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奇人、“终身的晃悠者”舒国治代表作三种。
台湾著名作家舒国治,是梁文道眼中*会玩、*会讲故事的两个人之一。青年时期以小说崭露头角,令作家詹宏志慨叹其“*好的作品总让评论者无言以对”。其后弃别文坛,流浪美国长达七年,以一辆二手车游历四十四州。因不愿干无聊的工作,除去早年的一份短暂工作,终身无业,整日无所事事、四处游荡,几乎走遍了台北的所有大街小巷。对于台北的风物人情、小吃名胜之熟悉几乎无出其右者,朋友们戏称为台北的“地下市长”,小说家帕慕克和劳伦斯·布洛克在台北时皆赖他导览。闲时或写文章谈旅行及小吃,或客串友人电影,如杨德昌的《一一》、侯孝贤的《聂隐娘》等,读者则称其为“终身的晃悠者”。
《流浪集》
世道再难,也要呼吸顺畅
本书为著名作家舒国治的代表作之一,与《理想的下午》俱为作者人生哲学与舒氏散文魅力之集中展现。在本书中,舒国治畅谈流浪的艺术与态度,追忆于美国公路上的荒游浪途,在走路、喝茶与睡觉等琐事中娓娓道来其任性自在的处世哲学和技巧。舒国治的文字文白相间,自成一格,笔下所述无论是关于旅行流浪或是走路喝茶睡觉,始终抱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自在态度,清风明月时在襟怀,对于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在简静的文字中不动声色吐露悠闲与自在的人生意趣。
当你什么工作皆不想做,或人生每一桩事皆有极大的不情愿,在这时刻,你毋宁去流浪。去千山万水地熬时度日,耗空你的身心,粗砺你的知觉,直到你能自发地甘愿地回抵原先的枯燥岗位做你身前之事。即使你不出门流浪,在此种不情愿下,势必亦在不同工作中流浪。
人一生中难道不需要离开自己日夕相处的家园、城市、亲友或国家而到遥远的异国一段岁月吗?人总会待在一个地方待得几乎受不了吧。
——舒国治
《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
梁文道长文推荐,风靡无数文艺游子的行囊必备之书
迄今为止,*有态度的旅行文学佳作
关乎旅行,也关乎晃荡,更关乎生活。
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风明月时时得于道途,却无须拥有也。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简体版较之繁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舒国治的散文原就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正由于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众台湾读者,成为彼岸十年来*受欢迎的散文家。
我见过诗人很不“像”他的诗,更常见到小说家不“像”他的小说,却从未见过有散文家不像他的散文的。所以张中行就像张中行,余秋雨就像余秋雨,龙应台就像龙应台;舒国治,他的人就走在他自己的文字里,闲散淡泊,品味独具。
——梁文道
《门外汉的京都》
他说的竹篱茅舍,他说的流水长墙,诸多游赏,被公认是写京都书里*有见地的一本。
台北以外,舒国治专书记录的城市行走指南
舒国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会玩、*会讲故事的两个人之一,他似乎永远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连。浪迹美国七年,返台定居之后,一去再去的城市,是京都。问他原因,他却怀疑答得上来。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连,舒国治自嘲是京都的门外汉,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门外徘徊,却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风物景。在本书中,他记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气、旅馆,以及他认为京都*大的资产——山门与长墙,感叹京都就是一个大公园,而你并不急着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来,在京都”。
他也试着回答为什么是京都: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历唐宋百年过客”,为了竹篱茅舍,为了村家稻田,为小桥流水,也为大桥流水,为了山门长墙,为了氧气,甚至为了睡觉。但这些可以名状的东西,是否就是*后的答案,他自己也怀疑。我们*喜欢的人或物,往往说不出来理由,不是吗?
