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那剑与血拼杀出来的辉煌,让世界枭雄神往不已的雄图霸业?
3000年的欧罗巴荣光,泽被后世文明的千古之城,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
昔日的伟大与辉煌让人惊叹,灭亡的可怕与可悲让人叹息。
1.“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荣登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多地畅销榜,《参考消息》《南方日报》《新京报》《文汇读书周报》《广州日报》《华商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天涯网、新浪网、凤凰网、腾讯网……超过200家媒体重磅推荐!
2.作者杨白劳与当年明月、袁腾飞并称历史写作三大里程碑。拥有大量铁杆粉丝“地主”。
3.杨白劳的世界史写作,人名和地名都尽量简化,尽量减少,讲述事件时,将读者们比较熟悉的眼下正流行的事件、语言、语法融入其中,争取让读者们感觉,这些外国古人在我们身边复活了。
4. 杨白劳的世界史作品很逗,“读了很提神,可以忘忧,笑读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学到了历史知识,发现原来历史真的很有趣”。
一部用当代人视野和观念写作的汉语世界史,一部好看的世界史。“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之《罗马帝国睡着了》,纵览罗马帝国的起源、兴盛以及衰败的历史发展脉络,描述了地中海的蕞尔小族,用武力和鲜血铸造了一个的庞大帝国,却最终经受不住岁月摧残、蛮族打击而走向灭亡的3000年历史进程。
作者文笔幽默诙谐,犀利戏谑,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体而微,完整再现历史。
血性尚武的罗马人,训练有素的军队,张弛有度的政治制度,后世引为圭臬的法律,泽被后世的建筑、史学和文学,包容的谦卑和博大的胸怀,成就了长年占据环地中海舞台中心,横跨古代亚、欧、非三大洲的“永恒之城”罗马。这个曾经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千古之城,如今睡着了。
杨白劳,致力于世界历史研究,2008年,在天涯煮酒论史开讲世界史,好评如潮。2010年开始结集出版“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被读者称为“世界史强作”,《参考消息》称该系列填补“好看的世界史”在汉语写作领域的空白。本系列已推出《老大的英帝国》《闻香法兰西》《德意志是铁打的》《罗马帝国睡着了》《冷和热的俄罗斯》《后发先至的美利坚》。
1.“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荣登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多地畅销榜,《参考消息》《南方日报》《新京报》《文汇读书周报》《广州日报》《华商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天涯网、新浪网、凤凰网、腾讯网……超过200家媒体重磅推荐!
2.作者杨白劳与当年明月、袁腾飞并称历史写作三大里程碑。拥有大量铁杆粉丝“地主”。
起 源 篇
一 “浪漫”的爱琴海 / 2
二 金苹果之争 / 7
三 特洛伊之战 / 12
四 木马计 / 17
五 诸神的安排 / 24
六 罗马的“狼图腾” / 28
罗 马 篇
一 王政时代 / 32
二 高卢人的入侵 / 36
三 地中海的真正霸主 / 42
四 斯巴达克起义 / 47
五 独裁官苏拉 / 51
六 鹬蚌相争 / 56
七 恺撒的身价 / 60
八 恺撒的上位 / 65
九 征战高卢Ⅰ / 70
十 征战高卢Ⅱ / 75
十一 一山不容三虎 / 80
十二 埃及艳后 / 84
十三 恺撒之死 / 88
十四 恺撒的继承人 / 93
十五 新“恺撒”屋大维 / 96
十六 那些花儿们 / 101
十七 埃及艳后之死 / 105
十八 条条大路通罗马 / 110
十九 屋大维的继承人 / 115
二十 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 118
二十一 暴君“小靴子” / 122
二十二 魔鬼尼禄 / 127
二十三 四帝内乱时代 / 132
二十四 短命的弗拉维王朝 / 135
二十五 五贤帝时代——开启盛世的涅尔瓦、图拉真 / 138
