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新版)

痛并快乐着(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岩松 著
图书标签:
  • 成长
  • 家庭
  • 亲情
  • 教育
  • 生活
  • 情感
  • 回忆
  • 自传
  • 人生
  • 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71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13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98
字数:2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新版1+1:全新版本+怀旧别册《我的娱记时代》
  关于破碎的娱记梦,我既不庆幸也不遗憾。
  人生一步是一步,没有涂改液,一旦错过就什么都改变不了……
  如果做成了“娱记”,我可能比今天富有。
  更重要的是:一定比今天多了不少快乐,少了很多郁闷!
  ——白岩松

内容简介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将16年前出版、6年前再版,并已累计创下150万册销售奇迹的个人随笔集《痛并快乐着》第三次修订改版。新版《痛并快乐着》随书附赠怀旧别册《我的娱记时代》,全新收入数万字此前鲜为人知的系列深度访谈。采访对象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张学友、刘德华、林忆莲、草蜢、叶倩文、关淑怡、Beyond、刘以达等八位香港一流歌星。今天看来,实为不可再现的珍贵记录。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金牌主持人、著名评论员白岩松很少展露的另一面——资深爱乐人。
  “那时人们有耐心去聆听,感受到更深处的美”,白岩松以别册的方式装订成书,用音乐去记录时代,比文字更加真实。
  在图书的装帧及版式设计方面,新版《痛并快乐着》同《幸福了吗?》都做了重新调整,两本书仍旧延续“姊妹篇”式的呼应效果,极具成套珍藏价值。

作者简介

  白岩松,48岁,中央电视台《新闻1+1》《新闻周刊》主持人,曾主持《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感动中国》等节目,出版作品有《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白说》等。

目录

地平线断想(代序) 1
01.告别校园:在希望与迷茫中出走 10
02.乡居一年:无所事事的历练 19
03.病中人生:不请自来的领悟 28
04.报纸生涯:生命中的加油站 36
05.走进电视:略显偶然的相遇 45
06.流浪北京:我身边人们的生活 55
07.舆论监督: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66
08.申办奥运:我们只收获了失败吗?77
09.复关谈判:中国与世界的磨合 86
10.香港回归:起步的兴奋与回首的遗憾 97
11.澳门回归:世纪末的抚慰 109
12.直播刺激:在恐惧中快乐 119
13.遭遇洪水:多买药少买点棺材 134
14.面对贫困:新世纪我们会司空见惯吗? 146
15.环保中国:拼出来的明天会怎样? 156
16.理智情感:每日面对的内心冲突 167
17.改革记忆:并非个人的历史 178
18.泪洒天堂:生命的终结是感叹号 187
19.答问之间:把触动珍藏起来 199
20.生命故事:别问人生是什么 211
21.阅读体验: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之一 222
22.足球生活: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之二 233
23.音乐历程: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之三 245
24.初为人父:生命中最好的奖励 257
25.别说我行:说我不行我就不行 268
26.我和电视:在欣慰与担忧中约会 278
27.未来:生命的一千种可能(代后记) 288
十年后的记(修订版后记) 296
别册:《我的娱记时代》
几句开场白:没当成“娱记”,遗憾吗?
Beyond:你知道我的迷惘 / 001
张学友:真情流露 / 005
刘以达与梦:继续追寻 / 009
林忆莲:逃离钢筋水泥的森林 / 014
草蜢:永远爱着你 / 018
关淑怡:制造迷梦 / 021
叶倩文:真心真意过一生 / 024
刘德华:末世天使 / 028
回眸1991: 热门话题大写意 / 031
回眸1992:热门话题大串联 / 041






