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因其音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而居于“琴棋书画”四雅之首,并有“众器之中,琴德优”的美誉。
作者身为一名抚琴人,将自己内心真实、丰沛的情感投注于古琴,娓娓地道出了自己与古琴的不解情缘,展示了古琴的神奇魅力,并讲述了自己的老师——来自韩国的如山法师如何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古琴结缘的故事。
《琴心有寄》由“琴心有寄”和“亦山亦水”两部分交叠而成。
“琴心有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学者黄海贝学习古琴的心得散文;“亦山亦水”则是韩国出家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如山法师的传记。
“琴心有寄”中,作者深入研究了中国古琴与禅文化之间的微妙联系,详细描述了多首中国古琴乐具体演奏所需的技巧和情感。《归去来辞》《忆故人》《秋江夜泊》《平沙落雁》......每一曲都足以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静坐松下,抚琴轻吟的优雅情境。这些情境的背后可能是离愁别恨,也可能是触景生情;可能是恬淡的生活态度,也可能是对亲人的美好追忆。抚琴技艺的细节和弹奏时应投入的感情在作者的笔下丝丝入扣,描述得生动优雅。
“亦山亦水”中的如山法师,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极度向往,从韩国走到中国台湾,又从宝岛台湾辗转至大陆,先后在辅仁大学和北京大学攻读汉语和汉文化,师从名师楼宇烈教授。之后如山法师偶遇古琴,对古琴如痴如醉,从此潜心钻研......
黄海贝,中国传媒大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硕士。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编导;文化艺术出版社《传记文学》杂志社编辑。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发表艺术类散文、杂评及影视专业论文多篇,著有长篇传记《倪光南传》《朱程传》。
这部作品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与力量。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喧嚣所裹挟,忽略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琴心有寄》就像是一泓清泉,洗涤了浮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用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引导读者去感受生命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捧起这本书,任由思绪随着文字飞扬。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爱的篇章,都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也看到了对未来的憧憬。这本书不是要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邀请你一起去“感受”,去体会生命中的各种可能性。它教会我,即使面对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优雅与从容,因为真正的力量,往往源自于我们最深沉的内心。
评分初读《琴心有寄》,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它那份独特的东方韵味。文字如水墨般晕染开来,勾勒出的意境悠远而隽永。这并非那种刻意堆砌的古典风,而是自然流淌出的,一种对生活、对情感的细致体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某个诗意的场景之中,感受着微风拂过,听着远处传来的丝竹之音。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处理,那些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过作者的笔触,都变得意义非凡。比如对一扇窗、一本书、一句无心之语的描绘,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哲理。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我觉得生活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指南,提醒我去关注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角落,去感受那些细微的美好。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琴心有寄》,便被它那份沉静的气韵所吸引。纸张的触感温润,字里行间仿佛流淌着一种古老而又细腻的情感,让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故事颇为着迷,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像那些快节奏的畅销书,上来就抛给你一堆惊心动魄的事件,而是用一种更为舒缓、更具感染力的方式,缓缓展开一个属于心灵的图景。 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又像是独自一人在静谧的午后,捧着一杯清茶,漫步在记忆的长廊。那些细微的情感捕捉,那些对人生哲理的浅浅探问,都像是恰到好处的点缀,不浓不淡,却能在心头留下长久的回响。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那些不露痕迹的刻画,那些隐藏在言语下的深意,都让我感同身受。仿佛书中走出的每一个人,都是我曾经遇到过,或者未来可能遇到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释然,都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评分《琴心有寄》是一本让我思考良多的书。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抛出了一个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对话。我喜欢这种开放式的叙事,它给予了我足够的空间去解读,去联想,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 书中所探讨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关于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都触及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我从中看到了自己对关系的思考,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寻。作者没有评判,没有说教,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引导我们去观察,去感受,去理解。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与我进行一场关于人生的深度交流。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字有着近乎挑剔的读者,但《琴心有寄》却让我心服口服。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能在平淡的叙述中,激起层层涟漪。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感悟,就像在品味一杯陈年的佳酿,越是细品,越是醇厚。 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细腻,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细微之处。那些关于成长中的阵痛,关于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尤其被打动的是,作者似乎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语言,触碰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升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热爱和期待。
评分很好,谢谢
评分1
评分1
评分很好,谢谢
评分1
评分1
评分很好,谢谢
评分很好,谢谢
评分很好,谢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