许是某个平凡人物不平凡的故事。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因为它给了我足够的想象空间,让我可以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探索书中的世界,而不是被固定的内容所束缚。
评分许地山的经典之作,民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评分书很喜欢,包装很好,快递给力
评分很好,
评分许地山的散文用诗一般的语言将现实与哲学思辨、宗教情怀巧妙糅合,文短语精、清新隽永、充满哲思。
评分从里到外,文字,版面和封面设计都很淡雅,这个版本不错!
评分作为闽南文化代表的许地山,作品有很多闽南的味道,身为闽南人要拜读一下。
评分听得的,不过一直补课,还没开始看
评分包装精致,快递满分!是正品~京东赞!
评分有空和孩子们一起看,很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