精彩书摘

  几句开场白:没当成“娱记”,遗憾吗?
  一
  这本小书收录有我进入《东方时空》前几个月的采访,从某种角度说,正是这几篇对香港歌星的采访,间接起到把我送上电视屏幕的作用。《东方时空?东方之子》制片人时间与我的第一次见面,有点儿“面试”的意思,我拿了这几篇访谈给他,只看了不到两篇, 他对我说:“我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于是,我的“娱记”梦想破灭了,从此人生走上了另一条路。
  二
  这一组对香港歌星的采访,是因为我当时供职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香港商业电台,在1993 年1 月14 日,联合搞了一场“叱咤乐坛流行榜北京演唱会”。参加这场演唱会的香港歌星包括刘德华、张学友、林忆莲、草蜢、Beyond、刘以达与梦、叶倩文等等。看这些名字就知道,在1993 年的北京,这是一场怎样重量级的演唱会!而我近水楼台,代表《中国广播报》去采访,有机会几乎对这些歌星一网打尽,也有了这些采访内容。只不过,采访问题还算多,但刊登时受版面限制,短了不少,是为遗憾。
  三
  在当时的流行乐坛,香港“叱咤乐坛流行榜”可是赫赫有名,虽然只是从1988 年才开始办,但因其专业眼光及苛刻标准,迅速成为观察一年香港流行音乐的一个标杆。尤其是其中的年度十大金曲,更是乐迷必听曲目。印象中有一届的颁奖礼,我是通过一盘效果已很不佳的录像带观看的,可还是看了不止一遍。其中Beyond 的《真的爱你》与杜德伟的《夜半一点钟》都是在这盒录像带上第一次听到,然后因喜欢再去寻找盒带。也正是有这样的记忆,这次香港歌星们送货上门,我自然不想错过机会,短短两天之内(人家只提前两天来到北京)完成这些采访。不过有一点可以自傲一下:对这些歌星的身世与作品,我不用查资料,基本了如指掌。
  四
  采访Beyond 时,31 岁的黄家驹一看就是乐队的主心骨,其他成员围着他坐,几乎所有的提问都是他来回答,当时的Beyond 因《真的爱你》与《光辉岁月》在华语乐坛如日中天。
  然而多年后写这些文字,先从Beyond 写起,实在是因为之后发生的事儿。这次采访后不到几个月,黄家驹在参加日本的一个娱乐节目时,不幸因意外而辞世,年仅31 岁。我不知道,我的那次采访,是不是他在内地媒体上的最后一次发声。采访时的录音磁带保存至今,只是,二十多年时间过去,录音带还能复原他的声音吗?
  五
  别人盯着张学友们,我个人的重点却是刘以达与梦。
  这是达明一派解散后,刘以达和一位美女创办的新组合,而达明一派是我在香港乐坛中最痴迷的组合。于是,那天对刘以达的采访已经超过了工作的状态。可能是采访中,我体现出对达明一派的极度熟悉,甚至连上一周,刘以达与梦排行榜的表现都知道,刘以达也就把我当成知音,采访变成深聊,时间一拖再拖,甚至误了晚饭,可双方都很开心。
  多天以后,我收到一个小包裹,里面有五张《刘以达与梦》的新专辑,显然,刘以达对这次采访应当是印象深刻。只不过,达明一派辉煌在前,
  刘以达与梦终究只是梦,没过多久就宣布解散,那张专辑也成绝唱。
  六
  最有趣的一幕,发生在采访刘德华之前。
