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标中小学语文推荐必读名著, 20世纪百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
二、《安妮日记》是不过时的文学经典,也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它是一部有关战争、自由、平等的少女心曲,作者曾获得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等人的高度赞誉。
三、安妮?弗兰克在日记中表现的乐观向上和热爱生活、渴望自由,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四、《安妮日记》出自十多岁孩子之手,更适合孩子阅读欣赏,且文笔优美、言之有物。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以及另外四名犹太朋友为逃避纳粹迫害,藏匿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作为成长中的少女,安妮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记展示了安妮出色的写作才华,也引发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密室”青春的爱怜。
安妮?弗兰克(1929—1944),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希特勒上台后,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被迫躲进安妮父亲公司大楼的密室里,并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多,直到 1944 年 8 月有人告密,他们被捕并被关进了集中营。几个月后,因伤寒,安妮在集中营离开了这个世界。到战争结束时,只有其父一人生还。他整理了安妮的日记,出版后引起关注,并被译成多种文字。
译者:郑小琦。
这是一本代表了六百万(犹太)人心声的书,纵使这不是什么雄壮伟大的史诗,只是一本普通小女孩的日记。
——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
她(安妮)的声誉所以能长存不朽,主要是因为她具有高超的文学水平。不论从什么年龄来看,她都是一个水平极高的作家,能在当时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美国《时代周刊》编辑?罗杰?罗森布拉特
在历史上众多在重大痛苦和损失之时为人性尊严发言的人当中,没有谁的声音比安妮?弗兰克的更铿锵有力。?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
1942 年 6 月 20 日??星期六
写日记这件事,对我这样的人来说的确很特别,因为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心里想什么,大概谁也不会想知道,包括我自己;另外,之前我从没写过日记。可是,这又有什么呢?我就是要记下自己心里的想法,就是想一直写下去。
“与人相比,纸更有耐性。”这是我心情烦闷那天想出来的一句话。当时我坐在家里,用手托着下巴发愁,不知道该做点什么——琢磨着是留在家里呢,还是出去玩。当然,最终我哪里也没去,就坐在那里想东想西,脑子里就冒出了这句话。的确,和人相比,纸真的更有耐性。这个写日记的硬皮本,我是不会随便让人看的,除非我认定那个人是真朋友。因为这是“日记”啊,这名字可是意义非凡的。
此时,我想说说自己为什么开始写日记。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会孤独得很彻底。因为,我有父母,他们都非常爱我、关心我; 我还有个姐姐,已经十六岁了; 还有很多男生用热情的目光追逐着我,他们都很喜欢我,即使上课都会拿着小块的破镜子偷偷看我。我的阿姨们都很亲切有趣,我的家庭也很温暖和谐。这样看起来,除了一个真正的朋友,我似乎什么都有了。
我和平日的那些朋友们谈的,都是日常琐事,顶多说说笑笑、打闹一番而已,实在没有办法再近一层。因为,我们不能彻底相信彼此,当然,这大概有我的错。可是,令人感到沮丧的是,这就是事实,而且改变不了。于是,我开始写起了日记。
有的人记日记匆忙潦草,我不想像他们那样,我想让渴盼这么久的好朋友的形象更高大些,我想让它做真正的朋友,我叫它“吉迪”——这是我给它起的名字。我担心会有人看不懂我在跟吉迪说些什么,所以并没有立刻开始写,而是先说说我目前的生活状况——虽然我并不想说。
我见过很多做父亲的成年人,而我的父亲却是最亲切、最值得尊敬的。父亲娶我母亲的时候,他三十六岁,母亲二十五岁。1926 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我的姐姐玛格特出生了。1929年6月12日,妈妈又生下了我。我们一直生活在法兰克福,直到我四岁。
那是 1933年,爸爸去荷兰做一个公司的总经理,据说是生产果酱制造机的公司。不仅如此,由于我们是犹太人,爸爸还办了移民。这年9月,我的母亲爱迪斯?赫兰德?弗兰克也跟随父亲而去。我和姐姐没有去,而是去亚琛市, 和奶奶一起生活。后来玛格特也去荷兰了, 是在这年的 11月,而我则是在 1934 年2月去的。当时, 大人们说要送给玛格特一个生日礼物,就把我放在桌上了,还发出“咚”的一声。
后来, 我上幼儿园了, 在蒙台梭利。 六岁时, 我上了一年级。 到六年级时,由库普鲁斯太太教我,她既是教师也是校长。六年级结束的时候,我们哭着和她告别,因为玛格特和我即将进入一所犹太学校学习,他们同意接收我们了。
生活对我们来说很是艰难,希特勒在德国颁布了反对犹太人的法律,我的亲戚们在那里受尽折磨。1938年,针对犹太人的几次大屠杀终于过去了,我的两个叔叔从德国逃出来跑去南美,在那里安定下来;奶奶当时已经七十三岁了,便来到荷兰与我们住在一起。
可是,1940年5月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安宁的生活了。先是战争,接着是投降。德国人就此长驱直入,给犹太人带来了无尽的噩梦。反犹太人法令处处限制我们的自由,比如,凡是犹太人,都要戴着一颗黄星;犹太人的自行车, 必须上缴; 犹太人不允许坐电车; 即使是自己的车, 也不许开;购物必须在下午3点到5点钟之间; 理发和美容,只能去犹太人开的店; 晚上8点以后至早上6点以前, 绝不允许到大街上去; 一切娱乐场所, 包括戏院、影院,都禁止犹太人出入;一切运动场所,包括泳池、网球馆、曲棍球馆,也禁止犹太人出入; 一切公共体育比赛,都禁止犹太人参加; 不管是自己家还是朋友家的庭院, 在晚上8点以后都禁止停留; 只能进入犹太人学校上学;基督教家庭禁止犹太人出入……很多事情都是被禁止的,可即使这样,也不得不继续生活。
“我真担心一不小心就触犯法律,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杰克总这么对我说。
1941年的那个夏天,我的生日过得马马虎虎,因为奶奶生病需要手术。实际上,1940年的生日,我也过得很潦草,因为德军占领了荷兰。奶奶在1942年 1月离开了我们,直到现在我依然深深爱着她,谁也不知道我是多么想念她。不过,这年大人们倒是为我举办了生日聚会,因为前几次过得都太马虎。所有人的蜡烛都被点亮了,包括奶奶的。总之,我们四口人的生活过得还可以。直到我开始写日记的时候——1942年6月。