舒国治
一九五二年生于台北。原籍浙江。是六十年代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七十年代初,原习电影,后注心思于文学,曾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备受文坛瞩目。一九八三至一九九〇,七年浪迹美国,此后所写,多及旅行,自谓是少年贪玩、叛逆的不加压抑之延伸。而文体自成一格,文白相间,简淡中深富雅韵,论者咸认与他的清简度日有关。常人忽略的清苦生活之美,*受他无尽窥探与咏颂。
著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台北小吃札记》《穷中谈吃》等。
流浪集
远走高飞
睡
随遇而饮——谈谈喝茶
路漫漫兮心不归——在美国公路上的荒游浪途
我生活在台北这村庄上
北方山水
流浪的艺术
偶遇之乐
行万里路,饮无尽茶
睡觉
玩古最痴,玩古何幸
美国公路三题
瘾
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纽奥良的咖啡
走路
烧饼
回家
疯迷
台北女子之不嫁
北京一日
不禁远忆
台湾人的包包
再谈北方山水
美国旅行与旧车天堂
上海日记一则
台湾所过最好的日子
骗子
又说睡觉
人海
淋雨
找寻称意的小社会
北京买书记
美国流浪汉——说hobo
理想的下午
序 但少闲人/梁文道
哪里你最喜欢
城市的气氛
冷冷幽景,寂寂魂灵——瑞典闻见记
早上五点
旅途中的女人
外地人的天堂——纽约
托友人代订车等旅游事
理想的下午
推理读者的牛津一瞥
早春涂鸦
老旅行家永远在路上
漫无根由的旅行者
旅行指南的写法
再谈旅行指南
一千字的永康街指南
赖床
散漫的旅行
纽约登峰造极小史
舟车所至
割绝不掉的恶习——逛旧书店
旅夜书怀
岁月没有使她老
在旅馆
旅馆与台湾人的起居
如何经营民宿
十全老人
丧家之犬
咖啡馆
台湾最远的咖啡馆
咖啡馆的掌柜
在途中
我是如何步入旅行或写作什么的
门外汉的京都
下雨天的京都
门外汉的京都
京都的黎明
京都的气
京都的水
京都的旅馆
京都的长墙
京都的手袋
京都之吃
宜采跳跃法来游
小景
日本人的鞋子
在京都坐咖啡馆
整个城市是一大公园
京都的晚上
日记游踪举隅
倘若老来,在京都
跋——何以写此书
流浪的艺术(节选)
走路是所有旅行形式中最本质的一项。沙漠驼队,也必须不时下得坐骑,牵着而行。你即使开车,进入一个小镇,在主街及旁街上稍绕了三四条后,你仍要把车停好,下车来走。以步行的韵律来观看市景。若只走二十分钟,而又想把这小镇的镇中心弄清楚,你至少要能走横的直的加起来约十条街,也就是说,每条街只有两分钟让你浏览。
走路。走一阵,停下来,站定不动,抬头看。再退后几步,再抬头,这时或许看得较清楚些。有时你必须走近几步,踏上某个高台,踮起脚,眯起眼,如此才瞧个清楚。有时必须蹲下来,用手将某片树叶移近来看。有时甚至必须伏倒,使你能取到你要的摄影画面。
流浪要用尽你能用尽的所有姿势。
走路的停止,是为站立。什么也不做,只是站着。往往最惊异独绝、最壮阔奔腾、最幽清无伦的景况,教人只是兀立以对。这种站立是立于天地之间。太多人终其一世不曾有此立于天地间之感受,其实何曾难了?局促市廛多致蒙蔽而已。惟在旅途迢遥、筋骨劳顿、万念俱简之后于空旷荒辽中恰能得之。
我人今日甚少兀兀地站立街头、站立路边、站立城市中任何一地,乃我们深受人群车阵之惯性笼罩、密不透风,致不敢孤身一人如此若无其事地站立。噫,连简简单单的一件站立,也竟做不到矣!此何世也,人不能站。
人能在外站得住,较之居广厦、卧高、坐正位、行大道岂不更飘洒快活?
古人谓贫而乐,固好;一箪食一瓢饮,固好;然放下这些修身念头,到外头走走,到外头站站,或许于平日心念太多之人,更好。
走路,是人在宇宙最不受任何情境缰锁、最得自求多福、最是踽踽尊贵的表现情状。因能走,你就是天王老子。古时行者访道;我人能走路流浪,亦不远矣。
有了流浪心念,那么对于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清风明月,时在襟怀,常得遭逢,不必一次全收也。自己睡的空间,只像自己身体一般大,因此睡觉时的翻身,也渐练成幅度有限,最后根本没有所谓的翻身了。
他的财产,例如他的行李,只扎成紧紧小小的一捆;虽然他不时换干净衣袜,但所有的变化,所有的魔术,只在那小小的一捆里。
最好没有行李。若有,也不贵重。乘火车一站一站地玩,见这一站景色颇好,说下就下,完全不受行李沉重所拖累。
见这一站景色好得惊世骇俗,好到教你张口咋舌,车停时,自然而然走下车来,步上月台,如着魔般,而身后火车缓缓移动离站竟也浑然不觉。几分钟后恍然想起行李还在座位架上。却又何失也。乃行李至此直是身外物、而眼前佳景又太紧要也。
于是,路上绝不添买东西。甚至相机、底片皆不带。
行李,往往是浪游不能酣畅的最致命原因。
譬似游伴常是长途程及长时间旅行的最大敌人。
乃你会心系于他。岂不闻“关心则乱”?