  当时在北京国际饭店刘德华的房间门口,一个服务员小伙子正要端盘子往房间里送饮品,但可能里面正接受采访或有其他什么事儿,遭到了刘德华保镖近乎“野蛮”的阻拦,对,是“野蛮”,很不礼貌。我见这个小伙子憋红了脸,极委屈地转身离开。
  颇为戏剧的一幕出现了,在转角处,他向另一个同伴小声诉苦,因为
  我就在不远,听到了他的最后一句:你丫牛× 什么啊!再过几年(1997 年),你丫算外地人知道吗!……
  用北京的优越感,发泄一下内心的委屈,而且还这么有幽默的效果,
  应该还是可以原谅的吧?
  七
  这一组采访在《中国广播报》上陆续刊登之后,没想到,我接到了《音像世界》杂志的邀约,希望能将这组采访刊登到他们杂志上。对我来说,这个邀约可相当于一个奖励。因为当时的《音像世界》杂志在流行音乐迷中的分量可是举足轻重,我的很多国内外流行音乐资讯都是来自于它。印象很深,每个月《音像世界》快上摊的时候,我都会一次又一次去报
  刊亭,直到杂志入手。所以,这组采访每个月在《音像世界》杂志上刊登时,都会让我小骄傲一下,虽然这个时候,我已在《东方时空》开始了新路程。
  几年之后,由于时代变迁,《音像世界》慢慢不再红火直至退出我们的视线。送别这样的杂志,如同送别与青春有关的记忆,总是有些不舍,至今,那近十年的《音像世界》,我大多都保留着。那是这本杂志也是我
  最好的一段时光。
  八
  这些文字在刊登的时候,我已准备离开《中国广播报》,加盟《东方时空》。
  其实,做这个决定之前,我是犹豫的。因为还是想创办《流行音乐世界》这份新报纸,踏实地当一个“娱记”。可惜,新报纸被上级领导毙掉,也粉碎了我的“娱记”梦。
  有人和我聊过这件事儿,问是否遗憾或庆幸。
  其实,无论遗憾或庆幸都没有,人生就是这样,一步是一步,没有涂改液。一旦错过就什么都改变不了。
  但还是有些不甘。
  因为我当时想创办的这张报纸,不仅只是提供资讯,而是明确在电台内部强调:扛起中国流行音乐这面大旗,办演出,签歌星,出专辑,弄产业……
  可惜,今天回头看,这些想法是对的,而且依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棵大树,这些开先河的事儿都是能成的。
  这,不是很好吗?
  如果做成了娱记,我可能比今天富有。更重要的是:一定比今天多了不少快乐,少了很多郁闷;也应该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做了不少贡献,尤其是摇滚乐、民谣什么的。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
  九
  除去对歌星的采访,这本小册子当中,还收了两篇对1991 年和1992年的回眸文章,一来更好地去了解那个时代,二来也是我当年的创新之作。这样的写作方式,在当时几乎还没有,刊登后,甚至被《中国新闻出版报》全文转载。所以,今天让它再次浮出水面,与《动荡节拍》那几万字的小书一起,对自己《东方时空》前的文字生涯做一次告别。
  而在这些文字之后,我开始成为电视上的新闻专题类主持人。除去偶尔有机会为流行音乐做几期节目加加油之外,更多的时候,则是用聆听为华语流行音乐摇旗呐喊,一直到今天,并将继续。
  2016 年3 月
  ……