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行文的流畅和情感的细腻所打动。作者以一种近乎呢喃的口吻,描绘着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那些平凡的场景,却因为他的笔触而变得生动起来。读着读着,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场景之中,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气息,听着耳边微弱的声音,甚至能体会到人物内心的微妙波动。这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是我在许多书中都未曾有过的。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有着一股沉静的力量,能够缓缓地渗透到读者的心底。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那种对情感的精准捕捉,都让我觉得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或者说,看到了人性中最纯粹、最真实的一面。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寂静的夜晚,与你促膝长谈,分享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反复被书中某些片段所触动,那些文字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划开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柔软。它让我开始反思,在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中,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无奈。作者的叙述方式,虽然朴实无华,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它直击人心,不加任何修饰,赤裸裸地展现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每一次翻过一页,都感觉像是在经历一次心灵的拷问,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人性的本质。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也并非遥不可及,而微小的善意和坚定的信念,也能成为支撑人们走下去的力量。它不是一本轻松的书,但它绝对是一本值得深入品读,并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忘怀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静又深刻的质感,泛黄的纸张触感,仿佛能闻到古老墨香,让人迫不及待想翻开,探寻其中隐藏的故事。我一直对那些能在历史洪流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故事深感兴趣,而这本书,似乎就承载着这样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能够让我们窥探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光是想到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心潮澎湃,期待着在这个故事中,能体会到跨越时空的共鸣,理解那些被历史尘埃掩盖的细微情感和坚韧生命力。阅读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是对人性深处的探索,也是对历史真实性的追问,我希望能在字里行间,找到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那些在艰难时刻闪烁的人性光辉,以及那些普通人为了生存和尊严所付出的努力。它不只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与过去的一次深度对话,一次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叙事角度非常独特。它没有从一个宏观的、历史学家的视角来审视事件,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个人化、非常贴近生活化的切入点。这种处理方式,让整个故事显得格外真实和可信。你仿佛能看到,在历史的巨变之中,一个鲜活的个体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生存,并努力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性。作者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作的深沉,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生活描写,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个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与书中的人物一起,感受着生活的重量,也体会着生命的顽强。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新认识“真实”的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经过包装和美化的故事所包围,而这本书,却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没有粉饰太平,也没有刻意渲染悲情,只是平静地记录着,那些在特定环境下,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这种真实,反而比任何华丽的修辞都更能打动人心。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人性的脆弱;看到了希望的微光,也看到了绝望的深渊。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是多么渺小,又是多么坚韧。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对心灵的涤荡,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理解。
评分好书,服务也好,价格也实惠,挺满意的。
评分物美价廉,学无止境,值得购买。
评分京东自营质量有保证,应该是正品。
评分好
评分、《安妮日记》是不过时的文学经典,也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它是一部有关战争、自由、平等的少女心曲,作者曾获得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等人的高度赞誉。
评分物流快的没话说,包装精美,内容有深意!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物流速度也很快。
评分求质量还可以,满减时候买的
评分书不错,了解当年的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