他也仍能读书。事实上旅行中读完四五本厚书的,大有人在。但高明的浪游者,绝不沉迷于读书。绝不因为在长途单调的火车上,在舒适的旅馆床铺上,于是大肆读书。他只“投一瞥”,对报纸、对电视、对大部头的书籍、对字典、甚至对景物,更甚至对这个时代。总之,我们可以假设他有他自己的主体,例如他的“不断移动”是其主体,任何事能助于此主体的,他做;而任何事不能太和主体相干的,便不沉沦从事。例如花太长时间停在一个城市或花太多时间写postcard或笔记,皆是不合的。
这种流浪,显然,是冷的艺术。是感情之收敛;是远离人间烟火,是不求助于亲戚、朋友,不求情于其他路人。是寂寞二字不放在心上、文化温馨不看在眼里。在这层上,我知道,我还练不出来。
对“累”的正确观念。不该有文明后常住都市房子里的那种觉得凡不在室内冷气、柔软沙发、热水洗浴等便利即是累之陈腐念头。
要令自己不懂什么是累。要像小孩一样从没想过累,只在委实累到垮了便倒头睡去的那种自然之身体及心理反应。
常常念及累之人,旅途其实只是另一形式给他离开都市去另找一个埋怨的机会。
他还是待在家里好。
即使在自家都市,常常在你面前叹累的人,远之宜也。
要平常心地对待身体各部位。譬似屁股,哪儿都能安置;沙发可以,岩石上也可以,石阶、树根、草坡、公园铁凳皆可以。
要在需要的时机(如累了时)去放下屁股,而不是在好的材质或干净的地区去放。当然更不是为找取舒服雅致的可坐处去迢迢奔赴旅行点。
浪游,常使人话说得少。乃全在异地。甚而是空旷地、荒凉地。
离开家门不正是为了这个吗?
寂寞,何其奢侈之字。即使在荒辽中,也常极珍贵。
吃饭,最有机会伤坏旅行的洒脱韵律。例如花许多时间的吃,费很多周折去寻吃,吃到一顿令人生气的饭(侍者的嘴脸、昂贵又难吃的饭),等等。要令充饥一事不致干扰于你,方是坦荡旅途。
坊间有所谓的“美食之旅”;美食,也算旅吗?
吃饭,原是好事;只不应在宽远行程中求之。美食与旅行,两者惟能选一。
当你什么工作皆不想做,或人生每一桩事皆有极大的不情愿,在这时刻,你毋宁去流浪。去千山万水地熬时度日,耗空你的身心,粗砺你的知觉,直到你能自发地甘愿地回抵原先的枯燥岗位做你身前之事。
即使你不出门流浪,在此种不情愿下,势必亦在不同工作中流浪。
人一生中难道不需要离开自己日夕相处的家园、城市、亲友或国家而到遥远的异国一段岁月吗?
