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全50册 | 点击书名可以直接购买哦 |
| 1 | 26 |
| 2 | 27 |
| 3 | 28 |
| 4 | 29 |
| 5 | 30 |
| 6 | 31 |
| 7 | 32 |
| 8 | 33 |
| 9 | 3 |
| 10 | 35 |
| 11 | 36 |
| 12 | 37 |
| 13 | 38 |
| 14 | 39 |
| 15 | 40 |
| 16 | 41 |
| 17 | 42 |
| 18 | 43 |
| 19 | 44 |
| 20 | 45 |
| 21 | 46 |
| 22 | 47 |
| 23 | 48 |
| 24 | 49 |
25 | |
01 | 05 |
02 | 06 |
03 | 07 |
04 |
附简体释文
书名: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原价:22元
作者:邱振中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8025719
页码:33页
开本:8开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这本书的装订工艺,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彻底解决了我在使用传统碑帖时经常遇到的一个痛点——无法平摊展开。我试着将这本书完全打开平放在桌面上,即便是跨页的整体图幅,它也能稳定地保持平整,没有出现任何书脊处的“拱起”现象,这在厚实的艺术类书籍中是相当难得的。这意味着在临摹时,我无需再用手费力地按住书页,可以解放双手,完全专注于笔下的每一次运力。这种机械上的便利,直接转化为了艺术创作上的流畅感。如果说学习书法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体验,那么一个能完美配合你动作的书籍载体,无疑是成功的关键一环。这本书在硬件上的这种“顺从”,让我能更无碍地沉浸在对晋人风骨的追摹之中,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投入。
评分从工具书的角度来看,这本帖的辅助资料设置显得非常贴心和实用,完全是为现代学习者量身定制的。我特别欣赏它在版式设计上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比如,针对那些对于古文辨识度不高的朋友,他们巧妙地在不干扰主体临摹的前提下,提供了详尽的对照文本,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我们可以更专注于“形”的模仿,而不是被繁琐的“义”所困扰。更重要的是,这种辅助信息的嵌入,完全没有造成视觉上的干扰,它像一个安静的向导,在你需要时才出现。我过去常常为了核对一个字或者一句的准确含义,不得不翻阅好几本辅助书籍,现在这一切都集成在了一本里面,极大地优化了我的学习流程。这种集成度,体现了编辑团队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深刻理解,真正做到了“以用为本”。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碑帖整理方式的固有印象。通常的碑帖,内容堆叠得比较拥挤,查找某个特定的字或篇章时总要费一番周折,但这个版本显然是做了深度的用户体验分析的。他们将碑帖的原貌和放大细节的处理穿插得非常有节奏感,既保证了原作的完整性呈现,又照顾到了我们对细节纹理的苛求。尤其是那些关键转折处的特写,简直是书法家的“手术室”视角,能让人清晰地观察到王羲之运笔提按的微妙变化。而且,他们对“放大”的处理并非简单的尺寸拉伸,而是加入了专业的对比参照,这一点非常专业,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线条的粗细、力度的变化,对于理解“二王”书法的内在结构有着极大的帮助。这种精心策划的阅读路径,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感觉自己不再是单向地“看帖”,而是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送到我心坎上的,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立刻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封面采用的材质摸起来非常细腻,而且印制的色彩过渡自然,对细节的处理看得出是下了大功夫的。特别是内页的纸张选择,既保证了墨色的还原度,又不会因为反光影响临摹时的体验,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练字的人来说太重要了。我试着用几种不同的笔尖去触碰,即便是最细的毛笔尖,在这样的纸面上滑动起来也毫无滞涩感,墨迹洇散得恰到好处,既有古韵又不失清晰。而且,这本书的开本适中,无论是放在书桌上供人随时翻阅,还是带出门在咖啡馆里练习,都显得非常方便,没有那种传统大部头碑帖的笨重感。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高质量的影印本,能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接触到最精良的视觉材料,对培养审美眼光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光是看着这些墨迹在眼前舒展,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更别提接下来的实际操作了。
评分作为一名练习书法多年的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对“神韵”的捕捉,而这本书在色彩处理上展现出的专业度,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很多影印本为了追求所谓的“清晰”,反而把墨色的层次感给做平了,失掉了原作中那种由干到湿、由浓到淡的生命力。而这本《兰亭序》的彩色印刷,精准地捕捉到了宋椠本特有的那种古朴的陈旧感,那种仿佛能透过纸面闻到千年陈香的质感。尤其是那些因为时间流逝而产生的洇边和飞白,都被忠实地记录了下来,这对于揣摩“意在笔先”的创作状态至关重要。我甚至感觉,这本书的色彩校对团队可能本身就是资深书法家,他们知道哪些“瑕疵”才是真正的“精华”,哪些色彩的偏差会误导学习者的笔法走向。这种对原作精神的高度尊重和还原,是这本书超越其他同类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评分好大个啊!
评分字帖不错,很清楚,就是物流的速度有待提高
评分一时兴起买的,喜欢兰亭集序,赞。
评分字帖不错,很清楚,就是物流的速度有待提高
评分?
评分宝贝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
评分字帖不错,很清楚,就是物流的速度有待提高
评分清楚,绝对正版
评分清楚,绝对正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