二十六 五贤帝时代——异类哈德良 / 142
二十七 五贤帝时代——安东尼王朝 / 146
二十八 五贤帝时代——哲学家奥利略 / 150
二十九 败家皇帝康茂德 / 153
三十 谁有兵谁是老大 / 156
三十一 君士坦丁君主制 / 161
三十二 大汉的北匈奴逃去了哪里 / 164
三十三 罗马帝国最后一次统一 / 171
三十四 蛮族入侵 / 176
三十五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 180
三十六 西罗马的末日 / 184
东罗马(拜占庭)
一 东罗马的初建 / 188
二 查士丁尼一世的征服战争 / 194
三 “永远不睡觉的皇帝” / 201
四 危机四伏的帝国 / 206
五 阿尔瓦人的入侵 / 210
六 波斯VS. 罗马 / 214
七 被蚕食的帝国 / 218
八 “希腊火”大败阿拉伯人 / 221
九 被割了鼻子的查士丁尼二世 / 224
十 捣毁圣像运动 / 227
十一 保加利亚战争 / 230
十二 帝国第一位女皇 / 233
十三 磕巴皇帝米哈伊尔二世 / 237
十四 “舒马赫”米哈伊尔三世 / 242
十五 马其顿王朝的开国之君——巴西尔一世 / 247
十六 “智者”利奥六世 / 250
十七 人文皇帝君士坦丁七世 / 254
十八 帝国的扩张 / 258
十九 “生于紫色寝宫的” / 264
二十 邹依女皇的大夫 / 274
二十一 教廷之争 / 281
二十二 塞尔柱突厥 / 286
二十三 帝国的衰败 / 290
二十四 科穆宁王朝 / 294
二十五 “十字军”狂潮 / 299
二十六 “英俊的约翰” / 307
二十七 最后的大帝曼纽尔一世 / 310
二十八 残暴的安德罗 / 316
二十九 内讧 / 326
三十 “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 / 332
三十一 复兴的火种 / 337
三十二 四分天下 / 341
三十三 昙花一现的拉丁帝国 / 346
三十四 末代王朝 / 350
三十五 二流的小国家 / 354
三十六 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 / 359
三十七 王朝内战Ⅰ / 362
三十八 王朝内战Ⅱ / 366
三十九 最后的灿烂时光 / 371
四十 帝国灭亡倒计时 / 375
四十一 东罗马凄美华丽的谢幕 / 379
四十二 尾声 / 387
四十三 集大成的拜占庭艺术 / 390
1.“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荣登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多地畅销榜,《参考消息》《南方日报》《新京报》《文汇读书周报》《广州日报》《华商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天涯网、新浪网、凤凰网、腾讯网……超过200家媒体重磅推荐!
2.作者杨白劳与当年明月、袁腾飞并称历史写作三大里程碑。拥有大量铁杆粉丝“地主”。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但绝非轻松愉快的。它更像是一部精良的历史纪录片,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未经渲染的历史细节,有些地方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背后的深意。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时间感”的处理。他没有按照严格的编年史顺序铺陈,而是像一个站在高处俯瞰历史河流的观察者,时而聚焦于君士坦丁堡的黄金时代,时而又猛然拉回到西西里岛某个偏远行省的税收记录上。这种跳跃感,恰恰精准地捕捉了帝国末期那种“历史被拉长、停滞不前”的时代氛围。一切似乎都在发生,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所谓的“睡着”,其实是陷入了一种对过去的过度依恋和对未来的彻底失语。历史学家们总喜欢问“为什么会灭亡”,这本书却更侧重于展示“它如何逐渐停止了进化”。这让我深思,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对“未来可能”的想象力,那么无论它现在多么辉煌,其衰落都已经写在了日程表上。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从这本书所营造的史诗般的悲凉感中走出来。