人总会待在一个地方待得几乎受不了吧。
与自己熟悉的人相处过久,或许也是一种不道德吧。
太多的人用太多的时光去赚取他原以为很需要却其实用不太到的钱,以致他连流浪都觉得是奢侈的事了。
他们的确年轻时曾发过宏愿,说出像“我再拼上三五年,有些事业基础了,说什么也要把自己丢到荒野中,无所事事个半年一年,好好地流浪一番”这样的话;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转眼过去,他们哪儿也没去。
有时他们自己回身计算一下,原可能派用在流浪上的光阴,固然是省下来了,却也未必替自己多做了什么丰功伟业。唉,何惜也如此算计。正是:
未能一日寡过
恨不十年流浪
《理想的下午》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难以言说的舒适感。如同在午后阳光下,捧着一杯淡淡的茉莉花茶,静静地翻阅。舒国治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特别的魔力,它不张扬,不刻意,却能轻易地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他笔下的“理想的下午”并非是宏大的叙事,也不是对某种极致生活的描绘,而是细碎而真实的生活片段。也许是某个雨天,在窗边看着雨丝落下,听着滴答的雨声,思绪也随之飘远;也许是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与三两好友,围坐一桌,闲聊几句,不谈时事,只谈风月。我尤其欣赏他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比如一杯咖啡的香气,一本书的触感,甚至是一段无意义的对话,都能被他赋予一种诗意的存在。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置身于那个“理想的下午”之中,抛却了世俗的烦恼,只剩下宁静与平和。这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高深的哲理,它只是一次温柔的邀约,邀请你去体验一种缓慢而美好的生活节奏。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理想,或许就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平凡的时光里。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从中读出了很多东西,尤其是《门外汉的京都》这个部分。我一直对日本的古都京都心生向往,总觉得那里藏着一份古老而宁静的韵味,而舒国治先生的笔,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这扇门。他没有以一个“专家”的姿态去解读京都,而是以一个“门外汉”的视角,去感受、去体验。这种视角非常宝贵,因为它允许我们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去重新认识一个地方。他写京都的寺庙,不是去考据历史,而是去感受寺庙的氛围,那种宁静、庄严,又带着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他写京都的街巷,不是去描绘风景,而是去体会行走其中的感觉,那种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惊喜。最让我着迷的是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比如一家不起眼的和果子店,一位默默劳作的老匠人,这些都通过他的笔触变得鲜活起来。他让我看到,京都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那些名声在外的景点,更在于它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美学和态度。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期待有一天能亲自去京都,以一个“门外汉”的心态,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京都韵味。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让人沉浸其中的力量。它不像某些书那样,需要你去用力理解,去费力思考,而是像一杯清茶,在不经意间,就沁人心脾。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描绘,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在他的笔下,都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比如,他对一个街角小店的描述,就能让你仿佛身临其境,闻到食物的香气,感受到店主的热情。他又可以从一次简单的观察,引发出一连串的联想,将生活中的点滴,串联成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我不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但读他的书,常常会在某个瞬间,感受到一种莫名的触动。这种触动,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悦,而是一种对生活本身的深深体悟。他让我意识到,生活的美,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它。这本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它没有说教,没有评判,只是静静地与你分享他的观察和感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心变得更加柔软,对生活也多了一份敬意。
评分读了舒国治先生的《流浪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仿佛被一股温吞吞的暖流包裹,又像是走进了自家老宅后院,空气里弥漫着熟悉的、淡淡的书卷和茶香。我并非是那种追逐潮流、热衷于“打卡”式旅行的年轻人,我更享受的是一种“慢下来”的生活哲学。舒先生的书恰恰满足了我内心深处对这种状态的向往。他笔下的“流浪”并非是风餐露宿的艰辛,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浪不羁,是一种对当下、对周遭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读他的文字,我常常会停下来,放下书,默默地回味。他写街角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能让你感受到食物背后的温度;他写一次寻常的散步,能让你体会到城市肌理的变幻莫测。最打动我的是他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智慧,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我特别喜欢他描述与人交往的细节,那种不动声色的礼貌和尊重,让人读来倍感亲切。总而言之,《流浪集》是一本能让你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片刻宁静的读物,它教会我如何用一颗闲散的心去感受生活,去发现隐藏在日常中的美好。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那种沉静的气质所吸引。每一篇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漫游,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却总能在不经意间抵达惊喜。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超然物外,又贴近生活的态度。他谈论的许多事情,看似琐碎,实则蕴含着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比如,他可以从一片落叶,谈到生命的轮回;可以从一次偶然的谈话,引申出人性的复杂。这种将宏大与渺小融为一体的叙事方式,让我觉得非常耳目一新。我不是一个善于思考哲学问题的人,但读他的书,总能被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文字,引发出一连串的思考。他并没有给你标准答案,而是给你一个引导,让你自己去探索。我尤其欣赏他对于“闲”的理解,那是一种有品位的“闲”,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无所事事的颓废。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内心的安宁,一种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让我觉得,即便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和感受的东西。
评分读过了 好书!!!
评分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
评分很久不看散文了!不错
评分读过了 好书!!!
评分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看完了才来评价的。
评分等了好久的书,嘿嘿终于碰到合适的价格
评分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还没吃,不知道哦哦哦哦哦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