前言/序言



《浮生一日》 简介: 晨曦微露,薄雾如纱,笼罩着沉寂的小镇。古老的石板路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草与泥土混合的气息。老街的尽头,一家名为“时光杂货铺”的小店缓缓开启了它陈旧的木门。店主是一位名叫陆先生的老人,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中却闪烁着洞察世事的智慧。 这一天,注定不平凡。 第一个推开店门的是年轻的画家李明。他带来了画架和未完成的画作,画布上色彩斑斓,却透露着一种莫名的焦虑。他为情所困,才思枯竭,急需找到创作的灵感与内心的平静。陆先生静静地听着,没有多言,只是指了指角落里一个布满灰尘的旧八音盒,对他说:“有时候,最美的旋律藏在最安静的地方。”李明好奇地打开八音盒,悠扬的乐声流淌而出,仿佛瞬间洗涤了他内心的尘埃。他看着八音盒里精致的舞女,鬼使神差地拿起画笔,在画布上勾勒出她的身影,色彩不再迷茫,笔触也变得轻盈。 午后,一位名叫张婶的妇人提着一只篮子,里面装着刚从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她脸上带着辛劳的印记,却满是慈祥的笑容。她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常年在外,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平安健康。她来杂货铺,是想为儿子缝制一件暖和的毛衣,希望这份牵挂能伴他度过寒冬。陆先生从货架上取出一卷羊绒线,质地柔软,颜色温暖。他告诉张婶:“有些思念,可以通过一针一线传递,它们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张婶握着毛线,感受着它的温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细心地为儿子织着毛衣,每一针都饱含着母亲深深的爱意。 傍晚,一位名叫王教授的老学者走进了杂货铺。他满腹经纶,却郁郁寡欢。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古籍,却总觉得遗漏了什么,仿佛人生的真谛总在字里行间擦肩而过。他来找陆先生,是想为一本即将出版的古籍寻找一个恰当的配图,却又不知道从何下手。陆先生从书架深处取出一本泛黄的画册,里面描绘着各种奇特的植物与动物。他轻声说道:“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自然的奥秘之中,去感受它们的生命力,或许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王教授翻阅着画册,那些生动而神秘的描绘,让他仿佛置身于一个未知的世界。他忽然明白了,他一直在文字的牢笼里寻找,却忽略了生活本身蕴含的无尽可能。 夜幕降临,小镇陷入了宁静。杂货铺里,陆先生点亮了一盏昏黄的油灯。他的脸上依然平静,眼中却闪烁着温和的光芒。他看着李明在画室里挥洒自如,看着张婶在灯下认真地织着毛衣,看着王教授在书桌前若有所思。他知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生活的缝隙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光亮。 “时光杂货铺”并非贩卖寻常的商品,它贩卖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过往的回味,对当下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它是一座时间的驿站,是一个心灵的栖息地。 李明,在八音盒的旋律中,找回了创作的激情。那些被他遗忘的情感,在简单的乐曲中被唤醒,重新注入到他的画作中。他明白了,有时候,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直面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到真正的出口。画布上的舞女,不再是忧伤的象征,而是自由的化身,她的裙摆在光影中旋转,诉说着不屈的生命力。 张婶,在织毛衣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与儿子的连接。每一根羊绒线,都承载着她无尽的思念与祝福。她不再孤单,因为她知道,她的爱,正以一种有形的方式,陪伴着她的孩子。她也明白了,爱,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它就藏在那些细致入微的关怀中,在日复一日的付出里。 王教授,在画册的启迪下,重新审视了他的学术研究。他意识到,他过于沉溺于书本的知识,却忽略了更广阔的世界。自然的万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轨迹与智慧。他决定将他的研究方向拓展,去更深入地探索生命本身的奥秘,去发现那些被文字忽略的精彩。 陆先生,看着这三位顾客的改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时光杂货铺”所做的,只是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中,点亮了一盏小小的灯。这盏灯,或许不足以驱散所有的黑暗,但足以让他们看到前行的路。 故事的最后,夜深了。小镇的灯火渐渐熄灭,只剩下“时光杂货铺”那盏昏黄的油灯,依然在默默地燃烧。陆先生收拾着店里的物品,他拿起那个旧八音盒,轻轻地抚摸着。他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像这个八音盒,虽然陈旧,却藏着动人的旋律,等待着被发现,被倾听。 “时光杂货铺”的故事,还在继续。它见证着小镇的日升月落,也见证着无数生命在时光的长河中,或欢笑,或流泪,或迷茫,或坚定。而陆先生,这位时光的守望者,将继续在这里,用他的智慧与善意,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灵魂,点亮一束光。 小镇的清晨,又会如往常一样,在晨曦中醒来。而“时光杂货铺”,也将一如既往地,开启它充满故事的一天。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悠长,生活中的点滴,都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每一件物品,都仿佛承载着一个故事,等待着被发现,被解读。 陆先生,这位不惑的店主,他的人生哲学,并非深奥难懂的理论,而是融化在日常的点滴之中。他不会强行给予任何东西,只是提供一个契机,一个思考的空间。他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只是有时候,需要一点点外力的推动,或者仅仅是一杯温暖的茶,一次真诚的倾听。 