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也没有给出什么“如果……就不会……”的假设性结论,这正是我喜欢它的地方。它迫使你面对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系统性失灵”的哲学拷问。作者的叙事技巧在于,他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历史,而是在目睹一个宏大而精密的机械装置,在没有了核心润滑油(也就是公民的共同信念和活力)之后,是如何在自身的重量和惯性下,不可避免地发热、卡死,最终静止的。每当读到某个引人深思的段落,我总会合上书,抬头看看窗外熙攘的人流,不禁思考,我们今天所赖以生存的结构,是否也在无声无息中,进入了某种我们尚未察觉的“睡眠期”?这种历史的回响,比任何直接的警告都来得更加令人警醒。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世界历史有一套:罗马帝国睡着了》光是听起来就充满了某种宿命般的、史诗般的慵懒感,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样一番光景,能让那个曾经统治地中海世界的庞然大物,最终沉溺于一场漫长而无法挽回的“睡眠”。我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似乎并不热衷于传统的权力斗争和战争叙事的堆砌,而是更像一位在古老废墟上漫步的考古学家,用他那双充满洞察力的眼睛,去捕捉那些微小、却足以预示帝国衰亡的社会肌理的松动。他没有用那些宏大的、居高临下的历史总结,而是通过对晚期罗马社会日常生活细节的描摹——比如面包供应的波动、行省精英阶层对奢靡生活的无度追求,乃至于那些日益疏远的、对“罗马公民身份”逐渐失去认同感的普通民众的内心世界——来构建起一座庞大而精密的衰落模型。那种感觉就像是观察一棵参天大树,你看到的不是被闪电击中的瞬间,而是树干内部木质纤维因蛀虫侵蚀而逐渐空洞化的过程,缓慢、安静,却无可逆转。这种侧重于“文化惰性”和“内部腐蚀”的叙事角度,比单纯归咎于蛮族入侵要深刻得多,它让人反思,任何看似坚不可摧的文明,其最终的崩塌,往往源于对自己核心价值的背弃与懈怠。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不是凯撒大帝的雄姿,也不是角斗场的血腥,而是一幅幅关于“疲惫”与“隔阂”的画卷。作者的文笔有一种独特的、近乎于散文诗般的质感,尤其在描述拜占庭和西罗马帝国之间那条越来越宽阔的文化鸿沟时,笔触显得尤为细腻。他似乎在暗示,罗马的“睡着”并非一夜之间,而是分阶段、有层次的麻醉过程。首先是政治精英的智力倦怠,他们沉溺于复杂的官僚流程和无休止的宫廷阴谋,失去了发现真正问题的能力;接着是思想领域的贫瘠,哲学和科学的光芒逐渐被僵化的教条所取代,创新精神被视为不稳定的因素而遭到排斥。最让我心惊的是他对“公共领域萎缩”的描述,当人们不再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共同的努力去影响共同的命运时,个体便开始退回到自己的小圈子——无论是豪华的乡间别墅,还是日益封闭的行会内部。这种内卷化的生存策略,最终切断了帝国赖以维系的社会契约,让庞大的帝国结构因为缺乏内在的张力而松散瓦解。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蛮族”身份的重新界定。在传统的叙事中,他们往往是外部的侵略者,是文明的对立面。然而,作者在这里展现的视角更为复杂和微妙:他描绘了哥特人、汪达尔人在帝国体系中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入侵者”,而更像是被帝国自己内部的空虚吸引而来的“寄生者”或“继承者”。很多时候,罗马人需要的不是抵抗,而是招募和同化,但这种同化本身就稀释了“罗马性”的定义。这感觉就像一个过度依赖外包的跨国公司,最终发现自己管理的核心业务已经名存实亡,而那些外包的合作伙伴却掌握了真正的运作逻辑。书中关于高卢和西班牙地区,那些地方贵族如何与“蛮族”领袖达成心照不宣的交易,以换取一时的安宁和地位的描绘,充满了对权力本质的深刻嘲讽。
评分很喜欢,罗马帝国的历史,一本读透。拜占庭帝国的认知空白,也被填补了。
评分非常不错的商品,很好
评分还没开始用,看上去还可以 比超市划算
评分好书
评分不错,纸质还行,物流也挺快的,价格也比较便宜
评分刚拿到,对历史感兴趣,开心,
评分包装好,物流快。
评分包装好,物流快。
评分塑料包装比较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