李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画室里充满了勃勃生机。他不再为情感所困,而是将那些经历转化为创作的源泉。他的画作,开始有了更深的灵魂,更强的感染力。他时常会想起那个八音盒,想起陆先生的话,他明白了,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逃避,而是来自于接纳与转化。 张婶,她依然每天辛勤地劳作,但她的心中多了一份踏实。那件毛衣,如期完成了,她让邻居帮忙带给了远方的儿子。儿子收到后,打来了电话,声音里带着惊喜与感动。张婶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的,最纯粹的快乐。她也渐渐明白,生活中的苦与乐,往往是相伴而行的,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珍视。 王教授,他的研究之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他开始走出书斋,深入田野,去观察,去感受,去倾听。他发现,那些古籍中记载的智慧,与大自然的规律,有着惊人的契合。他的目光,变得更加辽阔,他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宁静。他明白了,知识的海洋,并不仅限于书本,更在于生活本身。 “时光杂货铺”,就像一个魔法盒子,它收集着生活的碎片,再将它们以最温柔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怀旧气息,又夹杂着对未来的希望。老旧的陈列柜里,摆放着形形色色的物件,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等待着被发掘。 陆先生,他的人生,如同他经营的这家杂货铺一样,平静而深邃。他看过太多的悲欢离合,也见过太多的峰回路转。他懂得,生活并非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而是充满了曲折与起伏。而正是这些曲折,成就了生命的独特与丰盈。 他也会偶尔泡上一壶陈年的普洱,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思绪飘向远方。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想起那些曾经让他迷茫与痛苦的时刻。但他知道,那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们让他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温柔地存在。 “浮生一日”,在“时光杂货铺”这个小小的缩影中,展现了人生的百态。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冲突,但它却以一种最朴实的方式,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内心。它告诉我们,生活或许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珍视,就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喜悦。 小镇的夜晚,星光点点,照亮了“时光杂货铺”的屋檐。陆先生关上店门,轻轻地锁上。他知道,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会有新的故事,新的相遇。而他,将继续在这里,静静地守候,用他的方式,温暖着这个世界,也温暖着每一个在时光中,努力前行的人。 《浮生一日》,就是这样一部淡淡的书,它不张扬,不浮夸,却有着深刻的力量。它让我们看见,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大小,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思考。它让我们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子里,也隐藏着不平凡的意义。而陆先生,和他的“时光杂货铺”,就是这一切的见证者,也是给予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痛并快乐着(新版)》绝对是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一本书。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捕捉生活本质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恰好做到了这一点。作者以一种非常巧妙的视角,解构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他没有回避那些令人沮丧的时刻,那些让我们备受煎熬的经历,但他却用一种旁观者清的冷静,以及一种洞悉人心的智慧,去解读这些“痛”的根源和意义。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在这种“痛”中,提炼出那些微小却闪耀的“快乐”,它们可能是一瞬间的顿悟,可能是对亲情的珍视,也可能是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将痛苦与快乐融合在一起的叙事方式,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它让我明白,人生并非只有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各种复杂的色彩,而正是这些色彩,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忍不住想反复翻阅的书。每次读,都能有新的感悟。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但又不是那种故弄玄虚的华丽辞藻,而是朴实中带着力量,平淡中见真章。他叙述的那些经历,或许是很多人都曾体会过的,那些平凡生活中的小挣扎,大起伏,都写得 so real, so relatable。我常常在读到某一段时,会突然停下来,去回想自己的过往,去对照书中的情节,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但最精彩的是,他总能在看似绝望的境地里,找到一丝希望的曙光。这种对生活韧性的描绘,让我觉得非常治愈。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更加理解了人生的复杂性,也更加珍视那些来之不易的幸福。这本书不是提供一套绝对的人生解决方案,而是一种陪伴,一种鼓励,让你在面对困难时,不至于感到孤单。

评分

老实说,我当初是被书名吸引的,觉得很有意思,有点矛盾又有点吸引力。读了之后,发现这本书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痛苦”和“快乐”对立起来,而是将它们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更成熟、更立体的生活观。他笔下的故事,有让人心疼的无奈,也有让人捧腹的幽默,更有让人深思的哲理。我特别喜欢他处理一些情感的方式,那种克制又内敛的表达,反而更能触动人心。有时候,我会觉得作者像一个知心的朋友,在跟我分享他的生活感悟,没有说教,只有真诚的分享。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而“痛”往往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磨砺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成熟。而当我们能够正视痛苦,甚至在其中找到乐趣时,那份“快乐”才更加真实和深刻。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痛苦”的认知。我一直以来都习惯性地规避所有可能带来痛苦的事情,总觉得痛苦是人生最大的敌人。但是,读完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作者通过他的人生经历,生动地阐释了“痛”与“乐”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并没有刻意去美化痛苦,也没有夸大快乐,而是以一种非常真实的姿态,展现了生命中那些起起伏伏。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故事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张力。他让我看到了,原来许多所谓的“痛苦”,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磨练,它们像是在为我们的人生打磨出一块块闪亮的宝石。而那些“快乐”,也并非一蹴而就,它们往往是在经历了艰难和付出之后,才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太多惊喜!我一直以为“痛并快乐着”这个名字听起来会有点压抑,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它更像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哲学。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且充满力量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种种不易,那些让人咬牙切齿的时刻,那些让我们感到失落和无助的瞬间,都被他一一捕捉。然而,最让我动容的是,在这些“痛”的背后,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抱怨和消沉,而是巧妙地将这些经历升华为一种成长的养分,一种深刻的理解。他让我们看到,正是那些艰难的时刻,才让我们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感恩,也更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像是一种引导,它引导我审视自己的人生,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闪光点,去拥抱那些看似不完美的片段。我发现,原来痛苦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也可以是通往更深刻幸福的必经之路。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和勇气。

评分

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ThankyouverymuchfortheexcellentserviceprovidedbyJingdongmall,anditisverygoodtodoinwarehousemanagement,logistics,distributionandsoon.Deliveryinatimelymanner,distributionstaffisalsoveryenthusiastic,andsometimesinconvenienttoreceivethetime,butalsoarrangedfortimetobedelivered.AtthesametimeinthemallmanagementJingdongcustomerserviceisalsoverygood,tosolvecustomersuffering,overcomealldifficulties.Giveusaverygoodshoppingexperience.!

评分

已经看过了,觉得不错,入了一本,送了个同封面的白本,可以做摘录本。印刷质量还不错。

评分

白岩松的书都值得一看,京东送货很快,发货不受春节影响!这本书纸质挺好,还送了一个同款封面的白纸本!就是音频那个公众号已经变了,找不到了!

评分

他一直是我心目中正直、严谨、智慧的先行者,祝他一生平安

评分

这本书不错,虽然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读了这本书依然觉得里面的说法不过时。生活太累,书本里面有让思想和灵魂休息的地方;时间太快,生活里面有让自己和朋友感动留恋的无数瞬间,这需要我们各自去追寻。里面有一些大学的演讲,适合年轻的大学生看看。

评分

送了一个同封面的小本子!

评分

纸张质量很好,给孩子买的,补充一下正能量,这家的书比别家价位低而且质量杠杠的,下次会再来。

评分

【内容简介】

评分

万事尽头,终将如意》一书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媒体人的视角,从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发展历史等多方面介绍巴西丰富多彩异域文化的作品。巴西之行,白岩松以其睿智和幽默在“央视名嘴”的身份之上又多了一个“网红段子手”的标签。在这本新书中,也充分展现了白岩松作为“网红”的独特一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